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理財當投資 6步走你也能成理財大師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理財呢?所謂理財就是追求長期而穩定的收益,綜合的理財首先應該關注的是資金的安全,只有做到財務安全,我們才能追求財務的自由,從而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快樂。所以,我們說理財的真正意義是完善理財規劃,而不是賺更多的錢。
筆者以為,最基本的家庭理財包括三個步驟。
第一步,設定財富的目標。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目標的設定,一切的投資都是盲目的。我們首先把目標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比如短期目標是還銀行賬單、繳納保險費等;中期目標是買房、買車、子女的教育費用等;父母贍養、進行創業、攢夠足夠的退休費等這些可算作長期的目標。
老百姓必須有非常明確的目標設定--到底有多少計劃要去實施?優先等級是什麼?預期的時間是什麼?預計的費用要花費多少?這個錢放在什麼地方?應該運用什麼樣的工具?……這些問題都要在規劃時想清楚。
第二步,建立人生風險保障體系。建立更完善的保障體系,購買保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其實,這指的是市場的風險,而理財應對的風險是人生風險。
從現在到未來,我們所有的生活費、子女教育費、住房貸款,合計起來幾十年總的支出可能有幾百萬,當我們自己發生人生風險的時候,整個家庭可以獲得的收入可能就會大幅減少。如果保障體系有缺口,唯一能幫助我們的就是保險額度。
第三步,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投資是放在保障之後的。隨著去年的股市火爆,很多人心態非常浮躁,拚命想一夜暴富。我們要堅持長期投資,相信複利的力量,不妄想一夜暴富,長期投資可以降低風險。當然,投資還需要做一些準備,正確的理念和專業的知識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為了避免錯誤地運作,我們可以把理財交給專業的機構和專家。
理財要先有目標 成為百萬富翁的八個步驟
年輕的你,想要在人生中擁有多少財富呢?「理財一定要先有目標」中國商業銀行南京分行的投資顧問陳吟說。有了目標後,才有理財動力。你的理財目標是什麼?一棟房子、一輛車子,還是100萬呢?100萬不算多,萬丈高樓平地起,過來人常說人生中第一個100萬比200萬還要難存。第一個100萬,將是通往未來的財富基石。
年輕時代正處事業發展時期,許多人薪水不少卻總是存不下來,問題都出在無法節制慾望,且未養成儲蓄的習慣。陳吟認為:「存錢第一,再談投資」。要如何才能存到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呢?
美國市場上正暢銷一本名為《成為百萬富翁的八個步驟》的新書,該書作者查理斯·卡爾森通過對美國170名百萬富翁進行系統地訪問、調查,從他們的致富經驗中,歸納出了要想成為擁有七位數身價的百萬富翁的八個行動步驟:
第一步,現在就開始投資。沒錢投資怎麼辦?卡爾森建議投資者強迫自己立即將收入的10-25%用於投資;沒時間投資怎麼辦?那就立即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把精力花在學習投資理財知識上;擔心股價太高怎麼辦?別忘了股價永遠會有新高。
第二步,制訂目標。這個目標既可以是為小孩準備好大學學費、買新房子或是50歲以前攢足退休費。總之,任何目標都可以,但必須要定個目標,全力去完成。
第三步,把錢花在買股票或股票基金上。美國人認為買股票能致富,買政府公債只能保住財富。百萬富翁的共同經驗是:別相信那些黃金、珍奇收藏品等玩意兒,把心放在股票上,這才是建立財富的開始。從長期趨勢來看,股票年均報酬率是11%、政府公債則略高於5%。
第四步,不要眼高手低。百萬富翁並不是因為投資高風險的股票而致富,他們投資的是一般的績優股。
第五步,每月固定投資,投資必須成為習慣,成為每個月的「功課」。不論投資金額多少,只要做到每月固定投資,就足以使你的財富超越美國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因為他們平常只想到消費,到老才想到投資。
第六步,買了股票要長期持有。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百萬富翁買股票至少要持有五年以上。股票頻繁買進賣出,不僅冒險,還得付交易費、券商傭金等。這樣交易越多反而不會使你致富,只會令交易商致富。
