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新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06-08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注釋:
鱖魚:俗名「花鯽魚」,亦稱「桂魚」。
箬笠:用竹篾、箬葉編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麻編織的雨衣。
譯文:
西塞山前有白鷺在飛翔,桃花盛開,春水初漲,鱖魚正肥美。帶著青色的斗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在為風細雨中垂釣,用不著回家。
賞析:
這首小令是漁歌,寫的是漁隱之樂,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無限嚮往與恬和淡雅的情懷。整首詞描繪出一副和諧的垂釣畫面,色彩鮮艷靚麗,描寫細膩生動。
南方每年二三月間,氣候回暖,桃花盛開。幾場春雨過後,河水會上漲。逆水而上,大魚群也多了起來,這就是桃花水。詞人沒有直說,春汛到來,而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來勾起讀者的想像:紅艷艷的桃花灼灼盛放。肥大的鱖魚不時躍出水面。
在自然景觀的描寫上,粉色的桃花與白鷺,以及銀色的流水呈現出鮮艷的色彩對比,肥美的鱖魚則給整幅畫面帶來動感和生機,天地萬物,交相輝映;對人物的刻畫上不直接寫漁翁,而以青綠色的箬笠與蓑衣指代,漁翁的背影宛然可見,彷彿畫中另外一抹風景。
這首詞以動襯靜,白鷺、斜風、落花動態十足,垂釣的漁翁恬靜置身其中,更顯一派悠然自得。頗有「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可謂詞中有畫,詞中有情。詞中有禪。
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