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家風與修身
06-08
魏懷習中國有句俗話:「富不過三代」,究其原因,就是家風建設出了問題。每個家庭都想子孫綿長,家族興旺。縱觀當今,高官紛紛落馬,富二代劣跡驚世,令人痛心。痛定思痛,我們反思成因,修身與家風建設首當其衝。在弘揚傳統文化為現代服務的時候,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建設的基礎——家訓文化,對於我們今天的家庭美德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古代家訓,一般是父母對子孫、家長對家人、族長對族人的訓示教誨,也包括兄弟姊妹間、夫妻間的誡勉囑告。家訓又是家法,族訓則是族規,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違者必究。那麼,古代傳統家訓有多少呢?大致包括五個方面。一、孝與敬 百善孝為先,「孝」是傳統倫理的基礎。「孝」從「文」即教,孝的文化傳承,是教的根本。孝順雙親是家庭道德最為根本的道德規範,傳統家訓無一例外地都把「孝」放在家庭道德的首位加以強調。孔子始創儒家學說,始於春秋,臻於兩漢,盛於唐宋,衰於清朝,成為兩千多年一統江山的文化主流。家訓中都將「孝」與「敬」聯繫起來加以要求,認為「養」固然重要,而「敬」更應提倡。《曾子·治家格言》云:「孝有三:大孝尊親、次之不辱、下之以養。」《林氏傳世家訓》第一條即「崇孝道」:「孝始於事親,終於報國,移考以作忠,即顯親以全孝,此之謂大孝。孝為立身之本。若不孝於親,必不能忠於國,友於兄弟,睦於宗親、鄉黨,合群於社會,必反為社會之蠹蟲……」假如一個人對自己的雙親不孝,何以忠於國?更無益於社會。孝敬在古訓中慎始慎終,生要孝,祭要敬,對祖先要敬之如在。《朱子家訓》:「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江蘇《高氏家訓》:「重祭祀:祭祀之道,國家之大事,家族之大禮。國祭炎黃祖先,家祭本族先祖。遠祖毋忘祭掃,祭祀務必心誠。承先啟後,家族昌盛。」二、友與恭 傳統家訓論及家庭成員之間關係時,都要求「兄須愛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纖毫利,傷此骨肉情。」(方孝孺《遜志齋集》)在兄弟關係上,強調兄友弟恭。兄弟妯娌間的和睦相處甚至是「齊家」更為重要的條件,正如《顏氏家訓》所說,這是因為兄弟之間「各妻其妻,各子其子」,易生嫌隙。兄弟之間的關係處理好了,妯娌之間的團結合作才有了保證。三、義與順 夫妻關係強調夫義婦順。「夫為妻綱」並不全是男尊女卑的觀念,男人作為家庭支柱,為人丈夫,要從「三綱」上定住位。三綱是指性綱、心綱、身綱;不動稟性(不發脾氣)為性綱,不起私慾為心綱,沒有不良嗜好為身綱。生氣是性綱倒;罵人是心綱倒;打人是身綱倒。「綱」之意為「領」,必須要把女人領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兒女。如果男人做到位,則家中少災難;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則家中多災多難。夫義妻順是家庭興旺的基礎。《增廣賢文》中說道:「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鄉黨和而爭訟息,夫婦和而家道興。」四、正身與率下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司馬光的《居家雜儀》指出:「凡為家長,必謹守禮法,以御群子弟及家眾。」李昌齡認為為父為師要遵守為父為師之道,而「為父為師之道無它,惟嚴與正而已。」(《樂善錄》)趙鼎《家訓筆錄》特彆強調,子女多的大家庭,家長更要憎愛不偏,「唯是,主家者持心公平,無一毫欺隱,乃可率下。不可以久遠不慎,致壞家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樣道理,自己沒有給子女做好榜樣,想讓子孫後代成為忠孝賢良,只能是一廂情願。因此,家長要成為子女的楷模:「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顏氏家訓》)為父為師者,一定要行為師表,率先垂範。五、養與教 儒家強調修、齊、治、平的統一,把「修身」視作「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在做好「孝與敬」、「友與恭」、「義與順」、「正身率下」的基礎上,要把教育子弟家人立身修德擺在突出位置,這才能齊家。《朱子家訓》曰:「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林氏傳世家訓》:「天下無不慈之父母,但庭訓不立,則溺愛不明者有之。故父母之於子女,必幼而教以孝悌,稍長而授以學業,其頑劣者,亦必嚴為教訓,勿姑息以養是非。為父母者尤須以身作則,務使其子女自幼即有行為矩范。」「人生在世,非教育不能成器,非讀書明理不能成就大業。教育以培養其立身致用之本;讀書以達其為人處世之用。二者缺一不可。」嵇康《家誡》:「人無志,非人也」;諸葛亮《誡子書》:「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包拯《補遺》:「後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邵雍《誡子吟》:「有過不能改,知賢不能親,雖生人世上,難為人上人」,等等。家訓是前人人生經驗的精華,雖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封建主義綱常禮教。但是,民族傳統是靈魂,絕不可把嬰兒和髒水一塊潑出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立志 修身 博學 報國》——修身篇之一
※《修身集》之二
※修身(杜維明著 胡治洪譯)
※立領修身襯衫+蓬蓬紗裙 夏日出遊美搭...
※無欲則剛——「修身」到底在修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