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太極拳
06-08
文:黃忠達易太極 創始人上海陳式太極拳陳小旺拳術研究會 會長 太極拳是拳,在古代拳就是一種用於搏擊的技術。拳有內家、外家之分;拳的種類有很多,但在以前有共同的一點是必須有技擊的含義。不能用於技擊的,就不能稱之為拳。拳是一種載體,它可以去承載不同的思想、文化而變成獨具特色的拳種。在當今社會,拳更賦予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拳是技術,不只是架子或套路,它必須區分於操或舞蹈,它一定在吻合人體的生理基礎上,有非常完美的運動曲線,才能體現拳術的魅力。所以對任何拳術都有「差之毫厘,繆以千里」之說。 而「太極」是一個哲學概念,是華夏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太極圖是對太極形象而又貼切的概括。從太極圖上看:太極呈一圓,圓中有黑白兩部分,俗稱「陰陽魚」,兩魚互抱,循環往複;白魚中有一黑眼,黑魚中有一白眼,代表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它維繫了陰陽的平衡。因此,在太極拳中必須能夠體現出太極的陰陽之理,需知道如何通過在動作的運動過程中保持身體各個部位的陰陽變化和陰陽互變,要知道如何做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太極拳就是把這個太極的思想融入的拳中而成為太極拳的,就是用拳作為載體、用動作來展現太極文化和思想的,所以有人把太極拳稱為「哲拳」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既然被稱為「太極拳」,她必須包含了「太極」和「拳」的兩層含義,也就是必須把太極的陰陽之理融入到拳裡面,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太極拳。而不是緩慢地做一些看似打拳的動作就是太極拳了。 所有太極拳的經典拳論上說,太極拳是根據「太極的陰陽學說,結合中醫的經絡骨骼學說,融入道家的導引吐納之術」創立的。所以說太極拳真正的核心是以太極的陰陽學說為理論依據,中醫的經絡骨骼學說為生理依據,以道家的導引吐納之術為練氣的方法,以武術拳架為載體的一種性命雙修的拳法。另外,我們再看太極拳著作的經典理論,太極拳的運動特點為:節節貫穿、不丟不頂、以柔克剛、避實就虛、等等。 據以上所述,練太極拳或教太極拳必須要搞明白的幾個原則: 一、每一個動作必須能夠完全符合經典拳論和太極拳創立時的原理要求,即每招每式應具有太極陰陽之理,周身上下、手腳身背處處皆應虛實分明、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不斷轉換。哪怕是最簡單的兩手打開,其實都有開中有合的。如果不明陰陽之理,那就不能稱太極。 二、每個動作應符合人體骨骼的最佳受力點的原則才能保證經絡的通暢。太極名家陳鑫在他的著作《陳氏太極拳圖說》中說練太極拳很重要的一點是「骨節要對」。「骨節要對」其實就是吻合人體骨骼最佳受力狀態。因為在拳架中吻合人體骨骼的最佳受力狀態,就是把樁功直接融入拳架當中,這又吻合了以前所說的練太極拳要樁步走架的說法。這時手的位置、腳的位置、身體的方向,有時差一厘米都不行。就是所謂的「差之毫厘,繆以千里」,只有在拳架中有了這些特定的位置、角度、方向的要求後,才能意味著拳跟操和舞蹈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所謂拳打萬遍自顯神通,是指打準確的拳,廣播操做一輩子都不可能變成拳的。 三、每一個動作都要體現節節貫穿,因為節節貫穿是太極拳最顯著的特點,很多人都知道在《拳論》中有「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這句話,但要做到知行合一也不是件簡單的事,首先要知道這二句話的真正含義,其根在腳,關鍵是怎樣有根?如果在拳架中不吻合骨骼最佳受力狀態,那就很難有根。同時又因為骨節沒對,也沒辦法一節一節貫穿出來,所以就沒辦法體現節節貫穿。