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學略說—易、儒、道、釋三句真言

國學略說—易、儒、道、釋三句真言
【字體:大 中 小】
2008年11月08日來源:互聯網瀏覽次數: 65129

三句真言?儘管簡約,但並不簡單。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這個花朵是不美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植物,這個世界我想就要消失了,生物需要多樣化。同樣,世界需要多元文化,也只有這樣,文化才是光輝燦爛的。

拂去西學的遮蔽,拭去「封建」、「落後」的塵埃,重新發現國學的價值和魅力,重新定位國學的自我身份,就是重新發現中華民族自我,發現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這是自我文化覺醒的表現。

一、《周易》的真言

《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根,也是中國思維方式的活水,是中華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頭,是一部百科全書。它不僅深刻地展現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結構的特點,滲透在人們的生活方式、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價值觀念里,而且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比如說萊布尼茲關於「二進位」的思想,就得到了《周易》的啟發;同時,它也開啟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中國歷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周易》以乾卦為首卦,開啟了伏羲到孔子這樣一個儒家的思想路線,《歸藏》以坤卦為首卦,開啟了黃老道家系統,《連山》是以艮卦為首卦,則開啟了墨家的系統。當然其他各家也都受到了「易」的影響。

易道廣大,乾坤並建,陰陽消長,與時偕行。它的三句真言可以這樣概括:一、生生之謂易;二、保合太和;三、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第一、 生生之謂易

「生生之謂易」包括這樣兩層涵義:一是「富有之謂大業」;二是「日新之謂盛德」。

什麼叫「生生」?《周易》上講「天地之大德曰生」,意謂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周易》各卦產生的過程就體現了「生」的品格。六十四卦的產生,就是生生不息的過程。這種思想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思維方式。

只有變易才能生生,生生才能有富有,此謂「富有之謂大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富有,富有應該包括每人的道德水平、科技知識以及財富積累等,也就是說要成功立業,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的富有,還有精神財富的富有。一個人道德的缺失,可能會使你整個的財富化為烏有,中國人講「富不過三代」,為什麼?是因為後繼者沒有一種創業的意識和道德。

生生和富有另一層涵義是「日新」。所以它把「日新」作為一個重大的德性。「日新」就是「日日新」,用現代的話講就是不斷的創新,如果沒有不斷的創新,就不可能「富有」,也不可能「生生不息」。怎樣才能保持不斷地生生和富有?君子終日要勤奮不懈地工作,到了晚上又能夠不斷的反省自己,這樣就不會有災禍。一個不會反省自己的人是不會進步的,一個人能不斷的反省、反思自己才能不斷的生生和創新。

第二、 保合太和

《周易乾·彖》上有句話叫做:「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變化有一定的規則,在變化的過程中,每個事物都得到了它應有的位置,並「各得其所」,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取得一個協調、和諧。這種思想影響很大。

「和」的思想得到後來儒家、道家、墨家等的闡發,成為中國思想上一個核心的範疇和首要的價值觀,影響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內政外交。具體表現在,在人與自然關係上講「天人合一」;在人與社會關係上講「和為貴」、「和以處眾」;在國家、民族關係上講「和親善鄰」、「協和萬邦」;在人與人關係上講「仁者愛人」,和衷共濟;在不同文明間講「和而不同」,「和平共處」,在人的心靈上講平心靜氣、和氣長壽;在家庭關係上講「家和萬事興」;在經商上講「和氣生財」等,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格言。

第三、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這句話被看作是《周易》中的「易道」。「易」有「三義」,一曰變易,二曰不易,三曰簡易。

何謂「盡性」?首先,「性」就是我們說的人性,對「性」的本性,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說人性是善的,有人說性是惡的,也有人說性是善惡混的。其次,「性」是從哪裡來的呢?《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這說明「性」是「天」給我們的,是先天的。孟子講人性本來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慾所蒙蔽,因此,才墮入惡。所以我們應該去除私慾,把我們放逐的「本心」找回來,這叫做「求放心」。把原來的「本心」恢復起來,這就得「盡心」,即認識我們的「本心」是什麼。所以孟子講「盡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夠「盡心」,才能夠「知性」、「知天」。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命」可以理解為「天命」和「命運」。「命」和「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說「命」是「天」賦予的、不可改變的必然性,那麼「運」則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動中來掌握自己的命運。

