成剛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義

講述人:上成下剛法師

三世諸佛皆依悟明眾生所具本覺佛性的實相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照破兩種生死,而到達涅槃的彼岸。這是十方諸佛的共由之路,得成無上覺道的通途,是般若的妙力成就了三世諸佛,功能力用誠為不可思議。然此般若妙智人人本具,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眾生迷此而成煩惱,諸佛悟此而證菩提。佛乘願來到世間設教,就是開示眾生本具之般若妙智,令眾生悟入而成就法身慧命也。所以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得成無上覺道後的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眾生皆能悟明本具之實相而通達一心,識破妄想,放下執著,即可面見本來之佛,了卻曠劫大事,豈不快哉!以是之故,今特述此心經大義,以令法界有情,皆不失般若之利益也,是以為序。

學法沙門釋成剛敬識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二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即護明菩薩,於此賢劫第九小劫半,人壽命百歲階段,觀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機緣已經成熟,堪於接受佛法,所以我們的本師於此娑婆世界的第四天,即兜率陀天內院,乘願來到世間設教,說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餘會,共說了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大法。佛於菩提樹下得成無上覺道以後,受諸天人的勸請,而轉大法輪。

佛的一代時教分為五時說法:

一、華嚴時,佛為教化諸大菩薩,皆得入佛一切智門,故首說華嚴,是名華嚴時。華嚴者,經名也,謂如來以萬行因華,莊嚴法身果德也。時者,謂初說此經,如日照高山之時也。

二、阿含時,由二乘之人於前華嚴大法,不見不聞,如聾若啞,故佛改說小乘苦集滅道四諦法及說四阿含等經,令其悟入,是名阿含時。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謂世間之法無可比也。有四種阿含,即增一阿含、長阿含、中阿含及雜阿含也。時者,謂次說此經,如日照幽谷之時也。

三、方等時,蓋由前二乘之人,聞四諦、阿含等小乘藏教法,便得少為足,以為究竟,故佛為令二乘之人皆回小向大,而彈偏斥小,嘆大褒圓,說方等經典,是名方等時。眾機普被曰方,四教並談曰等。時者,謂次說方等諸經,如日照平地之時也。

四、般若時,前者二乘之人,由聞方等經典,而能回小向大,然其情執未能頓泯,故佛廣談般若空慧之法而淘汰之,是名般若時。梵語般若,華言智慧,乃經名也。時者,謂次說此經,如日照禺中之時也。

五、法華涅槃時,蓋佛於前四時說法,調機純熟,堪能悟入佛之知見, 故於法華會上稱性而談,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親宣妙旨無二無三,唯一乘實相,令上中下根,皆得悟入,咸蒙授記,此法華一經所以說也。猶有餘機未盡,故佛在說法華之後,扶律談常而說涅槃,以收盡無遺也,是名法華涅槃時。法即指一乘實相之法,微妙難思議,故曰妙法。華即蓮華,比喻也,蓮華乃華果同時,以喻此妙法權實一體也。涅而不生,槃而不滅,故曰涅槃。法華、涅槃二經名也,時者,謂正說此經,如日輪當午之時也。

佛於第四時正說般若,共說《大般若經》六百卷,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攝取六百卷《大般若經》之要義,計二百六十字,言簡義賅地把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奧旨收攝無遺。不僅如此,即佛的一代時教三藏十二部教典之要義妙旨,亦包括殆盡也,故此經實乃六百卷《大般若經》,乃至佛的一代時教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核心之要。般若乃成佛之母,能出生三世諸佛,如來為發大乘心者說,願聞者同參密藏,究竟得作佛。

今則先解經題,後釋經文。題為一經之總,經是一題之別,題中之總綱既明,經內之別義自易。此題須分通別,前七字是別題,別在此經,與他經不同故。後一字是通題,通於諸經故。

梵語般若,梵語即印度語也,以印度人自謂是梵天的後裔,故其語稱為梵語。般若二字乃翻字不翻音,字是華文,音是梵音。譯經家有五種不翻譯,此般若所以不翻成智慧,屬莊重不翻。以般若乃佛之智慧,世智辯聰亦稱為智慧,實乃眾生之妄情耳,是知智慧二字輕薄,尚不足以盡般若之義,故不翻之。若欲翻之,當翻妙智,或翻凈慧,以是出世無漏法故。此般若妙智,人人本具,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佛乘願來到世間設教,就是開示眾生本具之般若妙智,令眾生悟入,而成就法身慧命也,所以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得成無上覺道後的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是知眾生迷此而成煩惱,諸佛悟此而成菩提。若一切眾生皆能悟明本具之實相而通達一心,識破妄想,放下執著,即可面見本來之佛,了卻曠劫大事,豈不快哉!

