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教修行綱領及煉養法細說

儒教修行綱領及煉養法細說

儒教修行綱領(原創)

儒教格言:「存天理,滅人慾,守中庸,隨世情。」

儒教講求:入世修行!以人道煉心!進而實現大隱於世!修得出世間法!

儒教目標:入世是為了真正出世!

理念:事俗煩惱正是煉心的無上法門!

行法:白天以易理平衡處理日常事務!實現夜晚的真正心靜!(白天中庸了,夜晚自己修行無雜念)

心法:夜晚靜坐守靜,思考日常事務處理是否符合易理,並查閱《易經》相應卦象,找出解決方案,達到中庸!(修好世間法是修出世間法的基礎)

理法:閑時常觀《易經》,聯繫日常生活之為人處事是否合天理!(心中時刻想著「天理」、「中庸」二字)

誦法:每日背誦《易經》,全文或某個卦,心念口誦,口誦法:用誦音激活人體64個DNA能量!心念法:心中默念,並聯繫日常生活去理解天理之大戒!

滅法:在人道的中庸功態中,逐漸以天理綱紀(大戒)滅去人類原罪的慾望!實現人生真太極平衡態!再用人體功態正磁場去拯救他人!拯救地球環境!

目標:功德圓滿,最終修成聖人!法身飛升高緯度時空!實現聖靈長久不滅!並再次普渡眾生!

儒教經典:《易經》真意:是講述天理(宇宙人生之理)如何在入世中得到施行,實現中庸態(功態的陰陽平衡)!由修世間聖人階段再到修成出世間聖人!最終修成出世間體和智!(儒教是個查漏補缺,實現天理與人合一的境界!)

簡而述之:以天理(易經中所蘊含的宇宙人生之理)來入世修行!時刻以中庸法去平衡處理日常各項事務,至於具體如何平衡去處理?去查易經,易經講述的是出世法和入世法的64個境界階段,及每個境界中的6個子階段(6個子爻)!

儒教煉養法細說(轉)

儒家修法的入門

作者:靜悟天心

這是一段很好的序

靜而見道,此等苦皆無之。汝輩急做工夫,受些口訣,不然,此事無傳矣。天下惟此事,父不能傳之子,以身不經歷者,言不相入,即終日言之,如不聞也。據此則知靜坐確有口訣,若獲其訣,即有事半功倍之益也。余遍考群籍,擇靜坐訣最精簡者,著於篇。用問答體,取其易明也。昔人求書法,至拊心嘔血而不獲;求安心之法,至立雪斷臂,僅乃得之。(本段來自《靜坐法精義》序) 嘆!今人都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賺錢而賺錢的人太多了,這些人並不是沒有理想沒有追求,而是他們不明白,人慾豈是能填滿的,為物慾而追求,遠不如為內心的信仰來得真實;為信仰而奮鬥遠不如為了內心的靈魂。程門立雪,慧能斷臂這是人類靈魂的極致追求,他們是真正的獲得靈魂自由的人,明白宇宙人生真諦的人! 「天下惟此事,父不能傳之子『,父不能傳子,師不能傳徒,此道只能自求。儒道兩家的區別 儒道同源而不同流,儒道兩家同來自《易》,道家是地道貴在守雌,(守)自然,無為無不為,是在學地道無為而萬物得養;儒家是天道貴在行。(行)知行合一,以人應天,是在學天道有行而萬物有本末始終,儒家(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曰:天理。故一個是天一個是地成為儒道兩家的分水領,用儒家解釋道家或道家解釋儒家都是錯誤的這必須搞清。

儒家修法的來源——傳說

修儒家心性學(現代就叫氣功)是開發大腦(直接修上丹田)的,能促進內心安靜,使頭腦更清晰更好使使人聰敏,古代儒生以此進學,悟道,成就人間功業,並不是什麼武功。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儒家修鍊也成就了中國古代的正統文化,本質和道家同根同源是一種天人合一,以人應天(以人的社會行為去對應天理的運行)的修鍊方法。

我國7000多年前出了一個聖人叫伏羲相傳他發明了先天八卦太極圖的原始,當然這只是一個開始,《易經》寫作的完成經歷了幾千年,有人認為這是外星人的結果,其實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外來文明(外星文明)我不太願意承認,因為沒有依據。我反過來認為地球上存在過史前文明,如金字塔就是證據,失落的大西州也是,安第斯山的文明,瑪雅文明。。。一下來了這多不同文明的外星人,不太可能。可能是人類曾經滅絕過,印度史詩里有原子彈爆炸一樣的記載,還有聖經諾亞方舟的記載。不胡說了開始吧!

[hide] 伏羲(太昊)是以一划開天地的,這個「一」就是太極,是宇宙最早的原始的物質,中國人稱之為元氣,這是宇宙萬物的共同元素,並有了最早的修真理論,自從有這一理論修真就開始了。伏羲可能就是第一個修真者,第一個聖人創造了八卦太極圖,每卦共六爻,這是大家很熟悉的了。 中古時期(距今4000——5000年)真就有黃帝聞道廣成子的故事了,相傳黃帝抱虛守一實際上就是在修鍊,太極圖在這一時期修改名為旋極圖(麒麟文化)有極在中間開始有一漩渦。 炎帝代表天道,代表作《連山易》。黃帝代表地道,代表作《歸藏易》。儒家代表人道,代表作《周易》。(相傳文王拘而演周易)從修鍊的角度來認識太極圖的唯一性是對的,儒家功本質上用的也是太極圖,只不過旋轉而已,人體就是漩渦的中心,這也符合執陰陽二者而取其中的含義。 中極圖還有天地人三才並用,人居中為立人極(因此,也叫有極圖),才有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說法。旋極圖後來演變為中級圖。

中級圖是儒家道家共同的修真圖,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老子強調守中,其實都是中,中是什麼?是「一」是巧奪天工,中就是(行)太極(平衡),太極之說是用來解釋中的,這個詞是誰發明的? 是孔子,2500年了一直沿用!一陰一陽之謂道,也是孔子在研究《易》的時候寫的,孔子的提綱簡稱十翼,也叫經。《易經》的爻辭是周文王寫的。儒家入世強調中正,是對《易經》天道的應用,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格物上修真(在入世中行中道)表明儒家的修鍊是剛健的,運動的;道家無為,抱雄守雌,不敢為天下先是對地道的應用,守的是母體,修法是陰柔的。儒家開始走的(主修)氣脈是中脈,是一條線;道家的是任督二脈是一個圈。儒家道家一陰一陽相應成趣,互為表裡,缺一不可,都是《易經》之半壁。誰看不起誰都是十分好笑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同根同源!

儒家功夫來自上古,據傳為軒轅聖祖所傳,堯舜禹下來的聖聖相傳,孔孟之後有子思,秦時焚書坑儒,《大學》格物一章被燒,之後傳人凋零,大道不傳。。。 直到宋朝儒學復興然而,但在修法上並沒能繼承下來,受禪宗影響,儒家功實際上已經成了佛家觀心法,到明朝朱熹修改古本大學,更是讓儒家子弟成了只會搖頭晃腦的書獃子,王陽明研修古本《大學》在龍場悟道終於明白格物之內涵,王陽明光復了聖學大道!世人對儒家靜坐不了解,譏諷為「陽明禪」,陽明一派在當時用現在的話講叫「非主流文化」,所傳不廣。

清朝沿用了朱熹的思想,清人劉沅在大西南創了槐軒學派,受道家影響很大,現在四川仍有傳人,傳人不多,多半為自修自練,有人到70多歲才明白,也有人到孔林日夜研究也有所得,但據筆者看,其中有很多採氣法的影子,顯然是多派和融的結果,蕭天石的《聖心靜坐法》中儒家分派系的特徵很明顯的體現出來,現有很多功法也證明了這一點如:浩然正氣禮敬修法 這也許是好事,說明儒家功法仍在民間!至於筆者學習的是王陽明一派的,只不過在研究先天太極圖時發現,原來儒家在孔子前就有了,也發現其原理就來自此圖,這說明中華民族祖先的睿智聰明。

