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家之核心

儒家之核心

孔子之創建所謂儒家之始,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學說核心,雖然在今天看到的許多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在《論語》中我們都能看到它的影子以及論述,但是儒家的核心學說的形成基本是在孔子之後,經過曾子、子思、孟子,以及其後的程朱等加以總結而成的。

儒家學說的基本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三綱五常,以及所謂的八德,在孔孟之時這些都還沒有被提煉到一個高度上來,雖然在《論語》以及《孝經》、《大學》、《中庸》、《孟子》論述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系統歸納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除了三綱外,還有就是也佔據非常重要地位的五常,儒家經典中所謂的五常是:仁、義、禮、智、信;還有經常提及的所謂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這些都是儒家思想學說的重要組成,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如「溫、良、恭、儉、讓」等等。雖然儒家講究的是個人自我的修道,講究的是八目的過程,以致能達到忘我古聖賢堯舜的境界——「平天下」,這是儒家要求修道之人所應該達到的最高境界,如同道家的成仙以及釋家的磐隉升華當然對個人是如此的要求,其根本的目的是要達到其樂融融一種完美的社會。

  儒家所要求個人修身的德品非常的多,「德」「仁」所蘊涵的東西太多,上述的許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溫、良、恭、儉、讓都在其範疇之內,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好的品德亦在此範圍之內,譬如人要「言之不怍」、「泰而不驕」、「貧而無諂」、「勇而不懼」等等,都是屬於一個人的德品之要素。

「德」

「內聖」乃「立德」,《孝經》有:「夫孝,德之本也。」,從此可知,三綱五常的仁、義、禮、智、信,以及孝、悌、忠、溫、良、恭、儉、讓等皆為德之所涵,德「正」且「德立」,一個人(當然更多的是指統治者或一定地位的人)商能「外王」,即達到「利用、厚生、維和」境界而建功立業,從而此達到中國古代哲學所期望達到的最高境界:內含聖人之德,外舉帝王之業,成聖王之事,如唐堯虞舜,或夏禹商湯。儒家以此為人之最高境界,而鼓吹而吶喊,由此影響著中國的哲學也就是必然。特定的歷史時期以及個人的喜好,形成了中國哲學裡特有的「內聖」「外王」的思想,以致孔子後的兩千多年裡,其哲學思想一直影響著一代代的中國人。隨著近幾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中華民族的這種哲學觀點正逐漸地在影響著世界。

德,向來是古代聖賢所推崇的,古代的哲學思想里雖然在春秋之前很少有士、儒來加以闡釋,其實德在中國古代哲學裡的位子之高,是無上的,仁、義、忠、信、孝、悌、廉等皆是屬於德的範疇之內,德品是一個聖賢的「聖王」所必須具備,不具備的「德」,才雖高,亦屬於昏君,夏桀商紂,從現在看到的一些材料看都是非常有才華的君主,但是正是因為他們的無「德」,所以失國,所以家亡,後人對之的總結冠以桀紂以示其兇惡殘暴的國君。

立身修成德,就會擁有了一切,自然就會達到「內聖」,也就自然必然「齊家治國平天下」「外王」之實現,「內聖」是就成一切之本,也就是德修成到最高之境界也。誠如丘所云:「有德者必有言」,而「有言者不必有德」,可見並非所有人都能達到「有德「的地位的。

德是儒家要求一個人實現「內聖」「外王」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君子之道有四:「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此德品是一個人經過不斷修鍊才能擁有的,是君子所必須擁有的。儒家《大學》中的「三綱」「八目」,都是圍繞著「德」來闡釋。三綱為「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則為格物、致知、意誠、心正、身修、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於三綱,首先要彰顯人的德性;對於八目,初了先要建立探究世界本原和學習知識的目的外(就是所謂「格物、致知」),還必須「意誠、心正、身修」,這是一個人德性建立的必須,只有這樣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意誠、心正、身修被稱為「內聖」,是一個人對自己嚴格要求修鍊磨礪自己,是實現儒家所期許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外王」理想的基礎。而德,則是儒家認為將「內聖」「外王」銜接在一起的粘和劑,雖然格物、致知、意誠、心正、身修的人不一定就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儒家認為,有了「內聖」基礎的人,就一定能達到「外王」的境界,昔日之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之文武,莫不如此。張居正在給萬曆皇帝講解《大學》說到唐堯周文,解釋到:「《堯典》中說『人皆有這大德,被私慾狹小了,惟堯能明之,至於光四表而格上下,所以為唐之聖君。』」,又雲「周公作書告康叔『人皆有德,但為氣稟物狀所蔽,以致昏味不明,惟文王能明之,無一毫之昏味,所以為周之聖君。』」[《張居正講評〈大學中庸〉》—陳生璽、上海辭書出版社],由此可見儒家所推薦和崇拜的聖賢都是所謂能「明明德」,能「親民」,能「至於至善」的人,在「格物、致知、意誠、心正、身修」的「內聖」之基礎之上,從而到達「齊家、治國、平天下」「外王」於天地之間理想之境界。

