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史記 三十世家 楚世家

  昭王之出郢也,使申鮑胥請救於秦。秦以車五百乘救楚,楚亦收餘散兵,與秦擊吳。十一年六月,敗吳於稷。會吳王弟夫概見吳王兵傷敗,乃亡歸,自立為王。闔閭聞之,引兵去楚,歸擊夫概。夫概敗,奔楚,楚封之堂谿,號為堂谿氏。

昭王逃出郢都時,曾派申鮑胥向秦國請求救援。秦國派了五百輛戰車救助楚國,楚國也聚集殘餘士兵,和秦軍共同反擊吳國。十一年(前505),六月,在稷打敗吳軍。恰好吳王的弟弟夫概見到吳王的士兵傷殘敗退,於是逃回吳國,自立為王。闔閭聽到這個情況,立即率軍撤離楚國,回國去攻打夫概。夫概失敗,逃到楚國,楚國把他封到堂谿,號為堂谿氏。

  楚昭王滅唐九月,歸入郢。十二年,吳復伐楚,取番。楚恐,去郢,北徙都鄀。

楚昭王滅亡了唐國。九月,昭王回到了郢都。十二年(前504),吳國又攻打楚國,攻下了番。楚王很害怕,離開郢城,並把都城遷到北邊的鄀。

  十六年,孔子相魯。二十年,楚滅頓,滅胡。二十一年,吳王闔閭伐越。越王句踐射傷吳王,遂死。吳由此怨越而不西伐楚。

十六年(前500),孔子做了魯國宰相。二十年(前496),楚國滅亡了頓國、胡國。二十一年(前495),吳王闔閭討伐越國。越王句踐射傷吳王,於是吳王死去。吳國因此怨恨越國不再向西攻打楚國了。

  二十七年春,吳伐陳,楚昭王救之,軍城父。十月,昭王病於軍中,有赤雲如鳥,夾日而蜚。昭王問周太史,太史曰:「是害於楚王,然可移於將相。」將相聞是言,乃請自以身禱於神。昭王曰:「將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禍,庸去是身乎!」弗聽。卜而河為祟,大夫請禱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過江、漢,而河非所獲罪也。」止不許。孔子在陳,聞是言,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國,宜哉!」

二十七年(前489)的春天,吳國攻打陳國,楚昭王救助陳國,駐軍在城父。十月,昭王病倒在軍中。天空有紅色雲霞象鳥一樣,圍繞太陽飛翔。昭王向周太史詢問吉凶,太史說:「這對楚王有害,可是能夠把災禍移到將相身上。」將相聽到這句話,就請求向神禱告,自己代替昭王,昭王說:「將相如同我的手足,今天把災禍移到手足上,難道能夠免除我的病嗎?」昭王不同意。占卜病因,認為是黃河在作祟。大夫們請求祭禱河神。昭王說:「自從我們先王受封后,遙祭的大川不過是長江、漢水,黃河神我們不曾得罪過。」昭王沒有答應大夫們的請求。孔子在陳國,聽到這些話,說:「楚昭王通曉大義啊。他沒有失去國家,太應該了!」

  昭王病甚,乃召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楚國之師,今乃得以天壽終,孤之幸也。」讓其弟公子申為王,不可。又讓次弟公子結,亦不可。乃又讓次弟公子閭,五讓,乃後許為王。將戰,庚寅,昭王卒於軍中。子閭曰:「王病甚,舍其子讓群臣,臣所以許王,以廣王意也。今君王卒,臣豈敢忘君王之意乎!」乃與子西、子綦謀,伏師閉塗,迎越女之子章立之,是為惠王。然後罷兵歸,葬昭王。

昭王病重,就把各位公子大夫召來說:「我不才,使楚軍一再受辱,今天竟能夠壽終正寢,是我的幸運。」昭王推讓自己的大弟公子申做楚王,公子申不答應。又推讓二弟公子結,結也不答應。於是又推讓三弟公子閭,三弟曾推辭五次,最後,才答應做楚王。楚軍將要與吳軍交戰,庚寅這一天,昭王在軍中逝世。子閭說:「昭王病重時,放棄自己的兒子即位,卻推讓大臣們做王,我所以答應昭王,是用來寬慰昭王的心意的,當今昭王逝世,我怎麼敢忘記君王的一片好心呢?」於是與子西、子綦商量,秘密派出軍隊堵塞道路,迎接越女的兒子章,擁立他為王,這是惠王。然後停止進軍,返回國內,安葬了昭王。

  惠王二年,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勝於吳,以為巢大夫,號曰白公。白公好兵而下士,欲報仇。六年,白公請兵令尹子西伐鄭。初,白公父建亡在鄭,鄭殺之,白公亡走吳,子西復召之,故以此怨鄭,欲伐之。子西許而未為發兵。八年,晉伐鄭,鄭告急楚,楚使子西救鄭,受賂而去。白公勝怒,乃遂與勇力死士石乞等襲殺令尹子西、子綦於朝,因劫惠王,置之高府,欲弒之。惠王從者屈固負王亡走昭王夫人宮。白公自立為王。月餘,會葉公來救楚,楚惠王之徒與共攻白公,殺之。惠王乃複位。是歲也,滅陳而縣之。

惠王二年(前487),子西把平王太子建的兒子勝從吳國叫來,授他為巢縣大夫,號曰白公。白公喜好軍事而且能禮遇士人,想為父親報仇。六年(前483),白公向令尹子西請求出兵討伐鄭國。當初,白公的父親太子建逃到鄭國,鄭國殺死了他,白公只好逃到吳國,子西又叫他來,所以白公仇視鄭國,才想討伐鄭國。子西答應了,但沒給他派軍。八年(前481),晉國討伐鄭國,鄭國向楚國告急,楚國派子西救助鄭國,子西救鄭後接受鄭的賄賂離開了鄭國。白公勝很生氣,立即就和敢死的勇士石乞等人在朝堂上襲擊殺死了令尹子西、子綦,趁機劫持了惠王,把他囚禁在高府,想殺死他。惠王的隨從屈固背著惠王逃到昭王夫人的宮殿。白公自己登位作了楚王。一個月後,恰巧葉公來救助楚國,楚惠王手下人和葉公一起攻擊白公,殺死了他。惠王才恢復王位。當年,楚國滅亡了陳國,將其劃歸為楚國一個縣。

