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鐘中國古代科技與文明

90分鐘中國古代科技與文明

精選

孫小淳已有 620 次閱讀 2014-6-11 21:41 |系統分類:論文交流|關鍵詞:中國科學院 中國古代科技史

按:應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學院的邀請給外國留學生講一講中國古代科技史,先擬一個演講大綱。歡迎批評討論!

一、引言

中國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而悠久的文明之一,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3世紀以前的中國在科學和技術的許多方面領先於世界。影響近代西方文明進程的幾項最重要的科技發明來自中國。如今,中國正處融入全球文明的現代化進程之中,了解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和成就,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中國的社會與文化,促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一次講座不可能全面介紹中國古代的科技與文明,那怕是其中的一個小小的方面都很難說透徹。我只想帶領大家用宏觀的視角,審視中國古代科技的若干重要方面,以揭示中國科學思想、科技與社會、科技與文化的最鮮明的特點。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l 「天人合一」的世界觀

l 變化的哲學(《易》)

l 國家治理的需求:科技知識的創造與應用

l 兼容並包的文化態度:中國與其他文明的科技交流

二、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變遷與科技發展

廣大的黃河、長江兩河流域與黃土地孕育了中國古老的華夏文明。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等考古文明的發現揭示中國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同一性。

近年來的考古發現與中華文明探源研究表明,中國的史前文明遠比過去想像的要發達。傳說中的堯舜時代並不是空穴來風的歷史杜撰:城市遺址、宗教建築、陶寺史前天文台。

治水,對於農業社會的國家治理至關重要,表現了統治的能力。大禹治水,所以成為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始祖。治水對現在中國依然非常重要:山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

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和青銅器,揭示了中國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已經進入了很高的境界:冶金、敬天崇拜。

周代國家政治文明的高度發達,農業和手工業技術的進步,諸侯國各區域文化的碰撞與融合、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的哲學和思想,為中華文明的統一奠定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

秦漢以席捲天下、包舉宇內的氣勢,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以儒家治國理念為主導,兼采各家的思想和技術,這種治國理念和方法不知領先於西方世界多少個世紀,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重要保障。天文學、數學、醫學等學科的經典著作開成於這一時期,成為後世科技知識創造的「範式」。

魏晉南北朝多民族的進一步融合、佛教文化的傳入與中國道教文化的發展,激發了中國人個性的創造力,科學技術和思想藝術各方面又有一次大的迸發,為隋唐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營養。

唐代的中國文明是世界性的文明。佛教文化進一步融入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絲綢之路」使唐代的影響傳播到中亞和歐洲。首都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會。科學技術也具有一些世界性的特徵。一行制定的曆法明顯地受到西方天文學知識的影響,他進行的天文大地測量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壯舉。

宋代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發生重大轉變的時代,有人稱這一時期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宋的科舉制度,把有才能的人征為國家所用,極大地調動和發揮了中國人的創造性。宋代的科學技術達到了高峰,例如在天文學方面,宋代曆法推算行星位置的精度,與5個世紀後的歐洲在同一水平;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

宋代之後,元明以來,中國與外來文明的接觸更加增多。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使中國處在世界的格局之中。中國與中亞伊期蘭國家的交流,對科技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7世紀以來,歐洲科學革命發生,近代科學突飛猛。中國古代的科技從先進變為落後。但是明末清初以來,西學東漸,西方科技傳入中國,中國開始了「中西匯通」的過程,雖然曲折痛苦,但科學現代化的進程已經不可阻擋。清未,西方的「船堅炮利」打醒了中國,中國從此要用新科學、新文化來強國、富國。現代科學的制度已經在中國逐步建立。

三、哲學思想與科技

諸子百家時代,墨家、陰陽家等對科學技術有很多探索與思考。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抱著「天下為公」、「治國賓士下」的理想,以「經世致用」的態度對待科技。科技知識的創造和應用是國家治理的一部分,科技具有明顯的政治和官僚特徵,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由於國家對科學活動的組織和支持,中國古代科技,特別是同國計民生緊密相關的科技,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道家,以老、庄哲學思想為基礎,崇尚個人思想的自由,採取相對主義的世界觀,在科學實踐中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注重於奇異技術和個體性科學的探究,如煉丹術。因此道家思想始終是對儒家思想的一種重要補充。

