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老人營養不良 適當偏胖更健康
|
|||
沒病沒痛也可能會營養不良 美國的調查研究顯示,營養不良風險最大的老年人群依次為患有抑鬱症的老人(52%)、依靠輔助器具生活的老人(50%)、吞咽食物有困難的老人(38%)、難以外出購物的老人(33%)。 而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兩年前,我國按照國際通用的營養不良篩查標準,針對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5個城市的65歲以上老人進行營養狀況調查後發現,超過50%的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而這5個都是發展較好、生活水平較高的城市,農村的情況可能更為嚴峻。如果統計80歲以上老人營養情況,營養不良比例可能更高。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趙泳誼指出,營養不良不但會發生在長期患病的老年人身上,普通的老年人也會有營養不良的風險。原因有以下幾點: 1、咀嚼能力下降。老人口腔問題較多,牙齒過敏、牙周炎、牙根鬆動、脫落等都會影響進食和消化。 2、消化能力衰退。90歲以上老人的消化能力相當於5歲小孩,百歲老人則相當於2歲小孩,這會直接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3、味覺功能衰退。年老後,味覺功能可能比年輕時下降80%,吃什麼東西都沒味道,導致沒有胃口。 4、心情不好。老人常因退休、喪偶、孤獨等事感到情緒低落,從而導致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亂。 5、疾病限制營養攝入。如慢性腎病、肝病會限制蛋白質攝入。長期用藥也會影響食慾和營養的吸收。 6、行動不便。老年人如果失去自行購物或自製膳食的能力,胃口也會大大降低。 7、捨不得吃。很多老人習慣節儉,什麼便宜吃什麼,甚至只吃主食,從而導致營養不良。 老年人適當偏胖更健康 胃口好、嘴壯,基本上是所有長壽老人的共同特點,這也反映出吃飯對於老人健康的重要性。國際公認標準是,小腿圍小於31厘米就存在營養不良風險。然而,調查顯示,我國老人每日固體食物攝入量只有800克左右,遠達不到1200克至1500克的要求,這也讓很多老人陷入營養不良的境地。 趙泳誼表示,「千金難買老來瘦」並不是絕對的,老年人的體型可以適當偏胖一點。以BMI(即身體質量指數,體重/身高的平方)為例,成年人的BMI指數在24以上就有肥胖風險,但是最新的國際研究表明,老人可以把BMI控制在26以下就可以了,因為偏胖一點,抗打擊能力也會增強,也更禁得住消耗。 針對老年人胃口不好的情況,趙泳誼建議每天食物總和里有20%~30%是粗糧,有開胃助消化的作用。另外,要保證食物的多樣性,穀類、肉類、蔬菜等要齊全,還可以吃一些混合堅果。少食多餐,也更利於吸收。 此外,老人注意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保持好心情,有助於促進食慾,保證進食量,預防營養不良。 老人報 近日,美國「網路醫學博士」刊文指出,最新研究發現,美國65歲以上的急診患者中,16%營養不良,60%存在營養不良或營養不良風險,而且超過3/4的老人並不知情。而我國老人的營養狀況更為嚴峻,同樣令人堪憂。調查顯示,大多數老人不了解自身的營養情況,還有些老人盲目吃素,最終瘦到皮包骨頭,導致晚年生活質量很差。老人營養不良這個現實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