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明朝「先進」的內閣制有可能發展成為君主立憲制嗎?

這個問題,在《明朝那些事兒》大火之後,還真有不少人問過三解,所謂先進,在於有「廷推」制度,即高級文官推舉內閣人選,最後由皇帝圈定,不經「廷推」而任命的大學士,往往會因為程序不具備而受到輿論責難,以至於主動推辭不受。

看起來,確實挺有「民主」范兒的,那麼,到底有沒有可能如某些網文作者所說,明朝國祚永延,最終走向君主立憲的新路呢?

我們直接進入今天的答題環節:

明朝「先進」的內閣制有可能發展成為君主立憲制嗎?

REC20171122212559.mp3

29:56

來自劉三解

▲點擊收聽音頻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權力」的制度來源。

歷朝歷代,相權最盛的時代,莫過於西漢初年,三公高官,全部是功臣列侯擔任,丞相開府,總領一切政務,皇帝的皇權對行政的干預,只限於在一個頂級功臣列侯的圈子裡更換人選,也就是免職。

這個權力,直到漢武帝時代,才通過不斷地摻沙子、扔石頭,重用外戚、設置大將軍、大司馬,逐步平衡、侵奪,最終拿回劉氏皇帝的手中。

這是一種形態,就是最高既得利益集團和皇族的結盟,互相制約決定了關係。

另外一種形態是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士族體系,這些士族形成了一個「小圈子」,小圈子的輿論和人才供應,對皇帝的權力形成制約,但是皇帝作為最大的「勢族」,也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也可以任命自己中意的「圈外人」擔任宰相,也就是「群相制」,不再是獨相了。

「群相」仍是相,比如門下省就有封駁詔書的職權,台諫官也會對皇帝的行為進行道德規勸和約束,用風評、輿論來限制皇帝。當然,皇帝的如果不在乎這些,他們也有足夠的力量來「硬來」,比如武則天之後不斷加強的「翰林學士」等制度,就是獨立於原本的台省官員體系的建構。

到了唐朝,皇權的這種擴張非常明顯,無論是從上述的文治繞過台省,還是在軍事力量上,皇帝直接控制的北衙禁軍的擴張,直到中晚唐,內廷宦官把持的樞密院權勢甚至壓倒了南衙的宰相們。

這種形態,其實是分庭抗禮式,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等到了宋朝,確切地說是在宋神宗元豐改制之前,宋代皇帝完全是依賴文臣行政,宰相對於皇帝的指令,完全可以通過程序讓他無法執行,皇帝也沒有別的渠道來行使他的權力。

這種形態是依賴,文臣是主導皇帝的。

說回明朝內閣,最早是作為低品的皇帝秘書存在的,他們在明朝廢除了中書省宰相之後,實際上就是皇帝的政務大秘和顧問。

這個職責,後來又做出了切割,即顧問業務(即提交解決方案的任務)劃分給了內閣,大秘的文書業務,交給了司禮監(即決策態度擬定)。

內閣對於明朝的政治體系而言,並不是不可或缺的, 而只是文臣和皇帝之間的一條紐帶,準確地講,是「替」皇帝決策,如果皇帝想拿回來決策權力,自然就沒法「替」了。

所以,明朝一代,內閣首輔的權力就像橡皮筋,皇帝強勢,首輔就弱,皇帝弱勢,首輔就「替」的多,但是哪怕是強勢首輔如張居正,「代行」君權的方式也不是制度化的公文,而是通過在地方廣泛布置「私人」,形成一個個人關係網,才能把他的意志真正貫徹下去,如果沒有這些自己人,他的政令一樣不出北京城。

至於說發展下去會不會變成君主立憲制,其實就是一個虛妄的想像,對於明朝皇帝理論上無限的權力來說,除非每一代君主都是「沖齡即位」,延續個百十來年,權力就基本移交給內閣了,因為上上下下都習慣了。

但是別忘了,明朝除了文官之外,還有勛貴、還有廠衛,這些都是皇權給自己開好的後門,一旦有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出現,比如崇禎,文官的傳統權力,不過就是海邊的沙塔,一個浪頭就拍沒了。


推薦閱讀:

明或清的狂熱粉,見了朱明皇室後裔或者愛新覺羅族人會不會鞠躬下跪?
假設沒有元和清兩朝,中華是否能改變國運衰敗或者在19世紀擠入列強之流?
為什麼明初有那麼多讀書人懷念蒙元,為什麼朱元璋以推翻蒙元為任,卻「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後奉元朝為正統?
燕窩這款明朝「網紅舶來品」如何飛進尋常百姓家
九蓮遁法---明朝論命法

TAG:音頻 | 明朝 | 發展 | 君主立憲制 | 內閣 | 君主 | 先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