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奴性是從哪裡來的?
06-08
因為有人說狗充滿了愚忠和奴性,為區分人與狗的不同,故標題中加了一個「人」字。 狗有奴性還好理解,因為它畢竟是畜生不是人,而好端端兩條腿兒直立行走有思想有智慧的人緣何也會有奴性呢? 奴性究竟是什麼呢?本來想自己杜撰又怕涉嫌胡編亂造,故請教了詞條。不成想,360詞條就有這一條,且說的頭頭是道。 要說明白這個問題,最好還是把與之相關的兩個名詞「奴隸」和「奴才」說道說道。 詞條解釋:「奴隸,通常指失去人身自由並被他人(通常是奴隸主)任意驅使的,為他們做事的人。『奴』和『隸』這兩種奴隸名稱在先秦時代都已存在,『奴隸』一詞卻是在漢代之後的著作里才出現的。世界歷史上,人們因為戰爭、犯罪、破產、血統等原因成為奴隸,在成為勞動工具的同時也被當成一種有價值的貨物進行贈賜與交易。」 無論哪種原因導致,心甘情願想當一輩子奴才的可能屈指可數,抑或說沒有。發自心底為自己奴隸的身份而自豪而驕傲,無盡讚美歌頌奴隸主的那不叫奴隸,而叫「奴才」。 什麼叫奴才? 詞條說,「奴才」是指待奉主人的僕人。奴才一詞在春秋就已經出現了,只是對下人的一種稱謂而已! 明朝時期,太監稱為「廠臣」、「內臣」,大臣統統自稱為「臣」,並無奴才稱謂。 清朝前期,仍沿用明時的稱謂。然清朝皇帝也為了方便統制,大肆禁錮民眾思想,強迫漢族及其他民族改俗易服,開始只有皇宮內的太監、侍女便自稱奴才。但到雍正時期,這些風氣開始蔓延,一些家臣也開始自稱「奴才」,一是自我貶低討好主人,二是外人和主人覺得自個比別人對主人更忠誠,而關係也比一般人更加親密!朝中的王公大臣在面對皇帝及皇帝的妃嬪時也開始統統自稱奴才,以顯示自己對皇帝及妃嬪的無限忠誠。至此,奴才便成了王公大臣及下人的邀寵的專用名詞。 王公大臣不稱「臣」而稱奴才,而「臣」一詞只有在官方奏摺上才能看到了。 從一些反映滿清時期的影視劇中,大家也可以看到開口閉口均稱奴才。可謂是滿清一朝全國上下皆奴才,同時也佐證了清朝時間滿族對其他民族所進行的封建奴化專制統制。 看來想當一個真正的奴才並非易事,沒有資格是萬萬不行的,或曰只能做奴才夢。為什麼有人想當奴才?是因為當了奴才就能得到主子的庇護和賞賜,就有口飯吃,主子吃肉他可以啃骨頭,甚或還可以錦衣玉食,要比奴隸甚至一般布衣黔首生活得滋潤。且不說那些自稱奴才的大小官員,單說自甘去勢的太監們就比衣食堪憂的農夫販夫走卒們不知好到哪裡去了。史籍里文學作品裡影視劇里那些混的好的太監,遠比零件不缺的健康人玩的大得多。比如唐朝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賢、馮寶,清朝的李德全、李蓮英等等這些半男不女的閹貨都混成了人上人。那個魏忠賢風光無限,甚至一度左右了朝廷,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不得了人物。光緒二十年(1894年),46歲的李蓮英被賞戴二品頂戴花翎。這又是多少官員苦苦攀爬幾十年都得不到的。這些滿嘴娘娘腔的沒勢閹貨,有的還娶了老婆,甚至還三妻四妾! 他們為什麼能如此瀟洒?簡單一句話,其品性就是比狗還狗。抑或說,奴才當得好,當得出色優秀傑出。已經達到甘願為主子全身心奉獻一切,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討主子歡心,想主子所想,急主子所急,為主子心甘情願肝腦塗地粉身碎骨,儘力理解領會主子思想意圖,知主子心中所想,聽主子的話,按主子的指示辦事,做絕對忠誠主子的好奴才!其中把自己當做一個能理解主子心思和意圖的工具是首要和必備的。主子無論怎樣喪盡天良傷天害理,一切唯主子意志是從,一切服從命令聽指揮是他們唯一的行為指南。也只有這樣才能混下去,才能有希望步步登高。 有了這樣的榜樣,有了這樣獲得的賞賜,巨大的誘惑昭然於世,不用號召和動員效仿學習者也會成群結隊甚或浩浩蕩蕩,都為爭當優秀奴才而發奮而不懈努力,比學趕超爭當優秀奴才自然是蔚然成風,一浪高過一浪。幾千年,這種爭當做優秀奴才的競爭從未停息和中輟。原因非常簡單,皇帝佬需要這樣,這批貨色由此可以獲得更多的實惠。由此,這些奴才,以能當上奴才為榮,除了能獲得物質上利益外,精神上也獲得一種魯迅小說中「我是趙家人」的自信自足的美妙感覺,彷彿他們就真正和皇家成為了一家人似的。 有了這樣的心理和思想觀念,便不再把當奴才視為恥辱,反而以此為榮洋洋自得招搖過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對主子的徹底信賴和依附,沒有主子「我什麼也不是」牢牢地刻在了腦子裡,主子所說所為毫無疑問皆是正確英明偉大的。這樣,所謂的奴性順順溜溜的自然而然漸漸植根於他們腦海深處,且永遠不會質疑其正確性與否。 詞條說:奴性,是基於生存慾望,根據個人認知力在現實中的有限理性選擇,完全服從。它是暴力恐嚇、利益誘惑和思想禁錮的產物。 奴性(1)∶卑鄙的或下賤的奴隸根性或馴從;(2)∶奴態,卑從;奴顏婢膝;(3)∶恭順的性質或狀態。 