  十三年,吳王夫差彊,陵齊、晉,來伐楚。十六年,越滅吳。四十二年,楚滅蔡。四十四年,楚滅杞。與秦平。是時越已滅吳而不能正江、淮北;楚東侵,廣地至泗上。

十三年(前476),吳王夫差強大起來,欺辱齊國、晉國,討伐楚國。十六年(前473),越國滅亡了吳國。四十二年(前447),楚國滅亡了蔡國。四十四年(前445),楚國滅亡了杞國。與秦國講和。這時越國已滅亡了吳國,可是不能統治長江、淮北地域。楚國向東部侵佔,把地盤擴展到泗水一帶。

  五十七年,惠王卒,子簡王中立。

五十七年(前432),惠王逝世,兒子簡王中即位。

  簡王元年,北伐滅莒。八年,魏文侯、韓武子、趙桓子始列為諸侯。

簡王元年(前431),向北攻打滅亡了莒國。八年(前424),魏文侯、韓武子、趙桓子開始成為諸侯。

  二十四年,簡王卒,子聲王當立。聲王六年,,盜殺聲王,子悼王熊疑立。悼王二年,三晉來伐楚,至乘丘而還。四年,楚伐周。鄭殺子陽。九年,伐韓,取負黍。十一年,三晉伐楚,敗我大梁、榆關。楚厚賂秦,與之平。二十一年,悼王卒,子肅王臧立。

二十四年(前408),簡王逝世。兒子聲王當即位。聲王六年(前402),強盜殺死了聲王,兒子悼王熊疑即位。悼王二年(前400),三晉來討伐楚國,打到乘丘就返回了。四年(前398),楚國討伐周朝。鄭國殺死了子陽。九年(前393),楚國討伐了韓國,奪下了負黍。十一年(前391),三晉來討伐楚國,在大梁、榆關打敗了我國。楚國給秦國送了厚禮,與秦講和了。二十一年(前381),悼王逝世,兒子肅王臧即位。

  肅王四年,蜀伐楚,取茲方。於是楚為扞關以距之。十年,魏取我魯陽。十一年,肅王卒,無子,立其弟熊良夫,是為宣王。

肅王四年(前377),蜀國討伐楚國,攻下茲方。於是楚國修建扞關口抵抗蜀軍。十年(前371),魏國攻下我國魯陽。十一年(前370),肅王逝世,肅王無子,便立弟弟熊良夫為王,這就是宣王。

  宣王六年,周天子賀秦獻公。秦始復彊,而三晉益大,魏惠王、齊威王尤彊。三十年,秦封衛鞅於商,南侵楚。是年,宣王卒,子威王熊商立。

宣王六年(前364),周天子祝賀秦獻公。秦開始又強大起來,可是三晉更加強大,魏惠王、齊威王尤其強盛。三十年(前340),秦國把商地封給衛鞅, 向南進犯楚國。當年,宣王逝世,兒子威王熊商即位。

  威王六年,周顯王致文武胙於秦惠王。

威王六年(前334),周顯王把祭祀文王、武王的福肉送給秦惠王。

  七年,齊孟嘗君父田嬰欺楚,楚威王伐齊,敗之於徐州,而令齊必逐田嬰。田嬰恐,張丑偽謂楚王曰:「王所以戰勝於徐州者,田盼子不用也。盼子者,有功於國,而百姓為之用。嬰子弗善而用申紀。申紀者,大臣不附,百姓不為用,故王勝之也。今王逐嬰子,嬰子逐,盼子必用矣。復搏其士卒以與王遇,必不便於王矣。」楚王因弗逐也。

七年(前333),齊國孟嘗君的父親田嬰欺騙楚國,楚成王討伐齊國,在徐州打敗齊軍,而且要挾齊國一定驅逐田嬰。田嬰害怕了,張丑欺騙楚王說:「楚王之所以在徐州戰勝了,是因為齊王沒任用田盼子。盼子為齊國立了功,百姓們也服從他。田嬰無能而任用申紀。申紀這個人,大臣們都不擁護他,百姓也不服從他,所以楚王您才戰勝了齊軍。今天楚王要驅逐嬰子, 嬰子被趕走,齊王就一定重用盼子。那麼齊王就又要整頓軍隊再來與楚王您交戰了,這對您絕對沒有好處。」楚王便不再提出驅逐田嬰的要求。

  十一年,威王卒,子懷王熊槐立。魏聞楚喪,伐楚,取我陘山。

十一年(前329),威王逝世,兒子懷王熊槐即位。魏國聽說楚國有國喪,就討伐楚國,奪取了陘山。

  懷王元年,張儀始相秦惠王。四年,秦惠王初稱王。

懷王元年(前328),張儀開始作秦惠王的國相。四年(前325),秦惠王剛稱王。

  六年,楚使柱國昭陽將兵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齊,齊王患之。陳軫適為秦使齊,齊王曰:「為之柰何?」陳軫曰:「王勿憂,請令罷之。」即往見昭陽軍中,曰:「原聞楚國之法,破軍殺將者何以貴之?」昭陽曰:「其官為上柱國,封上爵執珪。」陳軫曰:「其有貴於此者乎?」昭陽曰:「令尹。」陳軫曰:「今君已為令尹矣,此國冠之上。臣請得譬之。人有遺其舍人一卮酒者,舍人相謂曰:『數人飲此,不足以遍,請遂畫地為蛇,蛇先成者獨飲之。』一人曰:『吾蛇先成。』舉酒而起,曰:『吾能為之足。』及其為之足,而後成人奪之酒而飲之,曰:『蛇固無足,今為之足,是非蛇也。』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功莫大焉,冠之上不可以加矣。今又移兵而攻齊,攻齊勝之,官爵不加於此;攻之不勝,身死爵奪,有毀於楚:此為蛇為足之說也。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齊,此持滿之術也。」昭陽曰:「善。」引兵而去。

六年(前323),楚國派柱國將軍昭陽率軍攻打魏國,在襄陵打敗魏國,奪取魏國八個城邑。楚國又調軍攻打齊國,齊王十分擔心,陳軫恰好替秦國出使齊國,齊王說:「怎麼對付楚國?」陳軫說:「君王不要擔憂,請您允許我讓他撤軍。」於是陳軫立即到楚軍中去會見昭陽,說:「我想聽聽楚國的軍功法,打敗敵軍殺死敵將的有功之臣,將賞賜什麼?」昭陽說:「授予上柱國將軍的官職,封給上等爵位,讓他手執珪玉。」陳軫說:「楚國還有比這個更尊貴的賞賜嗎?」昭陽說:「令尹。」陳軫說:「今天您已經做了令尹,這是楚國最高的官位。我請您允許我打個比方。有人贈給自己的舍人們一杯酒,舍人們說:『幾個人喝這杯酒,不夠喝的,請大家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成就賞給誰這杯酒。』一個人說:『我先畫好了。』舉起酒杯站起身又說:『我能給蛇添上足。』等到他為蛇畫好足時,後於他畫好蛇的人奪過他的酒一飲而盡,說:『蛇本無足,今天你替它添上足,這就不是蛇了。』今天您身為楚相,來攻打魏國,已打敗魏軍殺死魏將,沒有比這再大的功勞了,可是官職爵祿不可能再增加;假使打不勝,您將要殉職丟爵,給楚國造成不好的聲譽,這就是畫蛇添足。您不如率軍返楚對齊施恩施德,這就是永處高位的策略啊!」昭陽說:「好吧!」於是率軍離開齊國。

