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基礎知識 ( 講座手記 下)

從四月底開始,捨得用了近二個月的時間,將近體詩的一些基本知識做了比較系統的介紹。雖然不很全面,也不夠細緻,但是關於近體詩寫作和賞析的基本要點都說的差不多了。從聲韻入門開始講起,我們分別講了聲韻、平仄(拗救)、押韻、對仗、謀篇、鍊字、造句、意境等等九章十一講。其實要講的還很多,因為關於近體詩的寫作,還有很多內容的,包括如何引典等等。我所做的講座,只是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如果能為愛好者特別是初學者提供一點點的借鑒和知識上的營養,哪怕只是引起一點點學習的興趣,那麼我的努力就是值得的。

基礎知識講了,只是將初學者「引進了門」,人常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捨得雖然不敢自稱「為師」,但俺還是願意盡一份努力與大家分享詩之樂趣的。將我所知道的,無償地奉獻出來,為咱們的詩詞文化盡點綿薄之力吧。也希望懂的多些的朋友,同樣把自己的知識傳遞給初學的愛好者。不要怕被扣上「好為人師」的大帽子,好為人師又怎麼了?夫子曾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我是你師,你也是我師,教我一字也是我師,教我車載斗量的學問,也是我師。互相學習和切磋,不必去計較那虛的名頭,才能真正把這文化學習的氛圍活躍起來,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我們學這些基礎知識,最終目的是要去寫詩。最起碼,我們要懂得如何去欣賞詩詞作品。我們不僅要看熱鬧,還要看門道。下面,綜合以前所講的知識,我就講講如何去寫詩,如何去看詩。

關於詩歌的來源、歷史、概念及什麼意義我就不多羅嗦了。我們現在就是一個目標,就是想寫詩。可是詩分很多種呢。其實,不論你寫什麼詩,哪怕是寫現代詩歌,都是需要一定的基礎的。我們所講的近體詩,看是要求很嚴,規矩很多,真的很難寫。其實,真要想學寫詩,學好這近體詩才是最基本的基本功,這相當於武功訓練中的「扎馬步」,近體詩就是你詩學造詣的馬步,馬步不穩,打出來的拳腳都是花拳繡腿的花架子,被人一推就倒了。而近體詩,就是詩學的「馬步」。學寫近體詩,是你寫作其他任何體裁詩歌的基礎,甚至包括你可能喜歡寫的現代詩歌。不懂近體詩,你填不好詞,學不好對聯,說真的,你連自由詩也寫不好的。這不是哪個容易哪個難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對詩之本質認識的問題。所以,我在這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對喜歡詩學的朋友講了近體詩的基礎知識,就是幫助愛好詩學的初學的朋友「扎馬步」。底盤穩固,我們才能更紮實更暢快地暢遊詩海。

關於近體詩的基礎知識我們大致了解了,我們寫詩歌還需要具備些什麼呢?我在這裡簡單說一下。

學寫詩,可以分為速成的,和慢慢修鍊的。速成的簡單,只要具備中學以上的文化水平,聽過我前面所做的近體詩基礎講座,立即就能寫出象模象樣的詩來。至於格律,我可以不用一小時就可以讓你知道格律是怎麼回事,並讓你甩掉平仄表而自己按平仄規律寫出合格的格律詩來。這些屬於近體詩外型部分的,硬體部分的基礎。初學的朋友,很容易達到這樣的水平---符合格律、押韻正確、對仗工整,意思基本通順。但是,只會這些,距離寫出好詩還有很大的距離。這就需要我們加強詩學底蘊的修鍊。

所謂「底蘊」的概念這也太籠統了,什麼叫底蘊呢?如何修鍊呢?我不去做名詞解釋了,我只在這裡從個人的見解出發,為喜歡學詩的朋友陳列一些觀點。說的不是絕對真理,但是個人認為會有益處的。即使你不去寫詩,於自身文學修養而言也是一條豐富充實之路。下面分述一二。

一,準備事項,大致如下:

1,做好自己的本業,先養活的了自己。該上班好好上班,該上學好好讀你的專業課,別因為喜歡詩詞而荒蕪了你的活命之道。過去人常說「窮文富武」,咱改一改,先保證自己吃的飽穿的暖,有閑暇時間再來學詩詞。齊家治國平天下,茅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先把自己的生活環境安排好了再說。有人說「激憤出詩人」,咱寧可不做那詩人,也不能因窮酸而激憤,先照料好自己的生活是第一位的。還有,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健康哦,有了身體的本錢,才有詩意的美感之基礎。可羨病前吟,不做病中人。

2,手頭必備《平水韻表》《詞林正韻》《欽定詞譜》,可以在網上下載盡量完整的版本,或者下載一種叫《佩文詩韻》的韻書(其實還是《平水韻》),這是必備的。最好能列印一本可隨身攜帶著。沒事看兩眼,記住一些算一些。記得熟了,就可以扔掉它了。至於記憶的方法我在前面講座時講了,自己也可以摸索規律,記住為唯一的目的。《欽定詞譜》比較全面而正宗,還有一種叫《白香詞譜》的也可以借鑒一下。至於近體詩格律的平仄譜,不需要準備,也不推薦準備。聽了我的課,你自己就可以編寫了。

3,《唐詩鑒賞辭典》和《宋詞鑒賞辭典》。很厚的兩本書哦,不必每篇都細讀,喜歡哪一篇就去看哪一篇,放在案頭床前,隨時翻閱。類似〈唐詩選〉〈宋詞選〉這類的書也要有幾本,注意,盡量選用繁體字的版本。學詩之人,可以不用繁體字,但是不能不認識繁體字。學詩肯定是繞不過繁體字這關的。能夠準確辨析繁體字,是詩人必備課程之一,否則你將難以登堂入室。

4,最好有一本《辭海》或《康熙字典》,也是很厚很厚的大「磚頭」書,備一下,可以查詢很多你不懂的字和典故等等。查詢時注意一下相關字的反切讀音,這對記憶聲韻也有好處。

5,關於詩學知識一類的書,很多,網上也到處都是,隨便一搜索就能一大片。正是因為太多,所以往往會不知道看哪個好。這裡,推薦俺自己編寫的吧,看捨得〈近體詩基礎知識講座手記〉吧。我的講座只是個入門磚,都是我講座前現編寫的,比較粗糙但很實用呵。近體詩大體上的知識基本都概括了,循序漸進,比較系統,每章又可獨立成篇,適合初學者。有需要補充知識和專題研究的,再根據相關內容去搜索。很方便。名人大家的論著有的是,先從俺講的這最基礎東東的學起吧,呵呵,俺不收費。

6,可以盡量多的泛讀一些書籍。比如《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美術史簡編》《中國音樂史簡編》《孔子》《孟子》《墨子》《孫子》《韓非子》等等,還比如《戰國策》《國語》《左傳》《史記》等等,這「經史子集」全都讀完是不可能的,儘可能多的瀏覽吧,讀一點就收穫一點。平常你吸的是水滴,用的時候你就是大海。詩人想像豐富靠啥豐富?就是靠尋常的點滴積累,博聞廣記。靠自己知識的全面性,才能造就你的想像力。詩人絢爛的辭彙是從哪裡來的,就是在這書山墨海里吸收來的!多讀書,讀好書,別整天看那瓊瑤姐姐的煽情忽悠,替她哭完了,最後自己啥都沒學會。