此般若妙智以實相為體,所謂實相者,即眾生所具的本覺佛性是,此本覺佛性即是眾生的本來心,亦即眾生的本來佛,為三世諸佛所共證。此本覺佛性離一切相,不僅離世間相,離出世間相,而且自相也離,是究竟清凈。眾生欲要發明本具的本覺佛性,就不能起心去攀緣、妄想執著世間相與出世間相,乃至本覺佛性自相。以此本覺佛性如同眼目,不容他物,起念即失故,所以若起一心,即不隔而隔,就把眾生與本覺佛性隔得十萬八千里,是對面不相逢也。又由這一念生起,即遮擋本覺佛性,使心地陰暗,無所明了,故稱無明。佛說:「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只要眾生能把現前的這一念生滅心歇下來,則妄滅真露,慧日自然顯發,普照法界一片光明,永無生死黑暗也。

般若,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決定審理名智,造心分別名慧,謂諸菩薩於諸佛所,聞佛大乘了義之教,而悟明心地,得實相印。實相者,乃無相之相,即無一切虛妄之相也。印即印定之義,謂以實相印,印定一切法皆無相故。菩薩對於此理, 決定審察不謬,忍可於心, 愛樂隨順, 而不違逆,故能依實相的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照了一切法,皆是生滅、無常、可壞之性,如夢如幻,如露如電,如水中月,如鏡中相,無我我所,當體即空,皆不可得,而能通達無礙,為眾生種種演說,故曰般若,亦名智慧。

般若有三種:

一、實相般若,即指眾生所具之本覺妙心,絕諸對待,離一切相,不僅離世間相,離出世間相,而且自相也離,是究竟清凈,是名實相般若。

二、觀照般若,即指依眾生所具之本覺妙心的實相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照了諸法無一切虛妄之相,悉皆空寂,空亦不有,是名觀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文即能詮之文,般若即所詮之理,而此實相之理,非文莫顯,所謂以義成文,以文顯義者是也,是名文字般若。

般若乃極遣之詞,他能遣除眾生一切難遣之惑著。不僅能遣除世間相,解脫凡夫對世間一切事物的妄想執著,令其出離三界六道的分段生死。遣除出世間相,解脫二乘對出世間一切事物的妄想執著,令其出離三界外的變易生死。而且能遣除般若自相,解脫菩薩對般若自相的妄想執著,令其出離法愛,而究竟成佛。是般若成就了三世諸佛,誠為難可思議,願聞者共效之,切莫失般若之利益也。

《般若經》云:「一切法不信,則信般若。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謂若信一切法,則攀緣、妄想執著一切法,攀緣、妄想執著一切法,則隨生死流。隨生死流,即是眾生。若不信一切法,則不攀緣、妄想執著一切法,不攀緣、妄想執著一切法,則不隨生死流。不隨生死流,即是入聖流,聖流即是佛,佛即是般若,故曰信般若。又一切法不生,則一切心不生,一切心不生,則清凈心生,清凈心即是般若,故曰般若生。

眾生信世間的一切法,所以被世間的一切法所拘,被世間的一切法所拘,所以不能出離分段生死。二乘信出世間的一切法,所以被出世間的一切法所拘,被出世間的一切法所拘,所以不能出離變易生死。佛不信世間的一切法,亦不信出世間的一切法,所以佛不被世間的一切法所拘,亦不被出世間的一切法所拘,所以佛能超越兩種世間,出離分段和變易兩種生死,得大自在。

波羅蜜,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是對此岸說有彼岸,此岸、彼岸是對待法,所謂對待,即相待而立,非實有也。法界眾生由無始無明,而迷於所具之本覺佛性,所以用諸妄想,起惑造業,循業受報,故有流轉,名曰生死,是為此岸。三世諸佛能返迷為悟,悟明所具之本覺佛性,依本覺佛性的實相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照見五蘊皆空,而出離分段與變易兩種生死,名曰涅槃,是為彼岸。佛說一切法無我,我尚不有,生死涅槃更無所依據,是知生死涅槃本來不有,由心想生,是因為於其中加了一道妄想,所以才顯出了生死涅槃的差別相。若離卻妄想,則生死涅槃等空華者是也。如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無生死可了,無涅槃可證,此岸即是彼岸,生死即是涅槃,究竟顯了,最為直捷,豈不快哉!

多者,定也,謂菩薩所行,必定慧等持,互相策進,中中流入,發明本具之性定,故名為多。

心者,集起義,即指真心被妄心覆蓋,真妄和合之體,名阿賴耶識,此識能積集一切染凈種子,發起現行故。

佛在《楞嚴經》說兩種根本:一是生死的妄本,即現前的生滅心是,一切生死、罪業、痛苦,皆依他而得建立,所以他是生死的體、罪業的體、痛苦的體。若離開現前的一念生滅心,則一切生死、罪業、痛苦,即無所依據,雲消霧散,所以佛在《楞嚴經》里,七番破妄,是破之又破,直至無破可破,是妄心破盡。二是菩提真本,即眾生所具之不生不滅的本覺佛性是,一切涅槃、性德、妙樂,皆依他而得建立。所以佛在《楞嚴經》里,十番顯眼根見性是本有真心,是顯之又顯,直至無顯可顯,是真心顯了。如是妄心破盡,真心顯了,是妄滅真無,山窮水盡,生死無路,唯當下住足,將心歇去,大事畢矣。

然本覺妙心,人人本具,生佛平等。眾生迷此,而認妄為真,故枉受生死。諸佛悟此,依之修行,而成等正覺。今蒙大覺世尊的開示,而悟明心地,本來是佛,故能返妄歸真,是知此心的指眾生所具之本覺妙心也。佛意欲令一切有情,皆得悟明,當下識取,究竟發明,故名心也。

經者,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具有貫、攝、常、法四義。貫者,謂貫穿所應知義理;攝者,謂攝化所應度眾生;常者,謂三世不能易其說;法者,謂十界所應遵其軌。又經者徑也,即修行成佛之路徑,從因地到果地,必依此經所說實相之理。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透過五蘊山,而契實相本體,方登妙覺,故曰經也。

