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醫館公益講座系列之三小兒推拿

推拿療法是一種以手代葯的物理療法,其特點是不用藥物,不用器械和特殊設備,僅憑一雙手,就可以解決工作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比如頸肩腰腿痛和內科雜病等。醫生根據不同的病情,運用不同的手法,在人體的一定部位上進行操作,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而且推拿療法經濟簡便,沒有副作用和痛苦,療效頗佳,因此值得大力普及。推拿可分成人和小兒推拿兩種。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談談小兒推拿治療感冒。

小兒感冒又名「傷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是外感風邪引起的一種肺系疾病,臨床表現以發熱、惡寒、流涕、咳嗽、頭痛等為主。

小孩子五臟六腑形與氣都不足,臟腑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加之寒暖不知自調,易受外邪侵襲而發為感冒。

小孩雖然臟腑嬌嫩,容易外感風邪,但是小孩生機蓬勃、臟氣清靈,猶如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欣欣向榮。所以對各種治療都反應敏感,加之病因尚簡單,所以用推拿按摩之術施以調理即可快速痊癒。若濫用藥物,雖可快速起效,抵擋一時,但是可能會傷害小孩子正氣,導致免疫更為低下,一有「風吹草動,便又捲土重來」,防不勝防。所以預防重於治療,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

感冒起因相對簡單,病情變化卻比較複雜,區別寒熱的同時,還要考慮虛實等,今天先簡要介紹兩種常見的類型,風寒和風熱感冒:

1. 風寒感冒大家可以看到小孩子發熱、不出汗、流清鼻涕、噴嚏、咳嗽、食指指紋浮而鮮紅。

2. 風熱感冒可以看到發熱、微微出汗、流濁鼻涕,噴嚏,咳稠黃色痰、渴水多、煩躁哭鬧、食指指紋浮而紫紅。

發熱

不論風寒還是風熱感冒,都會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這是多數父母最關心的,也是可以直觀監測疾病變化的指標,所以我們首先聊聊如何通過推拿降低體溫。

對於發熱,治療大方向是祛邪解表,清熱瀉火,調理臟腑。常用的方法是:清天河水,平肝經,清肺經,掐五指節。

如果是發熱輕,體溫在37.5--38度,取天河水、平肝肺、掐五指節:

「天河水」是小兒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也是小兒推拿手法的亮點所在,其退燒作用顯著,因此備受到很多媽媽的推崇。學過小兒推拿的人,一說孩子發燒怎麼辦,往往第一句話就是:「推天河水呀!」 一般推完後半小時、一小時燒就退了,而且不會反覆。

「天河水」位於前臂正面中線,是一個線性穴位,常用的就是取天河水——從肘推至腕;和清天河水——從手腕推至肘彎;

二者都可以退燒,但是作用原理不一樣,一為瀉,一為補。從上往下推是瀉火的;從下往上是補水的。也就是說,取法是用來瀉實火的,而清法是以水制火,清虛火的。那如何判斷孩子發燒時是實火還是虛火?這個在短時間很難準確把握,需要經驗的累積。在這裡我可以告訴大家一些小竅門,注意觀察寶寶的一些細微的表現,慢慢練就「見落葉而知秋」的本領。

通常情況,實火來勢都比較兇猛,可以伴有嗓子紅腫疼痛、小便少而黃、舌尖紅、舌苔黃、煩躁等等癥狀,要用「取法」;如果發燒來的不是那麼急驟,緩緩而起,同時還伴有多汗、口乾渴、食欲不振、疲倦等癥狀,再結合孩子平時體質較為虛弱,可以判斷為虛火,要用「清法」。

天河水有解表散寒、清熱化痰、安神鎮驚、利尿的作用,所以除了降體溫還可以用於治療急熱驚風、驚啼煩躁、咳嗽、腹瀉等症。

(推法:即用食指和中指直推這個穴位。注意手法輕柔深透,平穩著實。推的時候可以用一些介質,如溫開水、姜水,沾上水後再推,即可以滑潤皮膚,同時又有散熱治病的作用。速度每分鐘控制在200次。持續推10分鐘以上,直到到寶貝出汗。溫度沒有降下來,可以反覆做,不會損傷機體。)

平肝經:肝穴在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屬線型穴位。推本穴時宜用瀉法,即由指根推到指尖。如肝虛應補時,則以腎穴代之,腎肝同源,補腎即補肝。肝穴有平肝熄風,解熱鎮驚,開郁除煩,和氣生血的作用,所以除了降體溫還可以用於治療急慢驚風、目赤、昏閉、煩躁不安、脾虛泄瀉等症。

清肺經,肺穴在食指掌面,由無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屬線型穴位。清肺時由指根推到指尖。肺穴有疏風解表、順氣化痰、利咽止咳、補益肺氣的作用,所以廣泛用於肺系諸症。

最後掐五指節結束治療,五指節在手指各關節處,有調和氣血、開竅鎮驚作用,能加強各穴功能,為兒科推拿結束手法之一。以拇食二指相對掐3~5次即可。

若發熱較重,體溫在38.5--40度,取退六腑和提捏大椎代替天河水:

退六腑穴:六腑穴在前臂內側緣,由肘橫紋頭至腕橫紋頭,操作時由肘橫紋頭推至腕橫紋頭。六腑穴主治一切熱症,可清實火、退高熱、除熱痰。故高燒、急驚風、實熱痰喘、便秘等皆適宜。

