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益西彭措堪布 |宗喀巴大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三十二)

菩提道次第廣論

何為成熟/就是比昨天

更能承受卑賤/更能承受委屈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32)

-益西彭措堪布-

(二)、加行親近軌理

第二,加行親近軌理者。

總的引導

在生起了親近師長的意樂之後,要多做能親近師長的行為,才能在緣起上達到切實地相應。不是說只要有意樂就行,而不必做出任何行動。意樂的體現就是行動,由於行動才使意樂真正落實。因此我們要在親近的行為上多多地用功來修,這樣加功努力地去做,就是在修親近的加行。

用比喻來引入:好比我們學習孝道,首先要在根本上引出孝順父母的善心,而且要讓它猛利、恆常。這個善心發展出來了,就有了一切孝行的根源。之後我們就要由這個孝心盡量多做孝順父母的事,以這樣的實際行動就會拓展德性的光輝,它會使我們的孝道圓滿。這比喻了在親師的行為上要多加功夫去做的道理。

之後我們要明確加行親近師長的行為軌道,以及它蘊含的緣起上的理則。這又要在修持上把握三點:一、行為的總原則;二、行為的具體做法;三、親近的目的和時間。

行為的總原則是,師長喜歡的事就努力去做,不喜歡的就盡量遮止。那麼哪些是師長所喜的事呢?就是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和如教奉行。

這個軌理是很簡要的,我們確認之後,就按這幾大要點堅持奉行,就自然進入了行為的正軌。只要實際做出了使師長心生歡喜的事,就必然會心心相應,得到師長的加被。以相應的緣故,就會隨著師長的教導而逐漸除過引德。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一切佛道的功德都能產生,一切過患都能遣除,能非常順利快捷地完成菩提道的修證而成佛。這都是因為修好了意樂後,又能在加行上做到量,從而積聚起了很深的緣起上的力量,出現了菩提道上迅速開展的潛能。因此我們要殷重地實行。

(一)行為的總原則

如《尊重五十頌》云:「此何須繁說,勵觀彼及彼,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金剛持自說,成就隨軌範,知已一切事,悉敬奉尊長。」總之應勵力行,修師所喜,斷除不喜。

就像《事師五十頌》所說:此何須繁說?親近師長的要點就是用心觀察師長歡喜的事和不歡喜的事,凡是師長歡喜的事就應該去做,不歡喜的事應當盡量遮除。金剛持曾親口說,一切成就都依賴阿闍黎而生,違背上師的心,絕對不可能成就。認識到這一點後,就要努力地做尊長歡喜的事,斷除尊長不歡喜的事。

這樣就知道,依止上行為的原則,就是「修師所喜,斷除不喜」。接著我們要進一步明確具體的做法。

(二)行為的具體做法

1、總說

作所喜者,謂有三門: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

做師長所喜的事有三種門徑: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和如教修行,分別是下、中、上三品行為。按這三點實行,就能使師長生歡喜心,自己會得到殊勝利益。

如是亦如《莊嚴經論》云:「由諸供事及承事,修行親近善知識。」

(「供事」是恭敬和利養的意思。)

這裡三喜親近師長也是彌勒菩薩《莊嚴經論》里的教導。

總的說,要做到四點:一、修持恭敬;二、供獻利養;三、修持承事;四、如教修行。這就是我們在值遇善知識後,親近善知識的做法。

一、修持恭敬,首先應當以恭敬的行為來親近師長,這包括身語意三個方面。身恭敬是指頂禮、迎送、起立,以及以歡喜的目光注視等(就是要恭敬地頂禮師長;師長來的時候要迎接,走的時候要恭送;見到師父的時候要起立;面對師父時要用歡喜的眼光注視等。像這樣,身體做出恭敬的行為就是以身恭敬來親近師長)。語恭敬是指用語言讚歎師長,依照師長的吩咐來宣說,對師長說恭敬語、柔和語等等,這樣做就是以語恭敬來親近師長。意恭敬是指內心生起清凈的信心。要這樣以身口意三門恭敬的行為來親近師長。