另外,在做節節貫穿時的要領是一節一節貫穿的,也就是說在做節節貫穿時是有虛實變化的,比如從肩貫穿到肘時,這時肘為實,而肩要從實轉為虛,貫穿到手時,肘就又從實轉為虛。在一個手臂上就有實有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這樣又吻合了太極的原理,俗話說無處不太極,就是說太極就是不斷的在虛實變化。又吻合了太極拳是相互矛盾而統一的運動這一說法。 四、在每個動作上都要體現不丟不頂、以柔克剛。怎樣做到是關鍵!大家都知道,練拳其實就是把一個人本能以外的動作用特殊的方法協調起來,再把協調起來的動作綜合起來變成一個人的條件反射。如果拳架動作不通過檢驗、不明拳理,那可能是在做操。在練太極拳中有句諺語:「在練拳時無人當有人,在推手時有人當無人」。意思是說在練拳過程中感覺有人在推著,但其實光靠想像是沒有用的。在易太極學拳就一定要先明理,為什麼要這樣做動作!而且一定要檢驗,把每個動作拆開,讓人推著把拳架動作給做出來,而且在過程中不能和對方頂,也不能被對方推出去。但那時如果沒有吻合人體骨骼的最佳受力狀態,就很容易會被對方推出去,如果在拳架中沒有完美的運動曲線、沒有節節貫穿、沒有虛實變化,那就不可能讓推的人使不出力把動作做出來。所以雖說要「練拳時無人當有人」,但學拳時一定要先有人就有人。當真的有人推著,能用完美的線路,不斷虛實變化的技術,讓推的人在使不出力的情況下完成拳架線路,那就表明這個動作做對了,當一套拳都通過這樣的檢驗,就會對這套拳為什麼要這樣做動作?怎樣練準確的拳?會感覺非常清晰。再在練拳時還不能大意,還要想像著有人推著你,用已經明確的方法去練拳,這就是「練拳時無人當有人」的過程。因為在檢驗和練拳時一定是讓推的人使不出力的,然後不斷的去練通過檢驗過的拳架,直至把碰上力就讓人使不出力的動作變成條件反射。到後面碰上力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對方使不出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推手是有人當無人」。如果拳架不明理,不通過檢驗,就算練的時間再長,碰上力還是在頂。所以說廣播操做一輩子都不可能變成拳,不通過不丟不頂檢驗過的拳架,練的時間再長也不會是太極拳。所以說太極拳的每個招式都應具有清晰和準確的運行線路和先後順序,如此才能符合太極拳的原理和運動特點,才能具有良好的養生和太極技擊的攻防作用,才能在招熟時達到以柔克剛、四兩拔千斤的效果。 五、大家都知道太極拳是內家拳,內家拳就必須產生內氣,而現在幾乎所有的太極拳的書上都很少講到產生內氣的方法。所以很多習練者都迷失了方向,甚至練了一輩子都不知道氣是什麼。下面我著重闡述一下太極拳的「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的原理和習練方法: 根據中國古老的道家養生理念「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這個修鍊公式加以檢視,我們可以得知:修練會造成精、氣、神的改變,換句話說,精、氣、神三者的成分、功能各自不同,精不等於氣,氣也不等於神。它還告訴我們經過修練,精可以變化為氣,再由氣變化為神。從文字上觀察,這個公式包含了二個重點:(一)「練」這個字就是再制、精製的意思,因此,我們要研究精變成氣、氣變成神的過程和方法;(二)「化」即是變化、轉變,不管是質變或量變,前者與後者必有不同之處。 我們先說一下練氣的前提。宋?寇宗奭《本草衍義》說:「夫人之生以氣血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氣血者。」意思是只有人的氣血先出了問題,疾病才會跟著來。所以《靈樞?脈度》裡面說:「氣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就是說:氣跟水一樣,一定要流動,否則就會污濁腐敗,成為致病之源。《內經?靈樞經脈》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又說:「氣血淤阻,病由之生,氣血通則百病癒。」說明氣必須依靠經絡、氣脈來運行的,如果經脈不通,那氣血運行就會受阻,所以開通經脈是練氣的首要任務,當然開通經脈是需要特定的外形。易太極的第一體系準確性就是讓經脈暢通的。經脈不通,則採氣、行氣等工作皆難以進行。 