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認識太極拳之剛柔

怎樣認識太極拳之剛柔

作者魏坤梁

【提示】

本文為2010年有較大增刪完善的修改稿,修改前曾刊登於2006年的台灣《太極拳》總167期、2007年的《太極》第2期。本文力圖說明太極拳剛柔的各種特殊性,尤其強調說明太極拳剛柔相濟的特殊性,說明現代太極拳界某些人所主張的太極拳應該又柔又剛的說法是錯誤的。

一.太極拳特殊的極柔極剛

太極拳語言中常見的「剛柔」是中國古文化中重要的哲學範疇,在《周易》這一部古文獻中,「剛柔」頻頻出現,是許多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哲學抽象。如《易傳?繫辭上》說:「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大意是:剛柔是白天黑夜的象徵。剛和柔的最初本義是硬和軟,如成書於商至春秋的古代六經之一《詩?小雅?採薇》中「薇亦柔之」和「薇亦剛之」,大意是:薇這種植物幼小時是軟的,長大後是硬的。「剛」由硬這一本義引申開去,以後包括了堅硬、堅強、耿直、強盛、有力、健旺、肅殺、嚴厲、勉強、方才、恰好、偏偏等詞義,而「柔」由軟這一本義引申開去,以後包括了綿軟、虛弱、無力、幼嫩、溫和、寬容、靈活、潤澤等詞義;由於「剛」和「柔」都是多義詞,所以它們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里才具有確定的具體詞義。太極拳語言中的「剛」和「柔」也有多種詞義,「剛」包括了有力、強勁、疾快、進攻、重遲、頂抗、僵拙等,「柔」包括了無力、鬆軟、輕緩、引化、靈活、虛弱等;太極拳本質屬性的「剛」是指與活性的勁有關的行為和體況,太極拳本質屬性的「柔」是指與肢體松有關的行為和體況。

太極拳的基本特徵是「柔」,古代的太極拳經典歌文表述為「極柔軟」、「松凈」和「輕靈」,對於「柔」,拳經還有其它闡述,如「視如車輪、柔而無剛」、「隨屈就伸」、「舍已從人」、「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沾連粘隨不丟頂」等等;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終不得力」、「處處落空」指的也是太極拳之柔。太極拳自古以來就是以柔著稱,楊露禪將當時尚不叫太極拳的太極拳即「十三勢長拳」從河南陳家溝傳到河北永年時起,「柔」就是世人對於太極拳的突出印象,如姚繼祖先生在《武氏太極拳全書?拳解》中所說「太極拳在永年及永年鄰縣一帶都管它叫『粘拳』或『綿拳』,直到永年國術舘成立後,才逐漸改稱為太極拳」;由於太極拳在平時練習和武術應用中「剛」的顯現至消失極其迅疾,以致「柔」就成了太極拳特徵性的形象。

太極拳「柔」的本質就是「松」,而且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松凈」、李雅軒先生所說的 「大松大軟」,拳經所說的「極柔軟」。這種「柔」的解剖學實質就是人在維持一定姿勢的前提下,與運動有關的軟組織(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韌帶、關節囊、血管、神經等)不僅沒有緊張引起的收縮而且是超常的自然舒展預伸長,運動力學的實質則是神經系統建立了太極拳所特有的不需要經過意識支配的武術應變的條件反射。所以,太極拳所謂的「柔」不能理解為肌肉象海綿樣的柔軟,太極拳所要求的「柔」的實質就是不用力,也就是放鬆,但有的人由於肌肉強健,十分的放鬆其肌肉雖然相對柔軟,但仍然是不可能如同海綿那樣柔軟的,所以,肌肉柔軟不等於太極拳所說的「柔」。太極拳的這種肢體「柔」的不用力,如將人體肌力比喻為軍隊,按現代編製有集團軍、軍、師、團、營、連、排、班等,一般武術等運動肌力耗用最大的是集團軍,比如舉重運動員抓舉一剎那間所用的力,最小的是營,相當於舞蹈演員做輕柔綿軟動作時所用的力;而太極拳肌力耗用可小至班甚至班以下的組。再具體地說,當舞蹈演員做輕柔綿軟動作時去擺弄其手臂,可發現其手臂有頂抗力,其肌肉有一定緊張度,反映其手臂局部用力仍是明顯的;這種動作雖然被稱為「輕柔綿軟」,卻是不屬於太極拳之「柔」的,現代太極拳界有不少人都把這種由於局部的力轉腕旋臂當作了柔,其實對於太極拳而言這是自動亂動、矯揉造作,本質是「拙剛」;現代太極拳界還有認為緩慢就是「柔」,其實,有不少人練拳之緩慢不是全身放鬆的整體活性之勁所引起,而是局部的力所引起的,這種緩慢與太極拳之「柔」也是毫不相干的,其本質也是「拙剛」。太極拳功深者練拳時,無論其動作是慢是快,如果去擺弄其手臂,可發現其手臂既沒有頂抗力,還能似乎粘附於人而隨動,反映其手臂上局部的力是極微的;太極拳的柔還反映為「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極靈敏的使外力作用不到自己身體重心的能力,以及可使自己的力量在體內傳遞,太極拳的種「柔」不僅是其基本特徵,而且還是拳藝功夫層次反映的主要標誌之一,那就是「柔」的程度極高就是「極柔軟」,這是不經過長期刻苦正確的鍛練無法獲得的,自古以來的太極拳家們對於這「極柔軟」都是一生孜孜以求的,在近代太極拳家的著作中都是無不十分重視和再三強調的。

