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哪來的楊柳岸曉風殘月?
文|老劉也說兩句
殘月曉風仙掌路 何人為吊柳屯田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柳屯田,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01
1008年,出身官宦世家,二十四歲,滿腹經綸的風流才子柳永(當時叫柳三變),第一次來到大宋朝的首都汴京,準備參加他的第一次京考。
大部分考生,都會找個賓館住下,然後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迎接即將到來的大考,但柳三變一到了汴京,就一頭扎進了青樓歌館。
有人問了,在來汴京之前,柳永已經在蘇州杭州風流瀟洒幾年了,家裡也斷絕了他的經濟來源,他哪裡來的銀子在青樓歌館鬼混?
人家是柳永,是天生的風流才子柳三變,柳七官人。
男人找歌妓,大部分是需要大筆銀子的,但人家柳永自己不但不花費一文錢,眾多歌妓為了得到他,爭的不可開交,到汴京不到一年,京城的歌妓,都成了他的鐵根粉絲,有詩為證: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02
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大家都倒背如流;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基本家喻戶曉,但很多人並不熟悉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還有那」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也出自柳永之手,是絕對的千古名句。
打個比喻吧,現在的微信訂閱號寫手,假如有幾篇閱讀量是十萬加的,都會很興奮幾天的,終於有個十萬加了....
但一千多年前,柳永的詞都是靠口口相傳的,最多有幾個手抄本,不像現在可以群發,但只要他寫的詞,閱讀量基本都是百萬加,千萬加,都屬於在全國以及周邊的附屬國的流行歌詞,能做到這一點的,自古至今,可能只有柳永。
當時有個說法: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柳永的詞
當今那個大V的粉絲,能比過柳永?
後來的豪放派詞的代表蘇軾,總感覺自己的粉絲總是比柳永的少,很鬱悶,於是問一個著名的歌手:
「我的詞跟柳永比怎麼樣?,怎麼感覺沒有柳永的流行度高,粉絲不如他的?「
那歌手也是個聰明人,答:
「柳永的詞只適合十七八歲的姑娘,拿著紅牙板,歌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的詞必須是關西的大漢,(用)銅的琵琶,鐵的綽板,歌唱『大江東去』。
蘇軾對這個回答比較滿意:十七八歲的丫頭,都喜歡唱歌啊,關西大漢有幾個喜歡大聲嘶嚎的?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那些歌妓為什麼喜歡柳永的原因了。
歌妓,不是單純的靠賣身掙錢,還需要有歌手的職能,才能算一個合格的歌妓,她們需要好的歌詞,而柳永,是填詞的絕代高手。
柳永需要與歌妓們在一起體驗生活,在偎紅倚翠,淺斟低唱中激發他的創作熱情,而哪些歌妓,需要的他的才華,需要他的歌詞。
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柳永每到那個歌妓住處,那個歌妓就要早早的準備酒席,安排住宿,酒酣之時,落筆成詞,於是教坊樂工歌妓彈唱,一場音樂會,會迅速轟動全國。
歌妓只要有了柳永的歌詞,一定會迅速的炒紅,成為著名的歌星;那個教坊能得到柳永的支持,也會迅速成為炙熱的流行音樂著名的宣傳媒體。
汴梁城中,背誦唱念柳永的新詞,成了最時髦的事情,柳永的詞,也成了京城流行音樂的風向標,柳永成了京城大紅大紫的明星。
但這時,柳永的的通俗文藝創作,高質量的媒體運作策劃尚未達到高峰,因為他要參加京考,他還要走仕途。
03
大約在1009年,柳永參加了第一次進士京考,但落榜了。
這對「自負風流才調」,自信「藝足才高」,「多才多藝善詞賦」的柳永,打擊是相當大的。
但其他的考生,落榜了,咱就老老實實的回家,三年後東山再起,但柳永沒有回老家,在京城繼續他的通俗文藝創作事業,而且還寫填寫了一首滿腹牢騷的詞:《鶴衝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意思是說,你皇帝老兒眼瞎,不讓我進士及第走仕途,我不做官了,又奈我何!詞壇上我獨領風騷,難道這不是一樣的輝煌人生?正是「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按說,京考落榜,考生髮發牢騷,皇帝一般是聽不到的,但柳永不能發牢騷,因為這個時候,在汴京甚至整個大宋,柳永已經是滿負盛名的詞壇代表人物了,而當時的皇帝,是那個十分開明的皇帝:宋仁宗。
宋仁宗不但本職工作皇帝做的不錯,而且也是個大才子,喜歡雅詞,最要命的是,他也是柳永眾多的柳粉中的鐵杆粉絲!
既然」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柳永的詞「,皇帝又是柳永的鐵根粉絲,柳永這首滿腹牢騷的《鶴衝天·黃金榜上》,很快就傳到皇帝宋仁宗耳朵去了,絕對不需要小人打小報告。
作為一個社會文藝青年,你柳永是夠牛,年輕輕的,就成了大宋娛樂圈的超級大V,但作為一個開明的皇帝,宋仁宗是講政治的,雖然喜歡文學雅詞,也能做你的粉絲,但進士是什麼?是正兒八經的,至少是國家的縣處級幹部,一個不講政治的的人,能利用嗎?