二、供獻利養,這是指自己發了心後供養師父所需的法衣、敷具等的生活用品,以供獻財物來親近師長。這好比世間的孝子很用心地考慮父母需要什麼,比如父母一年四季要穿的衣服,平時的醫藥保健、住處、飲食等等,都是孝子心裡常考慮的內容。跟這一樣,弟子應該有孝養師父的心,為了侍奉好師父的身體、照顧好師父的生活,有關法衣、醫藥、飲食等生活資具方面,都能用心考慮,及時地奉養,這樣做就是以財物親近師長。

三、修持承事,就是用身體為師長做洗浴、按摩、服侍湯藥等事,用口代善知識宣說,讚頌善知識的各種功德等,總之一切該做的事都很勤快地做,這就是用自己的身和口為善知識做事來作親近。以上屬於外的親近,要實際做出來,不能只是空談。

四、如教修行,內的親近是以修行來親近師父,也就是心裡尊重奉行師父傳授的法,以聞思修的方式隨法修行來親近師長。這也要實際做到才行。這內外兩種實行,就是親近善知識的根本。

又云:「堅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歡喜。」

這兩句文講到,如教修行就能使師長的心真正歡喜,也就達到了親近的目的。要體會有這樣的緣起法則,善知識歡喜了就會為我們傳法,使我們的依止有義利,所以這個「歡喜」就是使得依止的過程變得有義利的因。確認了這條理則後,性情穩重(堅固)的弟子就會奉行善知識的教授,用切實地修行來使善知識心生歡喜。

這就看出,依教奉行是讓善知識歡喜的做法。我們要在這一點上努力。

2、別說

(1)供獻財物

其中初者,如《五十頌》云:「恆以諸難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師,況諸動資財。」又云:「此供施即成,恆供一切佛,此是福資糧,從糧得成就。」

修師所喜的第一種加行是供獻財物,這就像《五十頌》里所說的,就連難捨的妻子、兒女甚至自己的命根都要恆時用來供養自己的三昧師,何況不堅實的資財呢?更不必說了。

這樣供養上師就成了恆時供養一切佛,因為上師是一切佛的代表,誠心地供養上師這個總代表,就是在恆時供養一切佛。因此,做這樣的供養就得到了殊勝的福德資糧,以這福德資糧的滋生力量就能得到成就。因此,向上師致供養有極大義利。

復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惡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長喜樂於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則無違犯。」

這裡還要注意的是,如同拉梭瓦所說:如果自己擁有上等的資財,卻向尊長供養下等的資財,就違犯了三昧耶戒。如果尊長歡喜這樣的供物,或自己財力有限,只有很差的供養物,就不違犯誓戒。

有沒有違犯就看自己存的是什麼心。明明有好的卻只供差的,說明心裡不敬重,有輕慢心理,就違背了誓戒。所以要用特別敬重的心盡量作上妙的供養,不應當自己享用好的,讓尊長受用差的,不然就成了顛倒倫理法則而做,會造很大的罪。

但是,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就不違背誓戒:雖然是下等的物品,但是尊長喜歡它,或者自己經濟條件有限,只供得起下等的供物。只要盡了心就可以,供養的善心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切記要修一顆善心。我們在《賢愚經》里看到,那些貧窮的人特別有一種善心,想對尊貴的三寶作供養,但他拿不出錢來買東西,善心驅使他非常誠敬地跑到野外采一些好看的花,或者專門撿一些既乾淨又好看的石子來向三寶獻供養。可貴的是他們有一顆特別善良、清凈的供養之心,所以就成了非常殊勝的供養,出現了九十一劫享之不盡的福報。

此與《五十頌》所說符順,如云:「欲求無盡性,如如少可意,即應以彼彼,勝妙供尊長。」

這裡講到的行為法則和《事師五十頌》里所說的相符,那裡面說:如果你想獲得無邊無盡體性的本性的法身果,就應當盡自己的心意向尊長獻供養。要按照這樣來做:我心裡最喜歡什麼財物,我就舍掉自己的享受欲,而首先供養給我最尊貴的尊長。你能這麼想、這麼做,當下就處在善心的狀態。

就像一個小孩得到他最喜歡吃的東西,他不願意自己吃,要先供養媽媽那樣,這就看出他的心了。如果他自己受用好的,把差的給媽媽,那就違背了良心。我們從這一點就知道行為的法則,所有的做法你都會貫通明白,平時什麼好東西都會先觀想向上師呈供。這就懂了第一個做法。

