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教學設計
《親嘗湯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講《親嘗湯藥》的故事。
2.受到中華傳統美德的熏陶,學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學準備:
1.古文《親嘗湯藥》及對照的現代文。
2.搜集故事主人公劉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弟子規》中的部分內容,指名學生讀一讀: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2.請學生齊讀,之後解釋意思,並談自己的理解。
3.師:在我國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這樣大孝至賢的人,他的名字叫劉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親嘗湯藥》的故事。
(板書:親嘗湯藥)
二、初學古文,了解故事:
1.教師出示古文《親嘗湯藥》: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皇太后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仁孝之子。有詩頌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載病,湯藥必先嘗。
2.教師範讀之後,請學生自由練習,讀熟該文。
3.請學生試讀,糾正讀音(指名三人,)
4.全班齊讀。指名說說故事的意思。
(學生根據理解變成現代文,教師適當補充糾正)
三、學講故事《親嘗湯藥》:
1.出示該故事的現代文,請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2.同桌互相讀,糾正讀音。
3.小組內試講,選出優秀的小講解員。
4.班內展示講故事,評選優秀講解員。
四、補充資料,聯繫自身談體會,指導實踐:
1.搜集並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並就故事中各個人物談談自己的看法。
2.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該怎樣做。
3.為父母做一件事,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孝心。
《棄官尋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古語有云:「百行孝為先」,可見「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孝,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和發揚的。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領略中國孝文化的精髓;
2.學生如何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去孝敬父母;
3.如何將「孝」的內涵擴大到社會和人類的進步。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孝文化是中華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孝道」是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它主要包括「孝」和「悌」。「孝」是指尊敬長輩、「悌」是指友愛同輩。我們要了解中華民族的孝文化,首先必須要了解我國千古傳頌的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從這些中國優秀文化中領略到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孝」的精髓。
二、學文部分
1.讀《棄官尋母》的故事
宋朱壽昌,年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決,誓不見母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七十餘矣。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七歲生離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面,喜氣動皇天。
2.思考:
朱壽昌的那些孝行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傳承的做人的優秀品德?
3.讀了這個故事,你還有何體會?
朱壽昌孝行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自愿的感恩行為;
朱壽昌對母親的孝順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
朱壽昌對母親的孝敬是一種奉獻自身的行為;為了孝敬父母可以棄官不做,侍奉母親,這種孝行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4.小結:
古代,朱壽昌為母棄官不做,回家侍奉母親,現代:田世國——捐腎救母 他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親捐腎,延續了母親生命,演繹了一段當代孝子的佳話(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在溫暖的謊話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穫慰藉。
三、拓展部分
1.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2.名言: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3.填寫孝心卡,交流。
四、總結:
孝是一種美德,孝是一種風尚,孝道不僅是每個家庭應有的美德,還是一種社會文化,讓孝永留我們心間。
《哭竹生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方面:通過二十四孝故事教學使學生懂得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懂得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深情愛戴,然後在具體行為上要有孝行。
2.情感方面:通過講故事激發學生對父母的親情和孝敬父母的真情。
3.行為方面:通過教學增強學生孝敬父母的自覺性;糾正各種不孝敬父母的思想和行為;在生活中能將愛戴父母落實到行動中。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了解故事激發學生對父母的親情,培養學生孝敬父母的良好行為。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談話法
四、課前準備:
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五、教學過程
播放歌曲《我的好媽媽》以渲染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為導入新課作準備。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我的好媽媽》,聽了這首歌,我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記的小時候,當媽媽辛辛苦苦勞動了一天回家時,作為兒女的我們,能送上一杯熱茶慰勞父母,現在我們逐漸長大了,你們還會這樣做嗎?對辛辛苦苦培育子女的父母,我們還能作些什麼?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討的課題《學會孝敬父母》
師:什麼是孝敬呢?
生:回答
師:我國古代對孝敬父母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回答
師:我國古代有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
學生講故事:哭竹生筍
師: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還有許多,投影《二十四孝》感悟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師:古代的人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那麼當代的人又是怎樣繼承和發揚這一光榮傳統的呢?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常常發生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出示投影:故事《孝道》
師:故事中的王守成家境並不富裕,但為了實現母親的願望,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徒步背著百歲的母親,千里跋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北京。下面你能說一說發生在自己身邊孝敬父母的故事嗎?