第七步,把稅務局當作投資夥伴。厭惡稅務局的思想並不可取,只有把它當成自己的投資夥伴,並隨時注意新的稅務規定,善於利用免稅規定進行正當的投資理財,使稅務局成為你致富的助手,才是正面的做法。
第八步,限制財務風險。百萬富翁大多都能量入而出,買現成的西裝,開普通福特車,在平價商場購物,他們通常都不愛頻繁換工作,不生一大堆孩子,不搬家,生活沒有太多意外———穩定性是他們的共同特色。
年輕的你,現在就設定一個理財目標,有了自己心之所向的目標後,當面對開源節流時所需的堅持,將會變得容易許多。
從短缺時代過渡到投資時代,怎麼進行投資理財,怎麼把手裡的錢做一個很好的安排,已經成了很多人關注的問題。
想要成為一個會理財的人,以下六個步驟可幫您成功實現。
一、下定決心開始「自己」理財。大部分人認為「理財」等於「不花錢」,進而聯想到理財會降低花錢的樂趣與生活品質。理財真的會剝奪生活的樂趣和品質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而且成功的理財還能為你創造更多的財富。理財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困難的是自己無法下定決心理財。如果你永遠也不學習理財,終將面臨財務窘境。只有你自己先下定決心「自己」理財,才算是邁開了成功理財的第一步。
二、財務獨立。您終於下定決心自己理財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您自身的財務獨立起來。這裡所說的「財務獨立」是指「排除惡性負債,控制良性負債,理性地投資」。
惡性負債就是人為不可控制的負債,例如生病、意外傷害、車禍、地震及颱風等,這些都屬於惡性負債。所以財務獨立的第一步就是買一份適合自己的保險,才能將意外帶來的金錢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讓您打拚無後顧之憂。
財務獨立的第二步是控制良性負債。良性負債就是您可以自己控制的負債,例如日常生活的花費、娛樂費、子女教養費、房屋貸款及汽車貸款等都是可以控制的良性負債。對剛進入職場的新人來說,前幾年所選擇的生活方式有可能影響未來的生活模式。例如選擇在外租房子、生活花費高的人,每月所結餘的所得就很有限,還有可能發生負債的情形;對於選擇與家人同住、生活花費低的人,每月所結餘的所得就相對比較高,而且還可以拿出大部分積蓄從事投資。聰明的您一定要學會控制良性負債。
財務獨立的第三步驟就是從事理性的投資。理性的投資簡單說就是「投資人了解所欲投資標的的內涵與其合理報酬後,所進行的投資行為」。強調理性投資的重要性是因為投資不當會導致負債的嚴重後果。
三、學習理財投資。您的觀念是不是認為理財只有交給專家才最穩當?沒錯!把理財交給專家的觀念是正確的。但在您把錢交給專家理財之前,是不是有信心這個「理財專家」是「真的」理財專家,而且有把握這個「理財專家」會以您最大利益為最終理財的目的。如果您沒有十足的把握,那麼您自己學習理財知識就是必需的工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萊斯特·梭羅說:「懂得用知識的人最富有」。能否運用知識及掌握技術,是21世紀貧富差距的關鍵。因此,不論您理財要不要交給專家,建議您多少都要有理財方面的專業知識,因為這些專業知識能使您避免一些理財方面的陷阱,以免辛辛苦苦存下來投資的錢化為泡沫。
四、設定個人財務目標及實行計劃。理財目標最好是以數字衡量,並且是您可能需要一點努力才能達到。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請先檢視您自己每月可存下多少錢、要選擇投資報酬率多少的投資工具、預計需花多久時間可以達到目標。因此,建議您第一個目標最好不要訂得太難實現,所需達到的時間在2-3年之內左右最好。當達到第一個目標後,就可訂下難度高一點、花費時間約3-5年的第二個目標。
五、養成良好的習慣。若不把理財當作一個習慣來養成,那麼在開始理財的初期可能就會功虧一簣了。因為理財最困難的時期,就是在剛開始理財的時候。通常剛下定決心理財的人,往往憑著一股滿腔的熱情,期待理財能馬上立竿見影、立即改善個人財務結構。但他們卻常常忽略了一點:初期理財的績效,是不容易有顯著的表現的。於是在一段期間後,對理財失望的情緒就澆息了當初的熱情,併產生認知上的差距,所以原來設定的理財目標就硬生生地被放棄,也放棄了個人成功的機會。
六、定期檢視成果。不論做任何一件事,學管理的人都很講究事前、事中、事後的控制。因為經由這些控制,才可以確定事情的發展是不是朝著我們既定的目標前進;若不是,也可以及早發現,立即做出修正。理財投資是有關錢的事情,不可疏忽大意。