此復若就學者方面,以是最勝集資糧故,實應如是。就師方面,則必須一不顧利養。霞惹瓦云:「愛樂修行,於財供養,全無顧著,說為尊重。與此相違,非是修行解脫之師。」

還要了解的一點是,學人和師長都要按自己的本分來修行。學人方面,供養師長是一種最好的積資糧,所以應當按這樣去做。或者說,為了報法恩、尊師重道,也應當向法師獻供養。但是師長方面,一定要有完全不顧利養,全心全意利益弟子的品德。

霞惹瓦說得好:喜歡修行,絲毫不貪著供養,可以說這是很好的師父。如果與此相違,不講究修行,只喜歡得到財供養,那就不是能引導學人修行解脫道的善知識。

小結

我們要能達到和善知識的心親近的目的,最外面的一層做法是隨自己的力量來對師長供獻財物,以這樣實際做供養的行為,就能與善知識的心親近,從而積聚殊勝資糧,如同在四季都能生長莊稼的良田當中,應當精勤地播種。

再借世間的例子來體會這一點。如果我們能很用心地向自己的老師和父母獻供養,一旦做了這個緣起,就會感覺到心和心變得很親近,不像原來那麼疏遠。或者你會感覺彼此的心能夠互入,這就是以供養的緣故,內在心的門打開了,就有善心的交流。這是能快速生起福德的途徑,非常的直接有效。從這裡能確認到這是內心本有的法則,這樣我們會非常歡喜地去做。

反過來,還要這樣想:對於有恩的師長,如果我連外層的供獻財物都不能發自善心去做,那我的善根就始終很薄,就缺乏一種受法得大利益的因緣。或者心和心之間缺少了善的緣起,就無法非常近地心和心相通相應,這樣就沒辦法得到加持和迅速地消業積福、成長善根。所以不要墮在惡取空里,好的緣起要多創造,這會使自己格外順利。如果在緣起上欠缺,就會和善知識很疏遠。我們要懂得這個緣起的正道,並且實際去行持。

(2)身語承事

作為弟子,只是向師長供獻財物還不夠,還要再往裡走一步,用身體和語言來承事師長。這是中品的讓師長內心歡喜的行為。

第二者,謂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當如實贊師功德等。

承事師長有身和語兩方面。用身體承事的方面,比如為師長洗浴、按摩、擦拭等;師長生病時,在旁邊侍奉;外出時,幫忙料理各種事務。用語言承事的方面,包括如實地讚歎師長的功德,為師長傳話,代師父宣說等等。總之就是「願效犬馬之勞」,願意處在低劣位,像良馬願作主人的乘騎、良犬願幫主人看門那樣,心甘情願地用身和口來為師父效勞。

在知道了這條做法後,時時處處都用一顆善心來做,自然就會和善知識的心越來越親近。這些都學會做了,生生世世都知道怎麼親近師長、承事諸佛,以等流的法則決定的緣故。

小結

學人需要以身體和語言承事善知識,因為:承事善知識就等於承事一切諸佛,將產生極多的福德。

我們先要確認,在緣起上善知識是殊勝的福田,是能讓自己快速生大福德的強有力的境緣。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們就有很大的意樂,願意承事善知識,自己會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做起來會特別歡喜。有這樣的心,就能做出供養和承事的行為,而且能長期堅持不斷。

(3)如教修行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

作為弟子,在做好了前兩種加行後,還要做到最主要的加行——如教修行。

如果我們對於師長傳的教授特別重視,能非常認真地照著教授實行而不違背,那就算有了這第三條加行的實行,也就是在根本上和善知識的心親近。如果把教授當成耳邊風,沒有如教修行,那就沒有做到這條加行,是自己身上的大缺陷。

要知道,我們依止師長是為了求法修道,而不是像聽世間講演那樣,聽完沒有要求照著去做。這是成佛之道的傳授,事關重大,依教奉行是最主要的。不然在根本上違背了師長的心,就決不可能相應。所以要重視教授,切實地奉行,才有個依師的樣子。外表上跟著師父,心裡卻一點也不跟著走,那心和心之間就相隔有萬里之遙。

《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

我們對師長怎麼來做報恩的供養呢?就是依教奉行。善知識傳法給我們,如果我們不照著修,那就辜負了法恩,自己就有很大的虧欠。所以聽了法要遵照教導去修,這才是真正在報恩,在向師長作最好的供養。

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

有人問:如果說必須隨師長的教令來做,假如師父要把我引入非理當中,以及讓我做違背三乘律儀的事,我該怎麼做呢?

