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你面前做真實的我,也想為你變成更好的我 | 研究:如何在愛中平衡真實和成長?
上周我們在後台收到這樣一條留言:
「KY小姐姐,我一直認為親密關係就是那種少有的,兩個人可以彼此信任的安全地帶。所以我覺得,自己可以、也應該在這段關係中把所有最真實的、不夠完美的一面表現出來。但對方卻覺得這讓Ta倍感壓力。我覺得很難過,我應該在愛人面前隱藏和偽裝么?」。
看了這段留言,編輯部里的小夥伴們也深有感觸,他們說:
「Ta愛的只是假裝的我——這句話聽起來就夠讓人失去對這段感情的信心了。」
「如果一個人真的愛我,就應該無條件地接納一個真實的我,就像電影《Juno》里的一句對白,你所愛之人應該loves you for exactly what you are」。
「雙方都要很坦誠吧,否則,假裝是遲早要被拆穿的。我害怕被人拆穿,也害怕看著對方人設崩塌」。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都有真實的需求
什麼是我們的「真實的自我」(actual self)?
在心理學家Tory Higgins(1987)看來,真實的自我指的是,「在我們實際擁有的個性特質影響下的言行舉止」。無論這些特質來自於先天遺傳、還是後天經歷的塑造,也無論這些言行舉止在他人或是我們自己眼中是「好」是「壞」。可以說,「真實的自我」就是骨子裡的我們是一個怎樣的人、會做怎樣的事。
另外,學者Gan與Chen(2017)指出,人們在不同的關係中,面對不同的對象時還會表現出不同的個性、行為,而這種在關係中表現出來的自我,又被稱為「關係中的自我」(relational self)。很多時候,我們的「關係中的自我」並不總是和「真實的自我」完全一致,且我們也會在不同的關係中表現出不同的「關係中的自我」。
比如,我們可能在同學/同事面前,表現得樂觀、自信,但在父母或伴侶面前,表現得多愁善感或總在自我懷疑。我們之所以會表現得與真實的自我不完全相同,有時候未必是主觀上刻意為之的,而是我們根據對方與自己互動的方式、不自覺所做出的回應。比如,當對方總是一味地否定我們時,我們就更可能在與Ta的關係里表現得不自信或自我懷疑。
* 「我是真實的,希望你愛的也是這個真實的我」
正像那條留言所說的,區別於其他關係,人們往往希望在親密關係中,雙方的「關係中的自我」與「真實的自我」是完全一致的(Gan & Chen, 2017)。
換句話說,我們希望自己可以在親密關係中自由地做自己——希望自己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可以是本真的、無需經過修飾的、完全符合我們原本個性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對方能無條件接納這樣真實的我們。
我們展現真實並且希望真實被接納,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被他人所確認與肯定的需求(Swann,Bosson, & Pelham, 2002),這不僅僅體現在我們希望自己的長處被更多的「看見」、不足被更多的「包容」,還體現在另一方面,即希望無論自己有什麼樣的優點或缺點,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在對方心中都不會有所減損。也就是,你看到了我的缺點,但那不會影響你對我的愛。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最有可能從父母身上獲得這樣一種最接近於無條件的肯定與接納。當我們在此過程中獲得了足夠多的接納與肯定,我們也會在成年之後變得越有能力給予自我肯定,也更少為外界評價所左右。但倘若我們從未被這樣對待過,我們更可能在成年後的其他人際關係中,繼續尋找這樣的接納與肯定。
而人們之所以更傾向於在親密關係中尋找這樣一種肯定,是因為關係也有親疏遠近之分。大多數人認為,比起其他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是最值得自己親近、信任和依賴的,人們也因此更想要在其中暴露真實,也對對方能夠接納完全真實的自己抱有更高的期待。
倘若一個人願意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表現真實的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已經對雙方的信任和親密懷有很高的期待。
不過,這樣高的期待也同時意味著,一旦我們所展現的真實的自我中有一部分沒有得到親密伴侶的確認與肯定,我們就會傾向於認為自己的這一部分是得不到任何人的肯定的——「不被最親密的伴侶所接受個性特質,還能有誰能受得了?」。於是最終,連我們自己也開始嫌惡、厭棄自己的這一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當親密關係的伴侶無法全然接納真實的自己時,會讓人們產生強烈的痛楚感,還會讓人懷疑這段感情的真誠度與持久度。 「以真實的面貌被對方肯定與接納」是每個人在親密關係中的需要。
* 「我也希望被真實的你所愛著」
不僅如此,我們還會希望「伴侶也能在關係中表現出真實」。因為,人們通常相信,只有當雙方都能在關係中真實地做自己時,彼此才有可能更真誠的為對方付出,更少套路與互相操縱,並且雙方在關係中的地位也才更趨於平等(Kernis & Goldman, 2006)。
