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解如來真實意——《心經》略釋
06-08
願解如來真實意——《心經》略釋傳喜法師於馬來西亞登嘉樓佛教協會(10.06.11)大家有看到我們大殿里很莊嚴的佛像嗎?這是佛的形象。佛的生命力有沒有看到,有沒有看到佛陀的生命力?今天我們大家聚集在這裡,為什麼會聚集在這裡,這是不是佛力的感召啊?哎!這就是佛的生命力啊!你看我們坐在這裡,出家人兩千多年來代代相傳,沒有間斷過,我們看到出家人的形象,就是看到兩千五百年前的僧團的形象。我們現在能夠看得到還有人出家,還有人學佛,這是誰的力量啊?這就是佛陀的力量!今天下午的時候,天上出彩虹,有沒有看到?圓的,好美的彩虹。我們剛才在休息室,爬到樓頂上去看美麗的藍天白雲,這下印象可深了,我們這個地方叫登嘉樓,我們剛才登過樓了。佛法要在人間展現,那天地萬物最歡喜,因為一切萬物的本來面目就是佛法。但是我們迷失了之後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這十二因緣就從無明當中生出來了。那什麼是無明呢?就是不知道所有一切都是清凈的,所以前面師父說《心經》。《心經》要了解意思,那就是《心經》的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五蘊是構成我們生命的五大元素,第一個是色,色蘊,我們看得見的這都是色蘊。空調吹到你身上,嗯!今天大殿里蠻涼爽,這就是受蘊。如果空調關掉,三分鐘你就會覺得很悶熱。覺得悶熱,覺得清涼,這都是受蘊。然後一走進來,看到佛像這麼莊嚴,那邊放著經書啊、光碟啊,我們看啊。我們看到每一個名字就會想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想蘊。然後我們坐在這邊,聽著法,那個手錶啊「嘀嘀嘀」在轉移,秒針在移動,法會從七點半開始,現在已經八點半了,不知不覺當中法會就圓滿結束了,我們都處在這個行蘊當中。「行」,說明我們還活著,還存在啊,這個行蘊也是生命的一種元素。我們的血液在流動,我們的心臟在跳動,這是行蘊。最後識蘊,這個識蘊啊,就是所有的色、受、想、行,我們都知道,這個知道就是識,由於分別而產生知覺,所以這個識是分別的一種意識,這就構成了我們的生命,這讓我們感覺到有一個我。但是如果用智慧來觀察的時候,當我們打坐靜下來,你看我們大殿邊上有禪凳,可以打坐的,你們平時來,可以靜下來打坐。「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深般若波羅蜜」是一種甚深的智慧。用智慧來反觀的時候,會發現,這個五蘊雖然有現象有名字,但是每一個蘊呢,它沒有實質的存在。我們說這個色蘊,我們看到這個大殿,看到下面的地板,這些存在是真實的存在。是不是真實的存在?我們登嘉樓本來就有這個佛堂嗎?是不是本來就有?沒有吧。這是我們有人發心,然後工程師設計,大家籌資,把黃沙啊、水泥啊、鋼筋啊買來建。還要裝修,鋪什麼地板?想一想這個地板嘛,面積很大,太好的木頭很貴,然後就這樣簡潔明快一點,對不對。我們這裝修還可以花很多錢,還可以重新裝修吧?是不是可以?甚至,來一個大齋主,說這個佛堂啊,好像過時了,把這個拆掉重建一個。可不可以拆掉重建一個?也可以拆掉重建一個。我住的寺廟我也跟大家說,我說建寺廟沒有底的,花一千萬也可以建。一千萬的拆掉,花五千萬也可以建。就那麼一塊地方,花一個億也可以建,沒有底的。我曾經住持的一個寺廟,地下是用黃金鋪的,是鐵上面鎦金,還國家鑒定,每一平方厘米含金多少,黃金鋪地。那一個黃金地,面積還沒有這個大,就耗資三千多萬人民幣,沒有底的。我們這尊佛像可以用木頭做,也可以用銅的來做,也可以用純金的來做,對不對。你有沒有到泰國看那個五噸重的純金的佛像?金佛寺,有沒有去看過?泰國有個金佛寺,這金佛寺是華僑的,這尊金佛是屬於華僑的。他本來不知道,買來,他是在江邊上,那個寺院很破舊了,拆了以後,這個佛像誰要就賣給誰。