太極拳的「剛」以拳經所說的「極堅剛」、「何堅不摧」、「如弓發矢」為主要特徵,其運動解剖學實質是全身力量有序、順暢、通透地迅速傳送出去。《運動解剖學》指出:人的肌力同肌肉的截面積和預伸長有關,肌肉截面積愈大、預伸長愈長,發生的肌力愈大;實驗顯示:男性肌力約為每平方厘米9·2公斤;某運動員當小腿三頭肌充分預伸長後,其肌力能從原來的384公斤增加至598公斤。現代物理學指出:一定條件下,力可以在任何物體內傳遞;所以,力量也是可以在人體內傳遞的,運動力學就指出,體育運動中,廣義的力的表現形式動量(質量與速度的乘積)是能夠在人體內傳遞的。而當一個人能夠將全身力量由下而上有序地傳送出去,這個力量是十分驚人的,不少武術先人身材不高、軀體不重、手臂並不粗壯,卻能發出驚人強大的力量來,就是運用了這種體內勁力傳遞的本領。當然,這種勁力傳遞的本領是必須要經過長期刻苦正確的鍛煉才能培養成功的,並非隨便誰都能具有和體驗到的,尤其是全身沒有放鬆及一一定神經反應的人是根本無法嘗試體驗的。太極拳之勁力能在人體內傳遞的重要條件包括了拳經所說的「發勁須沉著松凈」、「立身須中正安舒」等,具體地說,全身整體勁力的發生傳送是在全身放鬆的基礎上和腰的作用下,通過頂勁、蹬腿、沉身、撐脊、拔背等的有序協同配合而完成的,這些都是無數人的親身經驗,而這些也是太極拳「堅剛」的重要特徵;在這些條件中,「松凈」是根本和基礎,不少人對一些功深的太極拳先人手臂似比常人長、肩關節間隙比常人大至今印象深刻,其實這種有些特殊的體況是這些先人善於放鬆其肩臂,因而肩部有關肌纖維預伸長比常人長的反映;由此可知太極拳勁力的發生和傳送與肢體松即柔的關係十分密切,「極堅剛」其實是「極柔軟」的反映和轉化;此外,太極拳的發勁是如同炸彈爆炸一樣向四面八方都有力的作用,如上海金仁霖老師所說的太極拳的發勁不僅前能打人,後面和周圍也都能打人,並且身體重心十分沉穩,所以,拳經所說的「專主一方」和「支撐八面」也是太極拳「極堅剛」的重要特徵。太極拳「極堅剛」的還有一個重要特性是手臂始終放鬆,手臂局部不是持續用力的,現代太極拳界有不少人把手臂局部持續所用的力當成為是「太極拳的內勁」是很錯誤的。從上述可知,太極拳的「極堅剛」是一種全身活性的整體暴發力,它不同於拙性的整體力即「拙剛」,拙性整體力的本質是沒有整體動量傳遞的局部重量與速度的乘積,其一個特徵是發勁時脊柱與手臂的運動方向是相同的,並且力是持續的;而太極拳勁的一個特徵是發勁時其脊柱與手臂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即脊柱是後撐的,太極拳所謂 「命門後突」 就是脊柱後撐的一種反映,並且這種力是彈性有變化的;太極拳之所以具有「何堅不摧」的巨大威力,能發人如脫彈丸於丈外,成為中國近代舉世矚目的一門武術,主要就在於有這樣的暴發力。必須要清楚的是:對於拳經所說的「牽動四兩撥千斤」,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十三篇》中精闢地指出其實質是「引進落空」之「柔」而不是「剛」。而太極拳發人靠的是「極堅剛」而不是「柔」。現代太極拳界有人把太極拳說成是「不尚力」,把「四兩撥千斤」說成是能發人,又有把暴發力都說成是拙力,顯然是很不正確的。自古以來的太極拳家對「極堅剛」也是一生孜孜以求的,獲得「極堅剛」也是「極柔軟」的目的之一。