  燕、韓君初稱王。秦使張儀與楚、齊、魏相會,盟齧桑。

燕、韓國國君開始稱王。秦國派張儀與楚、齊、魏相會,在嚙桑訂立盟約。

  十一年,蘇秦約從山東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為從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齊獨後。十二年,齊湣王伐敗趙、魏軍,秦亦伐敗韓,與齊爭長。

十一年(前318),蘇秦與山東六國約定合縱共同攻打秦國,楚懷王為縱長。大軍打到函谷關,秦國出兵迎擊,六國軍都先後撤軍,其中齊軍在最後。十二年(前317),齊湣王戰勝趙、魏聯軍,秦國也戰勝韓軍,與齊國爭當首領。

  十六年,秦欲伐齊,而楚與齊從親,秦惠王患之,乃宣言張儀免相,使張儀南見楚王,謂楚王曰:「敝邑之王所甚說者無先大王,雖儀之所甚原為門闌之廝者亦無先大王。敝邑之王所甚憎者無先齊王,雖儀之所甚憎者亦無先齊王。而大王和之,是以敝邑之王不得事王,而令儀亦不得為門闌之廝也。王為儀閉關而絕齊,今使使者從儀西取故秦所分楚商於之地方六百里,如是則齊弱矣。是北弱齊,西德於秦,私商於以為富,此一計而三利俱至也。」懷王大悅,乃置相璽於張儀,日與置酒,宣言「吾復得吾商於之地」。群臣皆賀,而陳軫獨吊。懷王曰:「何故?」陳軫對曰:「秦之所為重王者,以王之有齊也。今地未可得而齊交先絕,是楚孤也。夫秦又何重孤國哉,必輕楚矣。且先出地而後絕齊,則秦計不為。先絕齊而後責地,則必見欺於張儀。見欺於張儀,則王必怨之。怨之,是西起秦患,北絕齊交。西起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之兵必至。臣故吊。」楚王弗聽,因使一將軍西受封地。

十六年(前313),秦國想討伐齊國,可是楚國正和齊國合縱親善,秦惠王擔心這種情況,就揚言免掉張儀相國職,讓張儀去會見楚王,對楚王說:「我國君王最喜歡的無過於楚王您,即使我特別希望做看門小廝的主人,也無過於大王;我國君王最憎恨的無過於齊王,即使我最憎恨的也無過於齊王。可是大王您卻與他關係密切,所以我國君王不能侍奉您,這讓我也不能為您做看門小廝了。如果楚王能為我關閉關口與齊國斷交,那麼今天您就派使都跟從我去秦領取秦曾奪取的楚國方圓六百里的商於地,如此,就會削弱齊國勢力了。這樣,您便可以北方削弱齊國,西方對秦有恩德,並增加商於六百里土地的財富,這真可謂一箭三雕了。」懷王十分高興,於是把國相的玉璽贈給張儀,每天為他擺開酒宴,宣稱「我又得到我的商於了。」大臣們都祝賀,唯獨陳軫表示傷痛。懷王說:「為什麼?」陳軫回答說:「秦國所以看重您君王,那是因為您與齊王友好親善。今天還未得到商於之地就先斷絕齊交,是孤立楚國的作法。秦國又如何要看重孤立無援的我國呢,一定要輕視楚國的。如果秦國先交出商於,爾後我們再與齊斷交,那麼,秦國的計謀就無效了。如果我們先與齊斷交,爾後再去索取商於,那我們一定要被張儀所欺騙。您如果被張儀所欺騙,一定怨恨他。怨恨他,就等於西邊興起了秦國的憂患,北邊斷絕了齊國的友好。西邊有秦的憂患,北邊又與齊斷交,那麼,韓、魏兩國的軍隊一定來攻打。所以我在傷痛。」楚王不聽陳軫的意見,於是派一位將軍到秦國去接受商於了。

  張儀至秦,詳醉墜車,稱病不出三月,地不可得。楚王曰:「儀以吾絕齊為尚薄邪?」乃使勇士宋遺北辱齊王。齊王大怒,折楚符而合於秦。秦齊交合,張儀乃起朝,謂楚將軍曰:「子何不受地?從某至某,廣袤六里。」楚將軍曰:「臣之所以見命者六百里,不聞六里。」即以歸報懷王。懷王大怒,興師將伐秦。陳軫又曰:「伐秦非計也。不如因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於秦,取償於齊也,吾國尚可全。今王已絕於齊而責欺於秦,是吾合秦齊之交而來天下之兵也,國必大傷矣。」楚王不聽,遂絕和於秦,發兵西攻秦。秦亦發兵擊之。

張儀回到秦國,假裝醉酒摔倒在車下,聲稱生病,三個月未露面,楚國也不能得到商於之地。楚王說:「莫非張儀認為我與齊的斷交還不夠徹底嗎?」於是又派勇士宋遺到北邊去辱罵齊王。齊王很生氣,折斷楚國的符節與秦國友好了。秦齊聯合完畢,張儀才上朝,對楚國將軍說:「你怎麼還沒接受土地呢?從某處到某處,方圓有六里呢。」楚國將軍說:「我受命來接受的是六百里,沒聽說六里。」立即返楚向懷王彙報。懷王十分生氣,將要派軍討伐秦國。陳軫又說:「伐秦不是上策。不如趁機用一座名城賄賂秦國,聯合秦國討伐齊國,這就能把從秦國丟失掉的,又從齊國補償過來了,如此,我國還可保全。當今,您已與齊國斷交,又興師追究秦國欺騙之罪,這就等於我們讓秦齊友好引來天下的大軍,我國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啊。」楚王仍不聽從陳軫的建議,於是又與秦國斷交,派軍向西邊攻打秦國。秦國也派軍迎擊楚軍。