一、此經以實相為體。體者主質義,佛已證得本具之實相,而得成無上菩提,是知佛以實相為主質,故實相即佛之體也。般若乃成佛之母,能出生三世諸佛,故曰此經以實相為體。

二、本經以觀照為宗。宗者要也,謂此經以觀照為要務也。佛雖本具,非修不證,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者是也,即以實相的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方能透過五蘊山,開拓出佛的境界,故曰以觀照為宗。

三、此經以出苦為用。用即功能力用也,謂般若之妙用不可思議,能轉生死為涅槃,化煩惱成菩提,令法界眾生徹底拔出生死苦根,畢竟得安樂,故曰以出苦為用。

觀自在菩薩。

此文示明能觀之人即觀世音菩薩,過去為正法明如來,為了普度眾生,是代果行因,現菩薩身,以果地覺,行因地事。無始劫來,觀世音菩薩即發了無上菩提之心,誓願救度一切眾生,同出苦輪,共入極樂。於百千萬億諸菩薩中,觀世音菩薩與文殊、普賢、地藏一樣,位居等覺,是上首菩薩。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廣大靈感,有求必應,隨類應現,難行能行,難捨能舍,難忍能忍。在行菩薩道中,與娑婆世界的眾生結下了深厚的因緣,是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為娑婆世界眾生所賴,成為娑婆世界的大救星,是剎那也不能離也。

佛在《楞嚴經》里明確開示,是眾生所具的本覺佛性映在六根,在眼根稱見性,在耳根稱聞性,在鼻根稱嗅性,在舌根稱嘗性,在身根稱觸性,在意根稱知性。於六根雖稱六性,實則一本覺佛性也。由於六根得到了本覺佛性的執持,所以六根才有增上作用,眼能觀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觸覺,意能知法。然眾生迷於六根之性,故不能當下識取,反而認物為己,循塵流轉,放縱六根,攀緣六塵,生種種心,起種種分別,發種種憎愛,作種種取捨,造種種業,受種種生死之報,不得自在。

觀自在菩薩,即指百千萬億恆河沙劫之前,古觀音如來開示觀世音菩薩,耳根之聞性,即是不生不滅的本覺佛性。以眾生在迷,不能當下識取,反而認物為己,放縱耳根去攀緣、隨順聲塵,故有流轉,不得自在。汝當旋轉聞根與聲塵相脫,返過來以聞自己之聞性,即可面見本來之佛,是性成無上道也。觀世音菩薩遵照古觀音如來的教令,專修耳根法門,乃從耳根聞性之妙理,起始覺觀照之妙智,以妙智照妙理,而解六結,即動結、靜結、根結、覺結、空結、滅結是也。越三空,即我空、法空、俱空是也。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以觀世音菩薩不自觀音,即不隨聲塵所起知見,而以觀觀者,即返照自性,不起知見,則無所妄。如是則一切真寂,無復苦惱,故能令受苦眾生蒙此真觀,即得解脫也。發三用,即三輪不思議業用:一、身輪不思議業用,即一身能現無量身,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是隨類應現也。二、口輪不思議業用,即一口能說無量法,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皆契理契機也。三、意輪不思議業用,即一意能鑒無量機,眾生根性不同、樂欲不同,或樂有為,或樂無為,或樂世間,或樂出世間,菩薩鑒機既定,乃為現身說法也。輪有運載義,菩薩以此三輪入諸國土,無剎不現身,載諸有情,同登覺岸,成就諸佛應所作事,得大自在,此自度自在也。又菩薩得無作妙力,成就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種不可思議,隨緣應化,得大自在,此度他自在也。菩薩於自度得自在,於度他得自在,故名觀自在也。菩薩,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以利益眾生為體,所謂大道心眾生是也。

佛說:「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所以菩薩發心學佛,修無上覺道,就是為了提攜法界眾生出離苦輪,為眾生而勤修戒定慧,為眾生而常行六度四攝,為眾生而難行能行、難捨能舍、難忍能忍。菩薩就是以度眾生為己任,每發一念,必濟眾生,決不為我設一計,菩薩無自己的事情可做,唯為利益眾生而無休息也。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此文示明菩薩之行,行即修行,深即深入。謂觀世音菩薩遵照古觀音如來的教令,專修耳根法門,乃從耳根聞性的實相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以真智照真理,深入地觀照,故曰行深。

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謂由觀照功夫轉深,真智自然契入真理,則是複本心源,究竟清凈,彼岸不期自至也。

多者,定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即本具之性定也。

時者,即菩薩定慧均等,寂照不二,觀聽圓明,自在無礙之時也。

照見五蘊皆空。

此文示明觀行之境,照即般若之智照,見即離一切相之真見,非同眾生病目之迷照,認物為己之妄見也。

五蘊者,即色受想行識也,蘊即積聚義,謂由積聚色受想行識之五法,以成此色身,復因此色身,積聚有為煩惱等法,能受無量生死之苦,故曰蘊也。亦名五陰,陰者覆蓋義,又因積聚此五法,能覆蓋真性,使心地陰暗,無所明了,故名陰也。

一、色陰,色即質礙之義,謂由眼耳鼻舌身意諸根成此色身,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色陰。

二、受陰,受即領納之義,謂六識領納六塵而有六受,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受陰。

三、想陰,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思想六塵而成六想,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想陰。

