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美國往事》

中文名稱:美國往事 英文名稱: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別名:四海兄弟,義薄雲天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5cd/評論 發行時間:1984年 電影導演:瑟吉歐·萊昂 Sergio Leone 電影演員:珍妮弗·康納利 Jennifer Connelly 羅伯特·德尼羅 Robert De Niro 詹姆斯·伍茲 James Woods 喬·派西 Joe Pesci 丹尼·艾洛 Danny Aiello 威廉·弗西斯 William Forsythe 伊麗莎白·麥戈文 Elizabeth McGovern 塔斯黛·韋爾德 Tuesday Weld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電影《美國往事》的命運就如同它的主人公一樣起伏跌宕,影片在美國上映時,不僅遭受了媒體的惡評,而且票房慘敗,這甚至使導演萊翁內抱憾終生,鬱鬱而終。但在20多年後的今天,它不但成為了一部經典,成為了許多影迷的最愛,甚至成了許多導演最鍾愛的電影,中國的姜文就曾經說他對《美國往事》的「每一個鏡頭都能倒背如流」。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美國往事》前後命運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呢?  雖然《美國往事》也得到了部分美國影評家的高度評價,被《洛杉磯時報》評為1984年10部最佳影片之首。但這並沒有改變影片在美國叫好不叫座的現實,除了電影被美國片商肢解的因素,我想根本原因在於:這部以美國20至60年代城市生活為背景的電影顯然在風格上讓美國觀眾產生了欣賞上的不適。   雖然導演萊翁內說過他對美國的東西很著迷,比如美國的通俗小說和美國電影等,在《美國往事》中確實經常能看到美國文化的影響,但我認為這部電影同主流的好萊塢電影在精神氣質方面有著巨大的差別。雖然表面上看來,《美國往事》倒是符合好萊塢電影「白日夢」的性質――有人甚至認為整部電影就是主人公「麵條」在煙館的一場夢魘。但是無論是從主題還是藝術上,《美國往事》實質上並不那麼「美國」。   美國觀眾的觀影習慣是由「好萊塢模式」的類型片養成的。為了減少投資風險和最大程度地獲得利益,好萊塢的類型片一般會沿用成功電影的故事類型,久之就形成了好萊塢的模式化的敘事規則,比如西部片的英雄救美,牛仔與惡徒,文明與愚昧,以及更為有名的大團圓結局等等。而《美國往事》的主題和結局又是怎樣呢?如果用一個詞概括該片的主題,有人說是「背叛」,也有人說是「友誼」,我覺得一位美國影評家的回答更準確,他說是「失去」。女主人公黛布拉為了追求出人頭地和珍貴的愛情失之交臂,另一位男主人公麥克斯似乎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最終還是覺得自己一貧如洗,竟然祈求「麵條」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而男主角「麵條」更是一名生活的失敗者:他的金錢被麥克斯偷走,鍾愛的女人被麥克斯奪走,最終甚至在愧疚中隱含的友誼的幻想也被麥克斯無情地打破。習慣了大團圓結局的美國觀眾又怎能容許自己認同的主人公落到如此的境地呢?我注意到,國內的影迷出於對「麵條」的同情,或者更微妙地出於對「麵條」的扮演者羅伯特德尼羅的偏愛,傾向於認為「麵條」是該片的正面角色,而詹姆斯伍茲扮演的麥克斯是反面角色,我認為這是不全面的。「麵條」的悲劇命運當然值得同情,但是他生活的失敗大多還是由他在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比如說在對黛布拉的愛情上,他不是主動的,勇敢的,而是幻想式的。他只會偷偷地透過牆上的洞窺視黛布拉的美妙舞姿,而當他終於有機會和黛布拉相聚,主動的還是情竇初開的黛布拉,「麵條」卻因為麥克斯的召喚而猶豫地離去,而在事後他又只會在內心中久久地折磨自己。在出獄後和黛布拉重逢時,他竟然在表白得不到回應時強姦了黛布拉,徹底撕碎了這段美好戀情的回憶,此時的「麵條」甚至是醜惡的。在黑幫事業中,他也沒有麥克斯的遠見,麥克斯早在「禁酒令」取消之前就預見到:以後要加強和政客的聯繫才會有出路,而「麵條」始終是個想拿到現錢的「小混混」。在這裡我傾向於認同這種說法,「麵條」和麥克斯是兩個性格雙向轉化的主角,麵條身上有正面角色的因素:豪放、樸實、重情重義、有正義感。麥克斯的冷漠、虛偽、貪婪無疑也令人反感,但「麵條」身上的短視、懦弱、暴力也是他性格的負面,同時,麥克斯身上的成熟、果斷、團隊精神等也具有正面的效應。實際上,麥克斯和黛布拉所具有的生機勃勃的積極一面也是被美國在開拓西部的過程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所肯定的因素。