說「練精化氣」,那麼「精」是什麼?在生活中當我們身體狀況好的時候稱為「精力充沛」,身體狀況差的時候稱為「精疲力盡」,這表示「精」是供給身體活動力的能量,它可增可減,是一種常會消耗、常需補充的元素。《黃帝內經》說:「人始生,先成精。」又說:「夫精者,身之本也。」再進一步指出:「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由這三句話的相互關係得知,精是構成身體的基本元素;精是陰氣、陽氣結合的產物;精是強健身體的要素;精是建構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的基本元素。中醫認為,五臟六腑都有精的存在,所以「精」是氣的一種,它關係到四肢、五髒的健康及六識感官的靈拙。《內經》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就是說人是能從天地之間採取的「真氣」,可以與食物中的「谷氣」合流,用來充足我們身體的精氣。《內經》又說:「真氣著,經氣也。」就是說精氣行走於血管、經脈之中,精含動能,它有推進的動能,所以這一類的氣都歸屬於精。 人體透過兩個管道攝取能量(精):一是飲食,一是呼吸。 首先講飲食,我們所吃的食物皆取材於植物、動物,這些植物動物在生長過程中吸取了天地的營養和能量,我們將食物吃下去後,便佔有了它們的營養和能量。而且動植物本來是有生命的,生物都有生物能,它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氣。我們消化動植物,同時也吸收了它們的生物能。 第二通過呼吸來攝取空氣中的能量,我們用科學方式觀察空氣中的成份就有氫、氧、氦、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氣、微生物、塵埃,還有號稱空氣維他命的「空氣離子」等元素。 但是,我們通過飲食和呼吸攝取的能量是只能維持我們的生命,還不足以用來轉化成其它成分的「炁」(氣)。我們還得用特殊技巧的改變,可以轉換「氣的種類」。但因為空氣中還蘊藏了電能、熱能的陽氣,所以說當呼吸吐納時吸進身體的「氣」為一種含有火氣及動能的粒子,古修道家稱之為「元陽」,元陽是一種能量,我們要利用天地間的「元陽」。但如果只是吐納,一段時間之後,嘴巴破了,臉上猛冒痘痘,口乾口臭,甚至全身燥熱難耐,感覺身體開始「上火」,這就是陽氣累積太多所產生的現象。所謂上火,就是火氣浮動上升。以前說有的人練氣功的走火入魔就是這原因。所以自古以來,大部分的道派都主張性命雙修,認為「形神俱妙」才是修道正途。我們觀察已經出土的歷代人物圖像,常會看到他們擺出各式各樣的練功姿態,這是幾千年來人們共通的練功方式,因為動才能通氣散滯,活絡血脈,而呼吸吐納吸進來的陽氣充滿電能、熱能,也必須借用勞動、運動來消耗能量,發汗散熱,並將氣流通散布全身。如果光是動而不練氣,身體就容易虧損;如果光練呼吸吐納而不動,身體則容易上火。修道家云:「無氣莫打坐,沒有麥子莫推磨。」古人認為,入門學藝必須先從功架這些基本動作練起,等待身體有氣。但是現代有很多人一開始就由打坐入手,這種做法古人是不主張的。古人認為無氣打坐等於是「空轉」,將產生種種問題,所以許多僧尼、喇嘛即因長坐氣滯而渾身是病..... 當然,最難求的反而是入手功夫,有些道家是挾秘自珍,有些修道家則認為初步功夫是「賤下之道」,其中有些動作很難說得出口,所以《性命圭旨》有「神仙不肯分明說,說得分明笑殺人」之語。因此,很多人捧著古書練功學道,常不得其門而入。 因此,怎樣用特殊的技巧來把空氣中的能量轉變成以後練功時所用的精氣?這個練氣(空氣)化成精氣(後面就稱:練氣化精)的過程就是通過導引和吐納完成。練氣若能動靜調和,則形、氣兩利,光靜不動或光動不靜,效果都將大打折扣。尤其不可只靜不動,否則久而久之必導致氣血停滯,百病叢生。所以說練氣化精是練功的第一步,但必須遵行動靜相濟的道理,開始以動作導引配合呼吸。 《黃帝內經》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人為陰陽所生,人身的健康、壽命皆脫離不了陰陽的作用,不論是練氣的原料或功法,例如穴道一前一後、吐納一呼一吸、行氣一升一降,凡涵蓋在陰陽領域者皆屬命功。練氣化精的功能在練命養形,其功法離不開「肢體運動+呼吸吐納」的組合。