修儒最適合自己看自己悟(每晚靜心研易卦思天理以明中庸之道),儒家雖然外部看來好像已經沒有影響,消釋了。作為流傳五千年的文明的核心「中」的文化,其實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骨髓了,焚書坑儒改變不了,新文化運動也一樣,文革雖然傳統文化受很大的傷害很嚴重!但仍然改變不了只要我放一把火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儒家修行法來自上古明君的追求「內聖外王」,儒家氣功(心性儒學)指的就是內聖的修鍊功夫,而並非完全來自孔子,孔子不過是其中一脈而已;「外王」指的是治理天下的政治儒學,要用「中」於民,創造和諧社會,二者不是一回事,但是二者又有緊密的聯繫

儒、道兩家從本質上說是同根同源,修行也是大同小異,只是築基時的入手不同,傳承的同是聖脈,儒家聖聖相傳,從未間斷,只不過能成就的極少而已,或為其功業所掩蓋(如:管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等自己可以讀書了解)才鮮為人知。

"三教雖然並立,而儒教最大。儒能入世治世,又能出世。仙怫二家只能出世。然以打破生死為事,則仙佛二家最切近,故好長生者多歸二家。不知儒家亦有長生之術,其法身與仙佛無異,人不留心。孔孟二聖悲憫天下後世,性理而外,只論經濟。其經濟仍從性理中流出,而真性處間或流露一二句,見仁見智,令人自悟。」

(引用)但是沒有修真的潛質,持久的毅力肯定是不行的,《大學》《中庸》兩部書就是儒家修行的功夫次第和心法,(《易經》是天理和入世修行之法),只是不容易悟出來!道家佛家我就研究了二十年,最後七年回到《大學》《中庸》上,並修行方有所獲。

聰明若王陽明都三十多歲才龍場悟道,方法有時是句空話,我是用心去感受,承受,理性有時是非常局限的,當然機緣也很重要,要是沒看《周易禪真》肯定還要摸索。你認為儒家入世搞得雞飛狗跳,為什麼還得以修養?儒家是有憑藉的,不只是用「中",還有外動合內靜之道。這是儒家功夫的高明之處,此才足以入世。不要滿足於「中」,還要明白「一以慣之」才是中華無上道。這就是《易經》的秘密——通天之路。 人心惟危,天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其中。就是最好的儒家功法了,是的!概括起來一個字「中」兩字「中正」三字「中正固""四字「持中守正這個也是中國道統——(守)中道!(日常行為能合中道就是在打通中脈之正氣!至於如何去行中道,請仔細參研《易經》。先內聖后外王,中脈真通後,直氣直出百會,再行外王,內外合一,天人合一法!)本質上就是內明外化之道,所有的上乘功夫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難悟,儒家是直透先天的上乘修法道家沒有談外化的功法,實際上是有的,只不過在道德經中,能悟出的不多,所以不能入世。同樣明白儒家十六字真傳的人很少,知道的也不敢輕傳,有時說了對你也沒用!只有自己感受到才是真的,氣功心法就是一種感受而已。 儒家傳理不傳法,這是傳統,所以傳人要求較高的悟性,較高的文化基礎,和誠心,所以傳人凋零,能繼上香火就不錯了。同時外部文化全盤西化和儒家的落寞也有重要關係。

儒家的「道」就一中字,儒家的修行就一「合」字。

儒家貴自悟,宋代有人曾經在修心工夫上提倡「神悟」,如王信伯就說:「到恍然神悟處,不是智力求底。」也就是靠智力是沒戲的!儒家沒有聽了就明白了的,要靠自己體悟,不是很容易,沒有像廣播操那樣的方法,而是只有心法,什麼心法?格物致知,怎麼樣格物致知?具體而言:正心誠意一套正心體察的方法,掌握它就是入門的關鍵!怎麼做呢?要靠體察。QQ聊天中網友和我談論修儒,我總要他們看《復性書》為什麼呢?妙在一「復」字,「復」之中即含有本來義,本來是先天,復是回復到先天。眾生為後天習氣所蔽而不自覺,靜心也有次第階段,一覺便歸本來,只是才覺便又忘了,所以是生熟問題,氣力問題。直截了當的講,靜坐中不通達處,於凡誠、敬、主靜。觀喜怒哀樂未發、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等,一一行之。(靜座不是枯坐,而是悟白天行為是否合易理!合則行中道、通中脈,不合則自醒之)。行才是關鍵。 大道至簡,暈倒!至簡單,還學習幹嘛?直接做神仙去,何必勞心勞力。最簡單的往往也是最複雜的,大道至簡,只是得道後的感言!這就是我的感言。明白的是一層紙,不明白永遠是一座翻越不了的山。 道家修鍊者相對較多,資料相對較多,基本上是守玄關,年老的可以以命門為玄關為安樂長壽,年輕的可以以肚臍里一寸三分為玄關,上士可以黃庭為玄關。儒家也有自己的修法,只是近代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書院,現代教育老師也不再傳道,教育完全西方化教授教知識技能,已經完全失去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失去了方向!我國大陸尤其如此,今年剛考上北大的五位同學,都跑到香港大學原因不言而喻,離開傳統文化的熏陶,沒有民族靈魂的教育,無論怎麼改都是死路一條。

研究《大學》的思路

《易經》中正之道,此真龍脈。 一年以前我和道友聊天,還妄自尊大,以無為為道之極處,藉以炫耀——無為法為真法,還寫了《儒自然真法》一文,還被人好評,得意之情益於言表,現在看來真是太狂妄,此文兩月前被我刪了。還是道友讓我自己看:《易經》乾,坤,泰,丕四卦的爻辭註解,起初並不在意,無意中大概看懂易經的思想,方信,大為感激,吾友誠不欺我。研究《大學》必看《易經》!《大學》就像有的專家認為的一樣和《易經》淵源極深。

《大學》是一部儒家綱領性的文章,其深度可以和天書《道德經》媲美,跨度很大好像憑空出世,無頭無尾,研究者一致認為被它有「一綱(有認為三綱)、六目、九經」在我看來這是對孔子思想精華的總結。三綱實為一剛,就是大學之道,六目就是六證,學者龔鵬程認為這是修證的方法(見《儒門修證法要》)除了他,一大批學者也有同樣的看法!我不贊同,草根未必不豪傑,英雄莫問出生。研究大學還要看《中庸》《論語》作為參考。先討論大學之道,用易經的觀點來看:子曰:吾道一以貫之,「一」就是「中」,就是太極!

王陽明講了格物就是在正上用功,又講:「吾道大中至正,徹上徹下一以貫之。」不看《易經》不解此語的真正含義,功夫一以貫之,一就是太極,太極的內容是什麼?含義是什麼?可看易經最基本的解釋,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就是太極。儒家以中為貴,中極圖就是儒家修鍊圖。如圖中極圖實際上是順應自然之圖,又叫聽話。聽誰的話?聽自然規律的話。儒家中庸之道講:過猶不及。過和不及都不可取。話到這裡不能再說了。這些都來自易經的思想:中正至道。所以儒家的修法不出《易經》,中極圖同樣柄承了已經的中正思想。

我的修鍊體系 經常有人來問我修法,我自己還沒有成功,介紹有點為時過早,然而不回答又很不禮貌,不是為人之道。我沒辦法就拿龔鵬程教授的《儒門修證法要》來搪塞,大家看不懂。於是回復我:「龔教授越講越高深,功友越學越天真。」認為我不夠誠意。修法就在劃線部分,我把它們理成體系,可以大量節約時間,你如果什麼都不懂,我拿你也實在沒辦法。修儒不會做學問,實在不行!網友說我是做學問的料,不管是真是假修儒是條不好走的路,不研究學問,看不懂,解不了,怎麼修鍊?不懂《易經》不懂中華文化怎麼叫儒家?我的修鍊體系是在總結前人基礎上歸納出來的,並非自己穿鑿發揮,更不是自己的發明。