學生講故事: 自己的父母孝敬爺爺奶奶的故事。
師:通過上面的學習、討論,大家知道了為什麼要孝敬父母以及怎樣孝敬父母。但我們不能忽視,有的學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時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平時要象孝敬父母一樣孝敬爺爺奶奶、孝敬所有的長輩,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大家願意這樣做嗎?
(投影)小結:
1.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敬父母也是子女應盡的責任。
2.怎樣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尊重父母的人格和情感,尊重父母的教育和勞動。
理解父母:體會父母的辛勞,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體諒父母:我們心裡總要念及父母,凡是想著父母,不給家長提一些勉為其難或根本做不到的要求。
慰藉父母:我們要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在父母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盡我們的力量,為父母分憂解難。
《 鹿乳奉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孝敬父母,這是人類相生相養的自然情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礎,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範。孝是對子女而言的,慈是對父母而言的。父慈子孝是傳統親子倫理道德的基本規範;孝文化是中華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目的在於使學生理解中華民族孝文化的精髓,樹立良好的「孝」觀念;不斷提高「孝」的境界,從思想情感上去熱愛、尊敬父母。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領略中國孝文化的精髓;
2.學生如何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去孝敬父母;
3.如何將「孝」的內涵擴大到社會和人類的進步。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孝文化是中華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孝道」是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它主要包括「孝」和「悌」。「孝」是指尊敬長輩、「悌」是指友愛同輩。我們要了解中華民族的孝文化,首先必須要了解我國千古傳頌的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從這些中國優秀文化中領略到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孝」的精髓。
二、學文部分
1.讀《鹿乳奉親》的故事
2.思考:
周郯子的那些孝行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傳承的做人的優秀品德?
3.讀了這個故事,你還有何體會?
周郯子孝行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自愿的感恩行為;
周郯子對父母的孝順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
周郯子對父母的孝敬是一種奉獻自身的行為;為了孝敬父母可以置生死而不顧,可以做任何事情、付出任何代價;
周郯子 因為對父母的孝行,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4.小結:
孝敬父母,這是人類相生相養的自然情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礎,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範。中國孝文化是中國儒家思想和中華民族道德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國幾千年的社會發展和進步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孝經》、《論語》、《弟子規》當中的許多儒家孝道思想在現實的社會裡仍有可貴的借鑒和學習價值,我們應該充分領略中華民族孝文化的精髓,樹立良好的「孝」觀念,不斷提高「孝」的境界,從思想情感上去熱愛、尊敬父母;將「孝」的內涵擴大到社會和人類的文明和進步。
三.拓展部分
1.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學生交流
2.出示童謠:
《敬老歌》
別嫌老人老,老人是個寶,
為國家為社會工作直到老。
別嫌老人煩,都是為我好,
為家庭為兒孫日夜把心操。
父母生養我,孝親要趁早。
為老人,梳頭捶背洗洗腳。
為老人,端茶盛飯不覺小。
敬老人愛長輩大家樂陶陶。
3.填寫孝心卡,交流。
4.老師出示:
比一比:看誰能做到
四.總結:
孝是一種美德,孝是一種風尚,孝道不僅是每個家庭應有的美德,還是一種社會文化,讓孝永留我們心間。
《扼虎救父》教學設計
一、教材:
《二十四孝圖》為了社會的穩定、為了家庭和諧、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為了地球的所有生命,德育教育重中之重,勢在必行。孝道從古至今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一部分,孝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所以中國人才把此作為人性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大力提倡。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就將學會孝敬、學會感恩作為重點教學,使學生通過這一課對於孝道意識更為牢固,並且落實與行動之中。