人們在某種程度上也能通過對方是否願意在自己面前展現真實的自我,來判斷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對方對這段關係的態度。
但其實,我們在親密關係中
也要「不止於」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專欄作家Christian Jarrett(2017)認為,儘管人們總是強調要做真實的自我,但其實在親密關係中,人們也渴望能做想像中的自己。這裡所說的想像中的自己,又被稱為「想像中的自我」(idealself),指的是我們心中關於「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以及「這樣的人會擁有哪些特質?」這些問題的答案(Gan & Chen, 2017)。
人們會渴望在關係中做想像中的自我嗎?Gan &Chen(2017)為此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了幾個有趣的結論。
1. 做想像中的自我,
人們在關係中會更滿意
研究者邀請了286名參與者,並請他們仔細想像自己的「真實的自我」——實際上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關係中的自我」——在親密關係中我是一個怎樣的人,以及「想像中的自我」——我想要自己成為一個怎樣你的人。之後,這些參與者會對自己這三種自我的重合程度進行打分(1為重合度低,9為重合度高)。
比如,你在親密關係中完全和真實的自己沒有兩樣,那麼你的「關係中的自我」與「真實的自我」的重合度就是9。另外,這些人還填寫了相關量表(如,Relational AuthenticityScale),以測量他們在當下這段親密關係中的真誠度(如,是否願意為彼此的關係真誠的付出)及滿意度(如,是否覺得這段關係讓自己感到開心)。
結果發現,比起在關係中表現得更像「真實的自我」的人,那些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地更像「想像中的自我」的人(關係中的自我與想像中的自我重合度更高),對這段感情的真誠度與滿意度都更高。
換言之,人們在關係中表現出自己 「想像中的自我」,而非完全是「真實的自我」的人,反而對關係的滿意度更高,而且也並會不影響他們在關係中真誠付出的程度。
2. 無法成為想像中的自我,
會阻礙人們在關係中真心的付出
研究者邀請了404名參與者,並隨機把他們分入4組(「2x2」的實驗設計)
組1: 「關係中的自我」和「想像中的自我」重合度高
組2: 「關係中的自我」和「想像中的自我」重合度低
組3: 「關係中的自我「和」真實的自我」 重合度高
組4: 「關係中的自我「和」真實的自我」 重合度低
這些人必須根據分組思考相關的場景,比如,被分配到「關係中的自我-想像中的自我X重合度低」一組的人需要思考「自己在與伴侶相處時在哪些具體的方面表現得一點也不像心目中想像的自己」(其他三組以此類推)。
並同樣請這些人做了關係真誠度的測量。結果發現,關係中的自我與想像中的自我的重合度低的這組人,所感受到的關係真誠度是四組人中最低的。可以說,當人們意識到自己在關係中無法去做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時,他們便會開始覺得自己很難對這段關係中真心付出。
另外,這些研究者們還發現,當參與者感受到自己在關係中被迫(pushed)要做真實的自己時,他們會因此倍感壓力,從而無法在對關係感到滿意,抑或是為之真心付出(as cited in, Romm, 2017)。
3. 渴望做想像中的自我,
源自於每個人都有的「自我成長」的需要
Gan與Chen(2017)認為,在關係中能否做「想像中的自我」之所以對關係滿意度與真誠度有如此重要的影響,是因為除了做真實的自己之外,人們也有在關係中獲得自我成長的需要。
Drigotas等人(1999)認為,在親密關係中,當人們去做想像中的自我時,就能促使對方也以相應的方式與我們互動,而這會幫助我們逐步更加接近自己想像中的自我,這就好似璞玉被雕琢而光芒展露的過程,因而也被稱為「米開朗基羅效應」。(它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關係中,但與「真實」類似,人們更期待它在親密關係中發生)
比如,我們想要成為一個自我堅定的人,那麼當我們在嘗試著做出自我堅定的努力時,對方可能會就此停止過分的索取又或者改變索取的策略,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ta對我們「自我堅定」的回應,這樣我們可能感受到自我堅定地好處,感受到外部世界對自身改變的回應。在這樣的互動中,我們一步步接近想像中的自我。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能體會到關係帶給自己的成長與力量,也就更可能對這段關係感到滿意。
另外,做想像的自己對於減少關係倦怠也是有積極意義的。正如我們在「關係倦怠期」一文中所提到的,當人們感覺到一段親密關係已經無法帶給自己更多的自我延伸時,就會感到麻木和疲倦。而在做想像的自己的過程中所帶來的成長,就正好能夠彌補伴侶能帶給我們的自我延伸的減少。
我們既需要做真實的自我,也渴望做想像中的自我,在一段關係中,這兩種狀態會是矛盾的嗎?