四、行陰,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行陰。

五、識陰,識即了別之義,謂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之識,於諸塵境上,照了分別,和合積聚,覆蓋真性,故名識陰。

佛說一切法無我。因眾生在迷,於本來無我的一切法中,強立主宰,妄計為我,我既妄立,則一切法皆為我之所有,又於本來無有我所的一切法中,妄立我所,即僧肇大師所謂:「我為萬物主,萬物為我所」者是也。由於眾生妄執五陰身心為我,是我之所在,是我之全體,為我所有,所以就覆蓋了真性,本具的智慧、光明、妙用不得顯發,使心地陰暗,無所明了,而惑業熾然,循業受報,為眾苦所燒,痛烈難忍。

《楞嚴經》云:「五陰虛妄,本無五陰」。虛即不實,妄即不真,根本就不存在,如同夢幻,不是醒來,夢境才空,即正在夢中,夢亦不實,當體即空,本無所有。人生如夢,不是眾生覺悟之後,五陰身心才空,即正在迷執五陰身心的時候,五陰身心亦未嘗有,一句話是五陰身心不因迷而有,不因悟而空,五陰身心尚且不有,則說五陰身心有,五陰身心空,皆成戲論也。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向法界眾生揭示了事情的本來面目,令在迷的眾生,當下識取,切莫他尋。

此照見五陰皆空的「空」字,非是對有說空之頑空,而是超越空有之真空也,如是心不住有,亦不住空,是心無所住,即令眾生無生死把柄可抓,當下得解脫也。

度一切苦厄。

此文示明觀照之實效。

度者脫也,即化導歸正之義,即解脫也。

一切者包括無餘之義,即無遺漏也。

逼迫為苦,災難為厄,即指三界內六道眾生的分段生死,三界外聲聞、緣覺的變易生死,即是法界眾生的大災難,無時不在逼迫眾生的身心,使眾生受無量苦,故曰苦厄。

苦者逼迫義,即逼迫身心也。身為苦本,即苦的根和本。每天無量諸苦向身心逼迫來,是願意受也得受,不願意受也得受,非受不可,只要有這塊罪累,即逃脫不了苦的逼迫。

一、生是苦。謂眾生於中陰階段,由一念貪愛之心,攬父母之遺體,於母腹中受胎,內熱煎煮,身形漸成,處生臟之下,熟臟之上,如同牢獄,不得自由,十月出胎,冷熱之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肌膚柔嫩,如被物刺,又人有富貴貧賤,相貌有美醜殘缺,是為生苦。

二、老是苦。人到老年,氣血衰敗,現衰老相,發白面皺,耳聾眼花,精神恍惚,語言顛倒,四肢癱軟,行動困難,生活不能自理,無可奈何,是為老苦。

三、病是苦。由妄心起動,或寒暑相侵,引起四大不調,百病俱發,惡疾纏身,不得自由,是為病苦。

四、死是苦。人臨命終,神識潰亂,六根無主,四大壞散,風刀割截,舍報歸冥,無處希望,閻羅殿上,戰戰兢兢,是為死苦。

五、求不得苦。有所願求,即願望和求取,但得不到滿足,求與得中間總有差距,令心懸憂,而不得安,是為求不得苦。

六、愛別離苦。親人故去了、別離了,不因至親至愛就不故去、不別離,愛還得別離,是為愛別離苦。

七、怨憎會苦。怨家會到一起,格外瞋恨煩惱,甚至要罵、要打、要殺,本求遠離,反而相集,是為怨憎會苦。

八、五陰熾盛苦。由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虛妄之法,覆蓋真性,使心地陰暗,無所明了,而聚集生老病死等苦,是為五陰熾盛苦。

九、苦苦。眾生之五陰身心,性常逼迫,本來是苦,再加上外來的天災人禍、寒暑刀兵,是苦上加苦,是為苦苦。

十、壞苦。世間的眾生認為升官發財是樂事,其實升官發財正是苦的體,因為妄境現前了,唆發了自己的妄想,所以高興一時,以後因緣變化了,官也失了,錢也丟了,是樂極生悲,還是苦,是為壞苦。

十一、行苦。人從生的那天起,即剎那地往衰老、死亡、壞爛的方向移動,世間叫變化,佛門叫無常。這種密移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每時每刻都不停地進行,是新新不住。我說話的後一剎那,再找前一剎那此時此刻的形相已經沒了,因為後一剎那又比前一剎那,更加接近衰老、死亡和壞爛。說這個人已經發白面皺,現衰老相,是不是突然這樣呢?不是。是經過幾十年的變化,變化得明顯了,說這個人老了,這就是無常。生住異滅,遷流不息,性常逼迫,是為行苦。

人從生的那天起,到死的那天止,就是一個充滿痛苦的過程,根本就沒有樂。過去的幾十年是苦,現在正受用的時間是苦,再過幾十年還是苦,在長春是苦,到雞西還是苦,這個苦充滿了整個時間和處所,是時時處處都是苦。佛說娑婆世界是個苦海,言不虛也,是舉體皆苦,無所不苦,若有一滴水是甜的,佛即不說是苦海。

