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古史(下):追蹤「種系大變換」

第二篇終於來了,讓大家久等數月,其中唯一原因則是懶,實在對不起,第一篇的地址。  在上一篇結尾,我本來說要講一講黎民與百姓以及東胡、女真、契丹、蒙古之間淵源的故事,但是參考到前者科普文章很多,沒有什麼爆炸性的新視角,而後者又不屬於上古史的範疇,於是決定換一個角度來講這些故事,本文將引用大量科普文章和考古新聞與採訪和少量論文,希望大家不要急於追著文字看結論,而要把每篇文章都看過去,因為它代表了大量的知識儲備,你直接看論文,是沒法看懂的,就和你讀哲學不知術語一樣,我的目的是每個人都能看懂。  不過種姓這個東西還是要談的,只是換個方式談。=============================================  這個故事要從一個最新的考古/人類學懸案講起。  在上一篇我提到,我們華北漢族的體質類型實際上更接近上古西北型,這是更接近於周人體質外觀的相貌,同時,也是秦兵馬俑的相貌。  於是大家是不是就很自然的認為這是周人入侵與擴張的結果?但更多的考古發現則讓人發現了明顯的問題,我們首先發現了現代北方漢族人體貌特徵形成於宋代,是古西北型,而我們現在了解到,漢唐人群的外表接近於古中原型,而古中原型實際上更接近今天的華南組與壯族組。這似乎稍稍能對應史書中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的歷史事實了。  但是等等!翻轉並非只有一次,我們更新的研究通過不同於傳統體質人類學的方式證明,漢族的父系高度一致。也就是說,古人的爹,基本也就是今人的爹。  那這就糟糕了,為什麼爹一樣,但是樣子差異巨大?這不科學!我們確信我們關於體質人類學和分子人類學的方法論是正確的,那麼就和物理模型一樣,現實要和理論不一致的話,一定有什麼事情是我們搞錯了。  於是大量的猜測出現了:第一個思路是,如果Y染色體(父系遺傳標記)沒變化而常染色體(決定人的性狀)有劇烈變化,那麼只可能是母系出現了混血。進而有人認為唐宋之交華北母系進行了大換血,華北漢族父系不變的基礎上,華北原生母系幾乎被淘汰了。但是這既不符合史料,也不符合我們對母系遺傳標記MTDNA的觀測。  於是有了第二個腦洞,一些人基於商人王族與平民體質外觀有巨大不同的事實,乃至文化都有不同,進而猜測漢到唐也是如此,存在一個東/北亞相貌的通知人群,統治著大量的古中原型平民。  這個說法看起來還是挺有趣的,不光邏輯上說的通,還有一些比較硬的證據。  

忽略那個微信號,那不是我的……

這是我們仰韶組的復原相貌,和我在上篇中給出的商人平民組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在商朝可能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種姓制度--外來的征服者不與被征服人群通婚。當然,比起雅利安入侵,商人進入中原更接近於兄弟民族的兼并,而不是異族的征服,所以我們的神話中沒有出現「高顴骨的帝甲乙丙丁帶領天邑商戰勝了塌鼻子的小黑人」,因為商人本身也沒把中原人當做另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群,這很可能說明了他們都說原始漢語。  扯遠了,我們現在再來看另外完全不同的一類相貌。

來看我。

還有我。

好吧,我們看到了什麼!!!這難道不是商人王族相貌嗎!難道不是典型的,北亞特徵?古東北與北亞類型的混合種?  有人說,老濕,不夠給力呀,我覺得這是捏人手法不行呀,你說的特徵不夠明顯嘛。  那麼這個怎麼樣?

我的捏人手法比較高。

  老濕,能不能再給力一點?