二太極拳特殊的剛柔相寓

剛柔相寓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萬事萬物的剛柔相寓有千差萬別的形式,剛柔相寓包括剛中寓柔和柔中寓剛。太極拳理論中的剛主要是指力量,古今漢語基於人類思維不可缺少的模糊概念,「無」和「不」除了表示完全沒有,還表示微小,所以拳經所說的「柔而不剛」並非說柔中一點剛也沒有,而是指其剛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之意。

太極拳「柔」中所寓之剛、「剛」中所寓之柔與「剛柔」之剛和柔都是兩回事,「柔」中所寓之剛和「剛」中所寓之柔都是量不是質。比如棉被具有一定的形態,就是柔中寓剛,這棉被中的剛就是柔性之剛;一條棉被中的棉絮厚5公分,但在打彈之初尚未壓成形時其蓬鬆厚度可達30公分左右,這30公分厚的棉絮和5公分厚的棉絮都屬於柔,但柔度不同,即柔中所寓的剛不同。太極拳的柔度也是有變化的,其可以是「極柔軟」,也可以是並非「極柔軟」,這樣的柔度變化,拳經稱為的「忽隱忽現」應該包含了這樣的意思,李雅軒先生則稱其為「大松大軟」中有「莫測之變化」,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訣》中稱為「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虛非全然無力」(文中的「無力」,上文己經說過並非指一點力也沒有,而是指力很微小,以致自己和他人都感覺不到力這樣的意思,「討消息」是指尋求變化之意,而「虛」就是柔的意思)。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斷章取義地把「彼有力,我亦有力」曲解為與對方兩力相頂抗,並把這種頂抗稱為「掤勁」,這是十分錯誤的,李亦畲先生在這句話之前後己明確指出「彼有力,我亦有力」是屬於「隨人所動」,並反覆強調了「不丟不頂」,這些都十分清楚地說明這「力」是屬於不丟不頂之柔的一種形式,是含剛之柔而不屬於剛,這種「力」中由於不用力而產生的重力是佔了很大成分的。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推手》中就明確指出:「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己之掤手與胸部貼近,得化勁全賴轉腰,一轉腰則我掤勢己成矣」,這就是說太極拳沾粘連隨持續的掤是既向外又向內的,有點似藍球運動員接飛來的藍球瞬間順著藍球運動的方向接過來而不是頂出去這樣的反應,這種掤的效果形成又全在於腰的功夫使對方落空。所以太極拳的掤也有兩個概念,一是指持續的沾粘連隨的掤,屬於不丟不頂化勁之「柔」,另一是指攬雀尾之含有發勁的掤,屬於在「我順人背」之際用於攻發的「剛」或「極堅剛」。

太極拳「剛柔」之剛和「柔」中之剛的力都不是手臂局部肌肉緊張、各關節強硬固挺的用力,而是如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訣》中所說的「力從人借,氣由脊發」。古今漢語中,「力」和「氣」可以是同義,上文中的「力」和「氣」就是同義,都是指太極拳術語之「勁」的力量,李指出其來源有二:一是借人之力,二是從腳而起通過腰脊發送的全身的勁(即人體內的動量傳遞)。

如四正推手中的掤後之捋,由於對方的按引起己之腰胯變化,搭彼腕部之手臂不丟不頂地似乎完全隨彼之動而動,這條手臂為「極柔軟」,為「虛」;而另一搭彼肘部之手臂在腰的作用下發生的整體力使該手臂發生了運動,從而由於腰胯轉動發生了力偶,在對方沒有覺察到作用力的情況下將對方的力返還作用到對方的肘臂上,隨對方所動即捨己從人地使對方的用力方向不知不覺地連續不斷地遭到破壞或向上或向旁偏離致最終落空,為我的捋發創造了條件,這才是李亦畲先生所說的「隨人所動」、「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的「彼有力,我亦有力」的一個例子;這搭對方肘臂之手臂不是「極柔軟」的柔,而是表現為含有一定「剛」之柔,也就是含實之虛。有的人把虛實與剛柔絕對等同起來是錯誤的,虛實同陰陽、剛柔一樣是相對的概念,柔與剛是虛實關係,極柔與非極柔之柔也是虛實關係。對於太極拳的柔中寓剛,楊澄甫先生《太極拳使用法?王宗岳原序解明》中是這樣寫的:「用勁不對,不用力不對,綿而有剛對」;李亦畲先生則在《五字訣》中「彼有力,我亦有力」之後指出「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勁」;顯然楊、李這些話中的「勁」都是指局部發生的力量也就是拙力,而楊語中的「力」則是後人所說的「內勁」。

李亦畲先生將「彼有力,我亦有力」的「柔」中所寓的剛解釋為「隨人所動」、「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還明白反映了太極拳含剛之的「柔」的特性是「隨人所動」和「不丟不頂」,是具有「進之則愈長」特點的,由此可見,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將「柔中寓剛」解釋為開始按時是柔的,按到裡面則是剛的這種說法對於太極拳而言是完全錯誤的。