二、儒家真言

《周易》開啟了儒家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源頭活水。後人把《易傳》歸於孔子的名下。正因為《易傳》為孔子所作,所以漢以後《周易》就成為六經之首。如果說《易經》是一種算卦的書,那麼《易傳》是從義理層面上來解釋《易經》的。儒家從義理上解釋《易經》是「重陽貴剛」的,而道家則和儒家相反,它是「重陰貴柔」的。《周易》上講:「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陰陽」、「柔剛」、「仁義」也可以分儒家和道家。儒家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講「經世致用」。

我把儒家的核心精神概括為三句話;一、以治平為本;二、以仁為核;三、以和為貴。

第一、 以治平為本

《大學》中按照朱熹排列次序第一章就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叫做「八條目」。不管是天子、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以上是「內聖」問題,「修身」以下則是「外王」問題,「內聖」也就是「超凡入聖」的問題。這就需要通過格物致知而誠意、正心,身修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內聖」可以直通「外王」。 現在為什麼一些人,甚至一些高級領導幹部,出現了很多貪污盜竊等問題。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格物致知,提高認識,然後正心誠意,去做修身的功夫。只有自己身修好了,才可以管理好家庭,如果連家庭都管理不好,他如何能治國呢?這當然會出問題的。現在很多高官倒台,都與此有關係。如果儒家的這「八個條目」我們都做的好,我想很多問題都可以避免。

治平為本,在政治上看,孔子是主張「德治」。從政時,你用政令和刑罰來壓服,那麼百姓可以作到不犯罪,但是並不能使他有羞恥之心;如果你用道德來教化他,用禮來引導他,那麼他就不會犯罪,並且有了羞恥之心。這是兩個層面,一個是「德治」,要人有一種道德的自覺來遵守法律和規則,這樣就不會出問題;如果只用刑罰,而沒有道德的自覺和自律,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總是處理了這個問題,那個問題又出來了。如果有了自覺的守法之心,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一個是「自律」的,一個是「他律」的,只有把這兩者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我想問題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政治上孔子要求君應遵君德,官應遵官德,為政者要端正,所以說「政者,正也」。如果只有命令,自己不以身作則,下面也不會執行的。用俗語講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這是治平的根本。

治平為本,從經濟上看,就是要從「小康」到「大同」的社會目標。 「大同」和「小康」的區別在於:「小康」是以「天下為家」,「大同」是「以天下為公」。小康是「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自己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把自己的兒子當兒子去愛他。「大同」社會是「天下為公」,那麼就不能僅「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是要把這種親情也推及到別人親人的身上,「不獨親其親,子其子」。孟子形容的「小康」社會就是「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這樣大家就可以有衣服穿,可以有飯吃,老年人就可以有肉吃,現在一些邊緣的地方還比較窮,還沒有達到「小康」社會的目標,這是「治平」的基礎。

治平為本,在道德上的要求,是要遵循「孝、悌、忠、信、仁、義、智、勇」這樣一些道德條目,「孝悌」不僅是「為仁之本」,而且能得到不「犯上作亂」的效果;從道德行為上要求「克己復禮為仁」,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視、聽、言、動上都要遵循「禮」的規範。只有「克己復禮」才能「天下歸仁」,這是社會治平的保證。

從教育上講,如果一個社會,沒有教育,這個社會就不能發展,也就不可能達到和諧境界。孔子主張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不受等級的限制。孔子的偉大之處就是打破了這種等級制度,使得每個人都有學可上,這就是「有教無類」。同時他打破學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率先私人辦學,為廣大人民開闢了上學的方便之門。

第二、 以仁為核

「孔子貴仁」。「仁」,是講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應該如何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呢?要「仁者愛人」。 「義」是你自己要作到,它由外在的道德行為內化為端正自我。「仁」則要求愛別人,人往往有一種本能的自愛心理,而喪失愛人的意識,所以強調愛人,只愛自己不是太自私了嗎?因此,「仁」是由己及人。「仁」包括三個方面的意思:

一是「己所不欲,勿施與人」,也就是你自己不願意要的東西你不要加給別人,我自己非常痛苦,我不能把痛苦轉加給別人,我要幸福,我也希望別人能夠幸福,我不希望自己的國家發生戰爭,我也不把戰爭加給別的國家。但現在卻不一樣,變成了「己所不欲,要施於人」,把戰爭加給別國的人民,這就不對了。

1993年在茲加哥召開了「宗教議會大會」,這個會議是為了紀念一百年前的「宗教議會大會」的,會上通過了一個「全球倫理宣言」,這個宣言提出了四條金規則,一是不殺人,也就是不要戰爭;二是不說謊;第三條是不偷盜,孔子講財富是每個人都所欲的,但要取之有道,偷盜是不道德的;第四點是不****,男女是平等的。這四條「金規則」的指導思想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就是說自己「立」起來了,也要使別人「立」,自己通達了、發達了,也要使別人通達、發達。發達國家自己發達了也要讓別的國家發達,這才是「己欲達而達人」,這才符合孔子的思想。

三是「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就是廣泛地給予老百姓以好處,又能幫助老百姓生活的好,而且要幫助不發達國家發達起來。如果能作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就是聖人了,但是要做到聖人的程度很難!孔子講,堯舜都難以做到,何況他自己。但是難並不意味著就不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

這三條就是講「以仁為核」。

第三、 以和為貴

孔子的弟子子有說過「禮之用,和為貴」。

「和」是中國哲學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最高的價值目標。

孔子把「和」與「同」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人格的標準,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是用「和」的方式處理人際的關係,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觀點,甚至不同的宗教信仰,但我們可以和諧相處,而不需要你打我,我打你;而小人就不同,凡是跟我有不同的意見,我就要打壓你,這叫做「黨同伐異」,有不同的觀點我都要消滅他。從這個意義上講,「和」在儒家的思想系統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中國從思維的源頭上,是講天地、男女、父母等多種元素事物融突和合而後化生萬物,它不是有一個絕對的、惟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來產生萬物,正因為這樣,所以中國的思維就從源頭上開創了多元的、包容的、沒有獨斷的這樣一種思維方式;西方是由惟一的、絕對的東西產生萬物就開出了二元對立的、獨斷的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就會認為只有我才是惟一的、絕對的真理,其它的東西都不是真理。這種情況下,對不同的意見就會採取排斥的方法。所以,西方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就講鬥爭,講非此即彼,講一方消滅一方。而中國思維方式從源頭上便具有包容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中國思想文化的一個特點,也是中國文化能夠包容各家思想的一個原因。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講,中國文化開出的是一個「和合」的思維方式,而西方開出的是一個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從思維源頭上講是完全不一樣的。中國的文化之所以偉大,之所以生生不息,確實有它的原因。世界上的四大文明,中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除了中華文明外,都曾斷裂過,現代的歐美文明是有今無古的,唯有中華文明是亘古亘今的,它沒有中斷過。這是中華文化以和為貴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表現。

三、道家真言

在宇宙之中,人雖然看起來很渺小,但在道家看來,人也是很了不起的,是「四大」之一,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從這裡來看,道家並非否定主體人的作用,也不是「避世」的(這一點我可能跟傳統的看法有些不同),其實,他是講如何批判社會的,他從批判現實社會中,提出了自己一套獨特的看法,闡發了自己獨特的價值理想和超越境界。我把道家核心思想概括為三句話:一、無為而治;二、有無相生;三、道法自然。

第一、 無為而治

為什麼講「無為而治」,這就是道家所探討的獨特的一種治理世界的方法。他這樣講:「為無為,則無不治」,就是說把「為」當作「無為」,把「無為」當作「為」,這樣就可以治理國家,我想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個領導,他事無巨細,什麼都管,你想能管的好嗎?肯定管理不好,所以,道家就講「道常無為無不為」。「道」經常是「無為」的,但是它「無所不為」。一個領導,你看他無為,其實他什麼都為了,因為他制定方針、政策、戰略、策略,制定工作的方案、制度和秩序,按照這個制度的規範去做,就能夠做好,對不對?這樣,實際上他都為了。對於老百姓來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百姓自然教化,這裡「正」字很重要,過去就講,皇帝「正」就能夠正朝廷,朝廷「正」就能夠正百官,百官「正」就能夠正天下。老子講的「我好靜而民自正」,皇帝正了,百姓自然正,不需要一個個地「正」,我們現在就很辛苦!如果你自己「正」了,你自己不貪污、不盜竊、不走後門,我想別人也不敢,這樣就可以「我無為而民自化」,人民就可以自己教化自己,自己改惡從善,這就是老子講的「無為而治」。