總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之道的三個方面明明德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一切都要先修身,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在大學中的第一章,實際上是一個結論。修身的過程包括: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格,至,誠,正為修身的過程。格物一章已經遺失,被秦焚書坑儒消滅了,成為千古之謎。

誠意: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正心: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身修:《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六步修法: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修身的入手地點: 因此,知止就成了入手的地方,文中關於知止的表述有:止於至善;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緡蠻黃鳥,止於丘隅;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結論:知止的止就是入手,人若知止就能入聖,否則就會:人不如鳥。所以(修行)人(行為)要止於至善(合於易理)。何為止?此所以明伏羲《艮》卦之義,兼體用而言也。曰:「艮,止也」,言其體之止也;又曰:「時止則止 」,言其用之止也;「時行則行」,言其用之行也;「動靜不失其時」,言其用之動靜不失其時也;「其道光明」,(3)因動靜不失其時而得其道之光明也。後曰:「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易經》講的就是中正之道,堯之傳舜,曰「允執厥中」,舜之傳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萬世聖學之的也。其傳自禹至湯,至文武,至皋夔稷契,至伊傅周召,至允執厥中,由此言之,則孔門之傳授可知矣。就是止於道義之門「中」。

附錄:原本《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總說:

修行是人生的根本,並指出六步修法)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此二段講修身的過程:格,至,誠,正,修)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此段講誠意)《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此段講身修成為君子的好處)《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康誥曰:「克明德。」《大(音為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云:「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此二段講知止在社會中的應用)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此段講正心)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僻)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所謂治國必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堯舜帥(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mao(女冒

)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bing(並加個走字旁)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

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後面段分別講平天下在孝親敬長,在修德,親民以民為寶,仁義之道)原本《大學》的原文有別於流行八百多年的朱子章句本。《大學》原本,是指西漢戴聖所傳《禮記》的第四十二篇原文。 自宋朝朱子的章句本流行以後,其他許多註解《大學》

的書,如司馬光的《大學廣義》等,都已失傳,甚至坊間連原本《大學》也久不流通。所以到明朝嘉靖年間,王陽明把原本《大學》刻印出來, 當時的文士還驚怪起來,不相信還有這一種本子。甚至清朝的李惇還說:「學者有老死不見原文者。」因為大家既然只讀朱子的章句,刻《禮記》的人索性就把其中的《大學》、《中庸》只存其目錄,把文字都

刪除了。本書所採用的原文,是依據清末阮元重刊的《宋本禮記疏本》。 至於懷師為什麼要用原本《大學》來講述,詳見南老師《原本大學微言--開宗明義篇》。

原理探究儒家的養生理論 儒家修法為什麼稱浩然正氣呢?孔子認為,天地間浩然正氣乃是宇宙萬物生生化化之根本。家有正氣家不衰,國有正氣國不亡,人有正氣是脊樑。歷來儒家被認為剽竊道佛兩家的功法,其實不然佛家重在明心,一塵不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儒家也有以心觀心的說法,只不過差別很大佛家以道心觀人心返本還源,儒家的觀心在養心,正心功夫有

本質區別可以看出儒家重養氣(中正之氣),佛家重見性。道家重練氣,內觀,儒家重養心,內省。 儒家內聖修法的最大特點是將正常的社會生活、道德修養與練功融為一體,這是儒家功的優點,所以儒家是不避世俗,以事磨心,勇與當擔,孔子美其仁德以君子稱之,孟子稱義,大丈夫,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就是入世磨心的修鍊結果。儒家修鍊其真性情,成其英雄之事,立功,立言,立德,內聖而外王。儒家不在乎生命的長短,而在乎是否符

合天理,儒家認為不符天理就是禽獸! 當然養生方面的效果是一樣的。儒家在養心方面認為「心」有人心、道心的區別,提出了「人心」、「道心」這一對概念。人心指後天的私慾,道心指先天本性,所謂「人心

惟萬慮之主,道心為眾道之本」。(見《尚書正義》)這些說法為傳統養生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傳統養生學認為,人剛出世,體內真氣較盛,隨著年齡增長,社會影響和私慾的增加

,使體內真氣逐漸消耗而減弱。養生功夫就在於化後天之氣為先天真氣,以達到延年益壽。(引用)孔子也提出仁者壽的觀點,現代科學家也認為人身要長壽必須養心。儒學大師

孟子在《孟子·卷七·盡心下》明確地提出「養心莫善於寡慾」,這就是儒家的養生理論。儒家思想的來源探秘[hide]儒家的修真思想來源於此圖:以道觀法,以道觀象,以象言道,以悟道為根本,易學就是讀象法,這就是《易》學,儒家思想都來源於《易》,因為《易經》是儒家六經之

一,附圖

伏羲八卦太極圖圖稱「天地自然之圖」、「天地自然河圖」、「卦氣圖」,簡稱「先天圖」。後世所制其他太極圖式均未脫離此圖基本內涵。先天八卦講對峙,即把八卦

代表的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八類物象分為四組,以說明它的陰陽對峙關係。《周易說卦傳》中將乾坤兩卦對峙,稱為天地定位;震巽兩卦對峙,稱為雷風相薄;艮兌兩卦相對,稱

為山澤通氣;坎離兩卦相對,稱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這些不同事物之間的對峙。是我們祖先對大自然最早的認識。(如圖) 伏羲(三皇五帝之首)太極圖是中華最古老的哲學成果,旋極圖(麒麟文化)實際就是把太極圖旋轉,所以又稱旋極圖,中級圖據我猜測應該在麒麟文化基礎上的偉大發展,

在外形上和旋極圖則和很接近.如圖 後來中極圖也有被分成陰陽各半,中間為一,S被劃為一。《易經》認為一陰一陽謂之道,中極圖就是陰陽各半,儒家強調無過無不及,過猶不及,要把握好陰陽的變化,

一味的做好人和做壞人沒什麼區別。如果太對一個人好和對他壞是一樣的,會害了他,使他不能自立自強,如我們的子女,也同樣。這就是儒家"執中"的理論,要把握中,做到中

,中不是正中間,而是一個適當的尺度,中極圖,中正之極圖。中極圖,自然圖,陰陽平衡靜態圖。中極圖,德之圖,修行圖,這是奪天地之造化,用自然之玄機,返本歸宗,回

歸大道的必經之途。唯有中極達修真。(引用)所以老子強調多言數窮,不若守「中」。儒家的思想或原理就是「中庸」,就是中極圖。 誠」是儒家的修鍊方法.儒家練中脈,道家練任督二脈,佛家練左中右三脈,練中脈走的都是陽剛的路線,通過百匯穴和宇宙相連,練後往往周身熱流運轉,只想長嘯,壯懷

激烈。據傳王陽明練功後長嘯,三軍兼驚。儒家直接修鍊祖竅,又叫中黃神室,是虛無一竅,儒家成仁取義,就和此功有密切聯繫,和道家棄情絕智不同,儒家是人極派,強調義

,認為出家修行有背人倫,以正道正氣為修鍊的基礎,符合天道為修鍊的目的,也就是天人合一!有極圖就是天人合一圖,是旋轉的先天太極圖,儒家修真圖,實際就是取中間道那

個漩渦,所以叫「中」孔儒正氣功,道法自然,實際上就是持中中正,謂自然之道法。儒家十六字真傳 中國歷史文化大傳統。這是自上古三代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至孔子的道統譜系所指陳的真實內容。這個傳授系統,無人能反對,亦無可爭

議。連被稱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0世紀中國現代化第一總設計師孫中山都明白無誤地予以認同,說:「中國有一個道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

,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轉引自錢穆《中國思想史》,香港,新亞書院,1962年再版,第174頁。) 這就是中華道統:「人心惟危,天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其中。」就是最好的儒家功法了,是的!概括起來一個字「中」兩字「中正」三字「中正固""四字「持中守正這個

也是中國道統——中道!本質上就是內明外化之道,所有的上乘功夫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難悟,儒家是直透先天的上乘修法,直接修鍊「仁」也就是祖竅。能明白儒家十六字真傳

的人很少,知道的也不會輕傳。實際上從古人祭祀的用品玉琮上我們可以理解:人心,道心,一,中的含義,玉琮反應的就是天人合一,以人應天,這也就是儒家的修法,天地人

,人居中,我命在我不在天,玉琮就是用來和上天溝通的.