  十七年春,與秦戰丹陽,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丑等七十餘人,遂取漢中之郡。楚懷王大怒,乃悉國兵復襲秦,戰於藍田,大敗楚軍。韓、魏聞楚之困,乃南襲楚,至於鄧。楚聞,乃引兵歸。

十七年(前312)的春天,楚軍在丹陽與秦軍交戰,秦軍把我軍打得大敗,斬殺八萬名士兵,俘虜楚國大將軍屈匄(gài,蓋),偏將軍逢(páng,旁)侯丑等七十多人,又奪取了漢中的各郡縣。楚懷王十分憤怒,就動用國內全部兵力又一次襲擊秦國。兩軍在藍田交戰,楚軍又大敗。韓國、魏國聽到楚國受困,就都南下襲擊楚國,一直打到鄧。楚國聽到消息後,就率軍撤出秦國。

  十八年,秦使使約復與楚親,分漢中之半以和楚。楚王曰:「原得張儀,不原得地。」張儀聞之,請之楚。秦王曰:「楚且甘心於子,柰何?」張儀曰:「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於楚王幸姬鄭袖,袖所言無不從者。且儀以前使負楚以商於之約,今秦楚大戰,有惡,臣非面自謝楚不解。且大王在,楚不宜敢取儀。誠殺儀以便國,臣之原也。」儀遂使楚。

十八年(前311),秦國派出使者又與楚約定親善,並把漢中的一半地盤分給楚以求和解。楚王說:「願意得到張儀,不想得到土地。」張儀聽到楚王的話,請求赴楚。秦王說:「楚王正想抓住你才心滿意足呢,怎麼辦?」張儀說:「我與楚王的大臣靳尚友好,靳尚又很受楚王寵幸的夫人鄭袖的信任,楚王對鄭袖百依百順,況且我以前出使楚國時違背了割商於於楚的約定,今天秦楚交戰有了仇恨,我不親自去向楚國道歉就不能消除仇恨。再說大王您健在,楚國也不敢把我怎麼樣。果真楚國殺死我,只要對秦國有利,也正是臣子的願望。」張儀於是出使楚國了。

  至,懷王不見,因而囚張儀,欲殺之。儀私於靳尚,靳尚為請懷王曰:「拘張儀,秦王必怒。天下見楚無秦,必輕王矣。」又謂夫人鄭袖曰:「秦王甚愛張儀,而王欲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六縣賂楚,以美人聘楚王,以宮中善歌者為之媵。楚王重地,秦女必貴,而夫人必斥矣。夫人不若言而出之。」鄭袖卒言張儀於王而出之。儀出,懷王因善遇儀,儀因說楚王以叛從約而與秦合親,約婚姻。張儀已去,屈原使從齊來,諫王曰:「何不誅張儀?」懷王悔,使人追儀,弗及。是歲,秦惠王卒。

張儀到達楚都後,懷王不見他,並囚禁了張儀,要殺死他。張儀暗中賄賂靳尚,靳尚替他向懷王請求說:「您拘捕張儀,秦王一定生氣。天下諸侯看到楚國失去了秦國的友好,必定輕視您。」靳尚又對楚王夫人鄭袖說:「秦王非常喜歡張儀,可是楚王想殺死他,現在秦王將要用上庸的六個縣賄賂楚國,把美人送給楚王,把宮中善於歌舞的美女送給大王當侍女。楚王看重地盤,秦女也必定得到楚王的寵愛,那麼夫人一定受排斥了。夫人不如在楚王面前說句好話釋放張儀算了。」鄭袖終於在楚王面前替張儀說了情釋放了張儀。張儀放出後,懷王很客氣地款待張儀,張儀又藉機勸說楚王背叛合縱盟約,與秦國聯合親善,相約兩國結為婚姻。張儀離開楚國後,屈原剛從齊國出使歸來,進諫懷王說:「為什麼不殺死張儀?」懷王這才後悔,派人去追趕張儀,已經來不及了。這一年,秦惠王逝世。

  二十年,齊湣王欲為從長,惡楚之與秦合,乃使使遺楚王書曰:「寡人患楚之不察於尊名也。今秦惠王死,武王立,張儀走魏,樗里疾、公孫衍用,而楚事秦。夫樗里疾善乎韓,而公孫衍善乎魏;楚必事秦,韓、魏恐,必因二人求合於秦,則燕、趙亦宜事秦。四國爭事秦,則楚為郡縣矣。王何不與寡人并力收韓、魏、燕、趙,與為從而尊周室,以案兵息民,令於天下?莫敢不樂聽,則王名成矣。王率諸侯並伐,破秦必矣。王取武關、蜀、漢之地,私吳、越之富而擅江海之利,韓、魏割上黨,西薄函谷,則楚之彊百萬也。且王欺於張儀,亡地漢中,兵銼藍田,天下莫不代王懷怒。今乃欲先事秦!原大王孰計之。」

二十六年(前309),齊湣王想做合縱首領,憎惡楚國與秦國的聯合,就派使者給楚王一封信道:「我擔心楚王不曾考慮尊貴的稱號。今天秦惠王死了,武王即位,張儀逃到魏國,武王任用樗里疾、公孫衍,可是楚國還是服從秦國。樗里疾與韓國友好,公孫衍與魏國親善,楚國一定服事秦國,韓國、魏國就害怕,一定會借這兩個人的力量與秦國聯合,那麼燕國、趙國也服事秦國。四國爭服事秦國,那麼楚國就成了秦國的一個郡縣了。楚王為何不知我協力收服韓、魏、燕、趙,和他們合縱一起尊崇周王室,以便按兵養民,號令天下?天下沒有人敢不樂意聽從您的,您也將功成名就了。那時,楚王率領諸侯共同討秦國,一定能打敗 秦國。楚王您便可以奪下武關、蜀、漢地區,佔有吳國、越國的財富,專享長江、東海的利益,韓國、魏國割給您上黨,西部逼近函谷關,那麼楚國將比現在強大百萬倍。況且大王您被張儀欺詐,喪失漢中地,大軍在藍田受挫,天下人沒有不替您懷憤怒的。今天您竟想先服事秦國!望您仔細考慮吧。」