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國古代視「天地人」為有機的、統一的宇宙,各部分互相對應、互相感應。這種思想體現了中國古代最崇高的知識追求,就是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這種思想在中國古代科技的所有方面都有體現。與之相應的「關聯性思維」,是一種宇宙觀,更是一種思維方法。

變化的哲學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的另一重要特點。《易經》,以及建立在它之上的「象數易」體系,成為中國古代研究自然、人和社會的思想概念庫。與古希臘不同,中國古代並不作天上事物與地上事物的區分,而是認為天地間事物都遵循同樣的變化原理。所以中國古代時時刻刻都在觀察「天變」,從而達到對「時勢」的把握。正是這種「變化的哲學」使中國古代記錄了大量的天文現象。這也是伽利略用望遠鏡發現的天文現象如黑子、月亮上的山坑等並不使中國人感到特別驚異的原因。

四、天文學:「政治性的科學」

天文曆法關係到統治的合法性。曆法改革既是天文學精密化的的需要,也是國家政治的需要。

軍國占星學:中國的星空與分野,中國古代星占天人對應的體系。

曆法不僅是曆日安排,而且是預測天體運動的數理天文學系統,甚至要推測歷代政治變化的大勢。

「天人感應」的災異「譴告」說使中國古代特別重視天文現象觀測,留下了大量的天象記錄,對於現代天文學和地球物理學等學科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曆法與星占的共同需要推動天文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蘇頌水運儀象台、郭守敬的天文儀器發明。

天文觀測與曆法理論之間的關係。沈括與開普勒的比較:中國的北宋為什麼沒有產生一個開普勒?

五、醫學:中國古代的「仁政」

中國古代視人體為「小宇宙」,以認識「大宇宙」的方式認識人體。人體是由經絡臟腑點穴組成,氣血運行其中的「小宇宙」。《黃帝內經》中的宇宙觀與人體觀。

醫療是治療疾病的經驗。本草和藥方多本於臨床經驗的積累,與人體和醫學理論的關係大多是構想。

中國古代視醫學為帝王親民、愛民的「仁政」,到北宋時期尤為明顯。發生瘟疫,國家要發葯、派醫官救治。國家重視醫學教育,培養專門的醫官。知識分子重視醫學知識,有所謂的「儒醫」。「不為良相,即為良醫」,成為士大夫的一種理想。國家組織編撰「本草」和「藥方」,建設醫院和藥局,發布針灸銅人,力圖使醫學標準化、正規化。醫學作為一種「仁政」,在國家治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六、技術科學與國計民生

李約瑟:中國古代在科技知識的實際應用方面領先於世界。各種應用性的科學技術在中國得到了比較全面的發展。

治水與運河:都江堰、京杭大運河。

地理與測繪:唐代一行、元代郭守敬的「四海測驗」、康熙朝的《皇輿全覽圖》測量,都是世界上空前的大規模地理測量。

建築:《營造法式》

農耕技術與機械:《齊民要術》、《農政全書》

紡織、絲綢、冶金、陶瓷等:中國古代經濟實力的主要依靠。

中國宋、元、明以來高度的經濟發展使中國陷入了「高水平陷井」,傳統科學技術的創新能力變得不足。

七、煉丹術:「個性化」的科學

煉丹術作為一種求仙與尋找不死之葯的技術,是與道家思想密切相關的,基本上是一種秘密的學問,因此是一種「個性化」的科學。煉丹術很多時候會受到帝王私人的重視和資助,但在大多數士大夫看來是不務正業,甚至被看成是是帝王昏庸的表現。以提煉「長生不老之葯」為目的「外丹」,在唐朝和五代之後,由於幾位皇帝中毒的事件的原因,不被看好。到了宋代,煉丹術更多地轉為通過身體內部修鍊而達到羽化升仙之目的的「內丹」術。