莊子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高者之所好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象彭祖等高壽的人都喜歡用導引吐納來養形的。所以說養生公式是「運動+呼吸」。呼吸可以攝取能量,這時如果配合一緊一松、一升一降、一開一闔的肢體活動,就能產生能量,這就是利用呼吸吐納加上肢體動作的導引,練氣強身就是產生「導引」能量的效果。這一緊一松、一升一降、一開一闔就是陰陽,所以說易太極每一個動作都要明確它的陰陽之理。「熊經鳥伸」即是導引動作,目的在導引能量沿著氣脈散布到筋骨皮肉、五臟六腑,能讓我們氣血暢通、體魄強健。而導引必須要有正確的位置,明了的運行線路以及規範的先後順序等等。練易太極時的口訣就是規範運行線路的先後順序。這就是練氣的初期所說的「養形」。施肩吾《西山群仙會真記》:「形者氣之舍,氣者形之主。借形養氣,氣壯而形固矣。」這就是說形非常關鍵。太極拳要練出內氣,沒有特定的形是不可能的。 《黃帝內經》說:「陽化氣,陰成形。」以陰陽的性質而言,陽主動,主火,主氣化作用;陰主靜,主水,主固化作用。人為陰陽所生,當人身的陰、陽成分數量相等時稱為「陰陽平衡」,這時身體的氣處於穩定狀態,身體也就感覺平安舒適。中醫說:「氣為血之帥。」又說:「氣行乃血流。」自古醫家認為氣、血是一體的,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若不通,血就會阻塞。《陰陽五行論》說:「陰得陽蒸,故能上升,陽得陰制,故能下降」。因為血主陰,陰主固化,而氣屬陽,陽主氣化,因此血中的陰需要加上氣中的陽讓它氣化,以保持血液的生命力,血就不易濃稠沉澱,血管也才不容易硬化,血中氣足,氣血通暢,自可百病不生。我們體內任何部位若有臟氣、濁氣、冷氣淤積,由於這些物質性的濁氣使得氣血的循環受阻,讓我們的身體營養不進、廢物不出,以致產生疾病。因此,「氣血交融」是強化循環功能的關鍵。依據物理原理,血重濁而下沉,氣輕清而上浮,人上了年紀,氣血逐漸分離,血沉積在下半身無法迴流,氣上升至上半身導致攝能功能減弱,健康便每況愈下。我們必須違反物理原理,把陽氣貫注下半身與靜脈血混合,下沉的血加入陽氣的動能之後便會活化,重造循環之順暢。《悟真篇》把精稱為「陰中陽」,陰靜陽動,陰陽結合就是動能和靜能的結合。這就是在練易太極剛開始的時候要人不斷下沉來引導氣下沉的原因。氣下沉的陰陽結合產生生化作用,所以氣血交融便成精。這個過程就叫做「練氣化精」。所以《吐納經》也說:「精者血脈之川流也」。 近代出土,距今兩千四百年前戰國時代的《行氣玉珮銘》即說:「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意思是說,練氣的過程像一顆樹的生長過程一樣,先往地里向下紮根,待根扎穩了,再往上萌芽,往天空發展長出枝葉。所以練氣先要入地銜接地氣,讓氣固定在地下,大地為生命之母,身上的氣能與地氣連通,我們就能採取大地源源不絕的能量。其實人身的能量與天地是對流的,人可以取用天地無窮的能量而獲得健康和延長壽命,但條件是必須本身要有「根源牢固」,用比喻的方式加以說明:我們必須在自己身上建立一個「電瓶」,這個電瓶如果功能良好,它就可以引進天地的電能而充電,隨時儲備足夠的電能以供身體之用,讓我們活得很健康長壽。 老子說的「人法地,地法天」,意指練功要讓氣先往地下走,接通地氣,再利用地氣上升的作用去接通天的能量。魏伯陽的《參同契》被道家奉為「萬古丹經王」,書中有一句:「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即在說明氣必須下行入地再反彈上來,這是練功最重要的訣竅,但是自古以來很少人談及其中道理。這個就是易太極的第二體系:節節貫穿。也吻合了《拳論》中的「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說法。以前練功說要「入門先站三年樁」,練武的築基功夫是扎馬步,當然站樁和扎馬步都不是隨便一站或一紮,其都有特定性,就是要根據人體的生理特點,太極拳名家陳鑫說的:」骨節要對「就是說的是要吻合人體骨骼的最佳受力狀態。以前說太極拳樁步走拳就是指所有的動作要在骨節對了,吻合人體最佳受力狀態的前提下才有效果。