太極拳剛中寓柔,是指發勁時全身肌肉和關節放鬆,其力由下而上傳遞如同波浪,手臂就如同有張弛變化既軟又有力的鞭子,而這種寓柔之「極堅剛」在肌體上呈現的時間又如李雅軒先生所說的只有約十分之一秒,所以不易為人所乘襲;而使用拙力,手臂就如同木棍,肌肉和關節繃緊僵硬並且持續時間相對較長,所以易為人所乘襲。

從上述可知太極拳的剛中寓柔和柔中寓剛都不等於是剛柔並存,這種剛柔相寓,既能使體力消耗極小,十分有利於養精蓄銳,又有利於高效透發勁力並且不易為人所乘襲,所以,楊班侯拳訣《八字法訣》說:「柔里有剛攻不破,剛里無柔不為堅」。

三.太極拳特殊的剛柔變化

哲學概念的剛柔變化包括了剛柔的增減消長和相互轉化。太極拳的本質特性是剛與柔不是同時存在的,在平時拳術練習中、在他人的視覺中,太極拳是「柔而不剛」的,用文藝的語言說就是太極拳的剛已經完全溶化蓄藏在柔中了;太極拳「極堅剛」的出現消失極其迅疾,如拳經所說是「忽隱忽現」和「發勁如放箭」的,是如李雅軒先生所說「迅雷不及掩耳」的,這是太極拳剛柔虛實變化的主要特徵;而其柔中的剛柔虛實變化,拳經已經指出是「緩應急隨」和「忽隱忽現」的。當然太極拳的剛柔虛實變化必須從緩慢起步鍛煉,但現代太極拳界有人片面過分強調太極拳的緩慢,還有把拳經中「運若抽絲處處明」、「運勁如抽絲」理解為動作只能緩慢勻速,還有說太極拳能「以慢制快」的,還有認為太極拳是練時慢應用時快的,這些認識對照拳經可知都是錯誤的,拳經所說的「抽絲」是對太極拳由下而上勁力傳遞的一種比喻,並無只能慢不能快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蜘蛛的抽絲就可緩可疾,日常可見到網上蜘蛛抽絲是十分緩慢的,而一旦當它感到有危險臨近,就會如跳傘員從高空的飛機上跳傘一樣,倏忽間拖出很長的尾絲墜落到地上逃遁了,速度十分疾快。運動解剖學指出:人的快動作和慢動作中工作的肌群不同,快動作雖有紅肌參與但主要是白肌完成的,而慢動作則雖有白肌參與但主要是紅肌完成的,而極速、極強力量性的發勁動作幾乎都是白肌參與工作,所以主要為紅肌工作的慢動作鍛煉是不能替代主要工作肌群為白肌的快動作鍛煉的;還有太極拳的平時練習也並非僅僅是套路練習,如練功、推手、散手等也是太極拳平時練習的內容,這些練習都是有快動作的,對於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單人用功法》中所介紹的溯槍和刷槍練習,顯然只能是快練的。當然太極拳的入門和提高、各種功夫的培養必須從慢入手、以慢為主,但不能因此認為快不是太極拳的本質屬性和一種練習方法。

徐致一先生在《太極拳淺說?五章》中說:「突掌,此言手掌表示前推時,須使掌心微有突意,以為引申內勁之助,論其生理作用,則有舒展臂腕肌腱之效,故不可忽然,亦不可誤為發勁而過於用力,蓋過於用力,非僵即脆,僵則滯鈍,脆則勁斷,均與太極運勁之道不合,學者不可不慎焉。」現代有人誤以為這段話是說太極拳向前按掌應從始至終手臂局部主動均勻緩慢增加力量,使掌心漸漸向前突出。這種理解是不符合古經典拳譜的,也非徐致一先生的本意,因為其一,徐所說的突掌是指「微有突意」,即主要是指自我感覺,外形上不一定有明顯反映;其二,微有突意是引申由腳而起的內勁之助,並非指手臂局部用力,這是未到一定功夫層次做不到的,所以初學者是不應該模仿的,當有條件做到了,也必須從慢引申開始練習,不能馬上練快引申的「掌心微有突意」,不然欲速反不達;但是如果一生始終這樣,不管到何功夫層次也不練快引申內勁的「掌心微有突意」,何來古經典拳譜所說的「忽隱忽現」和「發勁如放箭」?