那個老華僑就說這個佛像沒人要啊,房子拆了,佛像沒人要啊,那賣給我吧。賣給他之後,他就登報紙說誰要金佛像啊,誰要建廟沒有佛像的話,我可以把我的佛像捐給你們噢。結果有一個寺院正好需要一尊佛像,來跟他要。要了之後,那天來車裝啊,天已經快黑了。結果吊起來的時候,剛離地一點點,繩子就「啪」地斷掉了。天太黑了,算了,明天早上再弄吧。結果晚上下了一場雨,第二天別人來打掃的時候,一看佛像摔下來摔裂掉了,再仔細一看,裂縫被雨水一衝,裂縫裡面是金色的,原來外麵包的是一層水泥啊。原來都以為這是一尊水泥佛像,誰知道這是一尊重達五噸重的黃金佛像。你說,那尊黃金佛像多少錢。所以我們說眼睛看到的一切是不是定法啊,是不是一定的啊?不一定的,不是一定的。我們手裡拿個玻璃杯,哦,這是玻璃杯。一不小心掉地上了,摔碎了,這叫什麼?這不叫玻璃杯了,掃到垃圾桶里,這叫垃圾了,名字也變了。所以色法,它過去不是真的,未來不是真的,當下也不是真的,色法是這樣。然後受也是這樣,現在,哦!很涼快!很涼快!把空調一關,你覺得涼快嗎?馬上就不涼快了,哦!很悶熱很悶熱!關個二十分鐘大家都流汗了,一身汗。然後把冷氣又打開,幾個冷氣全部打開,三分鐘又很涼了。這個受法是真的假的?你覺得涼熱,這決定於誰?決定於你自己嗎?是不是決定於自己?不是決定於自己呀!所以這個受不是決定在身體,身體一定有涼快?沒有的。冷氣關掉了,你就沒有涼快了。別說我一定是熱,也不是一定是熱,給你開了冷氣,你會,喔!有沒有衣服,添一件衣服。我們上飛機都有一個小毯子蓋上,飛機上冷氣太冷。不一定的,受也不是一定的。想也是這樣的,想哦,拿一朵花,美不美?哦,你們看這朵紅花很美,我再摘一朵,這一朵美不美?一看,哦!這朵綠的花也很美,看到紅的花也很美,綠的花也很美,那個想不一定的,想也是會隨著環境在轉。之所以要修行,就是在千變萬化之中,要有定力,我們佛教說三無漏學。戒什麼?為什麼要戒呢?就是說你生命是有限的,這個世界是無限的,我們的事業也是無限的,但是你的生命是有限的,你要決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否則你如果做不該做的事啊,短短的幾十年就把你浪費掉了,所以精力要用在該做的事情上。那不該做的事就不要做,這就叫戒。那修定呢,就是要把心定下來,要看清楚真相,不要隨著可以變化的東西。如果你隨著變化的東西,那我們就落在生滅法上,變化就叫生滅。乃至到行也是這樣,行蘊、識蘊。所以這五蘊我們分析一下,這五蘊如泡沫一般,好像洗衣服啊,用洗衣粉,水一調有泡沫。泡沫是有還是沒有?手攪動有,過會,它就「劈啪劈啪」都爆掉了,再一會,還是一盆水,沒有泡沫了。我們人類現在這個文明期也是,幾千年下來,我們登嘉樓,我想發展也就幾十年的歷史,就今天這樣子了。永遠這樣子嗎?我們地球上人類文明史,一個文明史又一個文明史,我們這個文明史僅僅幾千年而已,佛經記載只有一萬年,再往後只有一萬年的時間,現在一萬年也沒有了,只有六千多年了,六七千年的時間了,那以後又可以另外一個面貌了。我們生命就在這個輪轉之中,就是因為不知道真相而隨著境界在輪轉,所以才產生了苦啊。如果你了解了這些生滅,你有戒有定,有了達萬物生滅,有了達你自心不生不滅,你皈依不生不滅,就叫皈依佛,佛是不生不滅。我們要找出我們生命當中的佛性,佛性就是不生不滅的性,皈依了我們的不生不滅是名皈依佛。然後佛陀講了法,讓我們以法來做生命的準則,這叫皈依法,皈依僧是生命的示範,僧眾是生命的示範。僧不是說那你的事,你出家了,你當和尚了,你的事。我們出家當和尚就是給三界做模範,給生命做榜樣。如果大家不學習僧了,那我們出家,穿這個衣服就沒有意義了。我們給大家做榜樣,所以皈依僧眾中尊。在人群當中,僧寶是我們生命的方向,祂是我們的典範,在大眾當中祂是很尊貴的,就像黑夜裡面的一盞明燈,就像遠航當中的指南針。我們現在開車在外面的那個GPS那就代表僧寶,是這樣子。所以如果你有了這個智慧,了達五蘊皆空,就可以把痛苦解決掉了,徹底地把痛苦給消滅掉,所以「度一切苦厄」。這個經典講到這裡已經結束了,可以不講了,但是有的人聽,好像太短了吧,這個經太短了吧?