二、學情:
我們今天的學生,他們大都是獨生子女,雖然能夠對父母的愛有一定的感知,但普遍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而不予以關注,從而導致了他們回報父母的意識並不強烈,有些學生即使有關心,體貼父母的想法,卻也缺少正確的方法指導,以至於在實際生活中難以實施。而對於生活中關心國、幫助過他們的人,更是缺少感恩之心,因此在教學中對於學生的孝道、感恩意識,及方法指導都是需要重點指導的。
三、教學目標:孝親尊師
根據教學參考及班級實際情況,課時目標定為:
1.懂得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偉大的,報答不完的。
2.知道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子女應盡的責任。
3.初步學會理解、體諒父母,能主動與父母溝通,主動分擔家務。
4.進一步體會孝敬父母是每個人應有的美德。
5.懂得感恩、報恩是善良人應有的品德。
6.初步學會常懷感謝之心,不忘幫助過自己的人。
四、教學重點:學會感恩,學會孝敬
五、教學難點:
1.初步學會理解、體諒父母,能主動與父母溝通。
2.要常懷感謝之心,不忘幫助過自己的人。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收集《二十四孝》圖,並布置於教室周圍;
2.田世國新聞報道,為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
3.歌曲《燭光里的媽媽》、《謝謝你》;
4.收集父母的煩惱。
學生準備:1、收集身邊孝敬長輩的故事;
八、教學過程:
活動一、看一看,了解美德故事
1.提問:你看了這段廣告,有什麼想說的?(播放公益廣告《為媽媽洗腳》)
2.交流。
3.(牆面上貼出部分《二十四孝圖》)師:今天在我們教室里貼了許多圖畫,請你和同桌一起去看看,說說你對那一幅圖最感興趣,表達了什麼內容。
4.過渡:這些圖就是我們國家有名的《二十四孝圖》的其中一部分,其中表現的都是古人孝敬長輩的故事,看來孝文化在我國真是源遠流長,難怪古人會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板書:百善孝為先】
5.師述:我們的古人擁有著孝敬長輩的美德,其實我們現代人做得並不比他們差,我就知道一個人(出示田世國的圖片)這位被評為了2004年度感動中國的人物
6.交流:人們為什麼會被感動?(播放新聞報道)
7.小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在溫暖的謊言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有母親收穫慰藉。
8.布置作業:在我們生活這樣孝敬長輩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如「一女養八老」,「背著母親求學」等等,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事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後以小組為單位,去收集這些故事,我們進行一個「身邊的孝子」故事會。
活動二、說一說,感受孝道含義
1.過渡:中國人就是這樣從古到今一直演繹著孝敬長輩的故事,孝敬長輩成了我國的傳統美德。【板書:中華傳統美德。】
2.小組討論:我們為什麼要孝敬長輩。【板書:孩子長輩】
3.交流: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父母為自己付出的具體例子
4.小結:是啊!父母一直無怨無悔的為我們付出著,你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教會我們說了第一句話,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我上學了,你們親自送我到校門口,我寫字了,你們手把手地教我。我生病了,你們不眠不休地照顧我,你們把我們從襁褓中養育至今,經歷了多少艱辛。難怪人們會說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父母給予的愛。(欣賞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活動三、議一議,學會與父母溝通
1.過渡:就如歌中唱的媽媽在養育我們的過程中,頭髮漸漸花白,腰身也不再那麼挺拔,而我們的慢慢長大,可以為他們分憂解難
2.媒體出示:(課前收集的父母的煩惱)
3.交流:遇到這樣的情況,是怎麼對待的
(播放媒體):父母是怎麼想的,我們也來讀一讀父母的心
4.學生活動:聽到了爸爸媽媽的想法,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樣想,怎麼來解決呢?找好朋友商量一下。【板書:理解、體諒】
5.教師小結:都說溝通是人和人之間最好的橋樑,和父母之間也要及時溝通,並盡自己能力的為父母分憂解難,這樣才是為人子女的孝道所在。孝敬長輩我們要做的其他方面還有很多,下節課繼續來學習。
活動一、講故事,學習身邊的榜樣
1.導入:在上節課之後,我們都去找了關於「身邊的孝子」的故事,誰想告訴大家
2.學生活動:「身邊的孝子」故事交流會
3.交流:最想向哪位孝子學習,為什麼
4.過渡:大家故事中的人物,無論是身邊的父母、同伴,還是新聞媒體中報道的人,都有一個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那就是他們始終把孝敬長輩放在了第一位。其實,現在社會上處處都在提倡孝道,你們看,有好多地方形成了孝道文化。【板書:提倡孝道美德】
活動二、看課文,了解孝道文化
1.學生看課文:了解各地形成的孝道文化
2.交流:你對哪種活動影響最深?