佛又說:「日可令冷,月可令熱,苦諦實苦,不可令樂」。是知舉三界六道的全體,即揭示了一個苦字,更沒有其他。是故當知苦即離,切莫希望,所以者何?以眾生在迷,貪著、攀緣、妄想執著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事物,在這一切虛妄之相上起紛爭,即引起自己心上的紛爭與眾生之間的紛爭,有紛爭即有斗亂,有斗亂即有危害,有危害即有罪業,有罪業即有生死,有生死即有痛苦,這種惡性循環是愈演愈烈,雖久經劫數,然至今未已。此之所致,不從天降,不由地長,亦非人與,是自作孽還自受也。由眾生在迷,不能自返,故我佛大慈,特說金剛般若以平息之。以般若之功能力用不可思議,能盪相遣執,令心無爭,無紛爭則無斗亂,無斗亂則無危害,無危害則無罪業,無罪業則無生死,無生死則無痛苦,所謂慧日之下,無有暗處者是也,是名為離。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文示明,空色不二。

舍利子,即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大智舍利弗是也。梵語舍利弗,華言鶖子,以其母眼目伶俐,如同鶖鷺,舍利弗因母得名,故云舍利弗,弗即子也。舍利弗初在母胎,即能寄辯於母口,七歲即登論台,而勝各國論師,後從沙然梵志學道。沙然去世後,以聞佛因緣之教,心得開解,從佛出家,證阿羅漢道。在般若會上,舍利弗問觀世音菩薩,若欲修學甚深般若法門,當云何修學?觀世音菩薩應舍利弗之問,而說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故呼舍利子而告訴他,應當這樣修學甚深般若法門,即以下之全部經文是。

色是質礙義,即指一切物質世界而言,凡是有形狀、有相貌、有顏色,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切物質,皆稱為色。如青、黃、赤、白、光、影、明、暗、煙、雲、塵、霧、空,此十三種名為顯色,以其顯現為色故也。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不正,此十種名為形色,以其形量為色故也。取、舍、屈、伸、行、住、坐、卧,此八種名為表色,以其表彰為色故也。又眼、耳、鼻、舌、身、意為內色,色、聲、香、味、觸為外色等是也。

然由眾生在迷,不知道這一切色,即一切物質世界,皆是生滅、無常、可壞之法,如夢、如幻、如露、如電、如水中月、如鏡中相,當體即空,無我我所,了不可得,而執為實有,貪著不舍,起惑造業,循業受報,流轉生死,苦不堪言。譬如夢幻,不是醒來,夢境才空,即正在夢中種種執著,夢亦不實,當體即空,本無所有,是知夢不異空,空不異夢,夢即是空,空即是夢。又如掘地一尺,則有一尺虛空,掘地一丈,則有一丈虛空,是虛空本在地中,並非掘地之後,另有虛空從外而入,是知地不異空,空不異地,地即是空,空即是地。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事情的本來面目。然而在迷的眾生,不能按照事情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事物,錯謬地認為色空相異,而不相即,色在空外,空在色外,人為地把色之與空,空之與色對立起來,而分河飲水,致令凡夫執色為實,被色所礙,不能出離分段生死。二乘執空為真,被空所礙,不能出離變易生死。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為了向法界眾生揭示事情的本來面目,令他們能從執色執空的生死系縛上面解脫下來,故招呼舍利弗而告之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令其當下識取,就路還家,不遭委曲也。

色不異空,以色是幻色,體性空寂,非實有也,故不障礙於空,是故一切空所以能在諸色中建立也。空不異色,謂空是真空,真空不空,非頑空也,故不障礙於色,是諸色所以能在一切空中發揮也。

色即是空,謂幻色當體即是真空,故以空奪色,則色泯。空即是色,謂真空當體即是幻色,故以色奪空,則空泯。如是互奪兩亡,色空俱泯,則眾生於色於空這兩種虛妄之法,即沒有攀緣處,沒有取捨處,沒有憎愛處,當下得解脫也。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前者觀世音菩薩,已就五陰中的色陰一法,向舍利弗明確開示色與空的正確關係,令其悟明,發起正念觀察,藉以解脫色陰對自己的系縛。

此文示明,不僅色陰是這樣,色空不異,色空相即,而且受陰、想陰、行陰、識陰這四種心法也是這樣。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如是這樣正確認識,這樣正念觀察,即能像解脫色陰系縛一樣,而解脫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之系縛也。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此文示明五陰之法體。

觀世音菩薩又呼舍利弗告訴他,是五陰諸法,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所謂真空實相,即眾生所具之本覺妙心也。此本覺妙心離一切虛妄之相,不僅離世間相,離出世間相,而且自相也離,是究竟清凈,故曰是諸法空相。又此諸法空相,即般若實相,絕諸對待,天然如此,不是誰能使令他這樣,也不是誰能使令他不這樣。是惑不能染,故無法生,智不能凈,故無法滅,故曰不生不滅;是迷不能垢,悟不能凈,故曰不垢不凈;是凈不能增,染不能減,故曰不增不減。

般若實相之理,譬如摩尼寶珠,五陰如珠所現五色,其色之現也不生,其色不現也不滅,映現污泥而不染,映現清水而不凈,映現萬相而不增,映現一相而不減,任從萬變紛紜,體本如如不動,又安有生滅、垢凈、增減之可得耶?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此文示明本無五陰,無即不有,不有即空義。是故二字乃承上啟下之詞。空中即指無有生滅、垢凈、增減的真空實相之中,亦即眾生所具的本覺妙心之中,從根本以來就沒有色陰,即沒有四大假合之色身六根,亦即無我相法相也,故曰無色。亦無受陰、想陰、行陰、識陰等虛妄心法之相,即無我見法見也,故曰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此文示明本無六根。根者生長義,能生長諸惡,也能生長諸善,能長出生死,亦能長出菩提。六根即色身的別相,色身即六根的總相,六根即是色身,色身即是六根,離開六根沒有色身,離開色身沒有六根。謂今以實相的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照見此四大色身,皆是生滅、無常、可壞之性,如夢、如幻、如露、如電、如水中月、如鏡中相,無我我所,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四大色身既無,又安有六根耶?

