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總結佔中:北京是大贏家

發表時間:2014-12-08 16:05:39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網站12月4日刊文,稱在整個「佔中運動」中,北京成為最大贏家。該文指出,反對派發起的佔中使得整個香港社會泛政治化及族群撕裂,無論結果如何,香港都已成輸家;中央政府卻從此次運動中凝聚了力量,得以打擊外部敵人。

觀察者網刊登譯文如下(有個別字句刪節):

抵抗是徒勞的

北京正成為抗議活動的大贏家,而佔中運動撕裂了香港社會。

一股寒意正籠罩住香港,要求開放2017特區特首選舉提名權的佔領中環運動,正進入第三個月。這有可能是最後的階段。經過60天在佔領街頭和與警察警棍的抗爭之後,示威者幾乎毫無進展,北京寸土不讓,不願在中國領土上放開普選。香港卻可能被這次運動弄垮——特區政府被輕視,警方被懷疑,社會被撕裂。即使對香港特首梁振英和示威者的堅定反對者來說,這次佔領活動的結束也像一次皮洛士式的勝利(註:西方諺語,意指代價高昂的勝利,得不償失的勝利)。另一方面,北京中央政府,很可能對局勢的變化感到高興。它成功地動員它在香港的盟友並使這次運動在大陸名譽掃地。「阿爺」,正如中央政府被香港所熟知的那樣,它正牢牢的掌控全局。

儘管佔領香港的兩個主要商業場所的活動還沒有結束,抗議者的策略卻顯得陷入絕境。在1000多名示威者響應學聯和學民思潮這兩個抗議活動的主要組織者的號召之後,於11月30日晚對市政府總部和特首辦公室進行了圍攻,隨即警方與抗議者發生了數小時的衝突,使許多人額頭染血。第二天,學生領袖周永康和黃之鋒承認圍攻失敗並向支持者道歉。黃,18歲的學生領袖,在12月1日後開始絕食抗議試圖贏得同情,這也許可以使他帶著少許榮耀來結束這一運動(註:絕食已經放棄)。但是這些策略還不夠,不足以拯救這場運動。

挫折的跡象比比皆是。香港高等法院12月1日頒布禁制令,申請由當地巴士公司提交,以清除金鐘地區的示威者,這個繁忙的商務區已被佔據了超過60天。在11月24日法院批出一個類似禁令之後,警方已經清理繁華購物區旺角的佔領活動。

抗議者和他們的支持者中正在產生內部分裂——學生,提倡民主的議員,佔領運動的智囊團,和有自己議程的邊緣群體——越來越明顯。佔領運動的創始人,當地大學的兩位教授和一名牧師已經向警方自首,為這場導致部分城市癱瘓的非暴力反抗活動負責。(他們幾個小時後被釋放且不需要繳納保釋金。)自首是一種有爭議的姿態,因為許多抗議者認為這「出賣」了留守的示威者,還會進一步喪失運動在廣大市民眼中的合法性。

事實上,公眾似乎已經開始攻擊了抗議者。據11月中旬的民意調查顯示,約70%的居民想要結束佔領運動。泛民的公民黨議員湯家驊警告說,繼續佔領可能導致「連鎖反應」,使得更多人反對,泛民將在2015年及2016年選舉中付出寶貴的議席代價。佔領運動發起人和多數議員都建議學生和其他抗議者撤退。

然而,儘管香港當局似乎已經佔了上風,這可能是一個短暫的勝利,贏得勝利的背後是成千上萬的過度勞累、不堪重負、甚至負傷的警察。

不和的種子已經在香港政府和那些認為特首是中國政府傀儡的人群之間播下,警察成為政治化的手臂。數百名被Facebook、在線論壇、和智能手機APP鼓動起來的快閃抗議族成為旺角幾乎每晚都要出現的一道景色——有時目的在於癱瘓商業。這種類型的抗議活動可能成為強硬抗議人士在運動結束後繼續傳播他們的信息的方法,但這也可能進一步削弱支持他們的普通民眾。香港分析師有理由擔心,一旦被稱為一旦被認為是一個順從的金融之都,今後將更難管理。

更糟糕的是,這場運動撕裂了香港的社會結構,使得家長和孩子,老年人和年輕人,朋友與朋友產生對立。阻塞道路、癱瘓商業、挑釁警察是否真正值得讚賞在人群中產生分歧,即使這些行為被冠以追求民主之名。很多人在Facebook或WhatsApp這樣的社交媒體平台上宣布他們的熟人,有時甚至是親密的家庭成員,不同意他們的觀點的人是「非朋友」,這一現象成為社會分裂中的令人不安的領頭羊。

香港每個人可能都會因佔領運動受點傷,無論是在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但北京的一些可能會微笑。經過數年的統一戰線工作(也可能是幾十年)似乎已經得到了回報。北京已經證明,它知道如何把正確的手段在香港擴大影響力——所有的地方政府官員都應遵守規定,富豪們反對佔領,草根團體舉行反佔領活動。一個商人認為梁振英應該辭職,他將很快被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的位置上解職,作為一種紀律和責難。親建制陣營的行列很可能會收緊,而反對黨泛民陣營則繼續留在混亂之中明爭暗鬥。

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已在許多大陸人的眼中成功貶低了這次學生抗議活動。隨著運動瓦解,甚至間或演變成暴力活動,中國門戶網站開始每天報道香港抗議活動,他們往往把重點放在混亂上並把示威者描繪成一群流氓。在新浪微博上,大多數關於香港的佔領運動的消息的評論都是負面的。「看到香港的騷亂之後,我覺得我不想要民主,」一個東部城市大連的商人王海寫道。「如果中國大陸擁有這種類型的民主事情將會更糟。」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政府仍然希望香港作為一個穩定的金融之都的角色和外資進入中國的關口,證據就是11月17日滬港通股票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的啟動,一個令人期待已久的計劃,允許投資者在香港交易的上交所的股票,反之亦然。然而,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更少依賴香港,這一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這可能意味著,北京不會理睬香港擴大民主化的呼籲。

佔領中環運動可能成為香港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政治成為毒藥,企業感到不安,人民躁動不安。在日常生活中,這個英國前殖民地的治理將變得更加困難,在一些人群之中,特別是那些不滿和憤怒的年輕一代,他們將設法破壞當局的統治。但是從北京的角度來看,佔中運動可能是一個積極的發展,中央政府得以暗中支持盟友、打擊敵人。「阿爺」似乎已經掌握大局。

香港市民集會反對「佔中」


推薦閱讀:

奧巴馬,並非現實主義者 | Foreign affairs
"脫亞入歐論"到「堯舜禹抹殺論」到「神代史抹殺論」到「大東亞共榮圈」?
建國後中國為什麼選擇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
中美關係未來還是要走向合作的

TAG:美國 | 政策 | 北京 | 外交 | 外交政策 | 總結 | 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