  楚王業已欲和於秦,見齊王書,猶豫不決,下其議群臣。群臣或言和秦,或曰聽齊。昭雎曰:「王雖東取地於越,不足以刷恥;必且取地於秦,而後足以刷恥於諸侯。王不如深善齊、韓以重樗里疾,如是則王得韓、齊之重以求地矣。秦破韓宜陽,而韓猶復事秦者,以先王墓在平陽,而秦之武遂去之七十里,以故尤畏秦。不然,秦攻三川,趙攻上黨,楚攻河外,韓必亡。楚之救韓,不能使韓不亡,然存韓者楚也。韓已得武遂於秦,以河山為塞,所報德莫如楚厚,臣以為其事王必疾。齊之所信於韓者,以韓公子眛為齊相也。韓已得武遂於秦,王甚善之,使之以齊、韓重樗里疾,疾得齊、韓之重,其主弗敢棄疾也。今又益之以楚之重,樗里子必言秦,復與楚之侵地矣。」於是懷王許之,竟不合秦,而合齊以善韓。

楚王正想與秦國聯合,見到齊王的書信,猶豫不決,交給群臣們議論。有的說與秦聯合,有的說聽從齊國的意見。昭雎說:「君王雖然從東邊的越國得到地盤,但不足以雪恥。您不如與齊國、韓國深交以抬高樗里疾的權位,這樣,您才能得到韓國、齊國的支持要回地盤。秦國在宜陽打敗韓國,可是韓國還服事秦國,是因為先祖墓在平陽,秦國的武遂距平陽只有七十里,因此韓國尤其畏懼秦國。否則,秦國攻打三川,趙國攻打上黨,楚國攻打黃河外,韓一定滅亡。楚國救助韓國,也不能讓韓免遭災難,可是名義上保存韓國的確是楚國。韓國已從秦國奪得武遂,憑藉黃河、西山屏障,它所要報答恩德的都不如楚國厚,我認為韓國一定要急切服事楚王。齊國所以信任韓國,是因為韓公子昧是齊國國相。韓國已從秦國奪得武遂,大王再好好親善它,使它憑藉齊國、韓國的力量抬高樗里疾的地位,樗里疾得到齊國、韓國的支持,他的主人就不敢拋棄他了。今天楚國又可以幫助他,樗里疾一定向秦王說情,把侵佔楚國的土地歸還楚國。」於是懷王答應了他,終於不與秦聯合,而聯合齊國並與韓國友好。

  二十四年,倍齊而合秦。秦昭王初立,乃厚賂於楚。楚往迎婦。二十五年,懷王入與秦昭王盟,約於黃棘。秦復與楚上庸。二十六年,齊、韓、魏為楚負其從親而合於秦,三國共伐楚。楚使太子入質於秦而請救。秦乃遣客卿通將兵救楚,三國引兵去。

二十四年(前305),楚國背叛齊國聯合秦國。秦昭王剛即位,就用厚禮賄賂楚國。楚國去秦國迎娶女子。二十五年(前304),懷王赴秦與秦昭王訂立盟約,在黃棘定約。秦王把楚國上庸歸還給楚國。二十六年(前303),齊國、韓國、魏國因為楚國違背了合縱親善而與秦國聯合,三國聯合討伐楚國。楚國讓太子到秦國當人質請求救助。秦國就派客卿通率軍救助楚國,三國才率軍離去了。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與楚太子斗,楚太子殺之而亡歸。二十八年,秦乃與齊、韓、魏共攻楚,殺楚將唐眛,取我重丘而去。二十九年,秦復攻楚,大破楚,楚軍死者二萬,殺我將軍景缺。懷王恐,乃使太子為質於齊以求平。三十年,秦復伐楚,取八城。秦昭王遺楚王書曰:「始寡人與王約為弟兄,盟於黃棘,太子為質,至驩也。太子陵殺寡人之重臣,不謝而亡去,寡人誠不勝怒,使兵侵君王之邊。今聞君王乃令太子質於齊以求平。寡人與楚接境壤界,故為婚姻,所從相親久矣。而今秦楚不驩,則無以令諸侯。寡人原與君王會武關,面相約,結盟而去,寡人之原也。敢以聞下執事。」楚懷王見秦王書,患之。欲往,恐見欺;無往,恐秦怒。昭雎曰:「王毋行,而發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並諸侯之心。」懷王子子蘭勸王行,曰:「柰何絕秦之驩心!」於是往會秦昭王。昭王詐令一將軍伏兵武關,號為秦王。楚王至,則閉武關,遂與西至咸陽,朝章台,如蕃臣,不與亢禮。楚懷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詐我而又彊要我以地!」不復許秦。秦因留之。

二十七年(前302),秦國一位大夫私下與楚太子毆鬥,楚太子殺死了他逃回楚國。二十八年(前301),秦國就和齊國、韓國、魏國共同攻打楚國,殺死楚國大將唐昧,攻下了楚國重丘離去。二十九年(前300),秦又攻打楚國,把楚軍打得大敗,殺死兩萬楚兵,殺死楚國將軍景缺。懷王驚恐,就派太子到齊國做人質求得和解。三十年(前209),秦國又攻打楚國,奪取了八座城市。秦昭王給楚王一封國書說:「當初我和您結拜為弟兄,在黃棘盟約,太子作人質,關係十分融洽。太子殺死我的要臣,竟不道歉就逃走了,我確實憤怒之至,便派軍侵佔您的邊境。今天聽說您讓太子到齊國做人質求得和解。我國和楚國監近接壤,本來就結成了婚姻,互相親善友好很長時間了。當今秦楚關係惡化,就無法號令諸侯。我希望和您在武關相會並盟約,訂立盟約後再分離,這是我的願望。我冒昧地告訴您這個想法。」楚懷王看到秦王的信,很擔心。想赴會,又擔心受騙;想不去,又擔心秦王發怒。昭雎說:「君王不要前去,應派軍隊加固邊境的防守啊。秦國乃是虎狼之國,不能相信,他有吞併諸侯的野心。」懷王的兒子子蘭勸懷王前往,說:「為什麼斷絕與秦王的友好?」於是懷王去會見秦昭王。楚王一到,秦兵就關閉了武關,於是劫持懷王到咸陽,秦王在章台會見懷王,對待懷王就象對待附屬國的臣子一般,不用平等的禮節。楚懷王大怒,後悔沒聽昭雎的勸告。秦王扣留的楚王,要挾楚國割讓巫、黔中的郡縣給秦國。楚王想只訂盟約,秦王想先得到地盤。楚王生氣說:「秦國欺詐我,又強迫要挾我割讓地盤!」沒有再答應奏王。秦王因此扣留了楚王。