在推手練習中,有的人發人制人前手臂肌肉關節就漸漸緊繃堅硬,有的人甚至思想上一有制人念頭,手臂上就發生了這樣的情況,而太極拳功深者發人制人之前後手臂都是十分鬆軟的,即手臂與他人接觸著攻發瞬間之前仍是柔軟得令人難以覺察到有被發的威脅;發勁的一剎那間所發之勁則是由腳上傳,這種力到了手臂,手臂才發生堅剛但轉瞬即逝又恢復為柔軟了,這種力即內勁是迅雷不及掩耳的,還未等他人體會到其手臂中傳遞的堅硬,發勁已經結束消失,弄得被發者和旁觀者還以為其手臂始終是鬆鬆軟軟的,因而這種勁力被稱為是「軟彈」而發的,就象是軟鞭子中的力。董英傑先生就是這樣發勁的,《中華武術》雜誌2006年7期《懷念父親董英傑》一文所記敘的一位董英傑先生弟子的話是一個生動具體的例子,這位弟子說他曾與很多人推過手,當對方用按攻擊時都會感到對方的力量壓過來,也知道對方用什麼招,而他回憶年少時與董英傑先生推手總感覺不到董英傑先生手上有力,可董英傑先生一揚手,他就完全不能控制地飛出去了,而且不知道董英傑先生用的是什麼招。這一例子反映了董英傑先生推手中的剛柔是突變的,而且對方的被發出,即董英傑先生剛的發生是極迅速的,其持續的時間也是極其短的,如李雅軒先生所說的發生與結束僅十分之一秒的時間。太極拳的這種柔剛突變使得對方猝不及防、極難化解。太極拳古經典拳譜稱「極堅剛」為「何堅不摧」應也有這樣的因素在內,所以柔剛突變是太極拳較高功夫層次的一個重要標誌;儘管太極拳的練習以緩慢為主,快應由慢而始從而獲得,但摒棄太極拳的柔剛突變,太極拳也就不成其為太極拳了。太極拳「柔剛突變」的「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當然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可以練成功的,與「柔」一樣也是需要是經過長期刻苦正確的鍛練才能達到的一種高層次的功夫。

四.太極拳特殊的剛柔相濟

中國古哲學認為剛柔相濟是萬事萬物生存發展的一個根本法則,對於太極拳而言,剛柔相濟也是一個根本法則;剛柔相濟的本質就是陰陽相濟,拳經就明確指出「陰陽相濟,方為懂勁」,而所謂陰陽相濟就是陰陽相互的資助交流和協調平衡;古代哲學中陰陽相濟的一個典型就是水火相濟:原本的火為陽在上,水為陰在下,如此火越炎越上越熱,而水則越流越下越冷,最終陰陽分離兩者皆滅;然而將它們顛倒過來,將在上向上的火置於爐子下面,而將在下向下的水盛於鍋內置於爐子的上面,這樣,火因水的冷和阻隔而不致太熱太炎上,水得火之熱而不致太冷太向下,兩者因為相互的制約而互濟互益得以協調平衡共存,所以陰陽相濟也稱為「陰陽顛倒」,水火相濟在中醫人體生理學理論中的一個典型具體例子就是著名的「心腎相交」。大自然是陰陽相濟的典範,由於大自然有自行神奇的陰陽相濟能力,萬物生存的環境才得以生態平衡,人類才得以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大自然的陰陽相濟是通過一年春夏秋冬溫熱涼寒四季交替、一日白天黑夜明暗交替等來實現的,人體生理也有一定自行陰陽相濟的能力,人的生命才因此有了正常的保證;人的陰陽相濟是通過每日醒眠交替、勞逸交替、吸收飲食營養和消耗飲食營養交替等來實現的。這反映了陰陽相濟動態的交流互益協調中包含著靜態平衡的因素;但陰陽平衡不等於是陰陽相等或陰陽折衷,這是不同的概念,是不能混為一談的,陰陽平衡有許多表現為陰陽相等,但也有表現為陰陽並不相等的;比如環境生態平衡不等於物種數量相等;膳食平衡不等於膳食等量而每餐飯吃多少鹽也吃多少;氣溫平衡不等於最低氣溫攝氏零下四十多度和零上四十多度的折衷攝氏零度是人類生活的最佳氣溫等等。萬事萬物的陰陽平衡有千差萬別的各不相同的形式和內容,萬事萬物的陰陽相濟、剛柔相濟也有千差萬別的各不相同的形式和內容。

太極拳的「剛柔相濟」主要是屬於如大自然白天黑夜明暗交替這樣的形式,其特徵就是「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如李雅軒先生在1964年12月28日那篇文章所寫:「太極拳之剛柔相濟是在技擊中忽剛忽柔,要輕則百無所有,要重則無堅不摧,這是虛實變化、剛柔輕重互化的意思。」太極拳之「極柔軟」就是極陰,也即全陰、純陰;「極堅剛」就是極陽,也即全陽、純陽;古哲學認為「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萬事萬物即太極中的陰陽都互為其根,其中任何一方一旦消失,另一方也就同時滅亡了,所以陰中有無陽之陰,陽中有無陰之陽,但世界上不存在有陰無陽或有陽無陰的事物;任何事物中的陰增大到了極點,不僅陽未消失,而且陰中還開始滋生出陽來了;而陽增大到了極點,不僅陰未消失,而且陽中也開始滋生出陰來了;另陽中又分陽中之陰陽,陰中又分陰中之陰陽。這一太極規律,宋代周敦頤(濂溪)在《太極圖說》中己作了精闢的論說;所以古文獻中出現的「全陰」或「純陰」和「全陽」或「純陽」並不是說「全陰」或「純陰」中絕對無陽和「全陽」或「純陽」中絕對無陰,而是說增大到了極點的陰仍存在著陽,而增大到了極點的陽也仍存在著陰。這種概念,唐代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注中表述為:「全陰而陽氣不極,全陽而陰氣不窮」(文中的「極」和「窮」同義,都表示沒有),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中所說的「極柔軟」和「極堅剛」指的就是這樣的全陰和全陽,即楊班侯拳訣《八字法訣》中所說的「柔里有剛攻不破」的「極柔軟」和「剛里無柔不為堅」的「極堅剛」。