如何在關係中平衡真實與成長的需求?
首先,我們需要認清:「想像中的自我」並不是虛假的。
事實上,「真實的自我」與「想像中的自我」描述的是不同緯度上的「自我」,前者描述了自我在「真與假」維度上屬於「真」,而後者則描述了自我在「時間維度上」屬於「未來」。換句話說,想像中的自我,可能是在成長中的、未來的「真實的自我」。
由此見得,做真實的自我與做想像中的自我之間其實並不存在矛盾。反而需要警惕的是,人們常常會以「真實的我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的,若是要改變現在的我,那就是在讓我變得虛偽」為借口來逃避成長。
其次,在關係中強調「真實」時,需要考慮對方的感受。
很多人總是誤以為在關係中做真實的自我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所以,常常會不顧對方感受地做自認為真實的自己會做的事,甚至覺得如果自己為了顧及對方感受而改變一些行為的話,就是違背真實,是一種虛偽的、為了迎合對方的套路。
但事實並非如此。「真實的自我」不是一個全有或全無的狀態,我們也並不會因為某一些舉動就變得「虛偽」。另外,儘管我們有在親密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的需求,但同時我們也有保護好這段感情的需求,而考慮對方感受就是我們為經營這段感情而付出的努力,並不是虛假的套路。
同時,想要在關係中獲得成長,還需要付出主動的努力。
在關係中做想像中的自己,不僅需要你先主動表現出「想要成為的樣子」,並且還可能需要一些更直接的溝通,告訴對方自己的正常目標。這樣,才能讓伴侶更準確的了解你「想像中的自我」並協助你獲得成長。
另外,你也需要允許對方以對待你「想像中的自我」的方式對待你。這可能會給你帶來不適,因為它和你過去習慣的互動方式是不同的。但就如同所有的改變可能會帶來的不適一樣,我們需要接受它,克服它,並找到更好的應對方式。
最後,正如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所說,「自我」本就是不斷獲得的,它存在於未來,是我們試圖發展自己時的目標所向(as cited in, White, 2012)。
願你在關係中能感到自己與對方的真實,也能獲得你和對方都想要的成長。
References:
Drigotas, S. M., Rusbult, C. E.,Wieselquist, J., & Whitton, S. W.(1999). Close partner as sculptor of theideal self: Behavioral affirmation and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293-323.
Gan, M.P. & Chen S. (2017). Being youractual or ideal self? What it means to feel authentic in a relationship?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Higgins, E. T. (1987). Self-discrepancy: A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 Psychological Review, 94, 319-340.
Jarrett, C. (2017). Feeling authentic in arelationship comes from being able to be your best self, not your actual self.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Romm, C. (2017). Being your true self in arelationship is less important than being your best self. Science of Us.
White, M.D. (2012). Are you more likely tolose yourself or find yourself in a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Today.
推薦閱讀:
※盲人命例研究——據學人老師微博整理
※王付經方研究;經方合方辨治疑難雜病
※道教神霄派研究:历史·神系与雷法
※【研究】連載
※高適詩歌中數量詞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