7,愛詩之人也必愛畫。即使自己不會畫,也盡量多去欣賞美術作品。多看那些優秀的國畫作品(古今)。好好看吧,那些畫都是無字的詩。愛詩之人也必愛音樂,多去聽一些古典的音樂,不論中外的,都去聽。即使自己不會演奏,那也要去喜歡它。仔細聽吧,那些飄蕩的音符其實都是美麗的詩句。愛好多了,性情自然會怡然自得,心境自然開闊。你不去寫詩,詩意會催著你去吟它。詩境即心境,道理就在這。琴棋書畫樣樣通(不一定精哦),你不用開口說話,你已經就具備了詩人的氣質了。比如捨得很尊重的范曾老師,那是國畫大師,同時也是國學大師,他的詩學造詣就非常的深厚。看過央視《我們》節目的,想必都領略過他的詩學功底的。

二,寫作要義

1,詩之寫作須依法度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寫近體詩,就要合乎近體詩的基本格律,填詞,就要嚴格按照所選用詞牌的詞譜填。基本格式是必須要合乎體裁要求的。詩的格律要求,包括平仄、押韻、對仗等,是最基本的。但是這些要求並不是死板而不靈活的,比如我們在講平仄時,我們就講了拗句和拗救,這「拗救」本身就是一種靈活度的體現,是變通。在講押韻的時候,講了一些變格,如孤雁入群格等等,在講對仗的時候,我們還介紹了偷春格等等變化。格式是固定的,用法卻是可以變通的。坊間有人云「律可害意」,其實是無稽之談。我們前面學過那些知識後,我們就知道了,格式的使用不是僵化不變的,其靈活程度足夠你發揮的空間了。說律可害意的人,其實是不懂律的。以後再遇上這類說法的人,就把他請到捨得群里來學習一下格律是怎麼回事,呵呵。

詩的結構,也是有章法可依的。起承轉合的概念,要貫穿到我們寫詩的全部過程之中。關於起承轉合,是章法,更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思想。用這種「思想」來對我們的寫作進行謀篇布局,有法,活用法!詩話有雲「詩貴性情,亦須論法,雜亂無章非詩也。然所謂法者,行其所當行,止其所當止,起伏照應,承接轉換,自神明變化於其中矣。」。詩之法度,不可忽視也。

關於詩所用韻的問題,是個老問題了。新舊韻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捨得在此不做無謂之爭,我的觀點很明確:古詩配古韻,古戲著古衣,原汁原味,就這麼簡單。

2,寫詩須有情感

常言說「詩言志」,又雲「詩者,情之所之也」。而我們說。寫詩,是需要有情感因素起作用的。每見好山好水好風光,我們陶醉於其中,這時候的會有一種自然的衝動,對著大山喊幾句,踏著浪花唱起來。心中積累待發的這種情緒叫什麼,我們稱之為「塊壘」。胸有塊壘待發,說真的,這個時候就是想吟詩。這時候也常常會產生莫名其妙的好句子,為什麼呢?因為此時的思緒已經脫離了日常事務煩瑣的羈絆,呈現一種自由奔放的狀態,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這不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詩之境界嗎?人云「激憤出詩人」,這激憤也是一種情緒的激昂狀態啊,這時的狀態也是忘我。不論是喜悅還是憂鬱,不論是愁悶還是哀傷,都是一種催化詩意的要素。詩人入得這種境來,才能稱之為詩人。

有時候我們沒有這種情緒,而還是要寫詩,比如參加某個聚會,或應人應景賦詩,或者被命題做詩。沒有情感的催動,我們想不出好句子啊。生湊強拼的痕迹必然明顯。這時我們該怎麼辦?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精神頭都集中到所題之詩上來。比如我們要命題寫花,我們就想像花之鮮艷和芬芳,聯想到花的寓意和傳說,再想像自己想和花兒如何的互動。排除雜念,融入花的世界,自然會被花兒感動。彷彿自己成為了那個花仙子,或者成為了那個折花人。通俗點講,就臨時做一做「白日夢」吧。夢中咧嘴一笑,得了,這就是情緒情感到來的表現。詩意油然而出,誰又能擋的住你才情的揮發呢?

善於調動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是門素質修鍊的工夫。在這點上,我們要學會演員的基本功,該你哭時你要擠出眼淚來,不需要藉助眼藥水。如果自己的情緒可以控制住,聽自己調遣,那麼對你有多大的好處啊,可不止是寫詩方面了。比如在我們暴怒要和人打架時,我們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嘿嘿一笑,好了,免去了給人家賠償的醫藥費了,也免去被拘留坐牢之災了。在我們遇到坎坷愁境而想不開要自殺的念頭時,再調節一下自己的情緒,又好了,救了自己一命哦。寫詩不就是寫人生嗎?詩之情感就是人之情感。如果修鍊到情緒可以自我自如地調控,你就不僅僅是詩人了,而是近於聖人了,呵呵。

3,寫詩需要有才識

所謂的才識,就是前面所說的文化底蘊。知道的知識多,又能靈活運用掌握,這就是才識。我在前面不是列了好多書嗎?那只是中華知識寶庫的冰山一角。多看多了解,你的才識必然高。才識,其實不僅僅指你看書看的多。還指你的思維模式要正確。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廣聞博記,融會貫通,運用得當,才為真才識也。這裡說的行萬里路,不是說非要你走一萬里地,你傻忽忽地跑上十萬里又能怎麼地?一樣成不了詩人。這意思是要你去歷練,知行合一,通曉世事,做一個性情上的達人,做一個知識上的達人,還要做一個人世間俗事中的達人。通達之人才算有才識,如果只會點雕蟲小技就敢自稱有才識,徒笑於世人耳。

4,寫詩要注重境界

我們在上周講了「意境」和「意象」的概念問題。這裡說的,就是要用詩的語言創作出一個好的意境。「意境」是由「意象」組成的,那麼,意境的創造就要使用好自己選做詩中表現物的意象了。這個使用二字,其實說明的又是關於鍊字煉的如何了。所以,所謂意境的好壞,是由你選取的意象以及你如何鍊字來表現它而決定的了。古典詩詞要表現的美,其實主要是一種含蓄之美。我說的含蓄,主要是指在藝術表現的手段而言。怎麼理解這個含蓄呢?通俗點講,就是有話不直說,顧左右而言它,其實還是在說你。借個比喻來說事,或者先說其他的,再慢慢引到正題上。我們在講近體詩修辭的時候做夠比較詳細的討論,詩之含蓄美,就是體現在修辭之美上了。比如常用的是賦比興,「賦」是大白話,見啥說啥,「比」是彎彎繞,拐個彎兒來說事,「興」是不先說,借個引子才說題兒。這些手法要是能綜合運用才是好的。初學者,白話多點就多點吧,慢慢地學著含蓄起來。強行去比和興,有時用不好就形成了所謂的「湊痕」了。

詩的境界,其實不在於你表現的主題有多麼大,而是在於你說描述的一個「真」。我這裡說的「真」是指真實的情感,而不是具體景物多麼逼真。相反,寫詩時反而不要把「物」寫的過於「真實」了。對於景物的過度細緻的描寫,過度泛濫的鋪陳,其實是會使得詩意暗然失色的。比如寫一片樹葉,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紙信箋啊,也可以把它寫成飛舞的蝴蝶啊,也可以把它寫成飄零的思緒啊,這多具有美感啊,如果只是去寫樹葉的物理特徵,還不入去拍個照片更直接呢,寫啥詩啊,談何詩的境界啊。詩的境界不是空談之物,是需要對意象的藝術處理,和巧妙選取。