大家看他們有什麼相似的地方?樣子很像,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中"這個是不是通天之路呢? 儒家傳理不傳法,這是傳統,法就在理中何必再傳?所以傳人要求較高的悟性,較高的文化基礎,和誠心,所以傳人凋零,能繼上香火就不錯了。十六字真傳實在難解,古今

幾人懂?由於文化的破壞今天明白的人,怕更少了!誠之一字實真訣

這個「誠」字也是祭祀活動的產物。也是儒家修鍊的主要方法,以人事天就是以人應天,應之後求合。儒家之「道」——中庸 在修鍊過程中筆者感悟到了,人體如同一渦輪的中心,因此就去網路上看太極圖,發現人體中脈就是先天太極圖的中心,所以,儒家的修鍊實踐證明了上古三圖實際上為意圖

,告訴我們修鍊的真實體會。儒家功法,本質要靠體悟,所有的內容看完你就會明白,也許不會明白,萬法自然而已,幾乎所有的氣功都逃不出老子「道法自然」這一慣例,當然這

是很難的,孔子也講:白刃可蹈,中庸難得也。 沒有修鍊的時候以為上面這些就是正確了,其實在對峙的背後還有統一的一個方面,這才是關鍵,把先天太極圖高速旋轉中間就有一虛無的「一」伏羲以「一」畫開天地,指

的就是這個一,中字的那一豎,也指的就是這個一。守中守一,為無形無相無位之道法,仙經曰:「子欲長生,守一當明。」叄家聖人教人,除以中為道體外,又復以一為道體。

道本虛無。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惟在此虛無中,有宇宙天地萬物,若無「中」則上下左右,運行生息,俱無由立,亦無由維繫而至於不墜不滅。虛無不可窮不可見,以一見之。

仙經謂「守一存真,乃能通神」者在此。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叄,叄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萬物生於一,一生於道,故守一即可至於道。老子又

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一者道之始生,而為萬物之母,故老子又有「守母」之訓,莊子有「我守其一、而處其和

」之訓。守一為得一之階梯,乃入道之不二法門。冥心於一,合氣於淡,則不二叄,心不二叄即定;行者於此,宜將牙關咬緊,死盡偷心,冥合於一,此為定心妙法。 孟子曰:「天下烏乎定?定於一。」俞真子曰:「人心烏乎定?定於一。」一心不動,一念不生,即自得定。惟心不冥極,雜念紛起,根塵不凈,難得見一,一不可見,又烏乎

守?烏乎定?一者道體,人與天地萬物之共性,見一即見道,亦即佛家之見性工夫。心一冥極,則自「靈台一而不桎」(莊子語),而清虛澄澈;便即見一,亦即見性,迄乎見性

,便即入道。迄與道合,一亦不立,性亦不立,而其極於無。宇宙天地萬物人我,打成一片,而復歸於渾沌無我之境界。(引用) 通過修鍊較長時間的靜坐達到心體「澄瑩」的境界,獲得一種神秘的心理體驗和心靈飛躍。楊慈湖也主張靜坐得悟,他還把這種方式稱為「反觀」,說:「嘗反觀,覺天地萬物

通為一體。」「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無際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心生萬物,萬物有心,心物互化,合而為道!修心為上,心外無理,這就

是儒家對「道」的理解。附圖就是儒家"道 知行合一是儒家的真諦,所以按照傳統還是不教方法,自己研究《大學》《中庸》研究出來才真正是你的,這就是是身體力行!儒家氣功不是普通的養生方法,要靠自己體貼

出來通向真理道路來,因為「知行合一」是儒家修行的必由之路,做到才能見到,見到又要合於天,今天體會出來一點就要去做。這就是儒家心性之學或悟道的特點。儒家板塊里

不是有幾篇是新手寫的體會嗎?修儒就是這樣修的,不只是打坐,是力行之路。所以儒家道修行就一「合」字,合天之德就是天人合一。一旦返回先天之後,可以和宇宙相通,吸取

宇宙能量,人體如漩渦之中心,宇宙能量自然進入中脈。所以儒家功力增長強勁,稱浩然正氣。 修儒最適合自己看自己悟,儒家雖然外部看來好像已經沒有影響,消釋了。 作為流傳五千年的文明的核心「中」的文化,其實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骨髓了,焚書坑儒改變不了,新文化運動也一樣,文革雖然傳統文化受很大的傷害很嚴重!但仍然改變

不了,因為儒家精神,道德還在,我們秉承了「天人合一」(儒家講以人應天)「和諧」這一儒家文化,而且還是主流文化,雖然有些人不承認。 在一本舊書中筆者看到這樣的話:儒家亦有長生之術,其法身與仙佛無異,人不留心。孔孟二聖悲憫天下後世,性理而外,只論經濟。其經濟仍從性理中流出,而真性處間或

