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學習啦:了解兒童心理關鍵點

來學習啦:了解兒童心理關鍵點

兒童心理師非比老師 Q家長:非比老師您好,請問在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會分別出現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呢?

A兒童心理師非比:

  不同家庭背景,一定問題不同。但是,不是「問題」就是「問題」,而是像穿多了感冒,穿少了也感冒一樣。心理問題人人有,只是自己是否知道。對於孩子來說,則影響對一個事的認知,然後對類似事情的態度就會有變化,隨之行為也會跟著改變。有好的變化,也有不好的。但一切都像涼水煮青蛙,不知不覺中發生,有時表面看起來很好,孩子很乖,但其實孩子已經沒有了真正的自我,完全為了滿足大人的要求在委曲求全地活著,呈現的是個假我狀態,一旦問題累積到不能承受,就會發生抑鬱或者突然爆發。有的喪失感覺感受,人生失去意義。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我們的一次家長成長小組中,一位同學認為自己「不能唱歌」「不會唱歌」,進而想到「自己在學校班級里從來不敢大聲唱歌」,當覺察一步步深入下去的時候,發現原來在小時候父母、家人常常取笑他五音不全,說他唱歌不好聽,所以他為了避免再被奚落,行為上就再也不敢當著別人的面唱歌了,而其實到今天,他還是很想唱歌的。但就這個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評價對一個孩子對自我認知的影響,而這種認知直接影響了行為,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起因被遺忘了,被取笑的尷尬被忽視了,留下的只有「不敢當眾唱歌」的行為模式。甚至可以以此類推到自己不敢出風頭、不敢做得太好等等很多做事的做法、觀念上。這些都需要一點點去覺察、反省,才能在時間長河中淘出真相,只有再次被重新認識和理解,才有可能改變,而覺察是第一步。比如知道了自己不敢唱歌的原因,是否可以重新審視、重新評估自己是真的唱不好么?即使是真的,是否現在在認知上可以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是否可以不管自己唱得是好還是壞,都可以做到想唱就唱?……這段心路看起來簡單,但走起來,其實是很艱難和漫長的。而這就是一個成年人做心理成長的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和過程。

這種在童年期被影響認知,而引發的行為改變,每個人都有,難以避免,更難以不影響一個人的發展,可以說所有影響人積極、正向發展的信念,尤其導致的負性行為都可以稱之為「問題」,但此「問題」並非彼「問題」,更不是心理疾病、精神疾病,且每個人都有。如果能在童年期予以識別和改變,是否可以獲益終身呢?

所以在嬰兒期、兒童期、學齡期、青少年期出現的絕大多數情況都是發展中的必然,更是在社會進步、科技進步、精神需求、個人價值和個人幸福感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從「舊」的、封閉的、傳統觀念為主的、普遍沒有被父母好好照顧長大、不懂得、缺少良好愛的體驗中長大的父母們必須要學習和自我成長,才能給予孩子與時俱進的、他需要的、恰恰好的愛的環境,讓他們可以幸福健康的長大。

所以,我認為家長對於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點更應該在於掌握不同階段的心理發育關鍵期,關心、學習、檢測、評估自己是不是真的懂得、真的可以做得好,而不是問題取向。預防永遠重於糾治。並且很多心理的負向發展並不是病,甚至看起來都不是大問題,但卻切實影響發展。

  大體說:

  嬰兒:建立依戀關係的重要時期。關鍵詞:互動、建模、依戀。

  3歲:是否可以走出家門入托,發展3人關係及社會關係。關鍵詞:分離個體化、探索。

  幼兒園:初步社會化階段。可以描述簡單事情、表達出簡單的情緒、情感,有一定的社交能力,積極向上、逐步可融於群體,有能力獲得正確關注,一定的是非觀等等基本能力奠基階段。關鍵詞:語言、人際、建模、自我價值、規則。

  小學:學校適應、學業成績、師生關係、同學關係、自我概念、各方面能力普遍發展階段。關鍵詞:適應、人際、自我認知、學習能力及大腦認知體系建構。

  中學:性、青春期、社交、親子最後的修復階段,是確立人生髮展走向的關鍵期,也是吸收父母能量做為未來生命資本的最後一個階段,此階段將承上啟下,是人生中最後一個可以修復、調整以往的淤垢,也是親子間關係的最後一個修復階段,在此內在自我極度混沌中逐步重新認識、定位自己,梳理並形成自我結構,完成人格建立。關鍵詞:性、自我價值、獨立、混沌、力量、發展。

  兒童心理對一個人的影響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與年齡成反比,年齡是倒三角型,而心理發展的作用卻是正三角形。

嬰兒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鑽石期,是一個「人」的根本,是關係的本源。

3歲前是白銀期,學前是黃金期,這兩個階段的認知和行為發展是初建期,尤其重要,並且在小學前能夠有機會予以發現、糾正將事半功倍,此時的任何發展中的問題都好像感冒,常見、難以避免。

小學是銀期,因為一方面心理、行為基礎多來自於家庭及幼兒時期,另一方面行為成為習慣改起來有些困難,追溯成長經歷則年齡越大積澱的負性事件和行為扭曲的變相越多,識別問題和改善過程都相對困難。並且小學的關係環境相對固定,無論是老師、同學都對不良的事件形成認知後改變起來有些困難,對孩子來說也需要耐心,更增加了不容易。但從心理發展上來說,還是有一些機會。

初中是鐵期,高中就是紙期了。

人生是短暫的,但也是漫長的,在18年的人格形成過程中,在16歲前、10歲前、7歲前、3歲前、1歲前家長是否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否可以正視沒有人可以做到完美父母的事實,是否樂於學習和用實際行動成長自己、幫助孩子,都是決定孩子未來走向和幸福的大事。

育兒寶

  • 萌娃領獎啦!
  • 父母培養孩子耐性的三個秘訣
  • 詳解!看電視會損害寶寶大腦嗎
  • 母親越強勢,對家庭毀滅性越大?
  • 把孩子交給老人帶的父母們,值得一看!
  • 震驚:4歲女童性早熟,床頭小夜燈居然是主要禍因!
  • 家長自省:你是否做了反面教材別逼孩子跟人打招呼
  • 推薦閱讀:

    華爾茲教程:華爾茲花樣組合的步法 - 5068兒童網
    適合小孩子玩的益智手游有哪些?
    專家看法:猥褻兒童罪中「公共場所當眾」的理解和認定
    兒童唐詩
    632.與喵共舞315~夢想實現了

    TAG:兒童 | 學習 | 心理 | 兒童心理 | 了解 | 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