所以易太極講究準確性,要求每個動作都要吻合人體骨骼得最佳受力狀態。其目的即在導氣入地,因為當身體重心下移,只有腳上有勁,上身放輕鬆,下肢的氣脈逐漸打開,氣就會由上往下流經湧泉入地,日久功深,身上的氣會與地氣結合在一起,下盤就會變得非常穩固。由此可以判斷,練易太極很快產生根勁,就是將骨節對了並能將氣往下打與地氣掛鉤,才能很快產生強大的根勁。 但是練功初期,師父的指導非常重要,師父必須因材施教,以建立良好的心態,調整正確的姿勢,否則一旦練出偏差,往後的功夫就不易進步,因此才有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只說。才吻合「因形定氣,因氣定位」的道理。調整正確的姿勢就是一個是將身上的線路擺正,尋找氣的來路去路,感覺到氣通了才能確定得到正位。到底練氣化精會出現什麼現象呢?武術家說:「汗水洗筋骨皮肉。」這時身體含氧、含氣量迅速提升,身體的溫度也會提高,並大量流汗,排出的汗水味道又酸又臭,顯示積藏在筋骨皮肉中的污穢被汗水沖洗出來。發熱、流汗能夠促進身體排毒,自體內深處排出大量汗水的同時,亦將體內累積的鎘、鉛、銅、鎳等重金屬物質排出體外,徹底去除病症的根源。這個現象在易太極是比比皆是。 如果每天練功,經過幾個月之後身體氣機開始啟動,出現的徵狀也是五花八門。隋朝的智顗和尚在《習止觀坐禪法要》中提到,禪修中會出現痛、癢、冷、暖、輕、重、澀、滑八種感覺,稱會「八觸」。練氣初期也會產生類似的現象,「痛」表示氣阻塞不通,「癢」表示氣走皮膚或是皮膚正在排毒,「冷、暖」表示氣的陰盛或陽盛,「輕、重」表示氣進入穴道是否順利,「澀、滑」表示行氣的通暢程度。在八觸裡面,就屬「痛」最讓人傷腦筋,「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氣逢阻塞則痛,有些痛點練一段時間之後會打通消失,但某些部位的痛點可能就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整治,所以痛是常有的事。而且在練氣的過程中一些陳年舊傷不免一一浮現。經過一段時間的動靜兼修,有了內氣,就好比在體內自備發電機、充氣機一樣,它隨時都可以運轉,推動氣血在四肢百骸、五臟六腑之間順暢流動;供給身體動力,我們平常如果感到體能衰退,或感到渾身濁氣,就可氣貫注全身,能在短時間內清除濁氣、恢復體能。醫學界一直在尋找健康的秘訣,實際上,「練氣化精」自療自癒的功效勝過任何醫療行為。 練出氣之後,如果光用心(靜功)去催動它,頂多能輸出30%的能量,絕大部分的能量還是必須靠導引、打拳、運動等等肢體活動將元精布滿全身;換句話說,要運用元精就必須動,肢體用力,氣就會往用力的部位輸送,肢體活動不懈,才能長保身體強健。所以導引是讓精氣流通、散布,經過築基之後,身上的氣脈也逐漸可以行氣,這才是正確的練精氣方法。 上面談了練精,接下來談談化氣。因為古人沒有電場、磁場的觀念,所以許多人把各種頻譜的能量一律通稱為「氣」。基本上,我們在讀古道書的時候,將「氣」字全部改為「炁」字就差不到哪裡去,因為前輩修道家談的大都是先天炁,很少人在談後天氣。練精與練炁必須運用不同的意識層次,這是現代人最難以理解的一個基礎理論,即使古代的不少修道家也缺乏這個觀念,但是,如果不把這個道理理清,在練功過程中發生的許多現象便無法解釋。 當前面進行初步的練氣化精時,我們用心(主觀意識)將後天氣之中的元陽帶進身體,但進入練精化炁的階段,用心將造成火氣過旺。炁之字意既為無火,而心屬火,所以伏炁不能用心,而須用意(下意識),換言之,心不是炁的意識主宰,意才是炁的意識主宰。所以練功凡是運用「若有若無」、「不即不離」的心法時,就是在用意,而不是在用心。心在身前,意在身後,兩者處於對應位置,心、意是兩種不同的意識主宰,這個道理丹書很少說明,必須功夫達到某個境界之後,才能體會兩者的不同。心和意各管各的,心和意不能同時使用,用意時就不能用心,用心時意就消失,所以叫做「識神用事,元神退聽」。 清虛道人輯錄的《五篇靈文》說:「身心無為,而神炁自然有所為。」意思也是說在身心放鬆的時候,才由無為的意接管,神炁才會起作用。現在很多人剛開始練太極拳就講究放鬆和「若有若無」、「不即不離」等,這是不對的。因為沒有前面的積累,那樣練也是空推磨。炁是一股能量流,炁是磁場,得炁的人感覺很清楚,可由意念任意控制,但是沒有得炁的人,任你說破嘴也無法明白。