於是到了柳永第三次京考的時候,宋仁宗又看到了柳永的試卷,就懶洋洋的問主考官:這個柳三變,是不是那個喜歡填詞的三變?
主考官:正是,他就是京城大名鼎鼎的柳七,柳三變。
於是宋仁宗就套用了柳永《鶴衝天·黃金榜上》那句話:「且去淺斟低唱,做他的白衣卿相,何要浮名?」
懂政治的人,聽到皇帝老兒發話,判了自己進士的死刑,會立即填首詞,改變自己的政治立場,拍拍皇帝的馬屁,也許柳永會早幾年考取進士,但那就不是柳永了。
我們看到的柳永,是寫了個牌子,上書幾個大字:奉旨填詞柳三變
也就是這時,柳永把自己的名字,柳三變,改成了柳永。
皇帝招嬪妃需要翻牌子,柳永招歌妓,也需要翻牌子。
每到一個歌妓家前,首先要遞牌子,歌妓接到牌子,馬上酒席準備,接他們的柳七郎。在當時的汴京城,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街頭小巷的笑料。
打著宋仁宗奉旨填詞的牌子,柳永從此徹底走進了京城的煙花柳巷。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搞他的文藝創作。
也正是宋仁宗的判了柳永進士的死刑,柳永基本成了大宋朝專職填詞的人。從此,廟堂少了一位能臣,而江湖,卻多了一位名垂千古的歌者,雖然這屬於柳永的不幸,但應該屬於後人之福。是柳永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使宋詞通俗易懂,對宋詞婉約派的開創與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是後話,不提。
大家知道《水滸》中的李師師嗎?那是有名的歌妓,是當時皇帝宋徽宗的情人。
但像李師師這樣身份的,和柳永關係密切,至少有三個。
有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第五卷,《眾名妓春風吊柳七》為證:
那柳七官人,真箇是朝朝楚館,夜夜秦樓。內中有三個出名上等的行道,往來尤密。一個喚做陳師師,一個喚做趙香香,一個喚做徐冬冬。這三個行道,陪著自己的錢財,爭養柳七官人。怎見得?有戲題一詞,名《西江月》為證:調笑師師最慣,香香暗地情多,冬冬與我煞脾和,獨自窩盤三個。
這就是柳七官人!沒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哪來的楊柳岸曉風殘月?
04
柳永二十多年,參加京考五次,每次都落榜,每次落榜後,就繼續他的通俗文藝創作,填詞水平,也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有人問了,既然柳永要」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要做」白衣卿相」,為什麼一定要去考進士,走仕途?
這就是古代文人的特點,其實什麼李白啊,杜甫啊,白居易啊,沒有一個不想做官的,可惜文人大部分都沒有做官的命。
再說,柳永的老爹,兩個哥哥,一個侄子,都是進士(他兒子以後也是進士出身,和誰有的兒子,不詳),一輩子沒有考取進士,讓自命才高八斗的柳永,臉面朝哪裡擱?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柳永五十歲的時候,可能是宋仁宗感覺再不給柳永這個大才子一個機會,有點過意不去,於是放寬了進士的條件,柳永終於進士及第。
但拖了幾年也沒有放柳永什麼官職,以後在六十歲左右的時候,隨便在外省偏僻之地放了幾任官職,於在1050年,任屯田員外郎,最後以此致仕。(據歷史記載,柳永做官,政績不錯,證明文人不是沒有能力走仕途的。)
1053年,與歌妓混跡一生,他離不開歌妓,歌妓離不開他的柳永因病去世了。
因一生既無家室,也無財產,柳永死後連埋葬的錢都沒有。當代大宋的文藝復興者,為後人留下幾百首優美宋詞的風流才子,卻沒有那個所謂的正派人,出面出錢埋葬柳永,就在這個時候,整個汴京城,的歌妓,集體出動了,為一世風流的大才子柳永,出了一個風風光光的大殯。
有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第五卷,《眾名妓春風吊柳七》為證:
墳上豎個小碑,照依他手板上寫的,增添兩字,刻云:「奉聖旨填詞柳三變之墓。」出殯之日,官僚中也有相識的,前來送葬。只見一片縞素,滿城妓家無一人不到,哀聲震地。那送葬的官僚,自覺慚愧,掩面而返。
這正是:
樂游原上妓如雲,盡上風流柳七墳。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推薦閱讀:
※「永別了,亞視!」和春天再也沒有約會了……
※拉扯指罵「港獨」有沒有罪?香港最新判決引爭議|佔中|羅冠聰|港獨
※以沒有貪著心念佛
※遭遇「自刑」流年,就都沒有好的結果嗎?
※學會這樣講話,沒有人不愛聽
TAG: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