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巢:我花開時百花殺

導言: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由於他的人格魅力和過人膽識,最終取代王仙芝而成為這場大起義的總領袖。由他領導的這場大起義摧毀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軍閥割據混戰的黑暗社會的僵死局面。為社會由分裂向統一過渡準備了條件,從而推動了歷史繼續向前發展。

正文:黃巢,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出身於一個世代販賣私鹽的家庭。少讀經書,能言善辯。又善於騎射,負氣仗義。他曾幾次應試進士科,但皆名落孫山。在長安應試期間,他深刻洞悉到了唐王朝的腐朽黑暗,滿懷激情地寫了一首《不第後賦菊》詩。詩中寫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表達了黃巢推翻唐朝腐朽統治的雄心壯志。

翻卻曹州天下反

黃巢所處的那個時代,正值唐朝末期。宦官在中央掌權,藩鎮在地方割據,社會更加黑暗。統治階級腐朽透頂、驕奢淫慾,為追求奢侈糜爛的生活,皇室、官僚和地主加緊對農民的搜刮盤剝,苛捐雜稅越來越重;加上連年不斷的天災人禍,農民紛紛破產,到處逃亡。特別是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中原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只能以草根、樹葉充饑,而官府不但不及時賑災,反而催逼日緊。黃河下游開始流傳「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的民謠,一場革命風暴即將到來。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濮州(治所在今河南范縣)私鹽販王仙芝與尚讓兄弟聚眾數千人,於長垣(今屬河南)揭竿而起。王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傳檄諸道,斥責唐朝吏治腐敗、賦役繁重、賞罰不平等罪惡。次年六月,王仙芝等攻陷了濮州、曹州(今山東曹縣),並擊敗了前來鎮壓的官軍。這時,黃巢與族兄弟子侄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眾數千人,在曹州響應王仙芝。各地飢餓的農民也爭先加入起義軍,數月之間,起義群眾就達到了數萬之多。黃巢和王仙芝兩支起義隊伍匯合之後,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採取了避實就虛的流動戰術,轉戰於黃河、淮河流域,屢敗官軍,連克州縣,聲勢日大。唐王朝見鎮壓無望,遂採取政治誘降的手段。在起義軍攻到蘄州(今湖北蘄春)城下之時,以「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的官職來引誘王仙芝。王仙芝一度為之動搖,黃巢大怒,斥責他說:「當初大家公立誓言打天下,現在你卻要獨自出去做官,對得起五千多個兄弟嗎?」在黃巢等人的堅決反對下,唐朝的誘降活動最終失敗。但起義軍內部也出現了裂痕,怒不可遏的黃巢在出拳把王仙芝打得頭破血流之後,自率二千人馬北上,與王仙芝分道揚鑣。隨後,王仙芝戰死黃梅(今屬湖北)。眾將乃公推黃巢為主,號稱「衝天大將軍」,改元王霸,並設官分職,初步建立了農民軍政權機構。

期間,起義軍縱橫中原、轉戰南北,在廣州,攻殺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在揚州,擊敗淮南節度使高駢,嚇得他慌稱中風,躲進城中不敢應戰。起義軍順利渡過江淮,向沿途官軍發出檄文說:「你們各守各自地界,不要觸犯義軍鋒芒。我們要進擊洛陽,直取長安,只向皇帝問罪,不幹眾人之事!」諸藩鎮只顧自保,哪敢違抗?起義軍如入無人之境,迅速佔領洛陽。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百官投降。起義軍乘勝西進,直撲潼關。唐朝上下慌作一團,嚇得唐僖宗只能每日以淚洗面。

衝天香陣透長安

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取東都洛陽後,旋即攻取陝州(今河南陝縣)、虢州(今河南靈寶),向戍守潼關的唐軍發出檄文,要其不要抗拒義軍。起義軍巧妙地從一條官軍忘記設防的小道進入關內,里外夾攻,迅速佔領潼關。消息傳到長安,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所率神策軍的護衛下,狼狽逃往成都避難。