得炁之後,並不是從此就可以不練了,炁會減弱退轉,久不練甚至會消失,因此,得炁之後仍須長期溫養。 總之,我們吸氣進入身體,經過累積、鍛煉之後,元陽就會形成一個氣場,它就會不斷向中心集中而提高密度,分子之間開始相互激蕩而產生變化;同時藉由腹部與背後的膨脹與收縮,前陰後陽穴道一開一闔相吸相斥,氣場逐漸出現漩渦旋轉而產生磁場,道家稱之為「八卦相盪」,這就是練精化炁的基本原理。這個是屬於易太極第三體系:陰陽變化的範疇。本來精氣從氣、從米,表示氣是由空氣和營養結合而產生的。練氣可以生精,再經過特定的方法鍛煉之後,精氣發生變化,由電轉磁,氣中的火氣不見了,所以古人將之稱為炁,炁從旡、從火,這是一個會意字,意指無火的氣。 練精可以化炁,但是在什麼情況下精會轉化成炁呢?精與炁皆屬生物電磁場,精的成分類似電場,炁則類似磁場。瑞典醫學家布莊?挪丹斯滄說:「人體神經系統是個電流系統,有電磁場。」他在神經系統所測到的電磁場,就傾向炁的範圍;但是挪丹斯博士又發現,當肌肉運動伸縮時,其間的動脈毛細血管就會增加放電現象,累積電荷,並傳遞給鄰近的毛細血管;這個屬精氣的生物電。 通過不斷的節節貫穿下沉和反彈,久而久之,透過細胞之間的感應、擴散,炁會逐漸從「下元」滲透到整個身體,炁提升神經功能、活化細胞,並清除體內壞的能量、避免外來邪氣侵襲,經過長期溫養,就會形成包覆身體內外、溝通天地的浩然之氣。就是孟子說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炁剛出現的時候很微弱,孟子稱之為「平旦之氣」,但是它會越養越強。能量之間似有屏障區隔必須切換意識才能指揮不同的能量。修鍊日久功深之後,能量及意識皆可跨越屏障,運用自如。這就是易太極的第四體系:掌控內氣。所謂功力,即是「能量強度及意識純粹的總和」,要練到精氣神合一的境界。這就是為什麼說太極拳是內家拳的原因。 人體能量與天地能量在頻譜相同時會產生共振,這時我們就可以吸收宇宙的能量納為已有。練氣的基本原理,是先在我們體內產生「氣的種子」,然後這個種子就會與天地間同一頻譜的能量相應,我們就可以將氣引進身體,但是依據種子的性質只能引進同類的氣;換句話說,精能引精,炁能引炁,神能引神,這叫做「同類相親」、「同氣相求」。一個由靜坐入手的人,雖然已經得氣,但是他不會變的更加有力氣,容貌也不會變得更年輕,原因是他沒有鍛煉精氣,只有精氣才能練形。 我們現在談一下氣、精、炁、神之間的相互關係,練氣可以化精,練精可以化炁,練炁可以化神。氣在人體中是由低層往高層進化,練氣可以化精,練精可以化炁,練炁可以化神。四種能量中,高層能量可以控制低層的能量,換言之,神可以管炁,炁可以管精,神當然可以管炁。總之,練氣的原理,是以不同的意識駕馭不同的能量,能量的等級分為氣、精、炁、神四種。但是在練的過程中,有一個中間的「過渡地帶」,也就是「若有若無」的灰色地帶。若以功能而言,我們平常通過飲食和呼吸攝取的能量加上特定的外形運動+吐納產生精;精則有形推動血氣的運行、供給身體動力,並清除體內壞的能量、避免外來邪氣的侵襲;神則是在建立人身與天地能量的溝通管道。能量在人的身上會出現「元神馳,元炁散,元精毀」的現象,所以必須「神補其神,炁補其炁,精補其精」,每一層級的能量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所以每一層級的氣都要練,就算練出炁後,前面的練氣化精還得練,不然就會有虧空的現象,萬不可偏廢,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性命雙修」。 道家東派創始人陸西星《玄膚論》也說:「精炁之得神而王,猶臣之得君而尊也。」以上的言論,都將「神」視為修練的總指揮。《靈樞?移精變氣篇》:「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元初李道存《中和集》:「不生不死,神之常也。」不論神可以有得有失,或是不生不滅,神在這兩句話中則被解釋為是一種能量。 所以說在生活中人們用各種方式進行運動和養生,其目的無非為了獲得健康以及提升性靈。其實想要達到這個目的,關鍵在於人體「能量的改變」,因為弱化、劣化的能量是造成身心毀壞的主因,唯有能量得以強化、優化,才能打造一個健康完美的身心。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