我比較突出特點。

好的沒問題。  這和秦兵馬俑的樣子完全不一樣。這不科學呀,我們再翻得早一點。

人物御龍圖

這臉基本還是北亞和古東北型的樣子,可能兼容一點古西北型的特徵。

圖2

來還有。  大家可以停下來猜五秒,這畫來自什麼位置,燕國或者秦國?  不不,這是楚畫,描寫的是楚國貴族升天的情節。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楚國貴族是長成這個樣子的,就和漢俑作者認為他們看到的人是那個樣子一樣。  所以上古是否真有一個延續下來的隱蔽的種姓制度?屈原所祭祀的神是漢族祖先神,帝高陽就是帝顓頊(高陽氏),是黃帝的孫子,我們且不說這些神話人物是否存在,只說這個認祖方式是在承認自己來自北方。而他的樣子,很可能是這樣偏北的模樣。  但是我們看看楚國的老百姓都是些什麼人?《楚辭》的經典越人歌是子哲封地老百姓(其實他們更該被叫黎民)的語言,漢語翻譯是: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    而它的真實發音其實接近: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隨河湖。  媽呀,這是什麼鬼?上古漢語的幾乎所有辭彙都是單字詞,比如河,江等等。所有雙字詞幾乎都是外來詞,比如崑崙,比如姑蘇。我們即便完全看不懂原始發音的意思,也知道--這完全不屬於任何漢語的子系統。  後來當代的語言學者把這個詩歌破解了,用的是泰語。所以可見楚人的頂層和底層確實如同商人的頂層和底層一樣:完全不是一個系統,完完全全不是。  所以我們是否就可以坐實,宋代以前中國一直存在一種事實上的種姓制度?各北方組群輪流奴役華南相貌的中原土著?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難以反駁的觀點。  但它也有屬於自己硬傷的部分--沒有挖出和藝術形象接近的人骨。比如老山漢墓,貴族女性雖然呈現了一定程度的當代華北,西北組的特徵,但是比起北亞組,其實還是更接近殷墟平民組。  那麼現在就出現了兩個不能解釋的問題。  1:藝術形象怎麼解釋?  2:當代華北漢族和古代殷墟平民組的差異為什麼如此之大?  先說第一點。實際上,藝術形象的事情直到最近才有一點解決的趨勢,我們很久前就明確的注意到了秦兵馬俑的技術似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前沒有類似的發展過程,而之後的漢俑雖然有一定的聯繫,但是技術水準下降了很多,比如兵馬俑是空心的,而後來的漢俑是空心的,尺寸也小得多。  現在我們才知道了秦皇陵可能整體選用了近東的技術來修建陵墓,其中的寫實「畫風」,可能也是獨特的。我們可以看到漢俑強烈的誇張風格,但是秦俑則完全沒有一絲誇張。  所以參考之前與之後的誇張風格,我們可以假設實際上漢人並沒有那麼極端的北亞相貌,只是進行了藝術誇張。或者因為游牧民族傳來的技術,人們學習到新技術後會傾向用該形象的原始版本來造型,乃至形成藝術形式,比如我們的後人看到日漫,很可能猜測我們的眼睛是很大的,才有這樣的藝術誇張,但是其實完全不是。  同樣的例子還在唐畫之中,唐朝人的雙眼皮已經遠多過漢朝時,但是依舊傾向畫成單眼皮。  所以結論是秦兵馬俑是特例,而之前與之後的藝術形象,卻是有所偏差的,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楚國和商朝可能確實存在某種程度的統治人群和底層人群的種系不對等。  再說說第二點,當代華北漢族和古代殷墟平民組的差異為什麼如此之大?  我們的思維定勢告訴我們,古代北方漢族進行了數波大規模的南遷。這個思維在我們腦中補全的形象是,河南漢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遷徙到了廣東,廣西,甚至成為客家人的遠祖。  但我翻閱無數關於古代人群遷徙的文獻後越來越傾向接受另外一個比較新的遷徙理論:實際上古代人遷徙的速度很慢,而距離也並不遠。更多是河北人遷徙到安徽,而安徽人再過江,形成一個波浪式的遷徙。  這樣就會造成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果,那就是漢族確實整體南遷了。但是並不是北方人直接到達南方。比如西北和遼東的漢族也許只會到達華北,這樣再集合史書來看,就說的通了。幾波遷徙的結果就是,到了唐宋之交,古西北與古華北人群逐漸到了現在的華北地區,而古中原人群則到了江南。  我在上篇說過,讓馬來人到俄羅斯繁育10代,馬來人也不會更象中國漢族。這是環境影響無法逾越的,體質外觀由常染色體決定,常染色體有一部份受自然選擇,但這自然選擇十分緩慢,比如我們現在才知道,歐洲人在六千年前才慢慢變白。這些在漫長的時間內演化出不大一致體質外觀的同父系的人群,通過這種波浪式的遷徙向南推進,最終構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比如我們確實無法想像那麼不願意改姓的古人,會從河南遷徙到福建後,就把張王李趙高頻的人群變成了陳林鄒曾人群,因為這可不是那個最早以封地為姓的年代了。實際上,陳林鄒曾人群可能自有姓氏以來本來就從來都不是北方族群。  同時,同屬於o3父系的人群可能不止是華夏,還有華夏的前身先羌,也就是以古西北人群為主的族群,他們本來就是使用原始漢藏語的人群,和其他原始漢語人群的父系恐怕沒有任何區別,類似於被寄養到不同家庭的親兄弟,o3三大簇的爆發時間在6000年到4000年前,而這時候不光沒有漢族,連華夏也沒有,只有先羌,而漢藏分離,也僅有5000年。這人群即便重新進入華夏文化圈,也不過是寄養在別家的孩子回家一樣的性質,不會在Y上體現出任何實質意義上的不同。  另外一些文獻指出,o3在上古並非一路南下,南下是在中古進行的,恰好o3是向北的,這些人群重新內附的話,也不會有在Y上體現出任何痕迹。  所以無論鮮卑還是蒙古,講講自己是黃帝後裔,也許還真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阿爾泰語系人群中o3確實佔了很大比例。  於是,我們可以有了一個最終的結論,華夏與o3其實和女性氣質與女性的關係一樣。大多數華夏都是o3,正如大多數女性都傾向傳統意義樣的女性氣質一樣。但是不是說o3一定是華夏,男人也有些擁有典型意義上的女性氣質。同理,華夏也未必是o3,很可能在三代時期,華夏人群中就有大量o1,o2甚至N和C了。  而更複雜的是,同為父系o3,因為各地母系的差異和以幾十代為度的環境適應,體質外觀上也會差異巨大。所以說,這血統和文化,這人類,是真複雜。
推薦閱讀:

疑犯追蹤第五季會變成最終季嗎?
視覺追蹤之相關濾波器
追蹤大腦中的偏見
濟南原配燒小三追蹤:原配借口充電將汽油潑向孩子
中國古代戰場秘境追蹤:烏蘭布通古戰場 (十九)

TAG:追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