3.提問:除了書上的這些活動,你還知道社會上其它類似的活動嗎
4.小結:孝道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美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我們身邊的長輩將更欣慰他們的付出。
活動三、寫感恩卡,學會感謝他人
1.過渡:在我們身邊,除了長輩為我們付出過,還有很多其他人也曾經幫助過、關心過我們。
2.交流:關心、幫助過我們的人和事
3.過渡:這些人的無私付出我們同樣也應該回報他們,你們會對他們怎麼說,怎麼做。【板書:學會感謝他人】
4.情景演示:感謝他人的方式
5.學生活動:寫感恩卡(播放音樂《謝謝你》)
6.小結: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如果人人都能擁有孝道美德,學會感謝別人的付出,那麼我們的這個社會必定會更和諧。【板書:建設和諧社會】
板書: 中華傳統美德
7.百善孝為先
孩子理解、體諒長輩
提倡孝道美德
學會感謝他人
建設和諧社會
《聞雷泣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不孝敬長輩要受道德的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孝敬長輩應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標——能辨證分析孝敬父母長輩好處和不孝之壞處的能力,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於孝的能力;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驗盡孝後的快樂;樹立家庭中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領悟父母的愛心,學會孝敬父母
教學難點:如何孝敬父母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同學們,我們在小學學過孟郊的《遊子吟》吧?讓我們一起背誦這首詩。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母愛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她們應該得到我們子女的孝敬和回報,但是我們往往是難以報答慈母之愛的,因為她們的付出太多太多了。
[講授新課]
二、難報三春暉(板書)
1.愛灑人間(板書)
活動一:(教材第13頁)「小鋒和媽媽的故事」
(1) 媽媽為小峰的多動症、成績差而傷心,卻在小峰面前露出笑臉、鼓勵他,這是為什麼?
答:這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精心設計幫助孩子。媽媽雖然傷心,但從來沒有放棄對孩子的期望和鼓勵。
(2) 你理解小峰媽媽的一片苦心嗎?
答:理解。媽媽的苦心,表現出對自己孩子赤誠的愛,對孩子的無限期待,對孩子未來的關注,以及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奉獻精神。因為母親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
(3)小峰以什麼方式回報母親?對你有什麼啟發?
答:小峰應該以自己的成長進步、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自己的母親。
給我們的啟示:對無私奉獻的母親,我們最大的回報就是要在學習、事業上獲得成就。
三、學生髮言,教師小結:
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撫育我們長大,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要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父母為家庭做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愛戴父母。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也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
《懷桔遺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講《懷桔遺親》的故事。
2.受到中華傳統美德的熏陶,學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學準備:
1.古文《懷桔遺親》及對照的現代文。
2.搜集故事主人公陸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弟子規》中的部分內容,指名學生讀一讀: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2.請學生齊讀,之後解釋意思,並談自己的理解。
3.師:在我國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這樣大孝至賢的人,他的名字叫陸績。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懷桔遺親》的故事。
(板書:懷桔遺親)
二、初學古文,了解故事:
1.教師出示古文《懷桔遺親》:
後漢陸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待之,績懷桔二枚。及歸,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詩曰: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報乳哺。
2.教師範讀之後,請學生自由練習,讀熟該文。
3.請學生試讀,糾正讀音(指名三人,)
4.全班齊讀。指名說說故事的意思。
(學生根據理解變成現代文,教師適當補充糾正)
三、學講故事《懷桔遺親》:
1.出示該故事的現代文,請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裡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2.同桌互相讀,糾正讀音。
3.小組內試講,選出優秀的小講解員。
4.班內展示講故事,評選優秀講解員。
四、補充資料,聯繫自身談體會,指導實踐:
1.搜集並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並就故事中各個人物談談自己的看法。
2.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該怎樣做。
3.為父母做一件事,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孝心。
《孝感動天》教學設計
一、教學構思:
講孝敬父母有幾個難處,一是學生從小到大已經多次接受過這樣的教育,對正面的說理易產生抵觸情緒,認為是「老一套」、「背時」,沒新意;二是父母天天在自己的身邊,已習慣於接受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許多生活上的角色也基本成型;三是初中生獨立意識的增強,與父母關係呈現出新特點,少了崇拜的眼神,多了審視的目光,叛逆性特強,;四是父母疏忽了孩子的成長,一味要求孩子讀好書,對孩子其他的需要關心不夠,與孩子之間矛盾突出。
為此教學設計主要著重於建立父母與子女「重新」認識、溝通的橋樑,緩和矛盾,在感情上喚起積極的回憶,從而使學生能調整心態,客觀地評價父母,體會父母的可敬、可親、可愛。
一、 教學方法:
二、課內布置,課外落實,討論與講解相結合
三、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從理性上認識父母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認識父母在自己成長的不同階段所承擔的主要責任和作用,明確自己作為子女應怎樣正確對待父母;
2.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體會父母的辛勞,理解父母的殷切期望;
3.把對父母的理解轉化為實在的行動,一句問候,一個祝福,學會與父母進行溝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貼父母的事。
四、教學過程:
第一步:布置「預習」
1.課前布置學生了解父母的職業,具體的工作時間、內容、工作強度、壓力,他們憂慮的、高興的是什麼;向父母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特別記取印象深刻影響較大的一些片段。
2.讓每一位同學給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寫一封信,內容要求:一是表示感激,二是談談自己的心裡話,對父母的看法,對自己的認識等,三是對父母的祝福或期望。
統一由科代表寄出後,要求每一位家長收信後給孩子回信,並請學生帶到學校,挑一些典型的在班級進行交流。
第二步: 講解新課:
出示」孝感動天」的故事講解內容.