  楚大臣患之,乃相與謀曰:「吾王在秦不得還,要以割地,而太子為質於齊,齊、秦合謀,則楚無國矣。」乃欲立懷王子在國者。昭雎曰:「王與太子俱困於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詐赴於齊,齊湣王謂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質而行不義於天下也。」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與其新王市曰『予我下東國,吾為王殺太子,不然,將與三國共立之』,然則東國必可得矣。」齊王卒用其相計而歸楚太子。太子橫至,立為王,是為頃襄王。乃告於秦曰:「賴社稷神靈,國有王矣。」

楚國大臣十分擔心,互相商議說:「我們的君王留在秦不能回來,秦王要挾我們割地,太子又在齊國做人質,如果齊國、秦國聯合謀劃,那麼楚國就要滅亡了。」於是想擁立在國內的懷王的兒子。昭雎:「君王與太子都在諸侯國受困,今天又違背君王的命令另立庶子,那是不合適的。」於是矇騙齊國,派使者到齊國報喪。齊湣王對國相說:「不如扣留太子以便求取楚國的淮北。」國相說:「不行,郢中如果立了君王,我們就空留人質並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不義的事了。」有人說:「不對。郢中如果立了君王,正好藉機和新王做個交易說:『您給我們下東國,我們就替您殺死太子,否則,將和秦、韓、魏三國聯合擁立太子。』這樣,下東國一定就到手了。」齊王終於採用國相的計策送回了楚國太子。太子橫回楚後,被立為君王,這就是頃襄王。於是楚人通告秦國說:「依賴社稷的神靈,我國有君王了。」

  頃襄王橫元年,秦要懷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應秦,秦昭王怒,發兵出武關攻楚,大敗楚軍,斬首五萬,取析十五城而去。二年,楚懷王亡逃歸,秦覺之,遮楚道,懷王恐,乃從間道走趙以求歸。趙主父在代,其子惠王初立,行王事,恐,不敢入楚王。楚王欲走魏,秦追至,遂與秦使復之秦。懷王遂發病。頃襄王三年,懷王卒於秦,秦歸其喪於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絕。

頃襄王橫元年(前298),秦國要挾懷王卻得不到地盤,楚國立了君王對付秦國,秦昭王很生氣,派軍出武關攻打楚國,把楚軍打得大敗,殺死楚國五萬士兵,奪取了析邑等十五座城離開楚國。二年(前297),楚懷王逃跑了,秦國發覺後,封鎖了通往楚國的道路,懷王害怕,就從小路到趙國借路回楚。趙主父在代,他的兒子惠王剛剛即位,代行趙王的職事,膽子小,不敢收容楚王。楚王想跑到魏國,秦兵追上了他,楚王只好和秦國使者又回到秦國。這時,懷王生了病。頃襄王三年(前296),懷王在秦國去世。秦國把他的靈柩送回楚國。楚國人都哀憐懷王,象悲掉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樣。諸侯們從此看到秦王不正直。秦楚斷交了。

  六年,秦使白起伐韓於伊闕,大勝,斬首二十四萬。秦乃遺楚王書曰:「楚倍秦,秦且率諸侯伐楚,爭一旦之命。原王之飭士卒,得一樂戰。」楚頃襄王患之,乃謀復與秦平。七年,楚迎婦於秦,秦楚復平。

六年(前293),秦國派白起攻打韓國,在伊闕獲大勝,殺死韓國二十四萬士兵。秦王寫給楚王一封國書說:「楚國背叛了秦國,秦國將率領諸侯軍攻打楚國,決一雌雄。希望您重整軍隊,以便痛快地打一場。」楚國頃襄王很擔心,便打算再跟秦國講和。七年(前292),楚國到秦國迎接新婦,秦楚又講和了。

  十一年,齊秦各自稱為帝;月餘,復歸帝為王。

十一年(前288),齊王秦王各自稱帝,一個月後,又把帝改為王。

  十四年,楚頃襄王與秦昭王好會於宛,結和親。十五年,楚王與秦、三晉、燕共伐齊,取淮北。十六年,與秦昭王好會於鄢。其秋,復與秦王會穰。

十四年(前285),楚頃襄王與秦昭王在宛友好相會,議和結親。十五年(前284),楚國和秦國、韓國、趙國、魏國共同攻打齊國,奪取了淮北。十六年(前283),楚王與秦昭王在鄢友好相會。那年秋季,又和秦王在穰相全。

  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繳加歸雁之上者,頃襄王聞,召而問之。對曰:「小臣之好射鶀雁,羅鸗,小矢之發也,何足為大王道也。且稱楚之大,因大王之賢,所弋非直此也。昔者三王以弋道德,五霸以弋戰國。故秦、魏、燕、趙者,鶀雁也;齊、魯、韓、衛者,青首也;騶、費、郯、邳者,羅鸗也。外其餘則不足射者。見鳥六雙,以王何取?王何不以聖人為弓,以勇士為繳,時張而射之?此六雙者,可得而囊載也。其樂非特朝昔之樂也,其獲非特鳧雁之實也。王朝張弓而射魏之大梁之南,加其右臂而徑屬之於韓,則中國之路絕而上蔡之郡壞矣。還射圉之東,解魏左肘而外擊定陶,則魏之東外棄而大宋、方與二郡者舉矣。且魏斷二臂,顛越矣;膺擊郯國,大梁可得而有也。王綪繳蘭台,飲馬西河,定魏大梁,此一發之樂也。若王之於弋誠好而不厭,則出寶弓,碆新繳,射噣鳥於東海,還蓋長城以為防,朝射東莒,夕發浿丘,夜加即墨,顧據午道,則長城之東收而太山之北舉矣。西結境於趙而北達於燕,三國布嬛,則從不待約而可成也。北游目於燕之遼東而南登望於越之會稽,此再發之樂也。若夫泗上十二諸侯,左縈而右拂之,可一旦而盡也。今秦破韓以為長憂,得列城而不敢守也;伐魏而無功,擊趙而顧病,則秦魏之勇力屈矣,楚之故地漢中、析、酈可得而復有也。王出寶弓,碆新繳,涉鄳塞,而待秦之倦也,山東、河內可得而一也。勞民休眾,南面稱王矣。故曰秦為大鳥,負海內而處,東面而立,左臂據趙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膺擊韓魏,垂頭中國,處既形便,勢有地利,奮翼鼓嬛,方三千里,則秦未可得獨招而夜射也。」欲以激怒襄王,故對以此言。襄王因召與語,遂言曰:「夫先王為秦所欺而客死於外,怨莫大焉。今以匹夫有怨,尚有報萬乘,白公、子胥是也。今楚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猶足以踴躍中野也,而坐受困,臣竊為大王弗取也。」於是頃襄王遣使於諸侯,復為從,欲以伐秦。秦聞之,發兵來伐楚。

