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拂歐洲的「中國風」(視線)
蘇格蘭紋章餐盤,清康熙年間(約1715年—1720年)產自中國江西景德鎮。
中國人物圖咖啡壺,約1770年—1775年英國伍斯特瓷器廠生產。均藏於大英博物館。今年7月9日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建館100周年紀念日。2012年6月22日至2013年1月6日,「瓷之韻——英國大英博物館和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館藏瓷器精品展」作為特別為百周年籌備的展覽在國家博物館展出。一段中西方交流的歷史,藉由「會說英文」和「會說中文」的瓷器,真實地呈現在眼前——來自英倫的148件套精品瓷器,從宋代、明代早期的外銷瓷,到歐洲在中國的定製瓷,再到清中期歐洲的仿製瓷,生動地展示了瓷器貿易帶來的中西對話。一艘商船在湛藍色的海上揚帆航行,船尾飄揚著藍白紅三色荷蘭國旗,船首是荷蘭港口米德爾堡的旗幟,東印度公司的旗幟則高高懸掛於桅杆之上。這場景被描繪在一件瓷盤的盤心上。盤沿裝飾著粉色的花邊,上部橢圓形的開光內有荷蘭銘文,記錄了公元1756年,弗里堡號在廣州停靠的情景。這隻瓷盤是這艘商船的大副為他的中國之行定製的一件紀念品。此刻它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瓷之韻」的展覽中被展出。它彷彿一份航海日誌,將人們的目光引向了一個大航海的時代,讓人們看見了一段大航海時代瓷器的歷史——西方世界對中國瓷器的狂熱追求、中國的外銷瓷熱潮以及中國瓷器對歐洲制瓷業的巨大影響。被追捧的「中國風」外銷瓷在中國很少見,因為它們往往是為外國市場定向生產的。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克格瑞格形象地將此次他們帶來的瓷器稱為「會說英文」的瓷器和「會說中文」的瓷器,前者指的是中國的外銷瓷,而後者則是指在歐洲生產的中國瓷器。這一形象的說法,有趣地詮釋了中西方通過瓷器進行深度交流的歷史。銷往歐洲的瓷器,裝飾圖案起初完全是中國風格,隨著歐洲皇室貴族對瓷器需求的增加,歐式內容的裝飾圖案逐漸增多。外銷瓷中還有很多「中西雜糅」的圖案,留下了中歐文化交融的歷史印跡。最初,有海員為了紀念一次航行,軍隊將領為了紀念一次戰事,把自己繪製好的圖案交給中國工匠,燒制出屬於自己的「紀念品」。每年夏季,來自歐洲的船舶甫一抵達廣州,中國的中介人就能拿到特別的訂單。當歐洲人準備返航時,景德鎮或廣州的作坊已經按訂單完成了交貨。這類「訂單」在運往歐洲的大宗瓷器中雖只佔極小的一部分,但它給中國的陶工和畫工帶來了啟發。於是,《聖經》里的插圖,流行的印刷品、銅版畫、銀行券以及硬幣、銀器等上面的圖案都成為瓷器作坊里仿製的樣本。陶工與畫工們把中國傳統紋飾與外來紋飾結合起來,製作出富有異國情調的瓷器,這些瓷器在歐美市場很受歡迎。17世紀後期,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曾在廣東訂製大批帶有甲胄、軍徽、紋章圖案的瓷器。此後,紋章瓷很快在歐美等地盛行起來。俄國彼得大帝也曾在中國訂造瓷器,繪製雙鷹國徽,直到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還收藏有康熙年間燒造的有俄國國徽的彩瓷。16世紀到19世紀,中國向歐美出口了大量紋章瓷。紋章瓷是為特定身份的用戶——政府官員、牧師、鄉紳、商人以及一些協會或公司定製的。現存的一些紋章瓷訂貨單還保存著原始的設計圖和船運記錄。在這些色彩繽紛、造型豐富的外銷瓷身後,是中國先進的制瓷技術帶來的制瓷業的繁榮。元代最突出的成就是釉下青花和釉里紅等品種的燒製成功。而明清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的建立,為燒造出造型多樣、釉彩繽紛、紋飾精美的瓷器創造了條件,彩繪瓷技術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明代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及鬥彩。