設定理財目標,擬定達成目標的步驟,就是理財的事前控制。「記帳習慣的養成」就是在作事中控制的工作。經由您自己前幾次的記帳紀錄中,就可以知道您個人日常生活金錢運作的狀況。事後控制是指您個人理財投資計劃完成時所做的得失檢討結果,也是另一階段理財投資規劃所需要參考的重要資料。
白手起家 小夫妻9年賺百萬的7大理財心得
我93年大學畢業去了南方,早婚,畢業不到兩年就結婚了(95年初)。
剛認識我老公時,他一無所有(沒工作,沒房子,沒錢),但當時我抓住了機會掙了點錢,因此也沒在意他和他家的經濟狀況(他家在農村,他是老大)。認識幾個月後,他借朋友的錢炒股票賺了幾萬塊。後來我也辭了工作,隨他回到他老家所在的省會城市(現在居住地),並在他老家市區給他爸媽買了兩室兩廳的房子,花了6萬多(老人還是覺得住農村踏實,房子一直出租,租金孝敬老人)。我們剩下的就是我先前掙的錢。
我們手上有點小錢,但不敢花,因為未來有太多不確定。結婚時,我們租了一間房,除了一張床(只買了席夢思床墊),一張桌子凳子(我準備考研復慣用),一個迷你櫃,能省的都省了(在朋友小公司混飯吃)。結婚我家給了4K(我家在外地,我在結婚前給了我爸媽1萬),在他老家辦了流水席,他爸媽給他攢的結婚錢,我一分沒拿(他們家還是七十年代的土坯房,扒命攢的錢我不忍心要),還又塞了2K給他媽。
剛結婚那段日子過得的確很節儉,但沒覺得辛苦,因為有希望。不久我又上班了(只好暫時放棄考研),在一家國有公司,待遇很低,400元/月。他也結束了自由職業的生涯,在一家公司打工,1200元/月。那時生活水準低,房租水電生活費零花(沒電話),1000元/月足夠用了。我們還陸續購買了簡單傢具和全套電器(價格適中,性價比高的),我的那點老婆本一直在股市裡投資,賺賺賠賠,還是那點錢。一年後老公跳槽換個一家公司,基本工資不高,收入和業績掛鉤。我因工作關係給他介紹了不少客戶,他的業績開始一點點上升,獎金月月增加。但我們沒抓住96、97年的股市大行情,雖然帳戶中有了二十多萬,但看到周圍的朋友在股市裡快速致富,兩人的心態難免急躁。
97年初他又跳槽了,跳到現在的公司。我的戶口也終於從南方轉到我們生活的城市,因為他的戶口不在本地,調戶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交了一萬元增容費。安定下來,我開始規劃兩人的未來。考慮到他工作的不穩定性和兩人急躁的賺錢慾望(更怕錢在股市賠光,那時透支炒股很容易,可以一夜暴富,也有輸光跳樓的),我決定買房子(安居才能樂業)、買保險(解決後顧之憂)。我們很快選定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面積不大,70平方,在市郊,很便宜,花了7萬多,裝修買傢具電器又花了近6萬,一共支出13萬。買保險我頗花了心思,比較了不同公司不同險種,最終為老公買了12份中保人壽遞增養老保險(含意外和養老金,養老金按年5%遞增)外加住院醫療險(沒給自己買,當時覺得自己在國有公司,比老公有保障)。
搬了新家之後,想到我們從一窮二白到在陌生的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雖然小,但敝帚自珍),兩人內心都滋生自豪感。由於老公的勤奮,由於我的全力相助,由於一點點運氣,老公的事業開始平步青雲。我也沒閑著,雖然工作不累,但我包攬了所有家務,並開始備考中級職稱和MBA,也開始計劃要個寶寶。99年是我們收穫的一年,7月我收到MBA錄取通知書(兩年前過了中級職稱),9月生了大胖兒子(為兒子我休學了半年),年底老公被提拔為副總。隔了一年,即2000年底,我被公司提為部門副經理。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自2000年開始,家庭總收入維持在17、8萬/年左右(老公不低於12萬/年,我約莫5萬/年)。我的理財觀念非常鮮明:開源節流,理性消費,量入為出,對別人大方一點,對自己節約一點,該花的絕不小氣,不該花的一分錢不花。
有了兒子,對未來我更要做長遠打算。有了兒子,原來的二人世界變成5、6個人的大家庭(增加了老人和保姆),家庭開支也增加不少。每月家庭日常支出2500元左右(幼兒園前奶粉尿布/幼兒園後學費600,保姆工資300,水電煤氣固定電話物業管理費等400,伙食費含米油調料800,水果100,超市購日常用品零食200,兒子的衣襪鞋帽玩具智力開發各種興趣班100)。老公的個人月開支:交通費0(配有公車),手機費0(報銷),應酬費用0(報銷),但月消費不低於1000元,主要用於醫療(他和兒子經常感冒,醫院又黑),衣服鞋子(單位冬發西裝夏發襯衣長褲,其它自己購置,他對衣著不講究,而且有了兒子後很少一起逛商場,一起到超市多)。