5,寫詩不要意雜

我在談到近體詩的立意與謀篇時強調過,一詩只可表達一意,不可三心二意的。詩中所有的詩句,都要圍繞著你的這個意來鋪展的,哪怕是一景一物,因為是為這「一心一意」的表現做鋪墊的。可以靈活地看這點。比如:寫上山,愛山,寫上海,愛海,愛山和愛海不矛盾,因為這是愛的大自然。寫上喜,又寫上憂,也可以不矛盾,因為可以用喜來比襯憂,也可以借這個憂來襯托這個喜。但是主題還是一個,愛山和愛海不可以失去內在的聯繫,喜悅和憂愁不可以分述而不分輕重,手法可以多樣,但是,主題只有一個!如果你覺的一個主題太少了,滿足不了你豐富的想像和思維,那麼,你就再寫一首或多首好了,但是原則還是一詩要一意。道理很簡單,不多說了這個。

6,寫詩要有新意

幾個人在一起形容女人。第一個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把女人比做花的,是庸才,第三個人還把女人比喻成花,那是蠢才(你沒別的詞啦!)。呵呵,這說明什麼,寫詩要出新,所謂的出新其實並不難。我在講鍊字的時候,強調過一個觀點,鍊字過程的本質,就是換位思考。其實我們寫詩的角度,也要學會換位思考。換個角度,那就不一樣,這所謂的不一樣,其實就是「新」!前人個人把女人說成是花,都說的乏味了,第四個人如果還說是花,肯定被眾人暴打至殘的。但如果他把女人形容成魚呢?美人魚,多美啊。如果把女人形容成鳥呢?百靈鳥,精彩!如果自己很懶,不願意換位思考,不願意出新,那就等著被「暴打」吧,呵呵,玩笑了。

要說的很多,我們以後在一起慢慢交流吧。其實,說到教你如何寫詩,這是個偽說法。但是能提醒你寫詩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平時應該做什麼樣的積累,才是實在的教你。

時間關係,今天講座到此結束。

大家晚上好,今天繼續做近體詩基礎講座。我們都知道,近體詩按體裁看分為律和絕二種,「律」包括七律、五律和排律,「絕」則只是指著七絕和五絕。今天,我們著重談一下"絕句"的問題。了解一下絕句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和律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要想寫好絕句應該注意些什麼?

我在這裡不會刻意地去講什麼技巧和方法,因為再好的技巧和方法,沒有實踐那也是空的,只有通過不斷地動手去寫,去了解絕句這種形式本身具有的特點,才能更好地掌握它、利用它、駕馭它。今天,主要說一下捨得對「絕句」(律絕)的一些認識,不算做教科書,只是個人觀點吧,給朋友們學習時參考之用。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的朋友,我們可以在講座後隨時交流,講座時暫時不討論。今天講座時間可能稍長一點。

我們之前在做近體詩基礎講座的時候,是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入手的,主要對一些基礎的工具性的知識做一些介紹。比如聲韻、平仄、押韻、對仗等這類最基本的知識。進一步的,我還介紹了鍊字、造句、立意、謀篇以及對意象意境的一些理論上的闡述。這些知識,其實也是基礎性的,但是卻涉及到了更廣義的基礎層面。比如說到「鍊字」,我推薦的是「換位思考」思考的方法,所謂的「鍊字」,其實質就是個觀察角度變化的過程。還比如說到謀篇,我著重強調的是個「全局觀」,我在點評詩作時也最重視的是這點,意象的統一協調才能構成完整以至完美的意境,主角配角的合理搭配,才能演出一幕精彩的大戲,如果意象選取以及其次序位置安排的不好,就好象陳佩斯演出的那個小品了---《誰是主角》啊?這種合理合「法」的安排,就是所謂的謀篇之道。

諸如此類的知識和理念,其實要貫穿到近體詩的寫作和欣賞的全部過程中的。工具性的知識(格律等)要嫻熟到信手拈來,理念性的思維要習慣成系統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不是刻板的模式,而是我們所說的「詩思」。這些,其實是不拘泥於什麼體裁而言的。不管是七律還是七絕,甚至不管是填詞還寫曲,我之前所講述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是普遍適用的。詩學上具有共性的東西,我就把它歸為「基礎」類的知識範疇。而「個性」則體現在不同的體裁之「不同」之上了。比如今天要說到的「絕句」,其格律的基本要求和律詩沒什麼區別,不論是平仄還是押韻。其章法上的共性也是一致的,同樣脫不開「起承轉合」這四字。但是,它畢竟是個小傢伙,論「個頭」比律詩小了一半。我們常言說的是量體裁衣,把寫律詩的那套完全搬到絕句身上,就肯定不合適,號碼不對嘛。還比如武學上對兵器的論述一樣:「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絕句字少,就相當於短兵器了,怎麼著?對了,絕句的特點,那就是一個「險」字!

律詩的字數較絕句為多,在表達方式上可以更嚴謹和從容不迫。律詩的特色體現在哪,在它的對仗上,中二聯的對仗才是律詩最典型的特色,這兩個對仗聯,其對仗可以使詩體工穩而典美,兩聯之間的關聯和變化轉折,又往往是全詩最精彩的地方。而絕句呢,因為字數少,沒這麼大的空間,它無法寫的那麼從容不迫,不可能穩紮穩打。所以,小個子和大個子較手勁是要吃虧的(人家身大力不虧),怎麼辦?它個頭小,但是可以靈活,可以以快制勝。那麼,我們就可以把絕句這麼理解了:它所能表現的就是那麼一個片段,一個忽閃的感情浪花,一個一閃而過的情景剪影,說的白點就是「私字一閃念」,特別是對七絕而言,這是這類體裁最主要的表達特點。

先簡單說一下五絕吧。

五絕和七絕,也是有區別的。七絕的特點表現的更為靈活而精神,可以很突兀地表現自己,重在一個「神」。五絕,字更少,反而不象七絕這麼「自在」「艷麗」地表現自己,用一句「返樸歸真」來形容五絕也許更合適,五絕字最少,反而要求的是一個「穩」字。所有近體詩的體裁中,五絕是難度最大的!