「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結束了。所以下面呢,可以再圍繞著這個中心繼續來解釋,說「舍利子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來分析。然後「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我們自己思維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我們可以想也可以不想,那個想本身也沒有自性的,對不對,也是這樣的道理。所以如果有了這樣的智慧,就像古人所講的,我本無心於萬物啊,不怕萬物常圍繞。那你作為一個人,你在這個世界裡面對著種種的境界,如果你的心已經從境界當中解脫出來了,那你就不怕這些東西圍繞你了,你可以逛街去了,可以去到那個百盛,我們馬來西亞有哪些大百貨公司,我不知道,那可以去逛了。什麼世界名牌,從它面前過去,世界名牌不會來抓你,它不會抓你的。如果你不會修心,那就不行啊,你從那一走,你的心就被那個世界名牌吸過去了,哦!LV包!到車行一看,這個賓士,這個寶馬,心都被吸引去了。你的生命就這一個,那什麼都會吸引你,你可憐不可憐啊,那我們為萬物的奴隸啊!我們沒有做萬物的主人哪!所以沒有皈依處就是輪迴的。所以要做浪子回頭啊,我們漂泊在這個世界的浪子,要回頭。回過頭就是有皈依處,有皈依處就有智慧了,有智慧的話,我本無心與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多自在。這個時候你也可以叫觀自在菩薩,對不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智慧了,也可以叫「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苦厄度了,極樂世界也不離其中。這個裡面並沒有講到極樂世界,但是極樂世界就在這裡面,所以八十八佛裡面叫法界藏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兒?阿彌陀佛就在法界,當你被法界所迷惑的時候,你就見不到極樂世界,你就在娑婆世界。如果你透過了娑婆世界,你有了智慧,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極樂現前。《心經》里並沒有講極樂世界,但是極樂世界就在《心經》里,所以這是很偉大的,所以一切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經》裡面有一個很奇特的地方,說無眼耳鼻舌身意,從小,小朋友玩遊戲,就是眼睛、眼睛,鼻子;鼻子、鼻子,嘴巴;嘴巴、嘴巴,耳朵,我們小時候玩過這個遊戲,兩個小孩子猜,你手指對了就贏了,我說鼻子、鼻子,眼睛,你摸到耳朵了就錯了,要摸對了才對,我們從小就是鼻子、眼、耳朵。菩薩告訴我們無眼耳鼻舌身意,你怎麼理解啊?我們在座的怎麼理解?為什麼菩薩要告訴我們無眼耳鼻舌身意,不單單無眼耳鼻舌身意,還要無色聲香味觸法,沒有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外面的色塵,也沒有你耳朵所聽到的聲塵,也沒有你鼻子所對的香塵,也沒有你舌頭所對的味塵,也沒有身體所對的觸塵,也沒有你心所對的思維的法塵,無色聲香味觸法。你說明明有嘛!法師你在講課,我們聽到揚聲器傳聲音過來啊,這個是聲塵;我們看到這個花,這是色塵;我們空調吹過來覺得涼颼颼的,這是觸塵;師父在講,我們在思維啊,這是法塵。如果你有,那你就落在這個境界里。不是菩薩告訴我們說沒有,而是一種方法論。哎,菩薩怎麼這樣子,明明有眼睛,為什麼說沒有眼睛呢?有眼睛,但眼睛很狹隘,你不能把你的智慧局限在你的眼睛所見,眼睛的根和眼睛所見上,這樣你的生命就有狹隘性了,那你有障礙,有障礙你不能超越。