煉丹術的私密特點,使其不可能得到像天文學和醫學那樣得到政府的持續的、制度化的支持,因而發展是受到限制的。

八、世界的中國與中國的世界

中國古代的科技文明,一定要放在世界文明的視野中來看。中國古代文明之所以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是因為中國始終是處在與外部文明的接觸之中,並對外來文化採取了兼容包蓄的態度。

秦漢以前本無今天意義上的「中國」,所謂「夷夏之分」不過是歷史學家的構建,很多時候是「夷夏不分」或「諸夷為夏」。

秦漢以來的中國,則依次受到了印度佛教文明、中世紀伊斯蘭文明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影響,總體上來說,中國文明對來自異域的先進文化還是接受的。例如,明末徐光啟等人對西學的接收可以說是全面的,不僅僅是為了改歷的實際需要,而且考慮到新學在各個方面的應用。

「西方近代科學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發生?」這所謂的「李約瑟問題」,仍然是站在「西方中心論」的視角看中國的科學,而且這種「為什麼沒有發生」的「負問題」其實並不能幫助真正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與文明。我們倒是可以研究「李約瑟問題」的「正問題」:為什麼中國古代把對自然的知識應用到國計民生方面會如此的成功?現代科學已經在中國紮根生長,我們更要關心的是,如何充分吸收現代科學精神和全世界的先進文化,使科學在中國,無論是在創新方面還是在應用方面,都有全面的發展。還是明末學者徐光啟的那句話:

「欲求超勝,必先會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51670-802577.html 上一篇:我理解的開普勒(二)

更多收藏 分享 舉報

15 曹聰 武夷山 魏劍宏 劉啟振 羅教明 李輕舟 王雲龍 張楊 劉立 陸俊茜 袁江洋 王淑紅 許培揚 eastHL2014 Veteran11

該博文允許註冊用戶評論請點擊登錄 評論 (15 個評論)

[15]羅教明2014-6-12 11:1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種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覺得阻礙中國科技發展最大的問題是心理上的自卑,只有這個心態完全克服後,才有可能做出完全屬於中國的創新。

[14]Veteran112014-6-12 11:04
孫小淳博主。【伽羅瓦的遺書——批判或膜拜,隨君取用 李輕舟】【【無論是「伽羅瓦的遺書」,或者是作者為E·阿廷的「Galois理論」,這些內容對科學網上的程代展研究員和應行仁網友來說已經是只燙手的山芋了。】孫小淳博主。這個在科學網上一年多討論的數學內容應該有不少於十萬個點擊數。這是數學史上數學基礎領域中的一次較量。是中國數學實力的一個展示。

[13]truth21ct2014-6-12 08:5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72 武際可之博客========中國文化如何之爭論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了,真正的意義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799896.html ==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653295.html === 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465076.html 等等歷史研究倒是非常非常有意義==========因為,就像武老師這些博文所揭示的西方早已在這個中國文化中國科技上發展了改進了前進了,搞清這個發展過程倒是很有歷史價值。但是===========現實嗎,便是直接學習好好學習西方現代之文化現代之科學之技術之管理之體制也!!!!本人一貫舉張的沒有空中樓閣,咋們今天不可能西方過去亦不可能,唯有認真學習古代的西方的虛心學習認真研究,方可能創新自己的東西或者咱們這個當代社會自己的東西也==============一句話,沒有空中樓閣,都是一個相互學習進步的,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也!!!

[12]truth21ct2014-6-12 08:38
美國國會在1883年通過了《調整與改革文官制度的法律》,美國鍍金時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80%E9%87%91%E6%97%B6%E4%BB%A3 ===============中國文化對世界文明之各個方面之貢獻毫無懸念或者毫無疑問的======問題是咋們沒有好好學習人家發展了的改進了的本來是咱們的文化亦沒有好好學習人家發明的人家傳揚了的西方文化也!!!所謂西方科學所謂西方文化=====實際上嗎,早就是東西文化東西方科學之通融也!!!

[11]truth21ct2014-6-12 08:34
[9]劉立2014-6-12 08:25 哈哈,俺未表達清楚。俺想說的是:是否有足夠的史料表明,中國古代把對自然的知識應用到國計民生方面是「成功」的?===========武際可之博客文章之力學之聲學就足可窺一斑了。

[10]孫小淳2014-6-12 08:29
這又是更深層次的問題了, 問得好. 其實也就是對李約瑟觀點的質疑了.