緊緊圍繞學生課前的調查所得進行引導、闡述,共同討論
(一)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1.父母是社會主義勞動者
2.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
3.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
討論現實生活中我們與父母之間交往特點:排斥、逆反、頂撞
實物投影:家長的信
讓學生體會並討論家長的信,啟發學生理解父母,進一步引入該怎樣孝敬父母(討論)
(二)怎樣孝敬父母?
1.尊敬和愛戴父母棗棗從現在做起
(1)聽從父母的教導:在父母教育我的時候,要認真聽講,虛心接受父母的意見,牢記父母的話。
(2)關心體貼父母:在父母工作的時候,不吵不鬧,不打擾父母工作和學習,父母在休息的時候,走路要輕,說話要低,不妨礙父母的休息;父母幹活累了,要給父母倒水喝,給父母捶背在吃東西的時候,要把好的東西先給父母吃,讓爸爸媽媽高興......
(3)尊重父母的意見:聽到父母講話;便有禮貌地認真地聽,也不插嘴;當父母批評我的時候,我不要生氣,因為這是為我好。不能與父母頂嘴。
(4)體諒父母的難處:不向父母要好東西。
看到;看到我們大人體息了,知道輕手輕腳,不發出聲音;;遇到有好吃的東西,知道先拿給我們吃……。
2.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棗棗長大後應盡的責任
(1)物質上的贍養
(2)精神上的關心
第三步:實踐活動
1.要求在母親節的這一天,利用雙休日為媽媽服務一天,體會家務勞動的瑣碎和辛勞,讓媽媽過一個愉快的節日。
2.要求學生堅持「三個一」:每天至少做一件家務事,每周至少主動與父母談心或活動一次,每月至少與父母書面交流思想一次。
《 蘆衣順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方面:通過二十四孝故事教學使學生懂得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懂得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深情愛戴,然後在具體行為上要有孝行。
2.情感方面:通過講故事激發學生對父母的親情和孝敬父母的真情。
3.行為方面:通過教學增強學生孝敬父母的自覺性;糾正各種不孝敬父母的思想和行為;在生活中能將愛戴父母落實到行動中。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了解故事激發學生對父母的親情,培養學生孝敬父母的良好行為。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談話法
四、課前準備:
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在剛才聆聽歌曲、欣賞畫面時,我發現大家神情專註而激動,我知道這首歌一定引起大家很多的思考。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吧。
1.請同學講一講父母辛勤工作的事例:做什麼工作?早上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上班?什麼時候下班?你感覺你的父母辛苦嗎?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地工作呢?
2.有人說:「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每個父母的心愿,因此父母親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下面我們來談談「父母親為我們做過些什麼?」
父母把對兒女的愛滲透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天,她把對兒女的關心和照顧滲透在了我們每一天的每一個細小的生活環節中。
3.出示感悟蘆衣順母的故事。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鎮。父查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讚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又摸了摸其他兩個兒子的衣服,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一家人過著幸福的生活。
4.通過朗讀一起來感受深情。
5.下面就來聽聽我們同學的故事,大家一起來感受他們的孝心。
6.學生講自己的故事,老師點評。然後歸納出「我們怎樣孝敬父母?」並出示幻燈片。
7.新課小結,並以一首小詩和大家共勉。
推薦閱讀:
※詠春拳來留去送與甩手直衝應用實戰訓練教學
※教學《遊園不值》的收穫(之二)
※棒針針法說明|棒針技術教學分區
※舞蹈入門教學.pdf
※太極拳搏擊教學法(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