隨後,黃巢大軍兵不血刃,進入長安。來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員全部出城投降,並迎接黃巢入城。長安百姓扶老攜幼,夾道歡迎。黃巢坐著金色肩輿,在眾將的簇擁下,率大軍浩浩蕩蕩進入城中。尚讓撫慰市民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不會像李唐皇帝那樣虐待你們,你們儘管安居樂業吧!」

十二月十三日,黃巢稱帝,國號大齊,改元金統。起義軍歷時六年的流動作戰,終於迎來了這場反唐農民戰爭的全盛階段。黃巢也終於實現了自己「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夙願。

獨倚欄干看落暉

黃巢起義軍雖然順利地奪取了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建立了農民政權,但卻沒有出台什麼改革措施,穩定人心。在沿途要地如洛陽等處均未派兵駐守,更未能及時追殲唐室殘餘,殲滅關中潰散的禁軍,卻忙於分官封爵,享受富貴。這就給了唐軍以喘息的機會。所以唐僖宗得以從容地組織力量,進而組織反撲,使起義軍由勝利走向失敗。

中和二年(882年)四月,唐朝宰相、充諸道行營都統王鐸統率大小十多路官軍,四面包圍長安。長安城裡的糧食供應發生了嚴重困難。由於久困、封鎖,起義軍缺糧,形勢日趨不利。是年九月,署同州(今陝西大荔)防禦使朱溫叛變義軍,舉州降唐。唐朝又召來了沙陀族的雁門節度使李克用,率領4萬騎兵進攻長安。15萬起義軍在梁田陂(今陝西華縣西)遭到大敗,損兵數萬。黃巢見起義軍節節敗退,糧食也將吃光,只好撤出長安。

次年,起義軍猛將孟楷攻破蔡州(今河南汝南),卻被襲殺於陳州(今河南淮陽)。黃巢為報義軍孟楷被害之仇,誓拔陳州。堅城之下,連攻近300天不克,起義軍實力受到極大消耗。中和四年二月,李克用應率沙陀兵5萬,南渡黃河馳援陳州。在藩鎮武裝及沙陀兵聯合攻擊下,黃巢被迫解陳州之圍北撤。在中牟(今屬河南)北又遭沙陀軍襲擊,大敗,尚讓、葛從周等降唐。黃巢率義軍北渡汴水(今河南汴渠),東奔兗州(今屬山東)。六月中旬,黃巢為叛將尚讓追及,再敗,于山東萊蕪西南的狼虎谷不屈自刎。唐末農民起義自此徹底失敗。

這場農民起義給我們留下的歷史教訓彌足珍貴,總結起來,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在於:第一,起義軍雖然打出了「平均」的旗號,但卻缺乏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來實現這一口號。第二,起義軍內部存在著嚴重的「流寇主義」思想。他們曾經長期採取單純的流動戰術,常以招降納叛的手段去擴大軍力,並熱衷於城市的物質財富,不重視根據地和地方政權的建設,故當唐軍圍攻長安時,起義軍兵糧來源斷絕,致使自己處於被動困境。第三,起義軍佔領長安後,農民領袖滋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黃巢忙於做皇帝,未能及時消滅唐朝殘餘勢力,致使唐軍得以重新集結,迅速反撲。第四,黃巢起義後期,軍事盲動主義表現得十分嚴重。長安失守後,黃巢率軍轉戰河南,這時他本應避實擊虛以保存實力,而他卻放棄了以往常用的游擊戰術,長期屯兵於陳州堅城之下,與唐軍作大規模的硬拼消耗的陣地戰,結果屢戰失利,喪盡了起義軍的有生力量。第五,起義軍的內部分裂與將領的動搖投敵,尤其是在起義軍處於困境中,大將朱溫的叛變造成極大損失。

黃巢領導的這場農民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推動了各地的農民鬥爭,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腐朽統治,對後世的農民戰爭具有深遠的影響。

推薦閱讀:

黃巢滅亡前後的混亂局面
黃巢到底多殘忍
李克用與黃巢,唐末兩大梟雄如何展開對決
唐末民變、黃巢之亂和白馬之禍
黃巢的反詩

TAG:黃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