七絕可以忽略對仗的存在,自由暢達,而五絕反而常常又需要有對仗的存在。這是因為五絕的字實在太少了,包括五律在內,五言詩,每句五個字無法完成一個完整的平仄譜的施展,不象七言句那麼從容地安排平仄的分配,所以,聲韻上也無法達到圓潤和完整感。怎麼辦?它只有常常藉助對仗這種形式來幫助,五言詩在聲韻上,更多的是借句和句之間的配合來達到一種效果。這就是,是我們一般要求(不是絕對標準)五言詩(五律及五絕)的起句要仄收的原因所在。

比如我們看一個例子:「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起句仄收,前兩句對仗,很常見的寫法。這不是誰規定的鐵規矩,而是這種體裁的特點,就適合這麼表現才能達到一種較佳的效果,是人們依照自然的審美觀,自覺地適應性地這麼寫的。五絕的前兩句對仗,後兩句,如果沒特殊的構思的話,就不必再對仗了,因為兩個「對仗聯」堆在一起顯得呆板也不美啊。那麼,按照章法的概念來,第三句就轉,第四句就合。起承二句在聲韻上多注意一下,正反相依,逆順相應,一呼一吸,宮商和諧。

在五絕的寫作中,起承二句描寫以平鋪直敘較為適宜。這一點有點象七律的起法的規律了,而不象七絕,七絕則適合起句便該突兀驚人,壓住陣腳,呵。其實仔細揣摩其中的各種微妙區別,也是很有趣的事。對形式的理解,由表及裡看進去,看透它,掌握它,才好駕馭它哦。五絕的重點,還是在第三句上。第三句寫的好不好,決定著全詩的質量。最後一句,多是跟著轉句而走的,或做呼應式問答,或做延展式的發散。再看一下剛才那個例子的三四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很容易理解了吧?

關於五絕,我個人的建議是,在沒有很好掌握近體詩一般的常識之前,不要動輒就下筆。不懂詩的人喜歡寫五絕,以為字少,簡單,容易下手。其實,它才是最難寫的。我前面比喻的「一寸短,一寸險」,它就應該是最險的了。寫五絕,最好有律詩的基礎,尤其是七律,要很熟練的基礎,還要有寫七絕的靈動體驗。五絕寫作的基礎,不僅僅有格律形式方面的底蘊要求以及我上面說的那些理念,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底蘊,比如一個人的全局觀,思維能力,歸納能力,文字功底的鍛造能力等等等等。關於近體詩的學習,我推薦的學習順序是:七律起步---然後五律---最後五絕。七絕,可以比七律稍晚點起步,這個體裁比較另類,我們下面要詳細說它。至於排律,另說吧。

下面重點說一下七絕

在捨得群建群之前,我曾經做過一次關於七絕的專題講座《淺談七絕》。只所以專題講它,是因為它在近體詩中確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結合我是那次講義手稿,對七絕做一個理念性的觀點闡述。我在前面對絕句做的概念性理解,更多的其實是對七絕而言的。我說它是「私字一閃念」,其實它的特點就是這麼一「閃」。如果按詩之形式的品位來看,我認為七絕應該是最高的,七律次之,五律次之,五絕次之,排律次而次之。也就是說,所謂的近體詩,七絕才是真正的「詩」!這種形式,最容易表現出那種流暢靈動特性,最容易刻畫詩人的詩性。

七絕表現的不那麼工典,深雅,它的起句可以平收,也可以仄收,它的章法要求,也是最不刻板地死守所謂的「起承轉合」。字句的錘鍊上,最大眾化,要求以流暢為第一!娓娓道來,如述如敘,七絕最忌諱的就是---搬弄典故,生拼硬湊,文氣過重,意象拉雜。七絕的句子象白話,但又不是真的大白話。比七律精練,比五絕豐滿,比五律圓潤,當然,它也是最受大家歡迎的一種形式。

剛說了七絕的起句的平收還是仄收的問題。一般而言,七絕的起句,還是適合平收(押韻)的。這是由於七絕在詩體上具有「不對稱」的特點,我們可以翻看一下唐詩,我們就會發現,七言起句不押韻的,佔了非常小的一部分,五言,則相反,這不是誰規定的規則,這是音韻特點所決定。七言起句的押韻,還可以壓住全篇韻律的基調。開篇時,十字一收韻(五言)可以接受,若十四字了(七言)再收韻,就容易使音韻感散了。對於我們所關注的七絕,更是如此。七絕,短短四句話,第一句就押住韻腳,會使詩的節奏感鮮明,會加強詩的韻律性。第一句的押韻,也打破了截句性質的對稱性,使得七絕具有了不對稱的靈活性。這就是我從音韻角度分析的結果,希望能說清七絕(乃至七言詩)起句適合押韻的原因。詩乃韻文,韻上的和諧是詩之所以為詩的首要任務,沒有音樂性,難以稱為詩。

下面,著重在結構上對七絕做一分析,以幫助大家掌握它的結構特點

七絕的結構的特點是「蓋高樓」,是要加強「立體感」,盡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寫。所謂立體感的表現靠什麼?當然靠的是字句的精神和突兀了。修辭上的鍛造,語氣上變化,給人以或問或否定或設個「局」,或抖個「包袱」,讓人覺得為之或一驚,或一趣,或一悟……等等,總之,就是要去刺激一下讀者的(當然首先要愉悅自己的,呵)。下面對七絕的四句分別簡單陳述一下結構特點。

1,七絕的起句要壓陣。

七絕字少,沒那麼多空間去鋪景造境。在寫七律時,我們推薦七律的起句適合平起,因為七律具有「文」的性質哦,起的平穩,渲染的足夠的氣氛,那麼在轉結處,在後面就可以高調的掀起「意」的高潮來了。

所以七律多為前半部寫景,後半部抒情。景為情做鋪墊,情借景來發揮。這也是所謂「起承轉合」的要義所在。七律是否能構建穩定的結構,也皆在於此。七絕呢?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鋪展和渲染,也沒有機會去埋「伏筆」。但是,又要把「志」表達出來。短短的28個字,怎麼表達?要注意,七絕,起句就要「吸引眼球」,起句就要壓住陣腳。起句不著力,後面就很難表現了

例1:(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個問,就將讀者吸引了過來。

例2:(杜牧)

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遊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禁十九年。

「何處吹笳薄暮天」這個起句也很醒目啊,還是以問的形式而起的,這樣的手法很多見,也很有效。

七絕的起句不可起的太輕,不然後面就很難收束住。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把七律中的「轉」的寫法直接提到起句上來,開篇就是一個意的點出,或問或高起,都是為了在短短的字數當中,儘快的推出主題。慢條斯理的鋪完再提,在七絕中是行不通的。

2,七絕的承句多為對起句的接應做和

起句用疑問句,承句就給予接應。這點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頭就沒音兒了,詩脈的連續性任何時候都必須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來。

例3:(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起句平寫「李白乘舟將欲行」,很平常的陳述句。但是次句的一個「忽聞」就把詩意提了起來,讓人讀下去的興趣就來了。在這裡再強調一個觀點,「亮點」不可過多,尤其是七絕的體裁,字數本來就少,突出一個「亮點」就足夠了。

前面我說了,七絕的性質就是「私字一閃念」,閃的多了,就是長明燈了,就沒閃爍是效果了。總的來說,承句還是以穩妥為主。如果起的「高」,那它就應該接應一下,並緩衝一下這個高調,並為轉句做好準備。起句或者承句起的高了,那麼轉結二句就不適合再高起了。同樣的道理,按照這樣的道理,高調之句也可以放在轉句或尾句。不論在哪句高,其他的句都要為它服務,對它鋪墊收束或者散發。章法上沒有一定之規,重要的是整體的協調性。

3,轉句,要突兀

前面說了,寫七絕就是要蓋高樓,要構建立體效果。而轉句,就常常是這樓的最高點。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轉句上,也要體現出一個轉折或者提升。轉句是高調,與前面的高起並不矛盾,只要構成統一的描寫意象,就能達到協調一致的整體效應。我們所謂的「高」一般是指語氣上的高調,語氣上給人的刺激性而言。比如,疑問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語氣的運用,最能代表這種含義。這類的語氣用在了首句,首句就精神了,用在了轉句,轉句就精神了。語氣的搭配使用也要合理。