這不必遵照去做。如果是引入正道的教授,當然要遵行,但如果是引入錯謬的道,那就不要照著做。對此,有以下三個經教的證明:

《毗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寶雲》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然亦不應以此諸理,遂於師所不敬輕訾而毀謗等。如《尊重五十頌》云:「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應善辭謝而不隨轉。

《毗奈耶經》中說到:如果師長宣說的是非法的事,就應當遮止不做。《寶雲經》也說:我們怎麼來奉行師長的教授呢?凡是師長教導我們要做的善法方面,我們都應當隨順著去做(比如教導哪些善法應該行持,就切實地照做;哪些品德要修好,也照著去修;哪些顛倒的心態和行為要斷,也隨著去斷,這叫做隨順而行(也就是聽話)。如果對於教導不聽、不順從,那就有違背的過失)。但是如果師長教導的是不善的法,那就應當不照著去做。《本生論》里也有這方面的明證。

但要注意的是,不應當以這些為理由就對師長不敬、輕視進而毀謗等。就像《五十頌》所說的,如果在理上不能依照著去做,就應當說明不能做的理由。應當態度很好地委婉辭謝,不隨著非理的指示去做。

拿世間法來說明:如果父親說的符合正理,是的確能利益到自己的教導,當然要遵循,而不應該有所違背。但如果父親教導說,在社會上生存,可以做損人利己的事,那就不應當去做,自己應當有判斷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因此就對父親輕慢不敬甚至責罵,大違孝順之道,正確的做法是應當婉言辭謝。

(三)親近的目的和時間

無論做什麼親近師長的行為,都一定要動機純正,因為這是決定行為善惡和果報好壞的根源點。那麼怎樣的動機才算純正呢?就是指我們對師長做任何事、任何供養等,心裡唯一是想求珍貴的佛法,而不是為了得到財物、名譽、地位。如果是為了得到世間法而做很多親近的行為,那就成了跟世間溜須拍馬等一樣,不會得到法的利益。

如是親近時,亦如《莊嚴經論》云:「為受法分具功德,親近知識非為財。」是須受行正法之分。

(「財」要廣義地理解,包括名聞、利養、恭敬、地位等等。)

像這樣,我們做各種加行來親近師長的時候,還應當像《莊嚴經論》所說的,唯一是為了領到一分法的功德而來親近善知識的,不是為了獲取世間的財而做這些行為。總的來說,我們做親近善知識的行為,必須是出於想受行到一分正法的目的。

我們依師的時候,心要住在什麼地方作意,或者該怎樣來用心呢?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一個家裡的兄弟姊妹要分共有的財物時,每個人會說「我要得到這個那個」,而領到該領的那分量。像這樣,我們親近師長的時候,心裡要想:我能不能從師長這裡領到一分正法功德?比如,能不能得到一點信心、悲心、出離心、菩提心?能不能發起對因果和空性的勝解?能不能多消點業,多積點資?等等。這樣的動機就算純正。

如果是為了名利而承事善知識,處處討善知識歡喜,讓護法大居士們看到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從而也會供養自己。以後隨便去哪裡,都會有人接送、服侍,非常便利。自己會因此名聲顯赫,真是名利雙收的美事。這樣諂曲地依止善知識,純粹是搞世間法,這樣是沒有好下場的。

下面再引祖師的教言說明這一點。如果能從這裡得到教訓,以阿難尊者為榜樣,我們依師的行為一定會非常清凈。

博朵瓦云:「差阿難陀為大師侍者時,謂若不持大師不著之衣、不食大師之餘食、許一切時至大師前,則當侍奉承事大師。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誨未來補特伽羅。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

博朵瓦尊者說:當年讓阿難做佛侍者的時候,阿難提出了三個條件:我不持佛不穿的衣服,不吃佛餘下的食物,允許我一切時能到佛前。如果佛答應這三點,我就來侍奉承事佛。這樣慎重的用意是在教誨未來的人,要專門為法而不為財。而我們對於法完全不計較,雖少許的茶葉都斤斤計較,認為上師內心愛念其他弟子多一些,愛念自己少一些,這都是內心腐爛的表現。

