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為何總跟父母對著干

青春期的孩子為何總跟父母對著干

心理諮詢師 郭冬仙

小慧現在變得讓父母越來越難理解。她今年13歲,從小就是乖乖女,成績優秀。可就是這麼一個聽話的乖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就開始變了。小慧不僅不跟父母交流,反而對父母說的話感到了極度不耐煩。現在,小慧的父母幾乎一天都沒法和她說一句話,只要跟她講話,她都會緊鎖眉頭,覺得父母真是啰嗦得要命。小慧的媽媽很傷心,孩子怎麼會變得這樣?怎麼和父母成了仇人?你越是反對的事情,她就越和你對著干。小慧的媽媽感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真的很失敗。

小慧身上出現的這些情形,其實就是現代心理學上所說的逆反心理。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身體方面的變化外,思維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對自我的關注開始增多。他們不再對父母唯命是從,並做出與父母所期望的相反的行為,以此來體現自我。而許多父母又要擺出家長尊嚴,對子女要求過高,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會導致子女過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形成了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還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形成人格障礙或是社會適應不良。

對於孩子的逆反行為,作為父母,我們既不必如臨大敵,也不能視而不見。要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只不過是在每個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程度不同而已。父母應該積極對孩子進行指導教育,而在指導教育過程中要講究技巧。首先要尊重孩子。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孩子對於新生事物認知接受比較快,孩子會對一些現象、事情有著與父母格格不入的看法觀點,而這些看法觀點不少也是正確、與時俱進的。父母要敢於承認在某些方面不如孩子,學會對孩子傾聽,多與孩子交流。事實上,專家指出,儘管孩子表現得很逆反,但有與父母溝通的強烈願望,所以我們要適時把握,加強感情投入,不要因為工作忙等而忽視孩子的對話需求。在與孩子交流過程中,不要一味說教,要像朋友一樣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隱私權,不偷看子女的日記,才會減少孩子的心理反感,願意與家長交流。

其次,要幫助孩子樹立獨立的人格,不要什麼事情都為孩子做規劃,一些事情可以放手讓他們獨立進行,為他們創造鍛煉和成長的機會。對需要干預的事應採取適宜的形式,避免簡單粗暴導致隔閡。要用積極、鼓勵代替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讚美;要多陪孩子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在感情上與孩子多些相容、多些親近,以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孩子就不會再有那種厭惡、背離,逆反心理自然就會淡化或消除。


推薦閱讀:

「痛苦」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孝父母經
好父母如何把孩子送進了心理治療室
厭家是種怎樣的體驗?
摩羯天塵的父母

TAG:青春 | 孩子 | 父母 | 青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