例4(捨得之間)

最怕清明看北邙,殘寒銷盡又添涼。十年孤冢煙不散,誰在風中哭洛陽。

用我自己的詩做例子,不是說我寫的多麼好,只是拿來說明自己對七絕寫法的認識,呵呵,別拍俺哦。「誰在風中哭洛陽」,我這是把疑問的語氣放在了尾句上,意在對詩意的發散作用,形成餘音。但是在轉句上,我卻採用了否定句---「十年孤冢煙不散」,這才是詩意的高點所在。轉句要突兀,我就讓它突兀到孤冢之煙經歷十年而不散。誇張的修辭手段,加上否定的語氣,構成了詩意的樓之最高點,形成立體效應。所以,對這些語氣的運用也要拿捏住尺寸。其實,我們再怎麼強調起和轉的作用,其基礎出發點,還是以正規的章法為準繩。這轉句,結構上的重點還是在這裡。總結一下轉句的要求,語氣上要突兀精神,語意上要提升轉折。一般的講,七絕的高樓盡在這裡表現。轉句,是我們必須予以重點雕琢的。

4,結句要收中帶散

不論是七律還是七絕,其結總是無法用語言準確描述出來特點。說它應該收束,它卻還必須發散。說他要留有餘味而將詩意引向遠處,但是又不能不照應前面所做的描寫。說句實在的,詩之結,才是最難寫的。寫的不好,前面的精彩會被它一下子抹殺掉,寫的好,那麼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鋪墊和伏筆。但是,一般的經驗而言,結句,是要跟著轉句走的。還看例3李白的那首詩,看這個結句「不及汪倫送我情」,「不及」接的是「深千尺」,但是寫上了「送我」,就照應了前面的起承二句的描寫了,與「乘舟將欲行」「岸上踏歌聲」都呼應了起來,渾然一體。詩句在此嘎然收住,詩意卻由此散發開來。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回頭看去,看那乘舟欲行之景象,又彷彿看到踏歌而來的汪倫的身影。這種接續和照應的運用,使我們產生的是對整體詩意的回味。想像這種送友的情誼,其實已經曼延到詩句之外了。結句,可以寫的輕鬆自然,但是必須具有這些效用。

七絕,很好寫,但是很難寫好。七絕是最能體現詩味的一種體裁,所以大家都喜歡。容易上手,格律也好記。但是這種容易之中卻藏著更多的不容易。我們要注意的有幾點:

一是音韻上的安排,要合乎旋律美,節奏美感。尤其是韻的把握,讓韻字貼合主題旋律,貼合每句的字意。

二是結構上它具有多變性,在基本章法的基礎上,它的突兀性和高調性。

三,在鍊字方面,追求靈動和多角度錘鍊。避免只追求華麗的表現,常戲言「華麗的一轉身」,穿著太華麗,掛金綴銀的你就很難轉身了,還是輕盈地一甩那水袖吧,呵。

關於絕句的講座,今天就到這裡,由於網路原因,耽誤大家的時間了,在此抱歉,謝謝各位!

又是月掛柳梢頭,大家晚上好!今天繼續做近體詩基礎知識的系列講座---近體詩基礎知識講座(十二上)

在講座前,我想簡單地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近體詩資料性的相關常識。到底什麼叫近體詩?它怎麼形成的?我們為什麼喜歡去寫它?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去寫它?其實這些問題是個很大的課題,要想真正地弄明白了,幾大本厚厚的專著也說不完。作為業餘愛好,我們沒必要象考古學家那樣玩的那麼專業,但是,有些基本的概念性的認識和了解,卻是必須的。了解和認識這些概念以及這些概念形成的來歷,有助於我們端正學習的態度和方向,有助於我們認清這種文學的本質,更可以讓我們對這種文學(乃至文化)抱以足夠的尊重。我們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我一直在說近體詩的寫作如何如何,近體詩、今體詩、格律詩,稱呼不一樣,其實說的都是一樣的東西。漢代以來的一些古體詩,在唐朝被創造成循於聲律的新的詩歌體式,唐朝時為了區別於那些不拘於聲律的古體詩的形式,把它叫做今體詩。這個「今」是相對於唐以前的那個年代而言的,可不是現在時的今天之「今」。而「近體詩」這個稱呼呢,卻是是宋朝人對它的稱呼,至於為啥用這個「近」字,咱也不去管它了。而今天,我們更多的叫它「格律詩」。我個人更喜歡用近體詩來稱呼它。因這種體裁雖然源於唐代,興旺於唐,但真正地定型卻在宋。宋以後它已作為一個完整完善完備的文體延續保存了下來,歷時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強烈地吸引著包括與座朋友在內的我們廣大的華夏子民。

唐朝以前有個隋朝,時間很短,僅僅三十六年,歷史上也就彈指一揮間而已。但這個朝代卻是我們這些學詩之人不可忽略的,至少我們不能忽略這個朝代的一個人,他叫「陸法言」。《詩韻合璧》的序上這麼說到他:「自隋陸法言始,以四聲分二百六韻,撰為《切韻》一書,遂成千古韻書之祖」。為什麼要記住這個人呢?因為他在總結前人詩韻類的書的基礎上寫出了《切韻》一書,正是這本書,影響甚至改變了千百年來我們詩學發展歷程,我們現在用的《平水韻》,也正是改編源自陸法言的《切韻》一書。沒有這樣一本韻書,我們就沒有後來的唐詩宋詞元曲可言,也就不會有如此輝煌的千年詩文化。

熟悉捨得的人都知道,捨得是個強硬的古韻(主要指《平水韻》)推行者,堅決反對所謂的「新韻」,甚至所謂的雙軌制我都反對。我要強調的是「尊重與傳承」不等於「泥古」,我常做的比喻是,你會梳著大背頭,西裝革履地去演《三國演義》《紅樓夢》一類的古典戲曲嗎?如果你可以接受劉備穿著中山裝當領導、曹操戴著大墨鏡裝老大、貂禪身著比基尼玩風騷這樣的裝束來欣賞劇情,那你就只管用新韻寫格律詩好了。對於同是傳統文化的中華詩詞,道理其實是一樣一樣的,詩之所以謂之詩,是不能離開韻的。

格律形式的詩歌體裁(近體詩及詞等),聲韻是其體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千年猶在的平水韻,已經是七律七絕這類文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能憑著自己一時高興就想當然地撕裂韻與詩體的關係。所謂時代變了,口音變了,所以韻也要變,這類的主張只是一個偽命題。《平水韻》本身其實是個虛擬的語音體系,它更多的具有文字韻的特點,它不屬於具體的哪個年代哪個地域所有,它不具有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動的可變性,所以,那些以時代改變的理由而要求推行新韻的人們,還是好好研究一下漢語聲韻學以及詩韻的歷史再來琢磨「改革」吧。

近體詩的前身是古體詩,關於古體詩的特點及寫作方法,從詩經、《楚辭》到後來的漢魏六朝古風,這類詩體我們以後會專題講解。在這裡不多介紹了。但是要強調一個觀點是,古體詩不等於不合格律的近體詩,不是只要跑韻出律的格律詩就可以權且算做古體詩的。古體詩形式上沒近體詩這麼多約束,但是格調的把握上卻不是很好掌握的,古體詩講究的是一種風味和品位,感興趣的朋友,我們可以在以後的討論中詳加探究。

