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句詩是不是很矛盾?
我覺得是:今人可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大家什麼看法?
【鋼盅郭子的回答(20票)】:
本是同月照古今,今人見時月已新
【祝家莊的回答(11票)】:
不得不說,你的沒有原詩有意境、有美感啊。
我這麼看的:
兩個月不是同一個意思。
第一個月是時間維度上的那個月亮,隨著時間的流逝,月亮也在變化,古時的月亮今天的人自然看不到了。
第二個月是空間維度上的那個月亮,不論星轉和斗移,月亮還是月亮,今天的月亮在古時也曾光泄照人間。
這句詩有撫今懷古之意,既有一種失落感在內,又有一種和古人親近的感覺,改了之後意境就差遠了,充滿了歡樂,那就味道不對了。當否,請指正。
【楊兵利的回答(6票)】:
沒有矛盾。
今人不見古時月:對於月亮而言,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的變化,可能變化很細微。所以,今天的你,看到的月亮已經不是古時的月亮。
今月曾照古時人:同上面的道理,今天你看到的月亮,雖然和古時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但無論怎麼改變,月亮還是月亮,所以,今月曾照古時人。
就像某人還是某人,只不過你今天見到的某人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某人,但某人卻見過幾十年前你不存在的時候的別人。
【張Ender的回答(1票)】:
確實略略有一點矛盾,兩句採用的邏輯是不太一樣的,單獨一句來看都可以說得通, 兩句連一起,我只能說顯得錯落有致吧。
我怎麼印象中一直是「今人不見古時月,此月曾經照古人。」,原來我一直記錯了。
【吳海剛的回答(1票)】:
"今人不見古時月"是指時間感
「今月曾經照古人」是指空間感
【蔡其昌的回答(0票)】:
不認同楊兵利先生,前半句你說月亮變化之後不是古時月了,後半句又說今月還是古時月。前半句與後半句根本就是兩個標準。因此,該詩前後是矛盾的。自其變者而觀之,今人不見古月,今月也不照古人。自其不變者而觀之,今人見古月,今月照古人。不就是後赤壁賦里說的想法差不多嘛。
【王楓的回答(0票)】:
今人不見古,古人不見今。
明月當空照,古今皆清明。
【雷俊的回答(0票)】:
我覺得賞詩不要帶上邏輯思維,全憑自己的感覺(follow your heart)慢慢欣賞就好了,只有這樣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美~採用理性的分析來解讀李白的詩,只會得出一個結論:這人是個瘋子!
【周南的回答(0票)】:
詩歌不是用來講邏輯的,而且這兩句詩沒有什麼不通的。
【繆惜之的回答(0票)】:
不矛盾
【奚宇風的回答(0票)】:
人是有窮盡的,月是無窮盡的
個人揣測李白感受到,人世相對月亮的變化多端,嘆悲歡離合,人世無常,不如一月,如如不動。
恰似張若虛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同樣是對月與人的相對思考,詩話了的時間,詩話了的哲學。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詩句是不存在矛盾的。
【康少林的回答(0票)】:
剛剛看到覺得有點奇怪,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是這樣的: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剛剛查了一下才明白,原來我記住的這個版本是小時候背過的《增廣賢文》
而原句是出自李白的詩
原文地址:知乎
推薦閱讀:
※領導指責你時,如何顯得既不強勢,又不是軟弱?
※家庭為什麼這麼多矛盾,99%的人不幸被擊中了
※為什麼很多名校生喜歡黑自己母校?
※作者在寫作時看到讀者對作品不滿或嫌棄作者更新慢等而留言辱罵時,作者是如何堅持創作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