十八年(前281),楚國有一位喜好用微弓細繩射中北歸大雁的人,頃襄王聽說後,把他叫來詢問射中的經驗。他回答說:「我喜好射小雁、小鳥,這是小箭的作用,怎麼值得向大王說呢?況且憑著楚國廣袤的土地,憑藉大王的賢明,所射中的絕非僅僅是這些小雁、小鳥。過去三王射取道德的尊號,五霸射取好戰之國。所以,秦、魏、燕、趙是小雁;齊、魯、韓、衛是小野鴨;鄒、費、郯、邳是小鳥。其餘的就不值得去射了。看見這六雙小鳥,您怎麼射中呢?您為何不用聖人作弓,以勇士作箭,看準時機張弓去射取呢?那麼,這六雙小鳥,您就可以用口袋裝回宮了。這種樂趣絕非一朝一夕的歡樂,這種所獲也絕非野鴨小雁一類獵物。您早晨張開弓箭去射擊魏國大梁南部,射傷他的右臂直接牽動韓國,那麼中原地區的通路就斷絕了,上蔡各郡縣就不攻自破了。返身再射擊圉的東面,砍斷了魏國的左臂,再向外射擊定陶,那麼魏國東部就放棄了,大宋、方與兩個郡縣就攻下了。況且魏國被砍斷左膀右臂,就會傾倒墜落了;正面攻擊郯國,就能奪取並佔有大梁。您在蘭台收攏弓箭,在西河飲馬,安定了魏國的大梁,這是第一次射箭的歡樂。如果您對於射箭確實喜好不厭倦,那就拿出寶弓,換上石制箭頭和新繩,去東海射擊有鉤喙的大鳥,轉身回來重新修築長城作為防線,早晨射取東莒,晚上射取次丘,夜裡奪取即墨,轉身佔據午道,那麼就能得到長城的東邊,太山的北邊也就攻下了。西邊與趙國接境,北邊達到燕,這樣,楚、趙、燕三國就象鳥張開翅膀,不用盟約就形成了合縱。您到北邊可以游觀燕國的遼東,到南國邊可以登山遙望越國的會稽,這就是再次射箭的歡樂。至於泗上的十二國諸侯,左手牽引,右手拍打,就可以在一個早上佔有它們。現在秦國打敗韓國,實際成了長久的憂患,因為秦國奪取韓國許多城都不能據守;秦國討伐魏國沒有功效,打擊趙國反而又擔憂,那麼秦魏的勇氣力量用盡了,原來楚國失去的漢中、析、酈便可以復得歸為己有了。楚王您拿出寶弓,換上石制箭頭和新繩,涉足(méng,盟)要塞,等待秦國疲倦,就可以得到山東、河內,使楚國完整。這樣,就能慰勞百姓,休養士兵,您就可以面向南稱王了。所以說,秦國是只大鳥,背靠大陸居住,面向東方屹立,左面靠近趙國的西南,右面緊挨楚國的鄢郢,正面對著韓國、魏國,妄想獨吞中原,它的位置處於優勢,地勢又有利,展翅翱翔,方圓三千里,可見秦國不可能單獨縛住而一夜射得了。」此人想以此激怒襄王,因此用這些話回答楚王。襄王果然又叫來和他詳談,於是他就說:「先王被秦國欺騙,客死在外國,怨恨沒有比這再大的了。現在,因為一個普通人有怨恨,還有用一個國家作為報復對象的,這就是白公、吳子胥。當今,楚國方圓五千里,擁有百萬大軍,本來足以馳騁於千里原野,卻坐而待斃,我以為大王不會這樣做。」於是,頃襄王派使者出使諸侯國,重新約定合縱,以便討伐秦國。秦聽到這個消息,派軍來攻打楚國。

  楚欲與齊韓連和伐秦,因欲圖周。周王赧使武公謂楚相昭子曰:「三國以兵割周郊地以便輸,而南器以尊楚,臣以為不然。夫弒共主,臣世君,大國不親;以眾脅寡,小國不附。大國不親,小國不附,不可以致名實。名實不得,不足以傷民。夫有圖周之聲,非所以為號也。」昭子曰:「乃圖周則無之。雖然,周何故不可圖也?」對曰:「軍不五不攻,城不十不圍。夫一周為二十晉,公之所知也。韓嘗以二十萬之眾辱於晉之城下,銳士死,中士傷,而晉不拔。公之無百韓以圖周,此天下之所知也。夫怨結兩周以塞騶魯之心,交絕於齊,聲失天下,其為事危矣。夫危兩周以厚三川,方城之外必為韓弱矣。何以知其然也?西周之地,絕長補短,不過百里。名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國,得其眾不足以勁兵。雖無攻之,名為弒君。然而好事之君,喜攻之臣,發號用兵,未嘗不以周為終始。是何也?見祭器在焉,欲器之至而忘弒君之亂。今韓以器之在楚,臣恐天下以器讎楚也。臣請譬之。夫虎肉臊,其兵利身,人猶攻之也。若使澤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萬於虎矣。裂楚之地,足以肥國;詘楚之名,足以尊主。今子將以欲誅殘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傳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非貪而何?周書曰『欲起無先』,故器南則兵至矣。」於是楚計輟不行。