清代康、雍、乾三代,創燒了琺琅彩、粉彩等名品,是釉上彩繪瓷和顏色釉發展的繁榮和鼎盛時期,代表了當時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浸潤歐洲的「影響力」西方世界對中國瓷器的狂熱、中國外銷瓷的熱銷,與16世紀末至17世紀歐洲各國海上勢力的消長以及所推行的重商政策密不可分。歷史上,熱衷航海的葡萄牙人是最早一批與中國打交道的歐洲人。葡萄牙人發現了好望角,開闢了沿大西洋海岸進入印度洋的新航線,最早來到了東方。從16世紀開始,葡萄牙人先後取得在廣州、澳門停靠碼頭的許可權,進行買賣通商。他們販運中國瓷器獲得巨大利潤,刺激了歐洲各國。對中國拓展貿易的強烈訴求,促使歐洲各國相繼建立各自的「東印度公司」,與中國開展直接的瓷器貿易。中國外銷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中國允許外國貿易公司在廣州建立商行,中國瓷器開始大量進入歐洲。資料顯示,英國殖民者在18世紀初,把上千萬件瓷器運到歐洲,並在18世紀30年代後,佔據對中國貿易的首位。特別是隨著飲茶習慣在英國貴族中成為時尚,對高品質瓷器的需求更刺激了英國瓷質茶具市場。茶葉佔英國東印度公司60%的利潤,瓷器成為這些貨船必不可少的防水壓艙物。此後,中國和歐洲開始了瓷器需求的「對話」。從單純輸入中國瓷器,到根據歐洲人的喜好定製瓷器,再到歐洲人模仿、自製中國風格的瓷器,中國外銷瓷經歷了一個由盛到衰的過程。17至18世紀,隨著亞歐之間貿易的繁盛,歐洲對瓷器的需求達到了頂峰。展覽中,「廣州十三行外景圖潘趣酒碗」就是當時中西方貿易盛況的見證與寫照。數以百萬計的中國瓷器,包括餐具、酒具、陳設器,通過東印度公司運往歐洲,被富有的階層購買並成為身份的象徵。這是中國外銷瓷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風」在歐洲最受追捧的時期。可以說,作為中國工藝品的瓷器,因其與技術文化結合得較為緊密,在那一時期名副其實地影響了世界。歷史沉浮的見證瓷器貿易的巨額利潤也刺激了歐洲制瓷業的發展。公元1700年以前,中國瓷器在工藝上幾乎優於歐洲所有的陶瓷。那些高檔瓷器堅實、緻密、潔亮、透明,在歐洲貴逾黃金。很快,歐洲就興起了仿製的熱潮。從16世紀開始,義大利人和法國人開始用石英、粘土和其他原料仿製中國瓷器,製成了一種潔白透明的胎體,但它只是看起來「像」中國瓷器而已,在工藝上與中國瓷器截然不同。這種瓷器被稱為「軟瓷」。大約在1710年,一位德國煉丹士發現了瓷器原料的特性和中國陶工的燒瓷流程,德國梅森制瓷廠因此建立。後來工業間諜竊取了梅森瓷器生產的秘密,將其帶到威尼斯和維也納,進而傳播到整個歐洲。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瓷器原料和制瓷工藝才在歐洲普及,由此帶來歐洲制瓷業的迅猛發展。正如吸收西洋風格的中國外銷瓷一樣,中國風格的陶瓷製品傳至歐洲後,歐洲人也「中為洋用」,他們在仿製的同時還將中國瓷器的造型和紋飾進行改造,並與日本和歐洲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風(Chinoiserie)」。這個特有的辭彙源於法文,是指對各種中國元素進行改造和想像而產生的一種風格。被歐洲人廣泛模仿的是中國彩繪瓷器,這種彩繪風格的瓷器出現於清朝康熙時期,被稱作琺琅彩、粉彩。有意思的是,康熙朝製作這類瓷器時,這些顏料最初都是從歐洲進口的,被統稱作「洋彩」,到雍正朝才開始國產化。幾百年光陰流轉。今天,這些「會說英文」和「會說中文」的瓷器,一起來到中國,並肩而置。它向人們無聲地傳遞著一段歷史,這段歷史見證了東方古國之昌盛與榮耀,也見證過大洋彼岸的崛起與擴張。曾經盛吹於歐洲的那股「中國風」,經歷了歷史的沉浮與變遷,如今是否還能形成新的中國風尚,「風」中意味,令人深思。
推薦閱讀:
※今日早報溫州鞋卸下包袱重新「走遍」歐洲
※王德華:誰是歐洲難民潮罪魁禍首?
※醫生,給我整個歐洲鼻
※當我們在西班牙學畫 (5個月)
※聖馬利諾是歐盟的範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