流露一二句,見仁見智,令人自悟。」 (引用)但是沒有修真的潛質,持久的毅力肯定是不行的,我也花了很多時間,《大學》《中庸》兩部書就是儒家修行的功夫次第和心法,

只是不容易悟出來!道家佛家我就研究了二十年,最後七年回到《大學》《中庸》上,並修行方有所獲。聰明若王陽明都三十多歲才龍場悟道,方法有時是句空話,我是用心去感受

,承受,理性有時是非常局限的,當然機緣也很重要,要是沒看《周易禪真》肯定還要摸索。你認為儒家入世,為什麼還得以修養?儒家是有憑藉的,不只是用「中",還有外動合內

靜之道。這是儒家功夫的高明之處,此才足以入世,這也是我研究的原因。練功時做到不算太難,難點在入世磨心,做到:不增不減,不垢不滅(佛家),道家:粉碎虛空,練虛

合道,保持赤子之心,象嬰兒一樣;儒家:知行合一,做到才能「得」,才能參悟天地持中庸之德。

--------------------------------------------------------------------------------

入手須知 一 得「中」——儒家入門三要訣:(1)止字要訣:外止於非禮,非義,不仁,不忠,不孝,使其無過無不及。內而止心於密,一源之初。內止其宜,外止其當。(2)靜字要訣:在外為謙,也就是「無爭」在內靜己之私慾,約束七情六慾,一物不存,一物不累,心清然後可以入靜。(3)定字要訣:在外為人倫道德。在內也即要做到內定,先定其心神使心有所屬並做到專註,能專註就能意誠,能意誠就能心正,心正方能得其「真」。得其「真"為儒門修真的入手方法。真就是「誠」就是佛家正覺,儒家叫誠也可以叫得「中」,得「中"只是正覺,是一步步證道的開始,儒家知性(格物致知)的結束知行合一的開始。誠的修法:在內也即要做到內定,先定其心神使心有所屬並做到專註,能專註就能意誠,能意誠就能心正,心正方能得其「真」真就是誠的境界,也即「中」的體現。何謂得中? 《周易闡幽》中有這麼段話可為印證,現擇錄如下: 儒曰,執中;道曰,守中,釋曰,虛中。中之一字,乃三教聖人之心法,所以修性命而成大道。千經萬典,說來說去,只說的這一字,篆文中字從○、從|,在人即秉[ ]之良,為至善無惡,圓明不昧之物,所謂先天真一之氣者是也。 ○中有|,渾然天理,一氣上下,流行不息之義,且|在O之當心。" ",左為陽,右為陰,即河圖左陽右陰。一氣上下之象,薛道光曰:"有物先天地,無名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調。"寂寥者,即O。萬象主,即|。至無而含至有,至虛而含至實,故謂中。 是中也,不偏不倚,無前無後,無背無面,無頭無尾,非有非無,非色非空,虛圓不測,無象而能主宰萬象,無形而能造化有形,生天生地生人物。在人,非四大一身之中,非中外之中,無方所、無定位,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古人推其理而肖其形,強名之曰"十字街",曰"四會田",曰"通衢路",曰"戊己門",曰"元牝門",曰"元關竅",曰"生殺舍",曰"刑德門",曰"生死關",曰"陰陽戶",曰"性命竅",曰"天地根",曰"人獸關",曰"懸胎鼎",曰"造化爐",名號多端,總而言之,曰"中"。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亘古聖賢仙佛,皆從此中生出.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放之則彌****,卷之則退藏於密,悟之者立躋聖位,迷之者萬劫沉淪。 蓋此"中",乃性命之根,在先天,性命如一,而為中(圖);在後天,中分而為性命(圖),其實後天中返出先夭,性了命凝,性命歸根,仍是一中。 老子云:"穀神不死,是謂元牝.元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紫陽云:"要得穀神長不死,須從元牝立根基。"穀神,即中也。元牝為陰陽,即性命也。穀神不死,中含性命,元牝之基,性命成中。守此中者,聖人也;失此中者,凡人也。聖凡之分,只在得失之間耳。 一切常人,為氣質所拘,為積習所染,性命分居兩處,中有虧損,日虧日損,性亂命搖,神昏氣濁,將中之原物全然失卻。中一有失,性命無本,形雖動而神已喪,焉能長久乎?三教聖人,以中為本者;欲人執守此中,保全性命耳。 中之一字,為修道者始終之要著,築基在此,採藥在此,烹煉在此,溫養在此,進陽在此,退陰在此,結丹在此,脫丹在此,七返九還,無一不在此。但這個"中",人不易見,亦不易知,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守。有心求之,則落於色相;無心守之,則入於空寂,均非中道。真正中道,非有非無,即有即無,非色非空,即色即空,不落O偏於恍惚中求,於杳冥內尋,庶乎近焉? 天下學人。不知此中是個什麼物事,或謂黃庭穴,或謂天谷穴,或謂百會穴,或謂絳宮,或謂明堂,或謂咽喉,或謂兩腎中間,執守幻身穴竅,便謂守中抱一,妄冀長生,不但不能長生,反而促死,哀哉! 儒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又曰:"不偏不倚之謂中."道曰:"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又曰:"陰陽得類歸交感,二八相當自合親。"釋曰:"吾有一物,上柱天、下柱地,無頭無尾,無背無面。"又曰:"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皆言中之實落處也。若人能於此等處留心,極深研幾,就正於真師,認得真正之中。將柱扙子穿在中鼻孔內,主登彼岸,絕不費力,從此直進大路,緩步而行,終有到家之日,經云:"得其一,萬事畢,"豈虛語哉!(此處系引用《周易闡幽》)二 儒家靜坐的六個層次:止,靜,定,安,慮,得。 層次:知止而後能靜,靜然後能定,定然後能安,安然後有得。 知止,靜坐開始時用心反照自性,雜念有了就要止於善地。 更上一層就是「靜」,「靜」後再深就是「定」,漸漸於靜坐之中心性一片清澈,生活中人事匆匆, 思慮萬端,事為煩擾,於定中忽然會覺得什麼都看破了,無牽無掛,心生喜悅,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這就是天心了。天心層次為「致中和,天地歸位」。 儒家「安」的境界這個層次佛家和道家多有描述:六祖慧能求達摩為其「安」心境,達摩問「你的心在那裡?」慧能明白了「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人,人無其人」不求而心自安。《易經》「艮」卦就是最好的描述「艮其背不見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視而不見,聽如不聞。 再往下就是「不慮而得」通過"誠"的修練,練到極致就會達道。「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就是儒家之道。

三 儒家修行的心法 儒家和道家分別繼承了「中」的道統,孔子的心法是"端而虛,勉而一",教道弟子子路時說的話就這,即「虛心」從而守中坐忘。無意守,不數息,法法本無法,無法法亦法,儒家以"一"為法。儒家其它法還有很多,本質上就是「一」即「中」。—大道常存文字外,真途不在語言中!有一古詩《靜坐吟》把心法作了公開。 《靜坐吟》靜坐非玄非是禪,須知吾道本天心。直心來自降衷後,浩氣觀於未發前。但有平常為究竟,更無玄妙可窮研。一朝忽顯真頭面,方信誠明本自然。一片靈明一敬融,別無餘法可施功。乾坤浩蕩今還古,日月光華西復東。不羨仙家烹大葯,何須釋氏說真空。些兒欲問儒宗事,妙訣無過未發中。

小結:本詩來自《靜坐法精義》妙訣無過未發中指明了要害「自然」「平常」為要訣。並再次強調「中」為妙訣。 蕭天石先生已經守中法要中將儒家的「中」講清楚了:「 中為道體,此中道不但為中華文化道統之所系,且亦系聖聖相傳之心法所系。《論語》載:「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張。』舜亦以命禹。」是以《大禹謨》載舜命禹之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即是歷史上有名之十六字心傳。在此,人心與道心,只是一心,切不可作二心會,由其下句之「惟精惟一」,即可證之。其工夫頭腦在教人以人心合道心。道心即天心,故亦即是以人心合天心工夫。以人合道,以人合天。此為最高之綜合原理,與最高之相應原理,最吃緊處即在此。在求其合之以前,先須修「應」字工夫。以人應道,以人應天,也就是以道率人、以天率人之意。本天道以立人道,本天德以立人德,本天心以率人心,本天性以率人性。人則體而應之,修而合之;合與不合,再印而證之;印證不二,即得中道矣!一般人恆言「天人合一」。體會:《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這和道家的「中」——一般指「玄竅」是一致的,心法都是符合《易經》大衍之數,找到那虛無的一併守之,目的不一而已,儒家修心是為入世,道家則要修仙不死。

四 萬法自然之道 《金剛經》有云:一切聖賢法兼無為法而有差別,至少道出了兩個意思,首先,聖賢法為無為法,一切有為法兼如泡影;其次為,修法有差別,修法實際上差別並不大,兼為無

為法!那有差別在那裡?由於心性根器的差別,機緣的差別而有所不同。這就是我要說的萬法自然之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一切強求不得。根本上修行是不用法的,一切從

心,心即理,心即法,心即道,萬法自然之道!以明心入手,心明而理順,自然知行合一,萬法依於自然。

五 關於修行入門方法 修鍊入門方法,心靜則理明,理明則能夠知行合一,而合與禮的要求——禮者天理也。「中道」為儒家修行的正法,儒家修行必由理入手,所以又稱理學。 儒家修行的方法很多!誠 明 仁 中,兼可!格物致知理自明,這就是儒門入手基本辦法。 生活中以禮修心,心正誠意,自己可以依理而行,如能「唯精唯一」則為至誠,天地可參!<自然真法先天太極歌> 是老鳥修儒戲作,可當入門口訣用,不是我賣關子,儒家起步很高,直透先天是上古明君明心之法,是我國之道統所系。修儒需要悟性,和耐心體會,也

需要花很多時間讀書,懂就是懂,不懂再講也沒用。 先天起太極, 浩氣由中生, 乾坤是鼎爐, 日月自西東 三教本一源, 造化由心生。 聖賢寧有種, 道心人自有。 自然為常道, 平常理最真。 莫問詩出處, 學思理自明。