老子認為最柔的東西是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攻擊最堅強的力量也不能勝過它。所以「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你看現在的洪水,能把鋼筋混凝土的水壩一下子衝垮,所以,儘管是「柔」,但是它能克剛,能以退為守。有很多戰略思想是從《老子》這裡得到啟發的,譬如太極拳,為什麼能把一些工夫很好的人打敗,就因為柔能克剛。從這個意義上講,「無為而治」就像我們打太極拳一樣,能把國家治理好。中國歷史上,有兩次是用道家的思想來治理國家的,卻獲得了兩次盛世,這就是「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文景之治」我們可能很熟悉,影片《漢武大帝》有所描述。

另外一個是「貞觀之治」,唐初受當時「士族」門閥制度的影響,想從李姓當中找一個最有名的人,以提高自己的門閥,他們找到了老子。因此,在唐朝開始的時候,雖然儒釋道三教並用,但道家的思想是排在第一位的。當時,也是與民休養生息,取得了好的政治效果。

第二、 有無相生

老子不是只講「無」,他也講「有」,他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與無」。「有」好理解,萬物、人類都屬於「有」的範疇。但是「有生於無」就不好理解,過去經常批判這個「無」,有一種恐無症,好像「無」就是虛無,就是什麼都沒有。其實「無」是很重要的,

譬如說房子,如果房子是一個實體,你們能在禮堂里聽我講嗎?當然不能。用泥巴作一個杯子,中間必須是空的,如果中間是實的,那就沒有用,不能裝水。車軲轆中間必須是空的,它才能轉動,所以說「有無相生」。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道德經》,「道」就是「無」,是形上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德」呢?如果就具體的行為來說,它就是「有」,你待人接物,就是一個具體的事件,是你生活的一種「樣式」。從一定意義上說,《道德經》的「道」是講「無」,「德」是講「有」,這就構成了道德經。《老子》書當中,在講「無」的時候,並沒有忽視「有」,所以「有」、「無」相反而相成,兩個是互補的、相生的。

第三、 道法自然

《老子》中有句話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效法地的,地是效法天的,天是效法道的,道是效法自然的,那麼「自然」是什麼?有很多人對此作了探討,是在道之上有一個「自然」,還是說「自然」是「道」本身固有的一種特性?我們可以把自然看作是「道」的一種本然現象,即沒有誰來命令、支配「道」,老子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它是一種自然而然,正因為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的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一種自然境界。 「道」的自然而然的本質是什麼呢?第一點,不能加它一點,也不能減它一點,不能加減,不能損益。第二點,「道」是不主宰,既不主宰別人,也不要別人主宰它,它是這樣的一種品格;第三點,它不需要超越別的東西,而是自然而然的超越;第四點,它既是萬物之母,又不自以為是萬物之母;第五點,是相輔相成,雙贏互補的,也就是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它背負著「陰」,而抱著「陽」,是這樣的一種狀態,你們可以閉上眼睛想像「負陰而抱陽」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它的「和合」化生了第三者,就是「沖氣」。

儒道兩家正好構成了中國思想當中的兩條路向,這兩條路向又是互補的。它們又象是中國思想中的兩條大河,氣勢磅礴、亘貫古今,兩者既相反相成,又相得而益彰,在交融互設中維護著民族精神的平衡。我們人的手心是陽,手背是陰;人的軀體是陽,內臟是陰。任何事物都可以做這樣兩方面區分。所以中國的思想是非常有生命智慧的,它既講這一面,也講另一面,兩個又是互補的。這就構成了中國思想的偉大之處,也構成了中國哲學思想的精妙和深刻之處。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說儒家這樣子,道家那樣子,你要體會中國的思想確確實實是一個有機完整的體系,是由諸多概念、範疇構成的具有邏輯結構的體系,而並不像西方人所講的那樣,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沒有概念、邏輯。這是對中國哲學不了解。大家了解這一點,就應該為中國哲學思想的獨特性而驕傲。

