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知我者,二三子
知我者,二三子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以及「知我者,二三子」,都是辛棄疾《賀新郎》詞中的名句。
據岳珂《桯史·卷三》記:「辛棄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拍著大腿)自笑,顧問坐客何如」。足見辛棄疾對自己這二聯是很自負的。
《桯史》(yíng shǐ),不讀(ting shǐ)。《晏子春秋》,晏子鑿楹納書,讀桯為楹。晏子臨死前把遺言藏在柱子裡面,讓兒子在他死後拿出來看。岳珂,岳霖之第三子,岳飛之孫。 將「史」 寫在柱子上面,「桯史,猶言柱記也」。
《賀新郎》[宋]辛棄疾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彷彿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余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持樽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這是辛棄疾罷居瓢泉之作。邑:指鉛山縣邑。仆:自我謙稱。此詞:指《賀新郎》詞調。停云:停雲堂。意:猜度,料想。援例:依照前例。指以詞賦邑中園亭事。庶幾:差不多。淵明思親友:晉代陶潛有《停雲》詩四首,自謂是「思親友」之作。詞為停雲山水而賦,更仿淵明《停雲》詩意,頗類詞中《停雲》。
「如是」,曾引起一個凄艷的故事。明末柳如是,「秦淮八艷」之一,女詩人。 因讀辛棄疾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柳如是20多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西湖邊,錢謙益與柳如是過了十餘年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柳如是生下了一個女兒,錢謙益八十三歲那年病歿於杭州。丈夫死後,四十七歲的柳如是,受到錢氏家族的排斥。為了家產之事,族人與她糾纏不休。她用三尺白綾,追隨錢謙益於九泉之下。一代奇女,香消玉殞。
寄情山水,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是中國古代詩人常用的手法。「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人與青山互觀互賞,互猜互解。其實,世界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微笑,它也對你微笑。 句中的「我」,何等的大氣,何等的情義,其胸襟何等的開闊!以山為友,直抒讚美之情!
莊子提倡齊物觀,即以自然之心平等地對待他人。人與人間心靈平等,人格平等。齊物,與大自然尚且要平等相待,何況對於人呢?
辛棄疾的詞,愛用典故,在宋詞中別具一格。正如此詞自注所述,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詞,乃是仿陶淵明《停雲》「思親友」之意而作,抒寫了作者罷職閑居時的寂寞與苦悶的心情。 此詞約作於宋寧宗慶元四年(1198)左右。此時辛棄疾被投閑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鉛山(今屬江西)東期思渡瓢泉旁築了新居,其中有「停雲堂」,即取陶淵明《停雲》詩意。
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這「二三子」為誰,沒有人進行專門的考證,有人認為是當時人陳亮。視野擴大些,也可將古人陶淵明、屈原乃至於孔子等,都算在內。辛棄疾慨嘆當時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實與屈原慨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情類似,同出於為國家和民族的危亡憂慮。而他的閑居鉛山,與陶淵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點類似。
參考譯文(古詩文網)
我已經很衰老了。平生曾經一同出遊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還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悵。這麼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對世間萬事也慢慢淡泊了。還有什麼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我看那青山瀟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詩,怡然自得。想來當年陶淵明寫成《停雲》之時也是這樣的感覺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體會到飲酒的真諦?在酒酣之際,回頭朗吟長嘯,雲氣會翻飛,狂風會驟起。不恨我不能見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見到我的疏狂而已。了解我的,還是那幾個朋友。
推薦閱讀:
※經典詠流傳|陳彼得實現辛棄疾夢想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辛棄疾《賀新郎》
※芸台書話│入手清風詞更好——辛棄疾與元刻稼軒詞 (一)
※宋·辛棄疾《稼軒長短句》中
※王朝雲說蘇軾一肚子的「不合時宜」是什麼意思?
TAG:辛棄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