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端午喝雄黃酒的來歷

雄黃酒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雄黃酒是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一曬到初五。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目錄
  • ? 簡介
  • ? 飲雄黃酒的來歷
  • ? 端午節相關習俗
  • ? 注意事項
  • ? 其他功效
  • [顯示部分][顯示全部]

    英漢詞典解釋雄黃酒詞性解釋Realgar wine>>到愛詞霸英語查看詳解 簡介[回目錄]關於雄黃酒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  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中國神話傳說中常出現用雄黃來克制修鍊成精的動物的情節,比如變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黃酒,失去控制現出原形。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還飲用雄黃酒來祈望能夠避邪,讓自己不生病。關於雄黃  「雄黃」又名雄精、石黃、薰黃、黃金石,產自湖南、甘肅、雲南、四川等地。雄黃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服,主要用做解毒、殺蟲,外用治療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雄黃少量飲用,可治驚癇、瘡毒,但由於雄黃有腐蝕之力,所以一定要經醫生指示,並遵古法泡製的雄黃酒才能喝。  現代科學證明,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煉砒霜的主要原料,喝雄黃酒等於吃砒霜;雄黃含有較強的致癌物質,即使小劑量服用,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雄黃具有腐蝕作用。因此,服用雄黃極易使人中毒,輕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癥狀,甚至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重者則會致人死亡。 飲雄黃酒的來歷[回目錄]  

    屈原

    屈原

    傳說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葯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 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端午節這天,人們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並把雄黃酒塗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如此能夠使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在汪曾祺的《端午節的鴨蛋》中提到過雄黃酒,其中說:「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杭諺說:「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民間於此日將蒲根切細、曬於,拌上少許雄黃,浸白酒,亦有單獨用雄黃浸酒者,故名「雄黃酒」。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形成端午節飲雄黃酒風俗。同時,還要以雄黃酒塗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間還將吃剩的雄黃酒噴洒房屋壁角陰暗處,或貯藏起來,乎日遇有蟲咬紅腫,可以塗抹解毒消腫。有井人家,還以雄黃一塊,裹以絲綿,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端午節與雄黃酒

    端午節與雄黃酒

      我國民間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說,古人以為辰屬龍,辰時正是群龍行雨之時,故在端午節早晨擺雄黃酒宴,希望有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好年景。  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認為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鬥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解毒,自有它的醫理。要說香包先說雄黃和雄黃酒。雄黃許多地方都盛產,人們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用雄黃釀成雄黃酒,《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黃。雄黃,橘紅色,可入葯解病毒。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舊時建寧幾乎家家釀雄黃酒,但多為男人飲,有些會喝酒的女人也飲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龐耳鼻手心足心塗沫一番。後來人們就在雄黃里加入艾葉、熏草等原料製成香包供婦女和兒童佩戴。  香包以藥物之味,經口鼻吸入,使經脈大通,祛邪扶正,以達到祛病強身之功效。況雄黃、艾葉、熏草都揮發一種奇異的香味,而蛇蟲聞之遠遁,既減少了傳染源,又可起到殺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端午節相關習俗[回目錄]賽龍舟  

    賽龍舟

    賽龍舟

    每年的農曆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比較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  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掛艾草  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白蛇就是在端午節的雄黃酒下現了原形。千年修練的道行尚且抵不住端午節雄黃酒的威力,對付一般的有毒小動物那就更綽綽有餘了。  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認為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鬥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解毒,自有它的醫理。《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黃。雄黃,橘紅色,可入葯解病毒。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  中醫認為,雄黃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服,主要用做解毒、殺蟲,外用治療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雄黃少量飲用,可治驚癇、瘡毒,但由於雄黃有腐蝕之力,所以一定要經醫生指示,並遵古法炮製的雄黃酒才能喝。 注意事項[回目錄]  當地人將雄黃磨成粉末狀後,倒入白酒或黃酒中稍加浸制就飲用。實際上,喝雄黃酒不僅達不到驅邪、解毒的目的,反而會中毒。

    喝雄黃酒掛艾草

    喝雄黃酒掛艾草

      據中醫藥專家介紹:雄黃又稱雞冠石,性溫,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殺蟲藥。是一種單斜晶系的含砷的有毒礦石,多數為橘紅色半透明的結晶體,不導電,硬度為1.5~2,比重為3.6,晶面有漂亮的光澤。  眾所周知,砷是劇毒物質,毒性極大,人如果誤服,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達到60mg以上可致死。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水樣大便,便中帶血,同時伴有肝、脾、腎功能損害,血壓下降和循環衰竭,甚至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  中醫藥學認為,雄黃外用治療疥癬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內服微量,可治驚癇、瘡毒等症。但由於雄黃毒性太大,極少用於內服。一般內服多入丸、散劑。由於雄黃遇熱易分解為三氧化二砷,有劇毒,因此,中藥學上有雄黃忌火煅之說。  由此可見,人們不僅不能自制雄黃酒,就是含有雄黃的藥品,也應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端午節就要到了,勸君勿飲雄黃酒。 其他功效[回目錄]  雄黃酒滅五毒。「惟有兒時不能忘,持爻簪蒲額頭王」。額頭王,即指每逢端午節時,用雄黃酒在孩子額上畫個「王」字。也有的在鼻尖、耳垂上塗上一些,還有的將雄黃調入白酒加熱後直接下肚或抹身,說這樣可以驅邪,避免「疫癘」之氣。雄黃酒是有毒的。可是至今,每當端午節來臨,有些人總要喝杯雄黃酒。這主要是由於人們以為雄黃能「驅避百邪」的想法在作怪。  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硫化砷。雄黃加熱經過化學反應會轉變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劇毒品砒霜。由此可見,飲用加熱的雄黃酒實際上是在服毒。以雄黃酒塗在小孩頭部、鼻尖、耳垂或抹在身上驅邪避疫,是沒有科學道理的。酒可以擴張血管,加速砷在消化道和皮膚的吸收,時間短者十幾分鐘、長者4一5小時即會中毒,輕者表現為腦骨後疼痛、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大便呈「米泔樣」,重者至死亡。  雄黃酒有很強的除害作用。我國古代,夏季除害滅病的主要消毒藥劑,雄黃酒便是其中之一。經常將它噴洒在床下、牆角等陰暗地方,以避毒蟲危害。  因此,在科學知識大為普及的今天,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雄黃酒的功效並慎重加以應用,興利陳弊,以確保安全、快樂地歡度節日,維護身體健康。
    推薦閱讀:

    [轉載]二十四節氣的來歷、含義和養生
    六字大明咒的來歷
    陳式太極拳的來歷和起源
    春節的來歷

    TAG:黃酒 |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