一般人體中的剛為陽常支配顯現於外,而柔為陰常隱藏於內。剛能強人之氣但需耗氣,即耗散人的體力,過則有損健康;柔能養氣但又易使人氣弱和受侵犯,過了也可傷氣而有損健康;太極拳則使外在的剛溶於柔中而隱於其內使人無法體會到,柔則支配剛而顯現於其外;使得既利於強氣又利於養氣,由於太極拳的柔中寓含有柔性之剛即動量傳遞的氣和勁,所以既能使人體全身各組織得到運動又能使全身體耗極小,十分有利於人的生理內環境良性調整和神經中樞的安靜,對健康長壽十分有益;而外在的柔有內含的剛恰如其份的支持又可使肢體靈活反應而難以被他人攻擊侵犯,形為「舍已從人」實為「隨心所欲」,柔又是剛發生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又由於發勁的剛中寓含有柔,使得剛的耗氣不易傷氣;剛柔因此得以相互協調平衡和互益,這就是太極拳特性的「剛柔相濟」。

對於太極拳這種「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反差巨大的變化,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太極纏絲精論》中有段精彩的講述,他寫道:「太極拳……世人不知,皆目為軟手,是一外面觀之,皆跡象也,若以神韻論之,交手之際,剛柔並用,適得其中,非久於此道者不能沏其底蘊……秀若處女見人,肆若猛虎下山。」文中的「秀若處女見人,肆若猛虎下山」正是太極拳剛柔相濟的「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的生動比喻描述;當然對於太極拳來說,這「秀若處女見人」是經常性的,而這「肆若猛虎下山」則是倏忽一閃的,並不是「秀若處女見人」與「肆若猛虎下山」是並存或相間出現,太極拳被「目為軟手」,不僅僅「是一外面觀之,皆跡象也」,而是內外始終的,正如《楊氏老譜》之《八五十三勢長拳解》所說是「決不可失其綿軟」,和《太極下乘武事解》所說是「實有心之柔軟也……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柔軟而迎敵」;太極拳是沒有剛柔同時相等存在之「剛柔並用」的。陳鑫先生在同書《太極拳勢卷一?第一勢總論》中說:「惟有五陰並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不少人認為其意為打拳時剛柔始終同時相等即「剛柔並用」,並稱其為「陰陽相濟」,也就是主張打拳時始終同時又柔又剛,還有所謂「柔而不軟」的說法,這些認識完全違背了拳經中「七星勢視若車輪,柔而不剛」和「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的法則,這種所謂「柔而不軟」的「柔」不可能是太極拳的柔,往往是矯揉造作拙力作用的表現。如果「五陰五陽」為剛柔各半,陳鑫先生書中對太極拳的比喻豈非是「秀若處女見人半露著下山猛虎的兇悍,肆若猛虎下山半帶著見人處女的溫柔」了嗎?

對於將「剛柔相濟」解釋為剛柔相等、又剛又柔的錯誤說法,《楊氏太極拳法精解》中有李雅軒先生的一段話:「而他們之剛柔相濟,多是說身體又剛又柔,是剛柔合組的一種僵勁存在於筋骨肌肉之中,但如這樣就形成一個剛柔輕重、虛實不分的情形了。吾輩練拳,以全心全意去想松而尚不能將身勢松得乾淨,如在練功時心中先存著一個剛柔相濟的思想,哪還能將身勢松得乾淨而沒有一點拘滯彆扭之力了嗎?如這樣子的剛柔相濟的練法,我相信一輩子也將身體松不純粹了;如這樣的剛柔相濟的練法,又剛又柔的日子久了,會將身體練成一種僵肉力……就一輩子去不掉了……他的神經感應也必然遲鈍。」曾跟從葉大密和田兆麟先生學拳的金仁霖先生在《談談楊氏太極拳的推手》一文中也說:「太極拳既是柔性拳術的一種,那麼無論練拳架子也好,練推手也好,就應該始終向柔的方向發展,能不能一柔到底,那是自己的造詣深淺,也就是功夫問題。否則,你要是剛柔相濟,一朝遇到了剛性拳種專門練剛的手,那你剛柔相濟的剛碰到了它將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太極拳經典《楊氏老譜》多篇強調指出:知覺(即楊澄甫先生所說的「覺勁」,陳微明先生所說的「聽勁」、李雅軒先生所說的「神經感應」 )是太極拳的入門階梯,上述所說的這種又剛又柔的練拳法致使「聽勁」無法培養獲得,也就是拒己於太極拳的大門之外了。太極拳所說的柔之本質就是松,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十三篇?述口訣第十三》中說:「澄師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凈」,楊澄甫先生十分重視和強調的「要松凈」與拳經所說的「柔而不剛」、「極柔軟」是一脈相承的,所以,綜上所述,對於以張三丰、王宗岳拳學思想為經典的太極拳來說,其「剛柔相濟」應該是「惟有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全陰全陽稱妙手」。