成因:奴性不是天生的,它是暴力恐嚇、利益誘惑和思想禁錮的產物。極權統治者打造一個唯我獨大的極權,讓每個人都順從並依附於它;極權統治者打造一個唯我獨尊的思想,讓每個人都變成服從於這個思想的低級動物。當國家政權淪為統治者的私器,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成為一種文化,奴性也就自然形成了。 奴性是怎樣煉成的: 第一天抽了他100鞭子,他很憤怒但沒敢說;第二天抽了他80鞭子,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第三天抽了他50鞭子,他誇抽他的人進步了;第四天抽了他30鞭子,他跪下感動流涕;第五天抽他了20鞭子,他感恩戴德;第六七天他已習慣了在感動中挨鞭子。並開始用鞭子抽那些同情他的人。 文化發展的方向始終掌握在統治階級手裡,這種文化早已經淪落為統治階級奴役人民精神的工具,成為麻醉人民精神的麻醉藥。奴性的文化浸泡出奴性的國民,可以概括為三個主要的特徵:一是缺乏獨立思想,二是缺乏平等精神,三是對權力頂禮膜拜。 奴性文化熏陶出來的奴性,第一個特徵是:缺乏獨立的思想。這是二千多年愚民統治的結果,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家思想獨霸天下,人民只能接受一種思想,也就是只能接受官方規定的思想。 缺乏獨立思想的人,難以做正常的邏輯思維,阻礙了理性的發展,容易受到蠱惑而被人操縱;缺乏獨立思想的民族,很容易產生羊群效應,羊群效應就是盲從盲動。 缺乏平等精神奴性文化熏陶出來的奴性,第二個特徵是:缺乏平等精神。缺乏平等精神,體現在即不能平等對待別人,也不敢平等看待自己。 缺乏平等的精神,一方面是奴性文化奴役精神的結果,另一方面是殘酷的權力奴役身體的結果,長期雙重的奴役,造就了根深蒂固的不平等觀念。專制的權力把人分為權貴與平民,奴性的文化把人分為君子與小人。制度製造出不平等,文化意識強化了這種不平等,讓人從心底里接受了這種不平等,久而久之,不平等就變成天經地義的事了,變成了奴性的一種精神。奴性的不平等精神,造就了奴性的兩面性格,即自卑又狂妄,兩面性格表現出來,就是即不能平等對待別人,也不敢平等看待自己。 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主要表現在沒有勇氣平等看待自己,只能匍匐在權貴的腳下過極其卑微的生活,見到屁大的官都會感到敬畏。 對權力頂禮膜拜奴性文化熏陶出來的奴性,第三個特徵是:對權力頂禮膜拜。對權力的崇拜表現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平民的官本位意識,第二個層次是社會精英嗜權如命地追求權力。 國人對權力頂禮膜拜的思想根源是誤解儒家思想,孔子所說的「學而優則仕」,把當官作為求學的目的,是講究學習要經世致用,學成要報效社會,服務人民。但隨著科舉盛行,這種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思想和人嚮往物質生活的本性混為一談,甚至把做官作為人生的價值標準,用官階的高低評價人生的成就,演變成一切向官階看齊,當官成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權力成為圖騰,這就是所謂的官本位意識。國人對權力頂禮膜拜的第二原因,是權力的殘酷,幾千年的封建王權,可以為所欲為,平民對權力產生了恐懼。國人對權力頂禮膜拜的第三個原因,是中國人對權力殘酷的無奈,久而久之,恐懼與無奈便轉化為敬畏了。正如人類對大自然界災難的恐懼與無奈,轉變為對鬼神的敬畏而衍生出對神明的崇拜一樣。 奴性文化熏陶出來的奴性一出現就有自我審查的情結。奴性中99%的被統治者階層具備了統治思維。他們以統治階層的高度思考這個國家發展,並對自己和周邊的人的行為加以自我審查。 上述這部分是詞條解釋,筆者以為這解釋還比較客觀中正,比筆者自己理解認識的深刻透徹。有一點狗尾續貂:在「缺乏平等精神」這方面是否往深再進一步說,奴性久之便信奉血統論,就相信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相信真龍天子是人間救星之類的歪理邪說,從而失去客觀求實的精神,導致個人崇拜造神山呼萬歲等等不絕於世。 簡而言之,自身為奴者,若為自己身份而興高采烈自豪驕傲、不分善惡是非愚忠而充當工具助紂為虐者、自發或助長個人崇拜造神者,必定是奴性深重者。 2017.12.11.13:25.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民主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奴性」
※[轉]國人的奴性根源
※中國人的十大奴性!
※中國人的「奴性」
※梁曉聲:撼山易,撼奴性難
TAG: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