有德之人不一定能修鍊成「外王」之形,但是儒家認為無「內聖」之「德」則是根本無法達到「外王」之境界。德是一切之本原,所以儒家非常強調德之「修身」,修成了德,就擁有了一切,內聖外王,修身養姓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成為有德者之本錢。正如丘所言:「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認為德的力量是巨大的,特別是對管理國家,他說「以政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怎麼樣才能有德呢?孔子認為人必須「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才能「德不孤,必有鄰。」,然而,德之修養並非一時一日之而能練就的,「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之人鮮少,而「巧言亂德」之人眾多,佞諂小人橫行博當權者一笑而欺矇世道,使得孔子也不得不感嘆:「知德者鮮矣」。不過按照孔子儒家之說,能成就所謂「內聖」「外王」難度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從某種意思上來說,孔子對修身養德之期許,對「內聖」「外王」的期待,太過於理想化了。

歲月迢望,星漢斗移。兩千多年過去了,按夫子之觀點,可稱聖人的依舊是堯、虞、禹、湯、周文、周武等寥寥可數幾人,孔子之後,又幾許人敢稱或達到儒家之所謂聖人呢?

  德之修,難哉!無怪乎連孔子亦不禁感嘆道:「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雖惑之多,誘之眾,「德」之難修,但是只要意誠、心正、修身,且持之以恆為之,「內聖外王「這一境界還是可以達到的。「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正是由於孔子的這種精神,使之對「德」、「仁」的孜孜以求的精神,使其有得六藝者七十二人,而門下弟子三千,遍布齊魯。就此奠定了中國文化三鼎之一的儒家學說,亦開中國教育、哲學思想、著作之先河,其「德」、「仁」之學說,迄今仍依然深深地影響著中國和中國人,隨著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孔子之學說亦將影響著整個世界。

「仁」

「仁」佔據著孔子儒家哲學思想中非常高崇的地位,是其理想社會最為完美的一種人性品格,幾乎近於神與聖的地位。在孔子的眼中,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亦只有唐堯虞舜、夏禹商湯、文王武王、創立禮樂典制的周公等寥寥可數的幾位聖人。孔子的哲學思想中,「仁」的品德是最高尚的,不成「仁「的人,是無法體會「仁「的一切含義所在。仁以同情心為其根本,以是愛人為其實質,是一個君子所必須具有的品德。

盍為仁乎?《說文》釋為「親也」。古文獻中對仁的詮釋很多,《春初?元命苞》曰「仁者,情志好生愛人,故立字二人為仁。」,《禮記?經解》雲「上下相親謂之仁」,《禮記?儒行》雲「溫良者,仁之本也。」,韓非子在《解老》中謂「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禮記?喪服四制》中說「仁者,可以觀其愛焉」。仁,可謂親、愛,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觀念。其核心指人與人相互親愛、愛惜、呵護之親情也。給仁賦於中國哲學思想中極高歷史地位的是儒家創始者的孔子,在其主要言行的《論語》中,仁出現的次數是最多的,對仁的闡釋講解也是最多的,於是「仁」成為了孔子儒家學說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概念。

盍為仁乎?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在孔子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高之特殊。然「仁」畢竟是人為載體,群人之間相互親仁,「仁「才能通達,自然天下也就能通達歸一。要成就自己的仁就必須如孔子所云「仁者先難而後獲」,必須「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樣才「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之仁,僅僅「克、伐、怨、欲」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剛、毅、木、訥」,而具有了這些美德,亦才所謂能「近仁」,「狂狷之人」不通過修身品德之載體,是無法到達「仁」之彼岸的。

仁匪一日能成,正如孔子所言:「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沒有多年的修行養性,沒有多年的積累行善,仁難在一人心中成就。沒有「仁」就沒有一切,孔子說「人而不仁,如何禮?人而不仁,如何樂?」 可見在孔子心目中「仁」佔據的地位。

如何才能成就自己的「仁」呢?又該如何待」仁」近「仁」呢?孔子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就」仁「,成為一個」仁「人,就必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當然這裡孔子所謂的禮,都是當時已經不合適宜的周禮,這裡當然是包括所有的禮,如行政司法禮儀祭祀樂佾舞井田等等。但是,我們現在應該把這個所謂的禮歸納為一切符合適宜的道德規範來解釋)。在孔子的哲學思想中「禮」和「仁」是密切相關的,「人為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就是對「禮」「仁」的關係的一種解釋。

孔子之《論語》中對仁之論述不少,在《論語?陽貨》對問仁的子張說:「能行五行者於天下為仁矣。」何謂五者之,孔子回答道:「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欣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孔子之仁,雖很難給出一個非常明確地答案,但是經過孔子對「仁」的一番論述,我們還是可以從中對孔子的所謂「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仁」之所謂,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對人之德之所求,對仁義道德之所求,建立在個人角度上的「仁」與「德」,在許多地方是相同的,還是個人修養為主的一套思想理論體系,這與西方的對社會而言的道德哲學體系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