無色聲香味觸法。

此文示明本無六塵,無即不有,不有即空義。塵有染污義,謂此六塵能染污自性,使心地陰暗,無所明了。

眼根對色塵,耳根對聲塵,鼻根對香塵,舌根對味塵,身根對觸塵,意根對法塵。所謂法塵即指眼耳鼻舌身這外五根,攝取色聲香味觸這外五塵的落謝影子,落在意地,為意根所緣,是為法塵。例如眼根對色塵而生眼識,但能見色,而未起分別,但意根之意識與眼根之眼識同時而起,把色塵的落謝影子攝在意地,為意根所緣,亦如照相家將所見之境攝成影片,其境雖然過去,影片尚在,可以為緣,故得記憶而不忘也。眼根如是,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皆然。

六塵虛妄,以眾生在迷,執為實有,如病目見空華,空中本來無華,因眼有病,看花了,妄有華現。若以佛的慧眼觀之,如太清虛空,本無所有,故曰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此文示明本無六識,無即不有,不有即空義。無眼界即指無眼識界,中間略去一個識字,應雲無眼識界。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詞,即中間四種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略而不說,而直接說意識界,以取簡捷也,全稱應當是無眼識界、無耳識界、無鼻識界、無舌識界、無身識界、無意識界也。六根對六塵,六識生於其中,六根、六塵、六識,是為十八界。界者即界限,亦隔別之義,謂此十八界各有別體,義無混也。

如來為色心俱迷者,開為六根、六塵、六識,令其一一細觀此心色二法,皆從虛妄因緣而生,起惑造業,輪轉生死,若達此妄緣無有實體,絕名離相,則不為惑染所迷也。

所謂眼識界,即指識依眼根而能見色也;耳識界,即指識依耳根而能聞諸聲;鼻識界,即指識依鼻根而能嗅諸香;舌識界,即指識依舌根而能嘗諸味;身識界,謂識依身根而能覺諸觸;意識界,即指識依意根而能分別諸法,是故識以了別為義,能了別塵境故。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了別塵境時,不落名言,不起籌度。第六識即意識,與前五識同時而起,則取相安名,種種計度,憎愛取捨,是為業相,循業受報,故有生死。

前者以實相的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內之六根,外之六塵,皆已照空,本來不有。六根六塵尚且不有,六識更無所依據,是六識之界,則不空而自空也。譬如世間房屋,一連三間,中以牆壁為界,現左右兩間悉皆拆毀,則中間之界,自不成立,六識亦復如是。

以上是離六凡法界之相,即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此六道眾生不離五陰十八界,今一一空之,即是空卻三界六道也。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文示明,本無緣覺法界,即無十二因緣法也。

法界有十,除六凡之外,尚有四聖,即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佛法界是也。

此緣覺者,謂逆順觀察十二因緣,而得覺悟,克證無生之理,是名緣覺。十二因緣者,先順觀流轉門,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種虛妄之法,輾轉感果名因,互相由藉為緣,十二支連環鉤鎖相續不斷,而成三世輪轉也,是名十二因緣。

一、無明,謂由過去世煩惱迷惑之心,覆蓋真性,令心地陰暗,無所明了,是為無明。

二、行,謂由過去世煩惱迷惑之心,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善惡之業,是名為行。

三、識,謂本覺佛性被無明妄想覆蓋,乃真妄和合之體,名阿賴耶識,亦名含藏識,即第八識。他是生死輪迴的總報主,來先去後作主人,由於過去的惑業相牽,致令此識投托母胎,一念貪愛為種,納想成胎,是名為識。

四、名色,謂此識既已投胎,即有胎中之名色,名即心也,謂心但有其名,而無形質。色即父精母血和合之色,色即身也。此之名色是胎中初七之形位,諸根未成之稱,即五蘊肉團之體,梵語羯羅蘭,華言凝滑。

五、六入,謂四七以後,六根漸漸增長滿足,此之六根能入六塵,是名六入。

六、觸,謂出胎以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對觸六塵,未能了知,生苦樂想,是名為觸。

七、受,謂從五六歲至十三歲時,六根對觸六塵,即能納受前境好惡等事,雖然了別,終未能起淫貪之心,是名為受。

八、愛,謂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於種種勝妙資具及淫慾等境,然猶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

九、取,謂從二十歲後,貪慾轉盛,於五塵境四方馳求,是名為取。

十、有,謂因求諸境起善惡業,積聚牽引,當生三有之果。因果不亡為有,即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也,是名為有。

十一、生,謂從現世善惡之業,必感後世於六道四生中受生,四生者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是名為生。