四、禪宗真言

過去說佛教是從「西方」傳來的,玄奘從「西天」印度取經回來,它同我們現在所說的西方哲學不同。

佛教從漢傳入中國以後,經魏晉與「玄學」相結合,到南北朝時期取得了發展,粱武帝以佛教為「國教」,中國本土的儒道都成為了邪教。到了隋唐時代,佛教大盛。譬如說隋煬帝,儘管荒淫無恥,但他信佛,並親受菩薩戒。唐代三教並崇,武則天時奉佛,御前大會,三教都來。當時的總體情況是佛盛儒衰,佛盛道衰。佛教文化是當時的強勢文化,本土的儒道文化成為弱勢文化。

如果說八、九世紀,佛教在印度已衰微,那麼14世紀,佛教在印度便趨於湮滅。因此,佛教是依靠中國化了的佛教,而發揚光大的。佛教經「中國化」以後,在理論上和思維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特別得到大眾信仰的是中國化的禪宗。我所說的禪宗的三句話就是:一、明心見性(識心見性);二、無念為宗;三、頓悟成佛。

第一、 明心見性

禪宗的要義是識心見性,自成佛道。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故又叫佛心宗。這裡所說的「性」是指佛性,是什麼人能成佛,如何可以成佛,即成佛的根據問題。按照禪宗的說法,只要你能明心見性,就能成佛。禪宗認為,成佛的根據在內心,不需要外在的修行。《壇經》認為:人心本來是清凈的,萬法盡在自性之中,自性本來就是常清凈的。他舉例說,就像日月本來是明亮的,但為什麼看不見明日明月呢?原因是它們被雲霧遮蔽了。佛性亦如是,佛性本來就在心當中,自心就是佛,但是卻被塵埃給遮蔽了。如果有一天慧風吹來,吹散了雲霧,那麼也就可以看見日月,同樣只要將遮蔽佛性的塵埃吹拂走,就可明心見性,就可以成佛。他就說「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智慧即佛性,佛就是覺,佛就是智慧,智慧本來是常明的,只要去掉塵埃,就可以見到佛性。因「識心見性」的宗旨,是建立在人人心中有佛性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慧能認為,「一切萬法,盡在自身中」,「於自性中,萬法皆見」,「萬法儘是自性」,因而不需外求,成佛在自心。

第二、 無念為宗

無念不是說要斷絕念頭,離去念頭,沒有了念,也就意味著死去;而是要離境、離染。禪宗不是拒絕意識活動,而是要超越意識活動,要念念真如本性。不要有愛憎、執著,蔽於境。強調的是真心發露,如此才是無念。「無念者,於念而不念」,不念即超越,遠離雜念、妄念,不受制於世俗世界,於一切境上不染。 「無相」就是說也不要被戒律束縛,你自己自然就會去做不違反戒律的事情。

第三、 頓悟成佛

這是禪宗成佛的法門。佛性在你心中,如果你有了「善知識者」即明師指點,便可覺悟,立即成佛,「前念迷即凡,後念迷即悟」。識心見性只在一念之間,了悟自己的「本性」,成佛得解脫,不需要累世修行和各種外在功夫,也沒有階段次序的分別,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禪宗實際上解決了必然和自由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發揮主體的能動性,去掉長期形成的束縛、戒律和扭曲,充分實現主體的思維自由,去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禪宗其實是給了人一個「自由身」。

我今天講這十二句話,就是想讓大家掌握四家思想的內在精髓,省去了自己翻書、琢磨的工夫。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體會,也可能是錯誤的,所以請大家來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周易》入門之四:說卦傳解讀篇
大盈若沖,中國古代的君子風度
中國國學網-- 周易本義--序
《大學》求義:第十六章 正心與心正
讀《鵲巢》:最美的你遇見最愛你的人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