六 儒家修行心性之學的要求(1)在生活中修是非常人不能做到的。以「禮」"制心即慎獨,講究生活就是修行場,不過這一關,究是鏡中之花井中之月。要保持寵辱不驚,一心不亂要有多痛苦和多大的智慧?看是簡單的要求卻沒幾個人做得到!孔子」日三省乎己」諸葛亮厲精練己,王陽明把自己關在石棺材裡修行,看過《曾國番家書》他每天是怎麼過的?——我知道了!不修心功夫練十年也就那樣沒什麼進步。(2)儒家的「寡慾」為養生修行的必然要求,「存天理滅人慾」是國學修養方法,並非朱熹一個人強調。王陽明「隨處體認天理」也是一樣,是國人追求的大境界。七 儒家心性之學的讀書要求 《大學》《中庸》兩書為修儒者必讀的書,是儒家心性之學的綱領性著作。《大學》是儒家的綱領,《中庸》為心法《大學》就不多說了,在層次和方法里提過很多。《中庸》子思唯恐儒家修鍊之心法失傳,又當心誤傳故留下了本書。原話已經很明白了: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什麼東西能讓人受用有不能盡者?道業才能這樣。用失血的眼睛(不用心),不求理解,讀再多也沒用!——這算是體會。八 中的修鍊與文化中化道統者天之道也,天道唯和,天道唯諧,和諧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中國天人合一文化,中國文化以此為核心,為做人,審美,社會管理,人際關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莫不以此為出發點,也是善惡是非判斷的重要依據。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可見文化生命力的頑強,21世紀必然是儒家文化復興的世紀,更是中國的世紀——和諧的世紀。 (一)修己以事天——「誠」。 祭祀是古老的中國文化命題,儒家修鍊就是為了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一綱(有的認為是三綱)九經就是這樣的文化,持經達變,明禮守法是中國天人合一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和」為貴,和,和諧是也。和諧是因為相信天人感應,在董仲舒以前就已有之,洪荒時代,先民知識未開,見大自然各種現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氣候變化的風雨雷電等等。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恐怖,人沒有不生病的,不老不死的,不能有合理的解釋於是只有祈禱上天,所以事天以「誠」——真心。希望上天能夠消災免難。所以修鍊

方式為「存誠」。 (二)道德崇拜——禮 道德崇拜也來源於重德的儒家文化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從古到今,道德在中國佔據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位置。中國人的神都是有道德的人,崇禮就是崇道德。從古至今,從傳說到孔子,孟子,岳飛,文天祥。。。取義成仁,不勝枚舉。修德幾乎是所有的門派都要乾的事情。儒家止於非禮,非義,不仁,不忠,不孝人倫道德,為人謙和低調,天下為公已經深入人心,以德治國為我國所獨有。 ( 三 )關愛社會——仁 仁者愛人也,是中國人的最高道德準則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儒家修鍊認為仁就是人要有中土一樣可融萬物之污、可生萬物之命、可養萬物之靈的美德。仁是天之心,修人心一應天心者為仁者,只有修人心才能讓天地和諧,萬物各歸其位,萬物才能得到發展,社會和諧安定。 ( 四) 自強不息——勤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要求自勉,自己勉勵自己,自己鼓舞自己,自己激勵自己。也就是自己激發自己的積極性,儒家對勤奮的要求雖然沒有任何修法,卻是修行做人的根本。

九「執中」有深刻的修鍊內涵 有人從學問的角度闡述了儒家文化受佛道文化的影響,這不可否認就文化而言是很正確的。可做為修鍊者這是大錯,大家都知道,練功的法門只要有一小點的出入那就不能練了,更不能稱儒家了,練功有素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功法修改了,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王陽明的心學理論自成體系,並發展了儒學文化強調」知行合一「這沒錯」借用資源的痕迹「應不包括修法!

負責任的講這樣做離儒家修法越來越遠了。「執中」不是「守中」(執中——還有執兩端而用中之意,強調生活中要恪守中道,做道知行合一,在生活中修鍊這是儒家的硬性要求。)更非練「真言」,觀心等似是而非的修法,儒家十六字真傳一點不能改,這是一個尺度準則啊!初學者宜精讀經典,少走剪輯**之路,相信某天會明白「誠明」之道。

--------------------------------------------------------------------------------

儒家的一些體會(一)儒家的修法「誠」 最重要的也是最簡單的,就放在開頭吧!太極本無極,無極就是誠。我的修法就一個字「誠」我認為這就是儒家修鍊的關鍵,修鍊太複雜,抓住關鍵很重要,我20多年的研究我想用一個字表達就是「誠」。看完下面《大學》的文字,你就知道「誠」字的地位了。誠就是明心!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看懂了吧?誠的地位,還有「誠」字的很多表述,如:至誠可參天地,至誠如神等。。。 聰明的讀者你看懂了吧?誠的地位,短短的幾十個字,反覆強調,在《大學》這本書里是相當突出的,「誠」實質上就是「中」儒家另一本書《中庸》講什麼呢?講一個字「中」中的道。什麼是誠和中的關係呢?「誠」者,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也符合十六字真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執中的要求,「七證」修心只是誠意的過程把三者聯繫在一起考慮,就能把握儒家的精髓。相信你已經懂得了!此為第一依據。 《大學》中開頭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這應該是《大學》中的核心(大學之道),在我看來明德和至善本為一體互為表裡,明明德是體至善為用。什麼是至善?當然就是中庸之道!這樣一切就明白了《中庸》之道就是至善之道!這樣《大學》《中庸》就能聯繫起來,更重要的是能把儒家十六字真傳的要害「執中」的心法圈了進來。

此為第二依據。三點一條線,哈哈!明白了?!這就是開啟寶庫大門的鑰匙。那就好辦!因為關鍵就在這裡,聰明的應該明白了。不明白的,也沒關係,我的廢話還有很多,也許你會有體會的。 儒家派別很多,大同小異,有主一派,存誠派,主敬派,陽明派,龍溪派,槐軒派等,看《大學》《中庸》,邊學邊看《易經》只不過在研究先天太極圖時發現,原來儒家在孔子前就有了,也發現其原理就來自此圖(伏羲太極圖),這說明中華民族祖先的睿智聰明。(二)修性在心——無心之心道中有道,名曰中道,是三教最高心在法,三教共法。儒家稱執「中」持中守正,道家多言數窮不若「守中」,佛家稱空假中無不中。此「中」——非有非空,空有不空。 我們要以自然,平常之心對待生活。複雜的事情要簡單化。簡單的事情複雜化。順境的生活倒著看,逆境之中正著看。這就是「中」 練功生活本來是一樣的,動靜無本,無始無終,生活就是修鍊修鍊也是生活。這就是「中」 成道一味求靜,反不能靜,不在世上磨,不能成其道。無中求有,有無相生,有中求無,互證有無。不可有心求,不可無心持。此謂之「中」 一切守其中,自然無貴無賤,不生不滅,不氣,不爭。這就是不失本心,也是修心的方法!(待續)(三)中極圖的秘密——中庸之道[hide]我國以「中"為道統,中極圖的執「兩」用「中」的思想精萃,是中華民族的正統文化,也是中國的立國之本。這也是中華,中國的名稱來源,因為它超出了氣數,能改變人的命運,甚至世界的命運。太極圖是自然之圖後來在麒麟文化時期發展到旋極圖,黃帝時期發展到中極圖(見本人作品《儒家浩然正氣修法的原理和心得》)經歷了幾千年的對自然規律的了解和總結我國先民們總結出了改變命運的辦法。中極圖在旋極圖兩條切線和陰陽臨界曲線上加寬,形成以中為道!陰陽之間跨度增大,以中為度更加註重"中"的平衡能力和寬廣性!中極圖如何超出氣數呢?