所以六根對六塵它是境界啊,對境界的話,那你就陷在這個境界里,那我們每一個人就坐在境界的牢獄之中,所以每一個人都不是自在者,都是生死輪迴當中的一個囚犯而已,不名自在者。那六道輪迴啊,我們每個人都是輪迴者!那菩薩要把我們從六道牢獄當中救出來怎麼辦?我們要超越眼根的狹隘,鼻根的狹隘,耳根的狹隘,想根的狹隘,這個思想的狹隘,要超越這些狹隘性。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方法論,這是一種方法,不能相信你的眼睛、鼻子、耳朵。那要相信誰?相信真理,要相信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不能光看現象,所以這個《心經》多偉大。《心經》是給我們打開手銬腳鐐的,心經啊是來解放我們的!我們束縛在六道當中,我們在三界之中啊,但是三界很不安全啊,國土危脆,生命無常啊,三界無安,如火宅一般,六道是牢獄啊,我們是每個牢獄當中的囚犯啊。怎麼樣釋放出來,怎麼求解脫,那佛菩薩來告訴我們方法。如果這個道理了解了,那你背這個咒,「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第一個「揭諦」和第二個「揭諦」字完全一樣,讀音也完全一樣,但是意思不一樣。比一個例子,我說「空」,說了第一個空。然後再說一個「空」,說了第二個空。但我說的時候,我的心裏面,第一個空跟第二個空是不一樣的。第一個空,是這個大殿要空,大殿非大殿,是名大殿,是不是這個道理。我現在住的寺院是九九年才修復哦,但是有寺院的歷史是一千多年,在中國曾經經歷過文革。文革的時候,我們寺院的大殿就不是大殿了,變成養豬場了,大殿里養豬。那個時候還是不是大殿?不是大殿,叫畜牧場,豬圈,豬的房子。大殿大雄寶殿是佛的房子啊!叫大雄寶殿,那養了豬還叫大雄寶殿嗎?不是啊!如果我們現在這個大雄寶殿佛搬走,趕了一群小兔子進來,這還叫不叫大雄寶殿?不叫了。所以大殿非大殿,是名大殿。我說空,首先大殿這個執著先空掉。我第二個又講空,再空,空什麼?我們說對於大殿所空的空,也要超越它,這空前面的那個空。但是講這兩個空,空字是一模一樣,我發的聲音也一樣,內涵卻不一樣,這個比喻可以明白吧。所以這個咒語裡邊「揭諦」,第二個又是「揭諦」,這兩個雖然文字一樣,發音一樣,但內容不一樣,「揭諦揭諦」。我們再加一個揭諦還跟那個不一樣,「般若揭諦,般若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超越,再超越,再超越,最後,菩提薩婆訶,真正地超越出去了,超出三界啊!這個很重要啊,我們做人最關鍵,最偉大的就是人能思考這些啊!人如果不思考這些的話,那我們這個人就叫委屈己靈啊!委屈了自己的佛性啊!你能思考最偉大的真理卻不思考,放棄了內在的這種佛性,那我們人就很可憐啊!所以佛也是這樣子,看到每個人都有佛性,每一個人都可以解脫,但是眾生卻沒有解脫,在束縛之中,所以佛陀就悲憫我們哪!慈悲是這樣子啊,拔我們眾生的苦,給我們眾生法的樂,這就叫慈悲。所以我們在坐,在佛的住處,大雄寶殿佛的住處,也思維佛所講的語言,誦著佛的咒,佛咒是佛的心啊!所以我們皈依佛、皈依法,佛所講的法、皈依僧,傳播佛的意義的人,僧就是傳播佛的心的人。像菩提達摩到我們中國,說西來祖師意,西來祖師意是誰的意啊?西來祖師的意就是佛的真實意,所以我們打開經典要念這四句「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誰告訴你真實意,這就是僧寶。所以僧寶兩千多年來,不間斷地在人間,形成我們生命的三皈依——三寶。校對:慧修編輯:德藏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真實內幕:三大理由不打不行
※張愛玲的真實拼圖
※王思聰發飆姜文新片真實原因 撕逼都是女人惹的禍
※四大天王真實明解
※康熙帝15個皇子的真實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