  「仁」與好學之個人修養是密切相關的。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並非君子人人都能達到成「仁」的要求,孔子也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可見有德之君子也並非人人都成達到成「仁」的彼岸的。仁是一個極致的高點,無一世之積累修行是很難達到如此的境界的。

  

「孝、悌」

孝的本義是,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說文》所定義「孝,善事父母者。」。對孝的具體解釋我們可以看 古文獻對孝的詮釋。《賈子道術》曰「子愛利親謂之孝。」,《禮記?祭義》說「慈惠愛親為孝。協時肇享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對孝,孔子的解釋是「無違「,什麼是」無違」?孔子在回答孟懿子時說,所謂「無違」就是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孝不僅僅是要孝養父母,而且需要「敬」,否則孔子說「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悌,古語謂「弟愛兄謂之悌」。本意如《說文》所言乃「善兄弟也」,到了後來漸漸變成了「孝悌之義。」與「孝」的意思漸漸接近了,孝為敬重孝順父母,而悌則是敬愛呵護兄弟姐妹。在古代特別是宗親制度的實行,嫡親之間、嫡庶之間,以及兄弟之間由於利益的關係,相互爭奪王位家長的關係,使得兄弟之間關係的緊張,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之前,兄弟之間爭奪的激烈,以致孔子對「悌」如此的關注。雖然「悌。」出現在《論語》中不多,但他的本意基本上是「孝」的延續,是孔子尊老愛幼「敬孝」的一個方面。

儒家之典《孝經?開宗明義》里孔子問曾參,古代先王們都有一種最完美的品行與道德它「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你怎麼是什麼嗎?曾參誠恐站起來說,愚鈍的學生那裡知道呀?孔子和藹地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雖然天子、諸侯、大夫、士、庶民各有其孝道可循,但是「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無不及者,未之有也。」 [《孝經?庶人》]

天子的所謂「孝」,要「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愛者,不感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諸侯之「孝」,則「在上不驕」,「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和其民人」。大夫則要「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士則「事父以事母而愛同」,「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庶民則「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所以說「自天子至於庶民,孝無終始。」孝對大家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地位的不同大家孝的方式不同而已,而「孝」的內涵都是一樣的,都是大家必須做的事情。如果「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在聽罷老師的教導後,曾參感嘆道「甚哉,孝之大也」。而孔子則繼續講解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陣之以德義,而民興起;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孝經?三才》]「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孝經?五刑》],「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移俗,莫善於岳;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廣要道》]「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孝經?廣至德》]「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孝經?廣揚名》]

孔子之孝,並非是愚忠之孝。儒家之本孝,被後來之統治者,以及為統治者皇帝所服務的所謂儒家學者所篡改。對於孝忠,孔子回答曾參:「…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其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孝經?諫爭》]

可見孔子和儒家當初之所謂「孝」對愚忠不講究原則的「孝」是明確反對的,對有損於「失天下」、「失其國」、「失其家」、「離其明」、「陷於不義」之節,「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君」。所以,儒家和孔子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綱,並不是後來經過後人以及皇家授意出籠的所謂盲目服從的三綱。從《孝經》里我們可以看到儒家孔子的基本原意。對君主一味地屈從,對父母一味地順從,對兄弟無為地謙讓,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所謂的「孝悌」。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孔子是反對一味遷就無仁義且喪失道德的所謂的「孝」。

孔子對喪親之孝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當然這些和曾參的交談都是熟悉周禮的孔子所發表自己的看法:「孝子之喪親也,哭不亻哀,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椿衣衾而舉之,陣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繼嗣,以時思之。生時愛敬,死時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孝經?喪親》]

  觀孔子之孝,乃德之根本。無孝既無德,無德之無仁義。孝並非無意思之愚蠢之效忠,天子無德之當不為所為,諸侯、大夫之無德當諫,雖儒生之懦且微賤,然必為德義所為,父之過,子則忠言必進。孝不光是在平時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友愛親人;不光是在喪事上著喪服、行哀禮、不食甘、不聽樂、三年盡孝;不光是備棺槨、擇宅兆、陣簠簋、春秋祭。雖然這些都是人盡孝之本,但是只是這是「孝」里的「事親」。在盡孝敬「事親」之時,則應該能直諫君臣父之過,這就是所謂的「事君」,如果事業有所成就能「立身」之,則才是真正的所謂孝達到「孝」的境界也。

孝悌之義在中國古代就一直存在,經過孔子的發揚,以及其後儒家弟子的不斷光大和完善,孝悌的大意開始在民間廣泛地傳播開來,如三年帶孝的孝禮一直延續到民國之初,甚至影響到周邊各國。孝悌也成為儒家哲學思想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人之行莫大於孝」的思想經過以後特別是宋朱理學的挖掘,使其地位逐漸佔據儒家哲學思想的前位。孝悌所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佔據的重要地位,以致今日在許多地方我們都能在神州各地遺留的古迹中能感受到它的影響和作用。


推薦閱讀:

既然人從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那還為什麼活著,或者說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孔子識人大法|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10
韓國為什麼會拋棄中國文化,轉型為一個基督教國家?
中庸之道的「中」「庸」二字如何解釋?

TAG: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