阿難尊者是怎麼想的呢?他想:施主們供養佛的都是價值昂貴的好衣服、具足百味的美食,如果我穿佛的衣服、吃佛的飲食,別人就會認為我是貪著上等資具才來承事佛的。如果起初我就遮止這一點,就能給未來的人樹立榜樣,讓大家看到,侍者承事佛是多麼清凈,一點貪財的心都沒有。而我們在親近師長時,卻不會因為自己沒有修到一分法而難過,反而因為一點財物的分配不均就耿耿於懷。分的東西稍微比別人差一些,也會難過半天,埋怨上師對弟子不公,喜歡別的弟子多一點,忽略了自己的感受。這就是內心腐爛之相,心相續被名利的毒腐蝕了。

我們為什麼不去計較法上的得失呢?應當想:我怎麼這麼差!師父傳的法我連下品的成就都沒有,甚至連最基礎的法都沒有修。應當像這樣,唯一以得法為目的,遠離世間名利的計較和爭執。

親近幾時者,如博朵瓦云:「有一來者,是加我擔,若去一二,是擔減少,然住余處亦不能成,是須於一遠近適中經久修習。」

親近師長的時間,就如博朵瓦所說的:來一個人,我就增加了一分負擔;如果走了一兩個,我的負擔就減少一些。但住在別的地方,也不能獲得成就,是需要遠近適中長期地依止師長,按照教導修習。這裡「遠」指疏遠,「近」指頻繁。

依止善知識是為了如教修行,不要淪落為世間的客套應酬。在親近的時間上要適度適量,遠近適中。

求解脫的人在修行未得穩固之前,需要長期親近善知識,原因是:一旦離開了善知識,就不能遣除違緣和增長修行的智慧,道業難成。就像幼兒在尚未成長到能獨立的時候,根本不能離開母親,時時都需要母親的照顧和養育,一旦離開母親的護持,就會面臨重重危險,很難平安地長大。

對此應當發起定解,長期不離善知識,過早地離開是不太好的。阿底峽尊者說:在未登地之前不能離開師長。現在人心淺薄,不能持重,所以成就的人如鳳毛麟角。如果沒有師長的攝持,就無法控制內心的習氣力,道業很快就會荒廢,重新陷入煩惱和罪業中,導致墮落。所以在這件大事上,一定要有深遠的考慮。

思維心中的法道

一、親近師長行為的總原則為何?

二、依據《莊嚴經論》,加行親近的具體做法有哪些?如何才能使師長的心真正歡喜?

三、向師長供獻財物有何殊勝利益?應注意什麼?這上學人和師長各自應如何做呢?

四、思維身語承事的內涵和利益,並隨分去做。

五、最主要的親近加行為何?如果師長讓自己做非法之事,應如何應對?

六、反省自己是為求什麼在依止師長。

為法而來

博朵瓦尊者說:當年讓阿難做佛侍者的時候,阿難提出了三個條件:我不持佛不穿的衣服,不吃佛餘下的食物,允許我一切時能到佛前。如果佛答應這三點,我就來侍奉承事佛。這樣慎重的用意是在教誨未來的人,要專門為法而不為財。而我們對於法完全不計較,雖少許的茶葉都斤斤計較,認為上師內心愛念其他弟子多一些,愛念自己少一些,這都是內心腐爛的表現。

願你能成為 /你所在之處的 / 那道光明

|中國噶舉中心|

讓我們共同搭建一個沒有邊界的精神樂園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spiritual paradise without borders.

弟子,要堅定,堅強,上師一直在看護和注視你,你感覺到力量了嗎?

Disciples, to strengthen, strong, Guru has been nursing and watching you,

yet you feel the power?


推薦閱讀:

善導大師念佛法要
易玲大師教你如何化解犯太歲
講記-破樂執品 第二 3《中觀四百論講記(一)》 ︱ 聖天論師.造 ︱玄奘大師 法尊法師.譯 ︱ 智圓法師.講授 ︱
熊繼柏(國醫大師)辨治胃痛一:疏肝理氣,疏通氣機,和降胃腑
國醫大師賀普仁《「一針一得」針灸臨證秘法》

TAG: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