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話系列叢書-《步步教學-素描靜物》
本書囊括了單個和組合靜物的圖片、作畫步驟、文字,足足有48個步驟示範講解分析,幾乎佔了全書的一半,另一半是范畫欣賞,《步步教學》由此而來。縱觀畫風可知,畫面融合了西方古典油畫的罩染聚光技法,視覺中心突出,虛實得當,光影效果明顯,給予觀者一種平靜和諧的心境。我們的眼光可以跟隨作者的筆觸游移,觸目之處都是可圈可點的細節刻畫,可見作者的心思細膩。
A:用簡短的線條概括出蘋果球體的特徵,確定明暗交界線和投影的位置。
B:將暗部和投影的調子鋪排好,畫出蘋果動勢、朝向,根據結構畫出大體明暗
C:根據明暗擦出大體明暗,影子和明暗交界線要有輕重變化。
D:深入刻畫,銜接中間調子,將蘋果新鮮飽滿的感覺表達出來。對蒂與柄的刻畫要注意整體感。由於蘋果色澤鮮亮,純度較高,在刻畫時要注意蘋果的固有色。
雪梨的造型可用球體概括,更偏向橢圓的形態,倒著放的側逆光角度不難表現,因為光線的作用,已能清晰的看到明暗交界線。雪梨的難點在雪梨口的凹凸起伏,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五個手指聚在一起觀察,雪梨的把兒就在手指中間長了出來。來看看我們的五個手指,是否每個手指尖都是半個圓柱體?在光照下,根據圓柱體的造型原理,我們就可解決雪梨口的造型問題了。雪梨表面的不規則起伏造成了其外輪廓線的穿插虛實。邊緣線「寧方勿圓」。雪梨的把兒也可概括為圓柱體,用速寫的筆觸將曲折起伏表達清楚,下手要準確肯定。
番茄的造型其實和蘋果差不多,尤其是側光倒著放的造型,區別只在於蘋果口和番茄蒂,還有質感。番茄蒂咋一看去複雜,其實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捲曲的星狀,加個厚度,中間加個圓柱體的柄,影子。番茄表面的質感比蘋果要強,所以它的高光和反光較蘋果強烈。高光受光源影響還要有特定的形狀。
這個帆布包是方圓結合的,貌似一個夾著幾層香肉片的枕頭包,在想著美味的同時不要被它的諸多細節嚇倒哦,我們只需要跟著我們的眼睛去尋覓它的獨特之處。
先帶著成角透視的眼睛去觀察吧,因包包的可變性,它是一個不規則的物體,因而它表面的起伏變化非常豐富,又因它的特殊性,有緊鎖的拉鏈和拉開的拉鏈,又要在變化中找規則。在找出它們之間的明暗關係之後,我們可以從暗部和交界線著手,將固有色確定下來,卡其色復古的黃色應該是中灰階段,皮革的棕色該是深灰色階,在擦出了固有色的大塊面上用短小的排線去區分小塊面,因帆布的粗糙感,所以排線可以明顯的帶著筆觸感,尤其是布縫間的小轉折和影子。布包的細節在前面,如火車軌道般的深色拉鏈縫隙,如螞蟻在步行著的車工線,如夾層餅乾的包帶厚度,如落葉般蜷曲的包帶,如蛇頭般伸展的包扣。
學會先觀察襯布的整體形態,宛如一個純潔的蝴蝶結,輕輕地擱置在白色的桌布上,線條的走向與穿插異常優美,垂搭下來的流蘇隱隱約約,又如冬天需要搭配的一條棉布圍巾,在目光所及之處,循著我們的思維先用長線勾勒出布面的大致外形,在大的穿插關係下繼續找小轉折,一步步對比直至所有的穿插線準確為止。接著是用短線鋪排出布面的背光面,可由視覺中心向兩邊鋪排,也可以從左向右,需注意的是影子和反光面的層次變化。這時眯起眼睛看看每處疊壓的布紋是否完整,如果所有暗面都統一了的話,便可用紙巾擦出布面的質感了。最後就是局部刻畫細節,每一條布紋都是有體積的,可將其概括為圓柱體來表現,注意交界線的輕重變化。為表現布面的質感,壓灰白色桌面的受光面和背景。視覺中心處的影子壓得最重,其它影子次之,桌面的截面也有明顯的色階漸變關係,撕裂的碎布邊和影子都表現得非常自然,右下角的流蘇是畫面最後的亮點,一根根透著作者的耐性和詩意的心思。