好,隨便絮叨幾句,言歸正傳,今天主要想說一說的是「律詩」。

近體詩分為七言和五言,關於五絕和七絕我們上周介紹了,今天著重談一下律詩:五律、七律和排律。我在前面的講座時提過,絕句象詩,律詩如文。所謂律詩如文,不僅僅體現在字數多這個特點上,更多的是律詩表達的內容比較完整。所謂詩之章法---起承轉合,對律詩而言也是更宜謀劃而合的。

景色鋪墊更詳細而廣泛,意的表達更真切而豐富,謀篇布局可以更為從容不迫。律詩的表達特點還在於一個「穩」字上,工穩而典雅,精緻而詳盡。就美學的意義來看,其結構表現出一種平衡的美感,這種平衡感來自於律詩所講究的「對仗」之上了。只要是律詩,就離不開對仗,對仗是律詩主要特點之一。對仗對偶,表現的就是一種平衡對稱的性質,不論從聲韻的角度還是詩句的辭義上,都構成了律詩特有的典雅端正之美感。我們尋常所說的詩庄詞婉,這個庄字,很大一部分也取決於這種形式上的表現。

詩分五七言,律也同樣。那麼五律和七律有什麼區別呢?了解了它們的淵源和各自的特點,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寫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講在格律上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七律詩的每一句,去掉前面兩個字,格律上就是標準的五律詩。絕句也一樣,七絕去掉前兩字,就是五絕。比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去掉前兩字後,就成了「時節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格律上看,就是個加減字的區別。意思上竟然也可以成為一首完整的詩。但是讀起來,味道意境卻大不一樣了。看到被省略的字,忽然想起前天「西望長安」兄的《詩詞修辭講座》來了,其中有主語的省略、謂語的省略、賓語的省略等等。這個「省略」二字,其實就是七言與五言詩的重要差別之一。絕句如此,律詩同樣如此。別小看這兩字的差別,詩體的表達方向,表現力度以及對詩句的要求,就大大地不相同了。

在早唐時,律詩還是以五律居多的,唐中晚期以及宋時,七律就相對的多了起來。看前人的五律,多是陳述描寫為主的,寫自然景觀,寫現實生活,寫內心表白。也就是說,五律的表現特點多是從客觀角度去寫作的。

比如我們看李白的這篇《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這主要描寫的什麼?就是自然景色啊。讀了之後,你會想像出一幅遼闊粗曠的楚地風光的畫面,山巒重疊,平野無際,大江奔涌,傾入荒原,浮雲變化,有如幻境。瀏覽如此壯闊的風光後,最妙的是尾聯的那句「故鄉水」,只有故鄉水含情,才能送我波濤萬里蕩舟行。以寫景色為主,詩人將自己融到了景色之中了。

我們再來看一首王維的《山居秋明》: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分明也是一幅閑適水墨畫,將自然景觀描寫的生動活潑,詩韻如畫筆,詩意如墨流。前三聯的自然描寫,層層遞進,由物而及人,我們再注意一下他的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畫面在此以一閑適情趣悠然收筆,自然而愜意的筆觸,令人叫絕。

我們不妨再看一下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歌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雖然是仄韻,但是取其詩意理解),尤其是尾聯的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乃是千古名句啊。隨便找了這幾個例子,主要想說明五律形式的詩的表現特徵,以客觀描述為主,不去大論也不去深嘆,其「意」的表現一般都是在尾聯一筆帶出。

前面大量的筆觸來寫景色,其實,在寫景的同時,詩人就把自己已經化到景色之中了。以景含情,以景帶情,才能在最後帶出這自然而隨心的一個「意」來。從詩的章法角度上講,有一些理論家的說法是五律的轉結都是在尾聯之處,比如我們上面看這幾個例子,第一個「仍憐故鄉水」是轉,「萬里送行舟」是結。第二個「隨意春芳歇」是轉,「王孫自可留」是結。而前面三聯都是起和承接。比如徐晉如的《詩詞寫作教程》中關於五律的章法是這樣總結的:「一般而言,都是首聯第一句起,首聯第二句承,頷聯、頸聯是襯貼題目,尾聯上句轉,下句合」,初初看來,也有些道理。可是。我對此論點不以為然。

五律的章法,其實完全沒必要這麼複雜地來區分。我也來個「一般而言」,用正常的起承轉合來扣合這四聯,也完全照應的上。首聯就是起,頷聯就是承,頸聯還是一個轉,尾聯那不是轉,它仍然是一個「合」。把起承轉合給分配到起聯和尾聯上去了,律詩中間最重要的頷頸二聯,反而與章法無關,說什麼「頷聯、頸聯是襯貼題目」,這樣的論點,實在是不合情理,過於形而上學了。我們應該注意到,五律中的前兩聯基本是以純景色來描述的。起是入境,頷是擴境,而第三聯(頸聯),雖然也多是以景色描寫為主的,其實已經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描寫了,不是景色的大小遠近層次的不同,而是將「人」「心」給托出了畫面。我前面所說的以景帶情,這一聯,其實就是一個「帶」。

從純景色描寫到以人及人的感觸為主體的描寫的轉化,其實,這就是一個「轉」。最後那聯看是所謂的「意」的描寫,其實是在這一「帶」的基礎上的自然生成,關鍵是,如何看待這個「轉」字。比如杜甫的《望岳》尾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其實就是典型的一個「結」,它是在前面幾聯的鋪墊基礎上做出的感慨之言,尤其是從「湯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這聯帶出來的,它是結束語,也是餘音。如果把「會當凌絕頂」當成一個轉,實在是過於拘泥字意的表面意思而沒考慮謀篇上可能形成的「脫鉤」問題了。

章法可以活用,但是章法就是詩的結構,我們要注意到中二聯在「意」的層面上的變化和提升,它們是結構的一部分,不是僅僅的「襯貼」。雖然都是在寫景觀,但是視角不同,意的層面就不同,意的實質意義上的提升,就是「轉」。

五律的轉為什麼常常不象個「轉」呢?回到前面的話題,五律的特點就是以「客觀」描寫為主,情意是含在景中被帶出來的。相比而言,七律則是以感嘆評論為主,七律的景色鋪墊,是為情意的鋪墊而為的,情的描寫是主體,它是被推出來的,是「亮相」而出的。它的突兀精神是七律的重要表現所在。所以,我們在寫五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前三聯的層次變化問題。可以全寫景色,但是,「物景」和「人景」是不同的,在第三聯,一定要注意不做純景色的描寫,至少要帶點「人氣」進去。

總之還是那句話,在沒有特別設計的情況下,起承轉合對應的四聯,是盡量扣合上的,尤其是初學者,不要去嘗試徐晉如所說的五律章法,那樣會把你搞糊塗的。只要記住一個特點就可以了,五律是以客觀描寫為主要表現特點的。這樣,就可以理解了章法上複雜含糊的認識問題。

我們在講五絕的時候,強調過五言詩句的特點。五言詩,起句儘可能的以仄字收音而不需要押韻,五絕我們推薦前兩句採用對仗的形式,五律也做這樣的推薦,但是不絕對,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而來,按照一般章法的起法自然平實的起筆就可以了。我們一再說過,起句仄收的目的,是為了聲韻上的協調,為了平仄譜的完善圓潤而為之。