五、太極拳的內外求柔和始終求柔

太極拳是一門與其他拳種有本質不同的拳術,在剛柔方面,其「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的特性就是幾乎已知的其他中華武術各拳種所都沒有的,而就是這「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又正是許多非太極拳拳種的練習者所都無法能理解和接受,因而對於這種理念採取否定和排斥的態度,而如果對於「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不能夠理解和接受,太極拳是根本不可能入門的;所以,兼太極拳和其他拳術的人要麼其所學的太極拳被其他拳術所改造,要麼其所學的其他拳術的某些東西溶化於太極拳之中,就是說太極拳與其他拳是不可能兼練而兼得的。李雅軒先生對此有很強調的論述。太極拳「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的特性使得太極拳具有與其他拳種很多的上述特殊表現,除此之外,太極拳還有兩個他種拳所沒有的特性,那就是「內外求柔」和「始終求柔」。

所謂「內外求柔」就是不僅「外」要追求柔,「內」也要追求柔;何謂「外」和「內」?通過對近代楊澄甫先生等太極拳家著作的分析,這「外」和「內」不能理解為人肌體的表面和內部;這「外」應是指能夠被他人憑視覺和觸覺等所覺察到的,如皮膚、肌肉、姿勢、動態等等;而這「內」應是指他人很難憑視覺和觸覺等所能夠覺察到的,如神經反應、各關節的靈活程度、體內之動量傳遞變化的情況、各種實戰經驗的潛意識形成情況等等。對於「內外求柔」,《楊氏老譜·太極下乘武事解》中有十分經典的論述:「太極之武事,外操柔軟、內含堅剛而求柔軟;柔軟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內之堅剛,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柔軟也;所難者,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柔軟而迎敵」。就是說:太極拳所求的「柔軟」既是「內含堅剛」的,而「內含堅剛」又是「柔軟之於外久而久之」並且是「實有心之柔軟」才能夠培養得到的。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說,太極拳長期鍛煉所追求的「柔」中之肌肉越來越鬆弛的預伸長是具有能夠迅速收縮產生強大力量即「堅剛」之能力的,由於能夠使肌肉迅速收縮產生力量並將這種力量在體內迅速傳遞的潛意識和神經反應隨著太極拳的習練而加深形成,所以,肌肉越是求「柔軟」即鬆弛的預伸長越長,這種肌肉產生的力量就越強大、傳遞也就越迅速;而太極拳長期鍛煉所追求的「柔軟」中之「沾粘連隨」運化功夫是具有能夠迅速轉變為發勁攻擊人之「堅剛」的,但不到十分的「人背我順」之時則仍是以「不丟不頂」之「柔軟」對付敵人,從而充分保存自己之體力的。可見《楊氏老譜·太極下乘武事解》的這段論述不僅有科學的生理學基礎,而且是太極拳「老能敵壯」、「弱能勝強」的奧妙所在。必須認識清楚的是「柔軟之內要含蓄堅剛」與「柔軟之內要存在堅剛」是兩回事,從《楊氏老譜·太極下乘武事解》的這段論述中可知雖然「柔軟之內要含蓄堅剛」,但這「堅剛」是「不施」就是既找不到又不施展的即經常地在這柔的內外也是找不到的。