《太平經·和三氣興帝王法》:「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太陽即是無極圖,太陰即是有極圖,中和之氣則中極圖。道家所謂「守其一,萬事畢」,「執一而牧天下」者,乃是守「中一」之本也!要達到中極圖,就要把握《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的原則,逢中則逆轉,反其道而行之。

「順則凡,逆則仙,只在中間顛倒顛。」常人只知道順行順從,流浪生死;非常人卻可以逆轉返還,超出氣數。但是在逆轉守中的過程中,必須掌握適度,適可而止。升者要降,降不能降到底;降者要升,升不能升到頂;陰者要陽,陽不能極;陽者要陰,陰不能極。這個適度的火候,在老子看來,是難以用語言和文字描述出來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惟有守得中極,把握中「機」,「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自然可以盜取天地造化之機、掌握陰陽莫測之變,動可以發於九天之上,靜可以潛藏於九淵之下。「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如此,則聖功生焉,神明出焉。(本文摘選自李海波著《道商》)孔子講:」中庸是至高無上的德行啊!普通人很久以來不能做到這一點了。」由此看來,中庸的辨證思想,該是孔門的萬古心法真傳。孔子從「過猶不及」的欹器認識到「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並且引申出中庸的思想。在修鍊中儒家強調守喜怒哀樂未發之中。

(四)誠、就是守中,就是正心,就是良知,就是天理誠的解釋書中說了: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已有正解,何必再解!而且已經講了修行的辦法: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實際上至誠就是「正」,通過格,至,誠,達到正(至誠),什麼是正,《易經》講當位為正,就是思不出位,就是「思無邪」,六經貫義,指的就是「思無邪」王陽明講六經一語而已。(待)(五)儒家十六字真傳 《尚書·卷一·虞書·大禹謨》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宋朝人把這四句話稱為「十六字真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能由迷生悟,以陰順陽,借人心復道心,以道心制人心。先失主而後得主,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何病於柔乎?這就是儒家十六字真傳有關人心道心的含義。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比較好理解,惟精惟一,就是精純的意思,允執厥中,就是執守大中至正的無極。(六)入世而修 就功法而言三家各有妙處,但在家修行還是儒家適合,這是功法設計理念上的差異,佛家說空假,道說虛無,所以不能入世,在家修行有時難免為世俗所累到。 儒家求真,求真務實,在事上用功又能出世,曠達豪放,進能為君王卿相,或帶幾個弟子著書立說,充文充武,退而為高人隱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或濟世活人或獨善其身為文人墨客,教書育人。此儒修妙處之一端爾。 然至達道不易,大道微妙,惜儒者往往知進不知退,不明止於至善的雙重含義,進亦憂退亦憂。或死讀詩書,不求修身落於下乘,或放言高談闊論,不知夫子教誨,敏於事而慎於言,自取其辱,或好高騖遠不明儒家務實不虛。 中華道統豈讀書明理能道盡?真正的儒上窮天理之妙,悟道修己;中體國家之憂,萬民之困,為公而不私;下體父母妻兒,推己及人為忠孝節義,禮儀萬方。研究儒家修真要用古本《大學》: 朱熹的《大學》「新民」應該改為親民,親民是上古帝皇修練的目的(治國,平天下);修鍊而言,親民是入世修鍊,以事磨心,王陽明也認為不能一味強調靜,要在事上磨才行,曾國藩悟出「挺」字,也和儒家為入世而修有關。這才符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路,不親民,怎麼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是儒學的本質,朱熹搞錯了,修改古本大學錯誤,以為是新民。真是一去三千里啊!多思考,思考,相信你會有比我更深刻的認識,作為研究不要抱有門戶之見.

--------------------------------------------------------------------------------

唐宋二朝儒家功夫有點佛家的味道 儒家貴自悟,宋代有人曾經在修心工夫上提倡「神悟」,如王信伯就說:「到恍然神悟處,不是智力求底。」也就是靠智力是沒戲的!儒家沒有聽了就明白了的,要靠自己體悟,不是很容易,沒有像廣播操那樣的方法,而是只有心法,什麼心法?格物致知,怎麼樣格物致知?具體而言:正心誠意一套正心體察的方法,掌握它就是入門的關鍵!怎麼做呢

?要靠體察。QQ聊天中網友和我談論修儒,我總要他們看《復性書》為什麼呢?妙在一「復」字,「復」之中即含有本來義,本來是先天,復是回復到先天。眾生為後天習氣所蔽而不自覺,靜心也有次第階段,一覺便歸本來,只是才覺便又忘了,所以是生熟問題,氣力問題。直截了當的講,靜坐中不通達處,於凡誠、敬、主靜。觀喜怒哀樂未發、默坐澄

心體認天理等,一一行之。。行才是關鍵。修儒入門要領:(1)入手要敬,不是要靜!靜者,有心已經落後天,無心無念無求者——先天 好些人修儒以為靜就是了,就是靜養功夫,就要無意無念,守一不二,無意無念是對的,怎樣無意無念?就要——敬何為敬?詩曰:「思無邪」——閑其邪而存其誠(此格物也),乃孔門「敬慎其心」也就是誠,「存誠」即《大學》的「誠意」功夫,亦可包括「正心」.誠者不勉而中,得「中」就算入儒門了。理解關鍵:儒門要意守嗎?怎樣做到無意無念?怎麼才算存誠?怎樣才能得「中」?(2) 定——不搖不動自然知孟子與告子,俱以「不動心」為聖學之最要法門,唯其聖修方法,所以致不動心者各異耳。心寂如鏡,不蔽於物,不動於欲,魔來照魔,聖來照聖,善惡無遁其形,則自可應萬變而無窮,且亦對萬境而不失其真和真見矣。對境無心,則真心自現;(致知也)真心應事,則自無用而不宜,無入而不自得矣。高忠憲公《語錄》曰(《高子遺書》卷一),人心放他自由不得。/心中無絲髮事,此為立本。/無雜念慮,即真精神。去其本無,即吾固有。/靜中看工夫,動中看本體。工夫未是,靜中作主不得;本體未真,動中作主不得。/明道曰,人心必有所止,無則聽於物,此不動心之道也。(引用) 具體而言就是修心心——求放心。諸如「仁」、「中」、「誠」、「理」、「性」都是孔門正心修身的核心,實在搞得人頭痛,本質都是心。在靜坐之時,忽雜念紛紜,心意不知飄移何處,此時須立即警覺,速斬妄念,收拾身心,做到來而即止,生而即斷,讓其不得再生新念,如此一意守中,又如孟子所說的:「人有雞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其心而不知求」。養生之道無他,就是懂得「收放心」,這樣才能「養吾浩然之氣」。還不理解就說得再具體一些: 儒家修心的漸法,苦口婆心的嘮叨——六證修心訣知——格物致知的知。「知」、「知道」、「知識」、「知己」、「知心」。明代理學家王陽明先生「良知」、「良能」。六祖慧能大弟子荷澤神會禪師提出:「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是入德之門,

