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史筆記之四十七1967年印度的春雷
06-08
2010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中報道,印度納薩爾派4月偷襲了中央警察部隊和查蒂斯加爾邦當地警察,造成了76名警員死亡,其中包括一名中央警察部隊副司令和一名地方警察局局長,另有多人受傷,這是印度警察部隊近年來遭遇的最大傷亡。5月,印度東部一列火車遭到疑為納薩爾派武裝分子襲擊,火車發生爆炸脫軌,造成140多人死亡。據悉,列車當時由孟買開往加爾各答,駛至西孟加拉邦一個地區時出事,13節車廂出軌,跌至對麵線路軌,一列貨運火車駛至,導致相撞。 這個納薩爾派的真實名稱是印度共產黨(毛主義),其名稱也經歷了印共革命派--印共(馬列)--印共(毛主義)這幾個階段。印共(毛主義)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67年。這年4月從印共分裂出來的毛派,領導西孟加拉邦大吉嶺縣納薩爾巴里地區興起了一股農民武裝運動,後來媒體將這個組織稱為納薩爾派。1967年7月5日處於文革高潮中的中國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社論《印度的春雷》,公開支持大吉嶺地區印共革命派的鬥爭。1969年4月,納薩爾各派合併組建了印共(馬列)。然而這個政黨很快就陷入了分裂。1972年在總書記查魯·馬宗達(1918--1972)犧牲後,這種分裂進一步加劇,因而力量被大大削弱,所以印共毛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度淡出人們的視線。進入新世紀後,面對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由印共(馬列)分裂出來的幾個主要黨派均希望能重新合併,以帶領革命走出低谷。在這種背景下,2004年9月,印共(毛主義)正式成立,由賈納帕蒂出任總書記。印共(毛)成立後加強武裝鬥爭,控制的地盤也迅速擴大。其活動範圍從印度與尼泊爾的交界處一直延伸到印度的西海岸,影響面積達9.2萬平方公里,處於其影響下的人口更是多達1億有餘。據估計,印共(毛)的武裝人員有2.5萬人,外圍成員有5萬人。據印度內政部的統計,自2004年以來,印共(毛)已發動了6000餘起暴力事件,活動目標直指國家政權。全國發生的91%的暴力事件和89%的因暴力事件而導致的死亡都是由印共(毛)引起的。由於印度社會基本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未得到有效的緩解,2007年1月印共(毛)在秘密召開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的《黨章》中的提出,印共(毛)決心以「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主義」作為其指導思想,堅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2009年6月印度政府宣布印共(毛)為恐怖組織。 2005年,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表示:「我們不清楚這些武裝組織為何盜用中國領袖毛澤東的名字,而且我們也不喜歡這樣。他們要這樣稱呼自己,我們也沒有辦法;但中國與他們從來沒有任何關係。」實際上,當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是這樣表明其對尼泊爾毛派態度的,當然2008年尼泊爾毛派上台之後,態度自然發生了一些轉變。從歷史的角度看印共(毛主義)可以視為中國文革的海外餘波,不過從印共(毛主義)的死灰復燃,捲土重來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啟示!註:文革結束後毛澤東思想依舊在海外發揮著影響,如印共(毛主義),尼共(毛主義),菲共人民軍,緬甸共產黨,柬埔寨紅色高棉,馬來西亞共產黨,秘魯(光輝道路)。美國,俄國,加拿大等國的毛派組織,以及新左派委內瑞拉查韋斯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