A:整體歸納畫面,S形構圖時注意視覺中心明確;衡量和對比物體的長、寬、高,以及物體和物體之間的比例關係。黑白襯布和蔬菜,勺子之間的點線面分割非常好看。比較物體的角度和距離,避免出現透視問題,準確地勾勒出物體的外形和位置。
B:此步驟對整體畫面起了關鍵的鋪墊作用,確定光源,在理解結構的前提下,準確地找出每一個物體明暗交界線的位置、暗部的形狀、以及投影的方向,投影和暗部作為一個整體來畫。
C:作為素描靜物,整幅畫面的黑白灰關係至關重要,要考慮到桌面,襯布,背景,主體物以及其它物品的固有色層次,可先在心中將每個物體的明度關係進行由深至淺的排序,逐步加強整個畫面的層次關係。這組靜物中明度較重的是不鏽鋼茶壺和紙箱的暗面,然後是灰色的襯布。
D:深入刻畫茶壺,油壺和勺子的不鏽鋼質感。刻畫不鏽鋼器皿時,切忌畫得太「花」,應適當地處理高光和反光,抓住主要的,捨去次要的,有取捨正是繪畫與照片最大的區別所在。注意物體之間的主次關係,後面的菜花可作虛化處理,突出主體物,如果面面俱到就顯得平淡無奇了。
A:觀察實物圖,明確構圖後,用線勾勒出所有物體的外形、明暗交界線、高光和投影的形狀。起稿時線條不必下手太重,便於二次調整和修改。
B:結合實物照片確定畫面的黑白灰次序,依據物體的形體結構迅速地鋪出畫面大的黑白灰關係,注意把物體的亮面、高光與反光留白,不要急於上調子。這一步的難點在於深色陶罐的結構,可參考右上角的結構圖,圓形的俯看透視一定要遵循上扁下圓的透視規律。
C:用紙巾將暗面擦統一,帶釉的陶罐表面光滑、細膩、富有光澤,需清楚明暗交界線周邊的明暗漸變關係,拭擦的時候要虛實有度。另外要注意畫面的主次關係,多把精力放在主體物的塑造上,進一步處理好畫面的黑白灰關係。
D:繼續深入刻畫主體物,用筆忌凌亂、瑣碎。排線要自然得體,亮部盡量用中性或硬性筆觸塑造其質感,暗部用軟性筆觸表現其透氣的空間感。罐口的處理較為關鍵,它能展現出一個物體的空間、質感、分量感以為物體的特色屬性,所以在刻畫罐口時要注意:透視關係的準確,光感的強調,中心邊緣線的對比變化,高光的點綴,以及邊緣線的虛實處理。
A:在下筆之前應先觀察、感受、並分析畫面,這是一組以燙斗和水果類為主題的靜物組合,空間感特別明顯。起形時,首先確定構圖,可使用長線條來確定物體的大體位置和比例關係。
B:先從整體關係入手,再明確物體的形體特徵,增強形體結構的完整性,前後空間的明確性和透視關係的準確性。根據光源,明確暗部與投影的區別,注意投影的朝向和光源的投射方向一致。鋪排明暗時,將暗部與投影一起處理,並交代出桌面和背景的空間關係。
C:可用紙巾或擦筆工具使畫面的暗灰調子更加柔和,使線條隱匿於畫面之中;從明暗交界線出發,區分物體黑白灰之間的關係。投影的處理應自然,貼切;注意不同物體細節的刻畫,體現不同物體的質感,畫面整體關係明確。
D:虛化邊緣線,注意其與周圍環境的銜接;注意從暗部到灰面和亮部的層次變化,桌面體現出塊面的轉折關係,木紋的處理要生動自然;燙斗無疑是畫面的視覺中心,注意區分各個部分的質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