如此複雜而微妙的立體化的性格,已經被「好萊塢模式」打磨得非常平滑的美國觀眾的趣味想必是無法領會的,《美國往事》在美國遭受的冷遇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美國往事》在美國不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剪輯,導演剪輯版為3小時40分鐘的影片,被愚蠢的美國片商剪成了可憐的2小時30分鐘,可以說已經是被剪得支離破碎,不但整部影片的節奏被完全破壞,甚至個別情節也變得不可理解了。其實考察一下美國的主流電影的剪輯風格,美國的片商的粗暴也就可以理解了。進入8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已進入了快速剪接的時代,觀眾也習慣了這種觀影節奏。同樣是1984年出品的《印第安納瓊斯與魔殿》,我們拿《印》劇中的「上海舞廳」段落和《美國往事》中「殺死霸哥」一段做一下對比(因為同是打鬥場面,更有可比性),麵條殺死霸哥一段時間長度是3』57」,只用了47個鏡頭,平均一個鏡頭5秒;而《印第安納瓊斯與魔殿》中上海舞廳打鬥一場只有2』30」,卻用了84個鏡頭,平均一個鏡頭只有1.7秒!這也難怪根本無法理解導演萊翁內的藝術風格的製片商要根據觀眾的口味而大動剪刀了。實際上,在該段落中,大段的升格攝影給這個殘酷的打鬥場面添上淡淡的浪漫色彩,傳達了少年「麵條」回憶中對小夥伴死去的懷念之情。而在整部影片中導演有意為之的慢節奏剪輯,一方面符合影片時光流逝的雋永基調,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觀眾在影片不斷的時空轉換時的理解迷失。象老年「麵條」35年後重返紐約和老友「莫胖子」重逢的開始的一段,萊翁內只用了一個長鏡頭就完成了,那種深厚的情意被這個悠長的移動鏡頭傳達得淋漓盡致,這在好萊塢電影中也是極少見的。直到今天,還有好多影迷對影片的慢節奏頗有微辭,我只能說,全球觀眾的趣味已經被強勢的好萊塢電影左右,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耐心來品味藝術的微妙之處,這真是一種悲哀。  如果要在《美國往事》的創作手法中挑出一個最無爭議的成就的話,無疑就是導演萊翁內的「黃金搭檔」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里康內的音樂了。在「麵條」35年後回到紐約的轉場中,動人心魄的排簫獨奏驟然響起,將歲月流轉的渴望與無奈送進觀眾心中,據說這首配樂早在影片拍攝的10年前就已寫好;當老年「麵條」在「莫胖子」酒館裡開始進入回憶時,弦樂奏出的黛布拉主題如泣如訴,縈繞在「麵條」心中30多年的刻骨思念揮之不去;而當「麵條」拉開記憶中偷看黛布拉的那扇門,撲面而來的是女高音歌唱家艾達那令人心醉的吟唱,把逐漸接近自己心上人的那種苦澀的甜蜜表現得彷彿有了質感;當「麵條」佇立在車站的蒸汽中,目送著已破碎的愛情遠去,女聲吟唱再次飄然而至,這次讓人感到的卻是無可挽回的絕望。另外,著名的通俗歌曲The Beatles的「Yesterday」也曾兩次在影片中出現,一次是在紐約車站,一次是在結尾,當「麵條」和變成了貝利部長的麥克斯快分手時,往事一幕幕重現,隱隱約約的「Yesterday」抒發了對少年時代的無盡追思。 整個影片的影像的基調掌握得也非常準確,在從老年「麵條」進入少年的回憶時,影片的色調變得有些泛黃,如同老照片,給整個少年時代的回憶段落抹上了溫暖的底色。而整部影片的影調大多在室內,是明顯的低調,也符合影片沉思和緬想的調子。   對於這部時空關係比較複雜的電影,如何做好轉場是非常關鍵的。影片大的時空有三個,分別是「麵條」的老年、青年和少年。而影片的幾個關鍵的轉場都非常精彩,簡單而不著痕迹。像從青年的「麵條」被迫離開紐約到35年後的「麵條」再度歸來,就在紐約車站的一面鏡子里完成,當鏡子里出現了「麵條」蒼老的面容,35年過去,物是人非,卻絲毫不覺得突然,只覺得彷彿是時光的鏡像凝固了歲月。而從老年轉到少年則是通過「莫胖子」酒店裡廁所牆上的一個洞,老年「麵條」的臉湊近洞口,一個眼睛的反打,再回來就已經是少年時的夢中情人黛布拉的曼妙舞姿,再次反打,已變成少年恐慌的眼睛了。利用如此簡單的手段,就實現了在時光中的穿梭,而正因為如此簡單,才更使人感到不經意中的世事無常。《美國往事》中還有很多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比如在音響上,影片開頭煙館的貫穿了24個鏡頭的電話鈴聲,既交待了情節,又表現了「麵條」心靈的隱痛。影片道具的運用也很巧妙,比如少年時代麥克斯從醉漢處偷來的懷錶在影片結尾時再次出現,表是時間的象徵,多年的恩怨情仇彷彿是一瞬間,時間之河卻在無情地流動,沖刷著一切。   《美國往事》的命運何嘗不是如此呢?二十年河東河西,毀譽都隨風而逝,生前一直在為不能得到公正的評判而耿耿於懷的萊翁內,如果看到今天大家對這部傑作的推崇,大概要象影片結尾的「麵條」一樣綻放出解脫的微笑吧。(完)
推薦閱讀:

芮成鋼提問駱家輝:坐經濟艙是否因美國欠錢
美國紐約旅遊購物
美國紐約西西里黑手黨向IS組織「宣戰」
重磅:美國買房不算投資移民不能拿綠卡

TAG:美國 | 往事 | 影評 | 美國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