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鄘風·牆有茨(原文)(題解)(注釋)(譯文)(賞析)

詩經·國風·鄘風·牆有茨(原文)(題解)(注釋)(譯文)(賞析) 題解:衛國人民對統治者荒淫無恥的揭露。

原文: 牆有茨,不可掃也。1中冓之言,不可道也。2所可道也,言之丑也。3牆有茨,不可襄也。4中冓之言,不可詳也。5所可詳也,言之長也。牆有茨,不可束也。6中冓之言,不可讀也。7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譯文:牆上長蒺藜,不可掃掉呀。宮中秘密話,不可相告呀。如能相告呀,說出醜死了呀。牆上長蒺藜,不可除光呀。宮中秘密話,不可張揚呀。如能張揚呀,說來話很長呀。牆上長蒺藜,不可捆住呀。宮中秘密話,不可講述呀。如能講述呀,說起真羞辱呀。  

注釋: 1、茨(音詞):植物名,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有刺。 2、中冓(音夠):內室,宮中齷齪之事。 道:說。 3、所:若。 4、襄:除去。 5、詳:借作「揚」,傳揚。 6、束:捆走。 7、讀:誦也。

【賞析】  這首詩內容與《新台》相承接,《毛詩序)渭「《牆有茨》,衛人刺其上,公子頑通乎君母,國人疾之,而不可道也」。公子頑,即昭伯,是衛宣公之子,《史記·衛康叔世家》說是伋之弟。君母,即衛宣公所強娶伋之未婚妻齊女,也就是衛宣姜,是當時惠公之母,故稱「君母」。公子頑私通君母宣姜事,《左傳·閔公二年》有記載。因為惠公即位時年幼,齊國人為了鞏固惠公君位,保持齊、衛之間親密的婚姻關係,便強迫昭伯與後母亂倫。儘管這是受外力脅迫促成的,但究竟是下輩與上輩淫亂,是最不齒於人的醜聞,確如朱熹所言「其汙甚矣」。衛國人民對這種敗壞人倫的穢行,當然深惡痛絕,特作此詩以「疾之」。

  本詩三章重疊,頭兩句起興含有比意,以巴緊宮牆的蒺藜清掃不掉,暗示宮闈中淫亂的醜事是掩蓋不住、抹煞不了的。接著詩人便故弄玄虛,大賣關子,宣稱宮中的秘聞「不可道」!至於為何不可道呢?詩人絕對保密,卻又微露口風,以便吊讀者口味。丑、長、辱三字妙在藏頭露尾,欲言還止,的確起到了欲蓋而彌彰的特殊效果。本來,當時衛國宮闈醜聞是婦孺皆知的,用不著明說,詩人特意點到為止,以不言為言,調侃中露譏刺,幽默中見辛辣,比直露敘說更有情趣。全詩皆為俗言俚語,六十九個字中居然有十二個「也」字,相當今語「呀」,讀來節奏綿延舒緩,意味俏皮而不油滑,與詩的內容相統一。三章詩排列整齊,韻腳都在「也」字前一個字,且每章四、五句韻腳同字,這種押韻形式在《詩經》中少見,譯詩力求保留這一韻味。

推薦閱讀:

解讀神秘:圖說中國風水簡史
【暢遊世界--亞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風光(13)
◎卷八 八之三〔國風〕
1890年的泰國風情

TAG:詩經 | 賞析 | 注釋 | 譯文 | 國風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