是明道悟道基礎,(引自七證修心訣)所以筆者認為只有六證。止——止於至善的止,止之一訣,曾另我頭疼,南懷瑾說的令我不能引用,因為修行起來下不了手,怎麼「止」?所以我用「敬」來講,大家容易明白。(參看一講入手要敬,不是要靜!)靜——不是安靜不是安靜,是什麼?是明!靜講的是外面,而靜坐修心要內靜,內靜者明,所以我經常和朋友講我是從「明」入手的,這個「明」是內不是外。誠則明,明則誠,誠者自成也。就好理解了:(誠)內心沒有雜念則能(明)內靜,內心真正安靜,就能以真心事天,以人事天實在沒有必要去向外求,心本通天何必去追求(自成)定——如如不動不動心為定,能少說就少說點(參看:心——求放心)安——不是人心是天心心安理得,這句口頭常講的話道破了,心,理二者的秘密和儒家以人事天,以人應天的傳統。心如何能「安」唯有靜,定能安心,心安就能體會天理了——心就正了,「正心」修身,心正身自修! 正心為入心學的關鍵,說千道萬「浩然正氣」的產生是衡量有無入學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能量產生了沒有,儒家的浩然之氣是至大至剛的,很強烈的,沒有胸中熱量的產生,很難說你練對了。 外化功——親民。入世磨心,鞏固加強入道之基,為人民服務,和光同塵,在紅塵中修心。(修行進入困惑間段,神馬東西,都不信慢慢體天理)下手法:以事磨心,一日三醒乎己,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只有這樣遇事才能挺住,堅忍力行,做到「知行合一"把「天然之真」——天理,運用到生活中,叫體天理。考慮的「慮」六證之「慮」——體天理是也。進而立功,立言,立德,服務社會。修行目標:止於至善。前面的兩部功,實際上是一回事,前者是靜功,後者是在生活中修鍊,積累能量,體會中庸之道,以合天地之德。 天地合德,至誠如神。可以認為是最後的結果——得道 六證之「得」——天地合德之德

結束語 儒家傳理不傳法,法自在理中,所以儒家沒有功法,可稱至簡功夫,心性上下手,這就是儒家《大學》的本質。大道之真諦在修心,是儒道釋共法,也是真正得道者的感言。修凡心么,已差很遠。。。非上智,不足以明。」道「畢竟是最上層的東西,一切依於自然,怕是最好的結果。你仍然理解不了,就把我當成三家村的老學究,就算我自說自話。你懂了,那我會很虛偽的講,同志們革命上崗才剛剛開始,復興中華文化任重道遠! 修心並不是凡人理解的修德,修德依然是修凡心,是凡心中的凡德,德修的再好也脫不去一個凡字。修心就是修摩尼功,出西天月,見紅霞……除此之外皆不為修心,而僅僅是修思想。凡世的佛呀道呀都把修心變成了修思想,故而出不得三界……是心是佛而不是思想是佛。上古的出界修心是極為明確具體,修心就是修摩尼……

道之真諦在修心,以上是儒道共法,也是真正得道者的感言。 儒家的復興是件很重要的事,因為儒家是我中華正統文化,雖然受封建社會影響,被利用,但正是有利用價值才被利用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復興中華文化離不開它,一個沒有傳統的民族是悲哀的,一個沒有價值取向,向西方學習的同時迷失了自己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不知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人是可恥的,一個知道自己有能力做點什麼,卻不去做的人,又能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做為一個被祖先的文化教育和熏陶的人,我們都應該做點什麼,雖然我對現在的人們很失望——道德淪喪,但是他們卻是我們的同胞,我們能放棄嗎?不能,所以我一直在做我可以做的事情。

好比孤帆駛向大海,真的。。。難道,我也「自古聖賢兼寂寞」了?修儒,被遺忘的孤島!滿大街都是道,佛兩家,而我卻走上了一條無人問津的小路,沒人喝彩,沒人幫忙,一切只能靠自己! 生活中其它門派的修法有個致命的弱點,靜心,動心有分別,只得一半之功,生活中就散了,只足養生,不足得道,綜合來看,並不是無上之道。你還要繼續研究才行。道家很少提修行的動靜二法,總之網路中,生活中能說出動靜二法的人都已經不多哦,何況生活中修鍊是三家功法中,提得最少的就是如何「不離這個"守丹田么?謬矣!修人心么,已差很遠。。。非上智,不足以明。」 對儒家來說明道只是行的開始,儒家強調明理,知行合一,以應天之誠,只是明理得道還不夠,還要求做到才行。否則不為「得」。我對同修的說法是,要往粗理去,要往細里行,不知性合一,不為真儒。儒家心性學和政治儒學沒有關係,如果說有的話就是內聖外王的傳統,文化儒學倒是也有關係,這裡只說修真方法,實為道統的傳承儘力而已。 遙想當年,王陽明要做聖賢,他父親給了他一耳光!後面的話沒人說,但大家都知道——你也不橵泡尿照照,哈哈!二十世紀很可能是儒家生存史上最慘痛衰微的一頁。

其中一大教訓就是儒家懵頭昏腦地喪失了自己。不但以科舉入仕來形成團體的形態頃刻覆滅,就連講學團體式的存在也基本消失,「兩處茫茫皆不見」,可見中國主流知識分子文化反水的洪水猛獸之勢。這樣一來,人絕道喪,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觀出現了:一個存在了兩三千年的主流文化,幾十年間就在其本土灰飛煙滅了。

可是作為中國而言未必是好事!一個沒有民族文化的民族遲早會變為西方文化的犧牲品,所以作為中國人我開始修儒了。至簡功夫終久大,中華道統必將隨國家的強大而日益受到重視。因果隨緣,道法自然現在我該做的也做了也該做我其它的事情了。休息!

相關閱讀:

儒家的修鍊方式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在63歲的時候,有兩次被魯國驅逐。在宋國時,司馬桓砍倒大樹對他進行恐嚇威脅。後來到了衛國,又被錯抓入獄。在陳國和蔡國之間,又被楚軍包圍,圍困達七日之多,結果餓得弟子們有氣無力;但孔子卻毫不計較,「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孔子的意志力比一般人要強好多。  這是儒家所提倡的修鍊方式的成果。  儒家功就是儒家的學者以及信徒修鍊的一種功法。關於儒家功的內容與方法,主要見於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和荀況的《荀子》等儒家經典著作中。  儒家功將正常的生活、道德修養和練功融合為一體,練功的目的是更積極地入世和更好地治國,不像佛家和道家那樣為了出世,這是儒家功最突出的特點。《大學》中有明確記載:「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則格物,格物而後知至。」  儒家功如果按照佛家的看法,還沒有脫離「我執」的束縛,但儒家練功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入世,所以這種功法本身就是對於絕對自由的一種約束。  儒家功和道家功、佛家功相比,非常簡單,主要是以守靜的心齋、坐忘為代表。孔子的弟子顏回曾經問他什麼是心齋,孔子答道:「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神),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可以看出,孔子所主張的心齋是通過意念專一、呼吸細長、耳之不聞、唯心能覺,進而達到神氣合一,進入清靜純一的境界。孔子認為心齋這種功法是修身的關鍵,不但可以使人不出戶而知天下,還能使人延年益壽。有了這種認識,孔子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使自己保持一種寧靜豁達的心態。  孟子在繼承孔子守靜的理論後,又進一步提出了內觀養心養氣的功法。孟子的功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求放心或養夜氣。求放心就是把為外物迷惑的心收斂起來,養夜氣是把人在子夜到清晨未與外界事物接交時的清明之氣存養起來。孟子認為這是保養真氣的好方法。第二階段是思誠和養浩然之氣。思誠就是悟道,至於養浩然之氣,就是一種「至大至剛」的宇宙元氣。  孔子和孟子之後,儒家的學者們基本上都繼承了孔孟先聖的靜坐功法。到了宋朝,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將靜坐看做同讀書、做學問同等重要的事。但是,儒家的靜坐一直沒有詳細的理論和具體的功法。到了明朝時期,儒士高攀龍參考了程朱的理學思想,又吸取佛、道兩家的功法精華,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了一整套的靜坐理論。  關於靜坐方法,高攀龍說:「靜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默默靜坐。」所以,高攀龍的這種儒家靜坐法,雖然很平淡樸實,但也是一種大眾化的靜坐法。  在孔子之後,儒家學者和弟子們在儒家功法方面都沒有超過先聖孔子,其實,儒家的功法是一種為入世做準備,或者對強身健體起促進作用的功法。儒家功的目的並不是追求多高多深的功法和境界,而是靜心養性,培養意志力和忍耐力。


推薦閱讀:

修行就是做減法嗎?
根宋上師:無常不期 不會跟你事先商量好 何時來去
想45歲以後閉關求往生?
《中阿含經·聖道經》
《四念處修行法要》中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