現代太極拳界有人說太極拳追求的是「外柔內剛」,並把這「外」解釋為是人體表層的肌膚,而這「內」則解釋為是人體內層的肌膚,說太極拳的練用是人體表肌膚應柔軟,而體內的肌膚應堅硬;還有說對方向我進攻之始我不頂抗這是「外柔」,而如果對方繼續進攻我,那我就象彈簧被按到了一定程度而出現了彈力,我的勁力就出來了,說這就是「內剛」等等,持這種「外柔內剛」思想的人還引用楊澄甫先生「如綿裹鐵」之語,這種引證純屬曲解,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原文解明》中說:「氣斂入骨,骨肉沉重矣,外如棉花,內似鋼條,猶如棉花裹鐵之理」,在《太極拳術十要》中說「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綿裹鐵,分量極沉」,在《太極拳使用法·雜說》中說:「觀其兩膊皮膚甚軟,骨肉甚沉重就對」,陳微明先生在《太極劍·太極拳名人軼事》中記載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是「純粹太極其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顯然,楊澄甫先生在這些話中已說明這「鋼條」也好,「鐵」也好,其在內的反映是僅有重量而無實體,即在內也是找不到這「鋼條」或「鐵」之實體蹤影的,這含蓄於柔中的「鋼條」或「鐵」是沒有硬度的,是表現為柔軟的,用比喻語言說就是剛完全溶化於柔之中了,所以,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棉花裹鐵」是不能理解為一般概念之「外柔內剛」或「外柔內硬」的。《楊氏老譜·太極下乘武事解》也明確指出「實有心之柔軟也……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柔軟而迎敵」,具體地說,太極拳之「柔」對於別人是「進之則愈長」是觸碰不到的。這些經典論述都清楚說明太極拳肢體內外追求的都是柔而不是剛,剛是在求柔之中不求而得而含蓄於柔之中並且經常是沒有堅硬體現的。所以,諸如一般概念的「外柔內剛」之類的說法都是違反太極拳「內外求柔」之原則的,都是屬於非太極拳的拳術思想。

太極拳「柔」的本質就是松,而松的根本就是「不用力」,在中國近代,對於太極拳的學練者而言,「極柔軟」與「不用力」是太極拳無可懷疑的最根本的金科玉律,對於太極拳而言,「極柔軟」與「不用力」就是其學練的敲門磚,而且無論何時都是太極拳與非太極拳最基本的分水嶺;然而在現代太極拳界,許多非太極拳學練者都自認為成了太極拳的資深者,太極拳的各種真傳在不斷遭到這樣一些人的質疑、批評、疏理和修改中,「極柔軟」與「不用力」是最首當其衝的,有的人雖然不是直截了當地明確否定「極柔軟」與「不用力」,似乎是採用折衷的或是貌似客觀準確的說法,而其實仍然是轉彎抹角地變相地否定「極柔軟」與「不用力」。太極拳的學練實踐無可辯駁地證明:如果「不用力」和「柔軟」達不到一定的程度,要想「隨人所動」和體內發生由腳而腿而身的勁力傳遞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不用力」和「柔軟」的水平越高,「隨人所動」和體內勁力傳遞的能力也就越高;這就是說,雖然太極拳功夫提高的根本為心靜,而直接地則是取決於不用力的水平,所以,董茉莉女士說她的父親董英傑先生「認為打基礎很重要,開始練習的時候,要學會不用力,就是全身要放鬆軟」(載於《盈虛有象》中);初學者要做到「極柔軟」之徹底的放鬆是不可能的,而且放鬆也是自上至下逐步達到有階段的,首先是要先做到肩臂的完全放鬆,這就是說:「極柔軟」與「不用力」是學練太極拳自始至終都必須追求的,而且萬事起頭難,學練太極拳的開始是尤其必須強調要求「極柔軟」與「不用力」的。現代太極拳界有不少人初練推手時就因為聽信了「初學推手,手上應用點力」這種話,練了許多年,頂抗的僵勁和自動亂動依舊,全身也依舊松不了,其所謂的「太極推手」其實不是純粹的太極推手,甚至並不是太極推手;其所練的「太極拳」其實也不是純粹的太極拳,甚至並不是太極拳。可見這種不用力對於初學太極拳者來說是未必適宜的說法,對於太極拳學練而言是完全錯誤的。鄭曼青先生在他的《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和《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再三強調「學太極拳必自學吃虧始」,何謂「學吃虧」?鄭曼青先生解釋為「是任人用力襲擊而我不以絲毫氣力抵禦,反引而去之使其落空」,這就是說:「學吃虧」的根本就是「不用力」和「極柔軟」。如果學練太極拳不是「自學吃虧始」,化解他人攻擊依靠又剛又柔的用點力,那麼,這所用點的力就必然是會越來越根深蒂固不可能消除的,對於太極拳學練而言,就如鄭曼青先生所說的「若畏吃虧,莫如弗學」,因為其結果必定是「枉費功夫貽嘆息」的。所以,真正地學習太極拳就必須從學練一開始就追求「極柔軟」與「不用力」,即必須「始終求柔」。太極拳具有與非太極拳武術很大不同的特殊性,對此如果含混不清,學練太極拳就很容易走偏正確的方向,所以,學練真正的太極拳對其特殊的剛柔是必須清楚認識的。


推薦閱讀:

教年輕的窮小子深度認識「賤女人」
認識肩周炎(原發性凍結肩 )
對於按摩治療肩周炎的新認識
對周易預測算命的錯誤認識!
要正確認識基本法和憲法的關係

TAG:太極拳 | 認識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