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弘毅:西方民主經驗對香港民主發展的意義不大 | 本社編輯部 | 灼見名家

我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在港大教書,我當時的研究範疇主要圍繞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起草,而從1985年到1989年就是基本法起草到頒布的時間。我當時剛剛開始在港大教書,為此我就買了劉兆佳教授所著的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劉教授也寫了很多中文文章,我深入地閱讀劉教授的著作,論文大量引用,所以今天很榮幸能在這裡發言。

香港的獨特民主路

劉教授其中一本書名為《香港的獨特民主路》,我以這書名作為發言題目。劉教授指出,香港的民主發展原動力與其他地方並不相似。其他殖民地希望脫離殖民者的統治,所以出現民主運動。然而,香港民主化的起源卻是源於中英聯合聲明,因為中英聯合聲明規定香港在1997年以後成立新的特別行政區和政治體制,所以港英政府就在1980年代開始推行大型的政治改革。基本法的起草目的也是為1997年的政治改革設立藍圖,這就是香港民主改革的起源。

這民主化的過程不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劉教授最新出版的一本書把香港政治形容為「自由威權政治體制」。這種混合式的政治體制既有自由的成分,包括人權的保障、法治、司法獨立等,也有所謂威權的成分,與西方民主體制有異。

劉教授指出香港民主化和其他國家的一個主要分別,就是一般政治發展的順序。一般國家是先有民主然後才有自由、人權、法治。然而,香港政制發展次序卻和很多發展中國家不同。殖民地時代後期,香港已經建立了法治、人權、自由的保障,後來才出現民主化,這也是香港民主的獨特情況。針對這獨特情況,劉教授認為這影響到香港市民對於民主的要求,因為港人對於原有的法治、自由、人權已經比較滿意,他們不一定非常熱衷於西方式的民主普選。

民主化是香港的永恆課題

雖然香港人對於爭取西方式民主普選的訴求並非十分強烈,但劉教授認為這民主化的課題還是香港社會的永恆課題。在可見的將來,普選問題估計繼續存在的這一觀點很有意思,因為其他地方不會有這樣永恆的議題。劉教授指出,中央政府對於香港民主化的主要方針或政策,是先把國家的安全、利益和發展放在首位,所以香港的民主發展一定要符合這些需要。民主只是一種手段,它的目的是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我們不能忽略其他重要目的,例如保障香港的繁榮穩定和維繫良好的中央特區關係。所以民主並不是唯一或絕對的——起碼以普選為基礎的民主並非絕對。

另一方面,對於香港的反對派或所謂的泛民主派,劉教授有很深入的分析。劉教授指出,他們的政治主張過於理想化,不懂得忍讓、妥協和協商,過分相信信念、理想、原則和道德的感染力,幾乎全盤接受西方政治學教科書對於民主的說法,不承認不同於西方民主、具香港特色的民主之道。這個對於反對派的分析,我覺得非常正確。劉教授也指出反對派和中央的互不信任和對抗,是香港政治環境的主要特徵,相信大家也同意這一點。

對於香港民眾和政治文化,劉教授也有很深入和全面的研究。這個研究早在80年代已經開始了。他指出,香港人有種矛盾的民主觀,他們的民主訴求是由實用或功利主義所驅動的,因此他們的民主訴求是比較溫和和務實的。他也指出,香港人的真正文化有著兩個不同的文化元素:一種為參與者文化,就是要求民主參與;一種是順民文化,而這並不是香港的獨特文化。有研究指出,東亞民眾對於民主的理解與西方社會有異。東亞民眾比較著重於「善治」或是「賢治」,民眾需要有集體意識,社會才會和諧,而香港的政治文化某程度上也有這些元素。

從三方面看香港政治體制

劉教授發展了一套非常具系統的理論架構,用以研究香港的政治體制。如果大家讀一下他的新書,會知道他從三方面研究香港的政治體制。第一是從制度和架構層面研究,第二是從政治環境方面研究,第三就是從政治形態方面研究。他指的政治環境,包括中央在香港的政治的角色、港人對中央的態度、管治精英和反對派的政治鴻溝、司法機關的態度和公民社會的發展等等。至於政治形態,包括政治遊戲規則缺乏共識、執政派和反對派的分裂、內部分化、行政和立法關係緊張、管治困難、中間路線難走等等。我認為這些觀點都非常具啟發性。

更多精采文章

  • 劉兆佳:不要讓一國兩制走上歪路

  • 習主席講話對香港困局有何玄機?

  • 馬時亨:背靠祖國,發展多元經濟

  • 細說中央政策組的演變

  • 羅冠聰:一代人的困局 

  • 回到我剛才說的香港政治體制特質,也就是自由威權政治體制。其實這體制在世界上很多國家也存在,並非香港獨有的。但香港的自由威權政治體制有一些特點,其中最大特點就是香港的管治精英可以長期執政,就像新加坡一樣,但普選仍然存在,而這些管治精英亦有機會在普選中落敗,繼而變成在野黨。上次馬來西亞選舉,執政黨也是差一點就落敗。觀乎香港情況,管治精英可以長期執政,但反對派也有相當民眾基礎,政治能量相當大。從選票上的比例看,愛國愛國力量並沒得到多數選票。

    劉教授同時指出,香港政治體制的現實情況就是有效管治並不容易。他表示特區政府管治舉步維艱,社會衝突增加、經濟下滑。這確實是香港的政治現實。另一個問題是香港不同的政治力量無法就政治遊戲規則達成共識,所以政治鬥爭難以平息。除此之外,香港的政黨力量和功能薄弱,難以發揮政治中介的角色。還有一個很實用的概念:香港社會、民眾還沒形成政治命運共同體。這是很有趣的概念,也許日後劉教授有機會再解釋一下。

    民主不單單由普選構成

    劉教授的著作有一個發人心省的觀點,他追問什麼是民主?民主就是普選嗎?有沒有其他構成民主的重要元素?引用劉教授的說法,這是「過於偏頗的民主理解」。普選是民主的唯一定義嗎?其他價值例如自由、法治、社會穩定、有效管治、經濟發展呢?香港有媒體、群眾的積極政治參與,有自由開放的政治局面,執政者的權利受到民眾和社會的制約,執政者需要考慮人們的利益和訴求,這些不也是香港民主的體現嗎?這些問題值得思考。

    最後,劉教授認為西方民主發展和理論對於香港的民主發展用途有限,我非常同意。除了劉教授以外,香港其他的政治著作都是把西方的民主理論完全應用在香港,把香港視作獨立政治實體。從社會科學角度看,這做法有其不足之處。

    推薦閱讀:

    施食後的法佈施 ------- 一點經驗談|無心個人網|個人網 - 觀世音勝妙羅網 - p...
    結婚的8個經驗之談
    歷史的經驗(十)
    本命經驗談
    【技巧】釣友總結黑坑釣鯉魚經驗

    TAG:經驗 | 香港 | 意義 | 發展 | 名家 | 西方 |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