我們參考一下杜甫的《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看起聯,不僅起句仄收而且對仗。再參考一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起聯採用的也是對仗的形式: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的特點是,起聯對仗,頷聯卻沒對上,或者說對的比較寬了。我們可以把這看作「偷春格」,也就是把本該頷聯的對仗用在起聯了。不論是五律還是七律,首聯採用對仗的情況下,都可以考慮這種模式。偶爾「偷春」,也是一趣,目的是可以避開中二聯對仗疊加不好處理的尷尬,對仗體現工穩精典之美感,但是使用不當,其副作用是呆板化。偷春格的採用,也是靈活運用對仗法則的一例。

關於五律的鍊字問題,我們在以前的相關講座中已經專題講過了,具體的煉法,還是本著那個原則---見虛字就要煉,不用管這個字是在哪個位置上。煉單字,煉雙字,煉詩眼,以及煉疊字和煉重出字,近體詩的所有體裁都是普遍適用的。

我們現在關注的,其實更是修辭的問題,因為五言字少,不象七言詩那麼可以從容細緻的刻畫。所以,五言詩要壓縮很多可以被忽略掉的詞,字面上不寫出來,但是要讓讀者能感受到這些詞的存在。

許多連詞啊副詞啊,都要被省略,甚至動詞形容詞都要在必要的時候省略之。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參考前天「西望長安」兄所做的修辭講座,也可以參考我做的關於「意象及意境」的詩學講座。五律的句比七律的句少兩個字,這就需要更好的凝練功夫和深厚的歸納概括能力,所以五律的難度要比七律大的。寫詩最忌諱的就是亂堆砌華麗的辭藻,為了華麗而華麗,結果就反而不漂亮了,寧可說的都是大白話,也別亂玩那花哨的。

我今天先講這些,過幾天,捨得繼續和大家談「律詩」(下),捨得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同看法,歡迎切磋交流。謝謝大家!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說律詩。

在前天我主要談了一下五律的大致特點和基本寫作要點。關於章法方面的問題,我提出了一些個人的看法。主要是圍繞我對徐晉如先生所提的「五律章法」的一些不同的觀點。對章法的理解,自然不需要死板地按聯按句地扣上哪句必須轉,哪聯必須結。但是,不管在怎麼靈活運用章法,都需要體現這個詩之結構的穩定性。如何靈活地運用這「靈活」二字,是要建立在牢固的理解基礎之上的。我的講座主要是面對的是古典詩詞的初學者,我不推薦連基本章法都不熟悉的人,就去「靈活」運用章法。

正如我們學習武術一樣,先把馬步扎穩了,先把基本套路熟練了,再去玩自由搏擊和散打。五律這種體裁有自己特點,先把這特點抓住才是重要的。比如我說到它適合表達以客觀為主體的描寫,以景色描寫為多見,至於恩怨情愁啊,意氣悲嘆啊,悵然感慨啊這類情調的,更適合用七律來寫。

簡單地說,五律適合言景,七律適合言情。當然,所謂言景,不是單純地只做景色白描,而是在景色描寫過程中或描寫之後,自然地帶出自己的所感所想,這種所感所想,多是因景而來的,基本上屬於「觸景生情」。一般的講,景色描寫才是真正考究文字功底的,寫景,要寫出景色的神韻是第一位的。寫景不必寫的多麼細緻逼真,寫的是你「心中的景色」,不管它來自你的視野還是你的記憶或者想像,或者是多源的綜合,這都沒關係。詩景的描寫不要太實在,常言說的好「一實三分傻」,要帶點靈氣才好。對起承轉合之章法的認識,要體會到,它其實主要體現的是一個變化的過程。不管是五律七律,還是五絕或七絕,雖然各自形式的特點不同,但是章法的意義是一樣的。章法表現的是詩體的完整性、邏輯性、有序性以及動態性。

五律特點既然是以客觀為主,那麼,景色描寫也是要有所變化的,一層一層的遞進,一幕一幕地展現,情思的體現及人之主體的表現既融合在景色的描寫當中,也會在某個位置上升為主體的。比如在頷聯處,往往就是思感之突出的所在。章法之於五律,沒有整體結構上及本質上的特殊性,拘泥於五律的起承在哪,轉合在哪,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今天重點是想說說七律。在我看來,七律是近體詩最基本的形式。首先它具有相對充足的空間,不論是寫景還是寫情,都可以從容地鋪墊渲染髮揮。其次它有嚴謹工整的架構,其對仗的穩定性是其主要特點。具有近體詩其他形式所要求的所有的要素,完備而精細,是適合初學者入手的體裁。如何寫七律,不是一二句話一兩節課能說清楚的,比如我在前面做的十幾次基礎知識講座,都可以作為如何寫七律的基礎來看的。之所以強調七律的基礎性,乃是因為它在表現形式上的全面性。詩歌這種文學形式之所以備受人們喜歡,因為它最終體現的是一種美感。

如王國維老先生所言:「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就美之自身言之,則一切優美皆存於形式之對稱變化幾調和。至宏壯之對象,汗德雖謂之無形式,然以此種無形式之形式,能喚起宏壯之情,故謂之形式之一種,無不可也」。七律最重要的形式表現,就是在它的對仗特點之上。一般的來講,七律要求其中二聯是對仗的形式的。這種對仗句的運用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七律作品的質量。而對仗這種形式,又廣泛地運用在其他文體之上了,比如在填詞過程中我們也會常常使用對仗句,雖然在填詞中對於對仗的要求,和近體詩有所區別。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楹聯,那就是以對仗為根本的。對仗體現的是對稱之美,而七律對這種對稱之美的表現可以說是具有極大的表現空間。關於詩的結構,七律也要求比較規範,從容地起承轉合,工穩地表達詩意,體現了一種大氣,可以順暢地抒懷自己心中的塊壘。

所以,詩言志,以七律來言之,更為得心應手。那麼,和前面所說的五律相比,五律主要是以景色為主,七律則是以情思為主了。我在以前講過七絕的寫法,我說七絕就相當於「私字一閃念」,它所表現的情思其實往往是不完整的,它本身形式特點要求他只能很突兀地閃現一個亮點,以突兀精神來取勝。七律則不然,七律更象「文」的性質,它可以完整地表達情思,可以細緻精巧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段來使情思的表達充分而盡興。

不論什麼體裁,在情與景的處理上,總是讓人很難處理的。這就是需要一鍾火候,掌握一種「度」的把握。在明白七律和五律各自表達特點上,我剛說了七律言情的為多,也就是說,七律更多的表現詩人內心世界的寫照。那麼,言情不等於沒有景色描述。在七律中,各種景色物象客觀行為的表現也同樣大量地出現,只是,所有的景色描寫,都是為了「意」的表達而做的鋪墊。五律的客觀景物是凝視的主體,七律的情義寫照是凝視的主體。

這樣,我們就知道什麼情況下適合使用哪種體裁表現什麼性質的內容了。因為七律所包含的要求特點太多,我們以前講的基礎性知識都在其中,聲韻,平仄,押韻,對仗,章法,鍊字,等等等等,所以,不可能一一重新羅嗦了,現在不妨以一首古人的七律來做為範例,我們就作品本身來品味體會一下,也許對這種形式會有更多的感性認識。通過賞析,品味七律特點,溫習七律寫作要求,理解七律的表現手法。

登 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看第一聯(首聯)用的兩句話,來概括了詩人眼前的風景。渚清沙白,風急天高,猿啼哀嘯,飛鳥迴旋。這一聯是泛泛地寫眼前的景色,是做一個概括性的描寫,起句鋪墊,渲染底色。那麼,第二聯寫的就有所指向了,這一聯就不會還寫那泛泛的景色了,而是寫出了詩人印象最深的兩樣景物:漫無邊際的落葉和滾滾不盡的長江。這一聯被稱做頷聯,也叫承聯,承聯是對起聯的承接和深化。寫的是景色,但是這景色的有選擇地寫,體現了詩人的注意力所在,是詩人情感心緒之下的目光所在。如果這時要是寫上一群人在圍獵射鳥,寫上楓葉是如何的紅遍,是不是就變了味了?