[9]劉立2014-6-12 08:25
哈哈,俺未表達清楚。俺想說的是:是否有足夠的史料表明,中國古代把對自然的知識應用到國計民生方面是「成功」的?

[8]劉立2014-6-12 08:20
所謂「清華學派」(見徐葆耕),一大特色是:會通中西會通 古今會通 文理文通

[7]劉立2014-6-12 08:13
「欲求超勝,必先會通」。 欲求會通,必先翻譯。
博主回復(2014-6-12 08:18):很對. 不過我想講的會通, 不僅是中西會通, 是多文明, 多文化的會通.

[6]劉立2014-6-12 08:12
「西方近代科學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發生?」這所謂的「李約瑟問題」,仍然是站在「西方中心論」的視角看中國的科學,而且這種「為什麼沒有發生」的「負問題」其實並不能幫助真正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與文明。我們倒是可以研究「李約瑟問題」的「正問題」:為什麼中國古代把對自然的知識應用到國計民生方面會如此的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席文真傳!又:「為什麼中國古代把對自然的知識應用到國計民生方面會如此的成功?」可否說「如此成功」?
博主回復(2014-6-12 08:21):不敢當! "如此成功"更好. 謝謝劉老師指點文字.

[5]eastHL20142014-6-12 01:39
博主知識淵博造詣深厚,贊。「天人合一」,是至高無上的哲學,也同時是「象形字」。漢字古體字「天」,正是「人」(或「大人」)(可登陸 eastHL.com左下欄「漢字叔叔」網查閱)。所以,易經乾卦爻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現代含義是「宇宙胎兒"田』形成,立刻呈現出巨大天象」(大爆炸、大暴漲)。——以上的現代解讀是「非主流的」。歡迎討論分享。暫借貴地一角,貢獻一二。
博主回復(2014-6-12 07:21):謝謝! 易的哲學是研究中國古代思想與文化抹不開的一個問題.

[4]李輕舟2014-6-12 00:55
煉丹術(丹道)是在道教背景下產生的,而先秦道家崇尚順其自然與丹道矛盾。一般「道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括了作為宗教道教,它的形成吸收了先秦陰陽家,丹道思想更多來自陰陽家的方術傳統。而狹義的只是先秦道家,是作為哲學流派的老莊學派,都江堰倒是很符合老莊思想。在孫老師這裡班門弄斧了。
博主回復(2014-6-12 07:19):道家與道教確實不是一回事, 與科學的關係也是可以討論的. 我的講座目的主要是提出問題, 引起思考, 而不是做結論. 謝謝你提供想法.

[3]羅教明2014-6-12 00:33
有一種說法,自宋代以後,漢人和漢文化,被統治者「以夷治夷」的方針給抹滅了,並且被奴化。
博主回復(2014-6-12 07:23):統治者是以夷技制夷, 並沒有真正接受"夷"的精華.

[2]孫小淳2014-6-11 22:43
交大江老師的提法是""天學""。可是中國古代有天文志,沒有天志。

[1]mirrorliwei2014-6-11 22:34
是用「天文學」的說法還是用「天象學」的?鏡某傾向於使用後者,交大江老師的提法。曆法關係到統治的【合法性】的提法是否也不妥?鏡某以為是個「正統性」的問題。【曆法改革既是天文學精密化的的需要,也是國家政治的需要】的提法勉強。 需要強調一些「客觀原因」=計時誤差的積累。【中國的北宋為什麼沒有產生一個開普勒? 】一個答案是低緯度區黑夜時間不是足夠長吧

。另外,觀測和解析需要分開。開普勒是數學上有本領,並不擅長觀測。

推薦閱讀:

在古代,當一個皇帝到底有多累?
走進「楊貴妃墓」品味古代經典
古代詩詞都是可以用來唱的嗎?那麼由誰來唱?什麼調子?
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四象、四神、二十八宿揭謎研秘研究
村民稱千年古墓中曾挖出古代兵器

TAG:中國 | 科技 | 古代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