十二、老死,謂來世間受生以後,五陰之身熟已還壞,有生即有死,是名為老死。如是由過去世的無明與行為因,感現在世識、名色、六入、觸、受之果;由現在世果起愛、取、有三者為現在因,感未來世生與老死之果,如是循環無間斷也,此即順觀流轉門,乃知無明為生苦之因,輾轉相生,無有窮盡。故欲要出離生死,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而逆觀還滅門,乃知無明一滅,則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一支俱滅。無惑則不造業,無業則不受苦報,如是發心斷無明,如伐樹者,其根若斷,則一切枝葉皆斷也。

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此即空流轉門,即空生死也。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詞,即中間十種因緣,無行、無識、無名色、無六入、無觸、無受、無愛、無取、無有、無生,略而不說,以取簡捷也,若全說應當是無無明、無行、無識、無名色、無六入、無觸、無受、無愛、無取、無有、無生、無老死。

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盡即滅也,此即空還滅門,即空涅槃也。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詞,即中間十種因緣,無行盡、無識盡、無名色盡、無六入盡、無觸盡、無受盡、無愛盡、無取盡、無有盡、無生盡,略而不說,以取簡捷也,若全說之應當是,無無明盡、無行盡、無識盡、無名色盡、無六入盡、無觸盡、無受盡、無愛盡、無取盡、無有盡、無生盡、無老死盡。

此經乃大乘了義之教,蕩滌一切虛妄之相,不僅破除凡夫之我執,而且破除二乘之法執,就是說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種虛妄之法尚且不有,則更沒有什麼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種虛妄之法可盡。是知無生死可了,無涅槃可證,當下歇心,方契妙道,故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此文示明本無聲聞法界,無即不有,不有即空義。聲聞,謂聞佛聲教,即苦集滅道四諦法而悟道,依之修行證阿羅漢果,是名聲聞。諦者,謂真實之理。苦是世間果,即三界六道之苦果;集是世間因,即集諸不善之業,定是招苦之因;滅是出世之果,即出世間不生不滅之樂果;道是出世因,謂修三十七道品,定是得樂之因。故約小乘說法,欲要出離三界生死之苦果,必須斷見思煩惱之苦因,欲要斷除見思煩惱之苦因,必須修出世之三十七道品,如是見思煩惱斷盡,即得不生不滅之樂果,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者是也。世間人無不厭苦欣樂,若不發心修道品,其苦何由離?其樂又何由得也?

此經純談般若,乃大乘了義之教,是直接顯了,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以生死涅槃、煩惱菩提,由心想生,妄想若歇,則生死涅槃、煩惱菩提,即無蹤影也,如是則無苦可舍,無集可斷,無滅可證,無道可修,故曰無苦集滅道也。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此文示明,本無能證之智與所證之理可得。以智為滅惑,今惑滅則智亡,此空能證之智也,故曰無智。又惑滅智亡,則實相理顯,乃發明本具,非從外得,此空所證之理也,故曰無得。有智有得乃心外取法,心外取法皆是外道,而非佛法也。

眾生所具的本覺佛性,即眾生的本來心,亦即眾生的本來佛,為三世諸佛所共證。前者由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不僅破除了凡夫的分段生死,而且破除了聲聞、緣覺的變易生死。妄緣空處即菩提,兩種生死妄緣皆已歇滅,則本具之無上菩提即得現前,是妄滅真露,乃發明本具,非從外得,故曰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此文示明菩薩得涅槃斷果。

以眾生在迷,妄認世間為實有,所以妄想執著,貪著不舍,反為世間所逼迫,紛繁之事擾亂心神,無時得安,無處得寧,無有般若智慧,依情想分別,心境纏縛,不得解脫,是種種掛礙。二乘之人,不達佛乃本具,妄認界外實有涅槃可得,而心外取證,是法執不破,不得自在,心有掛礙。而菩提薩埵,即菩薩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通達本具之實相,依實相的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照空兩種世間,是心不住有,亦不住空,是心無所住,故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界內之分段生死與界外之變易生死,頭出頭沒,無由解脫,實是令人最可驚恐,最可怕怖的一件大事。前者由菩薩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即依般若不可思議之妙力,照空兩種世間,得心無掛礙,則我法二執皆空,超出兩種生死的逼迫,故得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顛倒有三:一、心顛倒,心即根塵相對,所起之一念之心,謂心為群妄之源,起惑之始,因迷自性清凈之心,種種分別,起諸顛倒,是名心顛倒。二、見顛倒,謂眼是諸見之本,由不了外塵之境,皆悉虛幻,是以妄生執取,起諸顛倒,是名見顛倒。三、想顛倒,謂想取六塵之想也,由不了六塵過患,傷失善根,是以妄生緣想,起諸顛倒,是名想顛倒。

顛者頭也,倒即倒置,謂眾生在迷,迷於本具之佛性,而起諸妄想,認妄為真,是為顛倒。又以妄想不實,如同幻化,故曰夢想。由是之故,所以造種種業,循業受報,故有輪轉,輪轉即生死也。今以般若觀照之功,得心無掛礙,無有恐怖,出離兩種生死,而究竟成佛,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常樂我凈涅槃四德,故曰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文示明諸佛得菩提智果。三世諸佛皆依悟明所具本覺佛性的實相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照破兩種生死,而到達涅槃的彼岸,這是十方諸佛的共由之路,得成無上覺道的通途。般若乃成佛之母,能出生三世諸佛,為三世諸佛所共依,若離開般若,三世諸佛亦不得成就,故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也。