看這頷聯不僅僅是在寫景,其實也透出了一種氣勢,我們以前在講鍊字的時候,講過疊字的用法,這就是非常好的範例。蕭蕭下,滾滾來,強調了一種氣韻,強化了語氣,把詩人內心的情感其實已經漸漸地隱隱地透露出來了。承聯的特點是不即不脫。寫景不純景,寫意隱隱含。看是寫景,其實就為下句的寫意,在起句的開篇基礎上,墊高了台階,為的是讓下面的「轉」能夠穩健妥切地登台亮相。屈原的《九歌》里有這樣兩句:"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杜甫的這一聯,其實是將它化而用之,他只是把洞庭湖換成了長江而已。題目是登高,那麼,一看到「登高」二字,我們會很自然地想起了九九重陽節。我們也很容易聯想帶這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麼,詩意所體現的,無非是思鄉念親,或者感嘆漂泊身世。這種感嘆和惆悵之前,在前面兩聯的鋪墊描寫上,就已經掩藏不住地透露了出來。所以,我們在前時講過的意象和意境的章節時強調過,意境是意象的組合,選取什麼樣的意象,就會表現出什麼樣的意境。比如剛才舉例說的,前面兩聯要是寫上了「圍獵射鳥」寫上了「楓葉紅遍」,那就是另一番意境了。

頷聯是很經典,也流傳很廣的句子。但這首詩真正要表現的還是在它的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看這一聯,真正讓詩人抒發心意的,還是下句「百年多病獨登台」,這才是這首詩的中心所在。據施蜇存在《唐詩百話》中的解釋推測,這是先有下句而後後湊的上句,這樣理解也不無道理。寫詩的手法各人不同,有的人喜歡見景起意,順景的描寫而帶出詩意而完成全篇,我個人就喜歡這麼寫。句子的雕琢,多是在鋪寫的過程中自然完成的。

而有的人,是先立意,或者先得到一兩句得意的句子,把這句子理順的自然平整了,再找出它對應的句子做對,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一聯。這一聯多是詩人得意的一聯,再根據格律平仄和諧的原則,把他完善成律或者是絕句。這樣比較費勁,很需要工夫和實力的,象我這樣的率性而懶惰的人很少這麼去寫的。但這樣有個好處,就是能保留住引起詩意的最精彩的那一閃念,基礎好的話,完善擴充成成一首七律是不成問題的。

詩人寫《登高》,其實未必真的去登高爬低的,如果詩人先得了「百年多病獨登台」這一句,那麼,是可以為自己設計場景而造境的。找到了「萬里悲秋常作客」來對應「百年多病獨登台」,就構成了詩意的中心,但是覺得比較孤單,就可以設計渲染一種場境來做鋪墊啊。在這樣的心緒之下,詩人會選什麼景物來做鋪墊呢?我們看到了前兩聯,即符合「登高」所能達到的開闊之境,又潛伏了這種心緒的激蕩在起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讀之能不為其所動乎?

起承到轉,渾然一氣,詩脈暢達,這不僅僅是因為詩人的寫作功底好,更是他的思路是緊緊圍繞著主題而來的,他沒有為了去湊詞而去選什麼楓葉啊彎弓射大雕啊什麼的。

我們注意一下這裡的對仗。「萬里」對應的是「百年」,我們有時會用「一生」來對這個「萬里」的,但是老杜就沒這麼多,細細品位,他的「百年」要遠好於「一生」的,意思不變,因為字的虛實的不同,效果是大大的不一樣。在寫詩的過程中,我們要儘可能是用形象思維去尋字找句,而盡量避開那種邏輯思維的羈絆。鍊字法的要義如此,對仗之配對交錯,也是要這樣。這首七律的最後,詩人以傾訴自己的憂鬱情感而結篇。「潦倒新停濁酒杯」這句,從感思的描寫而回歸到「酒杯」之物象的映象,由虛而返實,正是七律做結時一般的寫作規律,這個「實」也不是真正的「實」,而是一種造境。說是「濁酒杯」,他手裡不一定真的在喝酒,他手裡更可能在執著一支飽蘸墨汁的狼毫大毛筆呢。

選這首詩做例子,主要是強調注意老杜的謀篇、煉子及對仗的特點。可以使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但是這詩還有個特點是比較特殊的,那就是它的結構,不是我們一般推薦的那種結構,他是四聯皆成了對仗句。對仗的變化,一般是以中二聯為主,起和結不對仗,是為了使詩表現的不那麼呆板,但是,唐人增加對句,也是一種當時的時尚,前三聯對仗的也不少見。四聯八句全對的,自古以來就不多,有,也是老杜開始創立的,呵呵。但他四聯皆對,毫無刻板之印象,那是他的功力所在,不是我們初學者可以模仿的。

有一些平時喜歡對聯的朋友,寫上格律詩,往往也寫成了四聯都對仗,這點我一半的不推薦的。詩不是聯的簡單堆砌,而是需要謀篇而有起伏的。起承轉合,在這首詩里表現的很正,這章法的工整,絲毫不影響詩意的靈動變化和內涵的發揮。對仗是為詩意服務的,可以變格,但是要以謀篇為第一要務。

再說幾句,七言詩的句式,多是以上四下三為常見的,或者是二二三的形式。尤其是前四字,一定要守住二二的基本格式,前四字不可以出現一三或者三一這樣的句型,那樣讀起來會非常彆扭的。我們看例子「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它的句式就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在此提醒,可參見我對於句式的相關講座的講義內容。

律詩是近體詩的基本和主體,學好律詩的寫作,是我們寫作其他體裁的基礎。甚至是我們填詞或對聯的基礎。很多人喜歡填詞,沒有格律詩的基礎,詞是填不好的,填的時間長了,他自己就會回來重新學習格律詩的。因為他會體會到,他要補課。喜歡楹聯的朋友更多,格律詩於楹聯的意我不用多說,熟悉格律詩的朋友,即使沒去專門學過楹聯,那一般的對聯也難不倒他,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本源。

因為個人時間有限,所以每次講座我都是臨講課時現寫的講義,說的比較匆忙,請各位見諒。不足之處,多多批評,今天就到這裡,謝謝!


推薦閱讀:

論教師個人知識的轉化和創新
知識 5,
我敢說你不懂這些知識 你絕對拿不到貸款!
關於「二戰」的冷知識
尤里蒙提的文件夾【養狗的知識】

TAG:知識 | 近體詩 | 基礎知識 | 講座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