老家來人,同事朋友人情開支,帶兒子去動物園、水族館、遊樂園的門票(因為有車,去得比較頻繁),好打牌(牌技還可以,據他自己吹牛贏多輸少還補貼了家用)。我的月個人開支:手機費0(報銷),交通費100(可以報銷部分的士費),早餐50,帶兒子去麥當勞、肯德基(他爸反對吃垃圾食品,但我愛)50,博士倫眼鏡藥水50,護膚用品(自然白,省去了買化妝品和上美容院的開支)50,月均購置衣服鞋子200(我的衣服鞋子價位多在100—300之間,很少逛商場,實在缺了才去),月開支共計500(沒考慮讀MBA學費及其相關開支)。
月三項開支共計4000元,一年為4.8萬。每年孝敬我父母4000(老人退休工資不低,這是子女的心意),孝敬他父母及親戚6000(上述租金除外)。林林總總小家庭一年支出將近6萬,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但上述開支哪樣不是必要支出呢(吃麥當勞除外,但次數有限啊)。好在收入尚可,一年能凈攢10萬。
上述開支漏算了保險費,我給老公買的保險年繳費近3000(買得早,很便宜的),老公公司給員工買了補充養老保險開始公司繳費後不知為何轉為自己出錢,一年1000多。我給兒子買了投資分紅險,年繳費5100元。我也有一份補充養老保險,費用公司一次性交清,自己沒出錢。
我家的財政大權表面上握在我手中,他每月手中留2000備用金,其餘工資獎金全部交給我,家裡大小開支也基本由我負責。其實錢在我手中只是停留了一段時間,積累了一個整數(5萬、10萬的),就放進證券公司的保證金帳戶中,買A股、B股、債券等(銀行利率一路下滑,不存銀行定期,短期資金一般存通知存款),兩人都知道帳戶密碼,都有操作權(當然以他意見為主)。股市起起伏伏,我們始終沒在證券市場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主要是他的夢想,我覺得還是穩穩噹噹賺錢踏實),股市裡的資金一直在增長,但那主要是攢的工資獎金填進去的。我害怕一夜賠光,所以風險控制意識極強,幾次大跌,我堅決斬倉,才保留下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可他並不感激我,他喜冒險,總說如果不是我的干涉,他早發大財了。他因工作原因,周圍都是當官或有錢的朋友。縱向比,還聊以自慰。橫向比,他心裡不平衡。為做股票,我們有了裂痕。過日子,我相信我外婆我媽媽常說的話,「持家有如針挑土,敗家有如浪淘沙」。我外婆我母親還有我婆婆都是一輩子節儉顧家的好女人,耳濡目染,我的觀念和她們驚人一致,好像和現實有點脫節了。
生活日復一日,兒子漸漸長大,賬戶上的數字也在一點點增多。MBA畢業後,我跳槽到一家上市公司做部門主管,收入也有了明顯提高,老公的事業一直比較穩定。2003年,我們的家庭年收入達到22萬,資產終於變成了七位數,開支仍然保持不變。完成第一個100萬的積累,我們用了9年時間。
這九年,我的理財心得是:
1、社會競爭,不進則退,要想賺錢,個人要在知識、學歷、身體、心態、人際關係上做充足準備,機會不會光顧無準備的人;
2、善於在別人不屑於的工作中發現機會。我剛畢業時在公司接手別人認為沒油水又辛苦的工作,因為我踏實勤奮,贏得客戶的信任,才有了表現的機會,並賺了第一筆錢。
3、吃小虧、佔大便宜。吃小虧本意不是為佔便宜,在與人交往中不要太精明,不要太算計,吃點虧也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4、支出要於收入相匹配,所謂量入為出,崇尚理性消費,購物講究實惠和性價比。不小氣,不浪費,不攀比。減少消費性支出(小轎車),適度增加資產性支出(房產)。
5、不管收入多少,都要計劃經濟,學會攢錢。錢是賺來的,也是攢出來的。
6、合理投資。有了一定積累後,當然追求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在選擇投資工具時要與個人的風險偏好相結合。我以為家庭理財最好以追求穩妥為主,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大,高風險不適合我們,更何況中國的資本市場未必高風險高收益。我的投資組合:公司入股(MBO)、房產(03年購置兩套新房),投資股票(短線運作),短期銀行存款(考慮到人民幣可能會升值03年底將美元換成了人民幣)、保險單。
7、心態平和,切忌貪,貪和貧一字之差。做風險大的投資,一定要有止損原則,這是鐵的紀律。
推薦閱讀:
※12星座容易犯的理財錯誤
※理財事Vol.5 | 「啃老」「月光」的8090後,你要做一輩子的「扯線公仔」嗎?
※全職媽媽看過來:以後誰再說你沒有價值,你就把。。。甩給ta
※【小白財經】農民怎麼賺錢?
※如何優雅花掉年終獎,還能實現財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