阿耨多羅,此雲無上。

一、身無上,謂如來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世出世間無有超過其上,是名身無上。

二、道無上,謂如來以慈悲之道,自利利他,度脫無量無邊諸天世人,世出世間無有超過其上,是名道無上。

三、見無上,謂如來以正戒、正見、正命、正威儀之法,成就其身,如此之見,世出世間無有超過其上,是名見無上。

四、智無上,謂如來具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故能遍知一切法,辯說融通,了無凝滯,世出世間無有超過其上,是名智無上。

五、神力無上,謂如來神通之力不可思議,世出世間所有神力,無有超過其上,是名神力無上。

六、斷障無上,謂如來能斷一切煩惱業障,永盡無餘,世出世間無有超過其上,是名斷障無上。

七、住無上,謂如來本住大寂滅定,而復有三種住:一者住在聖人之位;二者多於天中住;三者多於凈土中住。世出世間無有超過其上,是名住無上。

經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三世諸佛所證乃眾生本具之最上乘實相之理,此法於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物中最為第一,無有何法能超過其上,故曰無上。

又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凈土」。謂不僅六道眾生是循因結果,循業受報,未有超越業的限制,三賢即十住、十行、十迴向諸位菩薩,只是斷了三界內的見思二惑,尚有無明惑在,而未能證入聖位。十聖即十地菩薩,雖然地地皆以真如實相為體,堅固不壞,地地皆發生佛的功德,但尚未滿足果地修證,故三賢十聖亦是循因結果,循業發現。唯佛一人證得本覺妙心,住在常寂光凈土,徹底地超越業的限制,從必然達到自由,是世間出世間,即盡十方世界,無有何人能超過其上。又三世諸佛為世間出世間,即盡十方世界,所共尊祟,是超九法界而獨勝,唯我獨尊,故曰無上。

三藐,此雲正等,謂諸佛之心真正平等,不擇冤親,普皆度脫。又諸佛所證無他,乃眾生本具之佛性,即眾生的本來心,亦即眾生的本來佛、一乘實相、平等性理,故曰正等。

三菩提,此雲正覺,謂諸佛之心真正覺悟,轉八識成四智:

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謂如來為欲利樂諸眾生故,普於十方世界,示現種種神通變化,引諸眾生,令入聖道,成本願力所應作事,是名成所作智。

二、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謂如來善能觀察諸法圓融次第,復知眾生根性慾樂,以無礙辯才,說諸妙法,令其開悟,獲大安樂,是名妙觀察智。

三、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謂如來觀一切法與諸眾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隨其根機,示現開導,令其證入,是名平等性智。

四、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謂如來真智,本性清凈,離諸塵垢,洞徹內外,無幽不燭,如大圓鏡,洞照萬物,無不明了,是名大圓鏡智,故曰正覺 。

菩提,此雲道,以佛在菩提樹下,證得本覺妙心的實相理體,故名菩提道。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此文示明讚歎般若的殊勝利益。

故知二字乃牒前啟後之詞,即指前者依實相的理體,發起般若智慧的照明,照破兩種生死,而究竟成佛,全賴般若之力也,故知此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大神咒。神者,應用莫測之義。咒者,梵語陀羅尼,華言總持,謂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即持惡不生,持善不失也,對內能對治習氣,對外能降伏魔怨,令人心開意解,得成無上覺道,功能力用誠為不可思議。此般若波羅蜜多亦是這樣,故稱大神咒。

是大明咒。

謂般若智光能豎徹如理之底,橫窮法界之邊,能破長夜之生死,能除無明之黑暗,是慧日之下,無有暗處也,故稱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謂般若之法猶如金剛,無堅不摧,能摧毀生死之大山,能枯竭無邊之苦海,是世出世間無有何法能超越其上,故稱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謂般若乃成佛之母,能出生三世諸佛,是世出世間無有何法能與之相等,故稱是無等等咒。

此中所言咒者,即此般若是也,而所以稱咒者,極言神效之速也。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能即功能力用。《圓覺經》云:「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謂以此般若觀照之功能力用,照見世出世間,即十法界,亦即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本空,空亦不有,自得脫罪出苦,即出離兩種生死之苦也,此中道理,全然不謬,故曰真實不虛。

又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所說般若,決定不謬,真實不虛,是故當深信不疑,依教奉行。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前者說經,經是顯詮,是令人得顯益。後者說咒,咒是密詮,是令人得密益。經咒並說,是顯密相資,自可速成法益也。又此秘密章句,即秘密般若,所以說者,因在會之機,有應以顯文得益者,有應以密咒得益者,以是之故,所以於說顯文之後,再說密咒。如軍中密令,雖不知其義,然呼其口號,即可避免危害,是密得其益也。此佛巧設方便,即可收機無餘,令皆得法益也。

此密咒秘密不翻,即不翻是什麼意義。又但翻字不翻音,字是華文,音是梵音。

經云:「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經,調伏對治,或復有情,造諸惡業,種種重罪,使得消滅,速疾解脫,頓悟涅槃,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


推薦閱讀: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觀修原理》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凈空法師: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世間出世間都離不開因果定律
娑婆佛子應修的彌勒淨土法門 成一法師_大慈彌勒文化
老法師答問:請問精進佛七中,會遇到什麼境界?
凈空法師:生死道裡頭是獨往獨來

TAG:心經 | 法師 | 波羅蜜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