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變成機器人,你準備好了?

在斯坦福大學教授Allison Okamura的實驗室里體驗過機器觸覺,又看到超級黑客Raymond McCauley展示他嵌入左手虎口的膠囊晶元後,我終於對人工智慧威脅下的人類命運不那麼擔心了,人類也許不會像掌握其他工具那樣成為機器人的主宰,但也不會淪為機器奴役的劣等生物,因為在機器智能超越人類之前,人類很已經完成了對自身的改造。

百度百家BIG矽谷峰會在美國加州計算機博物館舉行,圍繞人工智慧和大數據處理,8位各自領域前沿專家給現場中外聽眾帶來一場腦洞大開的思想盛宴,其中康奈爾大學創意機器人實驗室主任Hod Lipson再次分享了他的實驗室對機器人自我意識和自我進化的研究,也成功引發全場觀眾對人類前途的森森擔憂。

Lipson將自我意識定義為在沒有實體經驗情況下的想像能力,比如擁有自我意識的人類,可以躺在床上想像明天自己要去做什麼,想像去海邊玩可能會看到的陽光沙灘等等。這種自我意識是人類特有的,很難研究它具體如何進化而來。但Lipson在一次研究中發現被設計跟蹤貓狗圖像的深度學習程序在經過一些訓練後,突然開始自發的追蹤人臉。這個發現讓他毛骨悚然,他意識到經過特別設計的機器系統會自己學習,不斷進步,所以它們非常有可能突破人類預先為它們設定的規則,產生自我意識,人類將無法掌控它具體能學到什麼。

Lipson發現如果把兩個有深度學習能力的程序結合在一起,就可能產生類似人類自我意識的能力。這兩個深度學習程序,可以被看作兩個大腦,一個大腦控制經驗學習,另一個大腦通過對經驗大腦的觀察和調控獲得編程外的學習能力,這樣擁有兩個大腦的機器人就會產生意識,它們可以突破編程的限制,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就好比機器人擁有了達爾文進化論里最重要的環境適應能力,即將開始進化之旅。在Lipson的實驗室里,一個沒有經過走路編程的機器人通過自我進化可以實現行走功能,當Lipson切斷它的一條腿後,它還能自己學慣用剩下的腿繼續行走。

Lipson覺得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會打開更多的機會,他們研究中的一個機器人已經會提出數學假說,還能自己驗證。以後機器人會很快獲得更多原本只有人類可以完成的事情,比如繪畫,寫詩,照顧小孩,甚至機器人可以通過3D列印的幫助創造機器人。

達爾文曾經說能生存的一直不是最強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而如今機器人不僅獲得人類特有的適應能力(可以根據環境想像並調整的自我意識),而且看起來它在很多方面都優於人類,比如人類每個個體都要通過從零開始的學習獲得知識,而機器可以通過彼此互聯實現知識共享。即使優秀如特斯拉的創始人Elon Musk也對人工智慧將給人類造成的挑戰擔心不已。

不過通過抑制技術獲得安全感是荒謬的,我也不是悲觀論的支持者,文章開頭提到的奧卡姆拉教授和黑客麥考利的大膽嘗試給我靈感——人機結合將把人類帶入全新的領域,在機器人超越人類之前,人類會自行擴展「人類的定義」,通過人機結合消弭和機器人的對立,並獲得新的進化。未來將不會有人類和機器人的概念,每個「人」都是人機結合。

人機結合不是新概念,英文叫cyborg指通過機器或外部設備增強人類自身功能,最早可能出現自科幻電影中,30多年的科學家就曾為這個概念著迷,其中也包括奇點大學的校長庫茲韋爾。但是,以前機器的表現實在太差了,人們普遍把cyborg看作科學怪人,而不會想像應用到自己身上,直到最近幾年,圍繞人類收集和處理大數據的各項技術進步,重新把人機結合帶進大眾視野,所以在介紹Okamura教授的機器人觸覺技術之前,需要先介紹一下百度的深度學習技術。

以百度為代表的深度學習技術可能是人機結合最重要技術基礎。深度學習是讓機器可以從未經標記的數據展開學習,通過訓練後機器將自行掌握概念,跟傳統的人工智慧相比,在處理大數據領域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只要與大數據處理相關,都將受益於深度學習演算法,它就好比未來各領域發展的基礎燃料。百度在深度學習領域的技術實力離不開它在矽谷招募的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在美國,吳恩達的名氣可能比百度要大,他是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主任,同時他在Coursera上做的教育推廣工作為他帶來更多的知名度。

之所以把深度學習為代表的大數據處理技術稱作燃料,因為沒有這些類人思考的大數據處理能力,機器人就只能長得像人而已。比如Okamura教授在研究的機器人觸覺(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擁有觸覺能力,因而能更好的完成類人工作),當機器與外物接觸時,及時一個很簡單的接觸,也會產生大量數據,更重要的這些數據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裡處理並反饋,才能產生模擬人類觸覺的實際效果。

當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像人類一樣感受觸摸,並在諸多方面優於人類時,似乎不由自主會對這種技術變得謹慎,但可對人類命運悲觀的人也許可以從McCauley教授身上找到希望。McCauley在自己的左手植入一個膠囊晶元,除了定位,他還可以用手開家裡的密碼鎖。其實植入晶元獲得特殊用途的個人定位這個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普及了,在影視劇里簡直不要出現太多。McCauley說植入晶元的過程就像打耳釘,他非常喜歡這個帶給他生命的改變。

也許你會覺得這沒什麼用途啊,McCauley現在看來的確有一點點「怪」(他還聲稱通過服用一些抗生素改變身體內微生物群組的方式在一年內減重10公斤),但我相信隨著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進步,當人類和機器結合獲得得收益越來越大時,現在你眼中的怪人McCauley一定會變成「先鋒」「酷」的代表。

在地球生物的進化歷史裡,人類從來都不是最強的生物,但我們肯定是最會利用外物適應環境的生物,能夠利用工具曾被作為從動物進化為人的分界線。所以,當機器進化到一定階段後,人類一定會優先利用機器改造自己,我們會像接受了眼鏡、義肢、助聽器、手機和語音導航一樣接受鈦合金製造物體和人工智慧程序對我們身體的改造。你也可以把人機結合看作過去人類不同種族的通婚,通過吸納融合,讓自己適應機器人這個突然出現又野心勃勃快速新物種。

人機結合的時代即將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推薦閱讀:

拿什麼跟彪悍的機器人搶飯碗?
世界機器人大會23日召開 參展公司一覽(投資機遇)
【棒針教程】正反面同時起邊機器領針織教程
盤點淪為生育機器的絕色女星(圖)

TAG:機器人 | 自己 | 準備 | 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