楚國想和齊國、韓國聯合討伐秦國,藉機圖謀周朝。周王赧派武公對楚國宰相昭子說:「三國使用武力來分割周都郊野以便於運輸,並向南運送寶器尊崇楚王,我認為不對。殺諸侯共同尊奉的君王,讓世代相傳的君王作臣民,大國一定不親近它。憑藉人多威脅力單勢薄的周室,小國一定不順服它。大國不親近,小國不順服,既不可以獲得威名,又不可以獲得實利。威名實利都不能獲得,就不應該動用武力去傷害百姓。如果有圖謀周朝的名聲,就無法向諸侯發布號令。」昭子說:「圖謀周朝是無中生有。即使如此,周朝為什麼不能圖謀呢?」武公回答道:「不擁有五倍於敵的軍力不發起攻擊,不擁有十倍於守敵的力量不能圍城。一個周朝相當於二十個晉國,您是知道的。韓國曾經動用二十萬兵力包圍晉國城邑,但最後遭受恥辱,精兵銳卒戰死,普通士兵受傷,晉城也未被攻佔。您未擁有百倍於韓的兵力卻圖謀周朝,這是天下人都明了的。您與兩周結下了怨仇,傷害了禮儀之邦鄒魯人的心,與齊國絕交,在天下失掉聲譽,你這樣做很危險了。您危害兩周是增強韓國的實力(三川為韓國所有),方城以外一定會被韓所侵奪。怎麼能知道這種結局呢?西周的地盤,截長補短,方圓不過一百里。西周名譽上是天下諸侯共同尊奉的君主,實際上全部佔有它的土地也不足以使國家強大,全部佔有它的百姓也不足以增強軍力。即使不攻打它,名譽上還是殺害君主。可是好事的的君主,喜功的臣子,發號施令使用兵力,未曾不始終把矛頭指向周朝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們看見祭器在周,想佔有祭器卻利令智昏忘記殺害君主的罪名。今天,韓國要把祭器搬到楚國,我擔心天下人因為祭器仇恨楚國。我請給您打個比方。虎肉腥臊,它的爪牙有利於防身,人們還逮捕它呢。假如讓大澤中的麋鹿披上老虎皮,人們逮捕它一定萬倍於虎了。佔有楚國土地,足以使國家強大;譴責楚國的名聲,足以使君主尊貴。今天,您將要誅殺天下諸侯共同尊奉的君王,佔有三代傳下來的寶器,獨吞九鼎,傲視所有的君王,這不是貪婪是什麼?《周書》說的『要想在政治上起家,不要道先倡亂』,所以祭器如南移到楚國,大軍就會接踵而至。」於是楚國放棄了原有的計劃。

  十九年,秦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北地予秦。二十一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保於陳城。二十二年,秦復拔我巫、黔中郡。

十九年(前280),秦國討伐楚國,楚軍大敗,割讓上庸、漢北地給秦國。二十年(前279),秦國大將白起攻佔了楚國的西陵。二十一年(前278),秦國大將白起又攻佔了楚國的郢,燒毀了先王墓夷陵。楚襄王的軍隊潰散了,不能再戰,退到東北部保守在陳城。二十二年(前277),秦國又攻下了楚國的巫郡、黔中郡。

  二十三年,襄王乃收東地兵,得十餘萬,復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為郡,距秦。二十七年,使三萬人助三晉伐燕。復與秦平,而入太子為質於秦。楚使左徒侍太子於秦。

二十三年(前276),襄王聚集東部的士兵,共有十多萬,又向西攻取秦國攻下的長江畔的十五座城池劃為郡縣,抵拒秦國。二十七年(前272),楚派三萬人幫助三晉攻打燕國。楚又和秦國講和,讓太子到秦國做人質。楚國讓左徒到秦國侍奉太子。

  三十六年,頃襄王病,太子亡歸。秋,頃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為令尹,封以吳,號春申君。

三十六年(前263),頃襄王生病了,太子逃回楚國,秋天,頃襄王逝世,太子熊元即位,這是考烈王。考烈王任用左徒為令尹,把吳封給他,號稱春申君。

  考烈王元年,納州於秦以平。是時楚益弱。

考烈王元年(前262),把州給了秦以求與秦講和。這時楚國更加衰弱。

  六年,秦圍邯鄲,趙告急楚,楚遣將軍景陽救趙。七年,至新中。秦兵去。十二年,秦昭王卒,楚王使春申君吊祠於秦。十六年,秦莊襄王卒,秦王趙政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

六年(前257),秦國包圍了邯鄲,趙國向楚國告急,楚國派遺將軍景陽救助趙國。七年(前256),楚國打到新中。秦軍離去。十二年(前251),秦昭王逝世,楚王讓春申君到秦國弔唁。十六年(前247),秦莊襄王逝世,秦王趙政即位。二十二年(前241),楚國與諸侯國共同討伐秦國,形勢不利而撤軍了。楚國向東遷都到壽春,叫郢。

  二十五年,考烈王卒,子幽王悍立。李園殺春申君。幽王三年,秦、魏伐楚。秦相呂不韋卒。九年,秦滅韓。十年,幽王卒,同母弟猶代立,是為哀王。哀王立二月餘,哀王庶兄負芻之徒襲殺哀王而立負芻為王。是歲,秦虜趙王遷。

二十五年(前238),考烈王逝世,兒子幽王悍即位。李園殺死了春申君。幽王三年(前235),秦國、魏國討伐楚國。秦國宰相呂不韋逝世。九年(前229),秦國滅亡了韓國。十年(前228),幽王逝世,同母弟猶即位,這是哀王。哀王即位兩個多月,哀王的哥哥負芻的黨徒襲擊殺死了哀王,擁立負芻做楚王。當年,秦國俘獲了趙王遷。

  王負芻元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二年,秦使將軍伐楚,大破楚軍,亡十餘城。三年,秦滅魏。四年,秦將王翦破我軍於蘄,而殺將軍項燕。

王負芻元年(前227),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二年(前226),秦國派將軍討伐楚國,大敗楚軍,奪去了十多座城池。三年(前225),秦國滅亡了魏國。四年(前224)秦國大將軍王翦在蘄(qí,其)打敗楚軍,殺死將軍項燕。

  五年,秦將王翦、蒙武遂破楚國,虜楚王負芻,滅楚名為郡雲。

五年(前223),秦國大將王翦、蒙武攻進楚都,俘虜了楚王負芻,滅亡了楚國,在楚地設置三個郡縣。

  太史公曰:楚靈王方會諸侯於申,誅齊慶封,作章華台,求周九鼎之時,志小天下;及餓死於申亥之家,為天下笑。操行之不得,悲夫!勢之於人也,可不慎與?棄疾以亂立,嬖淫秦女,甚乎哉,幾再亡國!

太史公說:當楚靈王在申會合諸侯,殺死齊慶封,修築章華台,要索取周王室九鼎的時候,他志向高遠,把天下都看得很小;等到在申亥家餓死時,卻被天下人所恥笑。操守、品行都未得到,實在可悲!人們對權勢,能不謹慎嗎?棄疾以製造內亂而即位,寵幸秦國女子,也太過分了,幾乎再度使國家滅亡!

  鬻熊之嗣,周封於楚。僻在荊蠻,蓽路藍縷。及通而霸,僭號曰武。文既伐申,成亦赦許。子圉篡嫡,商臣殺父。天禍未悔,憑奸自怙。昭困奔亡,懷迫囚虜。頃襄、考烈,祚衰南土。

推薦閱讀:

二十五史史記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
史記 : 本紀 : 秦本紀
史記|芮成鋼傳
史記譯文之伐炎帝
讀史學做人 凄風苦雨讀《史記》:淮陰侯列傳

TAG:史記 | 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