提捏大椎:大椎穴為人體陽經的交匯點,退熱作用強,多用於治療熱病重證。大椎穴在第7頸椎棘突下,低頭左右轉動脖頸時,上面六節頸椎都跟著轉動只有第七頸椎是不動的,這個不動的頸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一般採用捏擠法,用雙手拇、食指同時捏拿起穴位處皮肉,用力向里捏擠3~5次即可。

⑴外感風寒型可以加推三關,揉二扇門30~50次,拿風池30~50次以祛風散寒,發汗解表,三關穴是散寒之要穴;二扇門是發汗之要穴;風池穴是祛風之要穴,三穴相配,功效更佳。

⑵外感風熱型可以加治外感常用四大手法,揉大椎30~50次以清熱解表

肝經、肺經和六腑、三關每穴推100~300次,每天治療一次,一般的感冒,推拿一次就可好轉,最多2-3次即可愈。

流涕

除發燒外,流鼻涕也是感冒最早出現的癥狀之一,可以用「黃蜂入洞」的手法緩解流鼻涕,以前是用食指和中指放在小孩鼻孔的下緣進行按揉,「黃蜂」指的是手指,「入洞」就是鼻孔。或者把手指放在鼻翼的兩邊按揉迎香穴100-200次,往往可以明顯緩解鼻塞流涕。還可以揉陽池穴(腕後二寸陷凹中,相當針灸的外關穴),陽池穴可以治療各種類型頭暈頭痛和鼻塞流涕。

咳嗽及脾胃失和

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多為肺常不足、脾胃虛弱、腎常虛、肝火旺的特點。所以小孩子一感冒除發熱、鼻塞流涕、咳痰外,經常可以看到不思飲食、嘔吐、腹瀉或者睡卧不安、驚惕抽搐等感冒後夾痰夾滯夾驚的癥狀。

1、咳嗽嗽痰;

治療原則:宣肺理氣,化痰止咳。

天突穴在頸部下端,胸部上端的凹陷處。天突穴下面就是氣管和食管,直接按下去,反而要引起咳嗽。所以手指要稍微勾起來一點,輕輕的點揉,一般做20次。

膻中穴在兩乳之間的正中,用手指按揉100~300次,或者用拇指左右來回推。兩穴配合使用化痰止咳效果頗佳。

很多孩子,特別是一些體質比較差的孩子反覆感冒,多是因為肺氣虛弱。晚上睡覺前,坐在孩子的側面,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後背,兩手相對沿著前胸和後背來回地反覆搓,搓到他感覺到發熱為止。可以提高他的抵抗力。

2、不思飲食、嘔吐、腹瀉;

治療原則:調和脾胃,化濕止瀉。

捏脊:用拇指後按,食中二指在前,兩手自下而上捏脊柱穴,稱捏脊,一般捏3~6次,第1~最後1次只捏不提,中間第2~4次需捏3次提拉皮肉1次(腰以上不提),捏後可分別在心、肝、脾、肺、腎俞穴上點按2~3次,再輕輕搓摩背部數下。捏脊是治療小兒消化系統諸病的首選法,其主要有調和脾胃功能的作用。平時配合按揉足三里和肚臍可以提高小孩子抵抗力,增強體質。

推脾經:脾穴在拇指外側緣,赤白肉際處,由指尖推到指根。有健脾調中,消食積化痰涎作用,主治消化不良、脾虛泄瀉、疳積、脫肛、慢驚風等症。

推大腸:大腸穴在食指外側緣,赤白肉際處,由指根推到指尖。有調整大腸功能,可以固腸、澀便、止瀉等作用。

3、睡卧不安、驚惕抽搐;

治療原則:鎮驚安神。

揉百會:百會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後髮際正中直上7寸。用拇指端按揉100~200次即可。按揉百會可以安神鎮驚,開陽舉陷。治療驚風、驚癇、煩躁等症,多與補脾經、清肝經等合用。

掐眉心:用拇指甲在兩眉內側端連線中點處掐3~5次,稱掐眉心。可以醒腦安神,治療驚風,常與人中、攢竹等合用。

小兒推拿適合6歲以下的孩子,3歲以下的孩子效果最好,年齡越小推拿效果越好,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配合一些成人的手法一起推拿。最後提醒大家,給孩子做推拿按摩時要在愉快的環境下進行。你可以給他唱兒歌,或者給他講故事,讓他覺得很親近,讓他覺得你在跟他玩。小兒推拿雖然簡單,但是背後蘊含著極為深奧的醫理,要想學好、用好,還是得多學學中醫理論,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實踐操作幾次。雖然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和幸福,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講師簡介:

江帆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針灸推拿專業碩士研究生。

擅長領域:針灸治療泌尿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和脊柱相關性疾病。

如有對講座內容有疑問的朋友請在下方留言哦,江醫生會為您解答~~~


推薦閱讀:

上海市靜安區大寧國際學校創設工作坊 探索新型家校共育
上海昂立教育質量如何?
一個人一座城 | 魔都風雲
上海華山路的形狀為什麼這麼奇怪?

TAG:上海 | 公益 | 推拿 | 講座 | 小兒推拿 | 公益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