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獨生子》的觀後感

《獨生子》講述了一個關於母親的故事。失去了丈夫的單身母親在繅絲廠努力工作,為了供兒子升學,將來去東京成就一番事業。十來歲的孩子望著含辛茹苦的母親,也禁不住淚下,毅然道:我會成為偉人的……然而歲月流逝,人生的理想和奮鬥卻輕易被現實擊垮。十餘年後,母親去探望在東京工作的兒子,卻發現他只是個貧窮的夜校教師,和妻兒擠在一間破舊的小屋裡艱辛度日。兩代人,數十年的辛苦彷彿全無意義。蒼老而堅強的母親仍在鼓勵著兒子不要氣餒,兒子卻坦言有時甚至後悔來到東京……不料其後,一件小事的發生改變了這家人的生活。溫柔賢淑的妻子賣掉了和服,讓丈夫拿錢帶母親去遊玩。碰巧鄰居小兒受傷,丈夫於是趕緊送孩子去了醫院,並將自家僅有的這些錢也給了鄰居那位單身母親,還安慰她說,有困難時互相幫助是應該的……這一切,都被年邁的母親看在了眼裡。回去以後,她對兒子說:無論去哪裡遊玩,都不會享受到這種雪中送炭的喜悅。她知道,因為她也窮過。母親走了。丈夫還在沮喪自責,覺得自己庸碌無為,令人失望。無意間,卻發現母親留下了一封信函,打開來,是兩張微薄的鈔票和一句簡單的留言:用這些錢給孫兒買些東西。丈夫沉默了。望著身邊熟睡的嬰兒,他終於又有了重新振作起來的決心。他抬起頭對妻子說,要努力讀書,取得中級教師資格,到那時再接母親到東京來玩。妻子流著淚對丈夫說,有這樣的母親真是幸福。母親回到老家,告訴工廠的同伴,兒子已經成長為一個偉大的人,還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妻子,她於願已足。同伴用羨慕的口吻對她說,你真是個幸福的女人。母親點點頭,手上的勞作卻緩了下來,鏡頭拉近,她臉上的表情顯得複雜而滄桑……母親的一生不過如此,終年勞作,單調而艱辛。但同時也獲得了豐盛的回報——她教養出了一個品格高尚的兒子,儘管貧窮,一家人卻也過得清白、自足。香港作家亦舒曾道:「一個溫暖的家即是體面的家」,何其明白透徹!夫妻恩愛,父慈子孝,這樣的家庭才真正實現了家的意義。否則,即使主人再富貴,生活再奢華,也不過是個令人絕望的空殼。小津的故事總是簡單,其中卻傾注了無限悲憫的情懷。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悲劇的力量和影響其實也可以是正面的、積極的。人性中最寶貴、最崇高的部份,往往都是在悲劇中才能激發和體現出來。而片尾那一刻母親的動容,大概也是塵埃落定後的百感交集。因為歷史和地理上的淵源,日本的一些文藝作品中常會蘊含著中國古典文化的審美意趣。孔子所謂「哀而不傷」,小津對電影氣氛的把握便達到了這種境界。人生原本有著太多苦難,但也正是黑暗中偶然迸出的一星光輝,照亮了整個旅途。而我們應當是歡喜的,為了那一抹難能可貴的,溫暖的光亮。
推薦閱讀:

赴美生子群體近景 拿得出十二三萬元「首付」的人
被問到結婚生子時,她扯皮了 錢江晚報
借我生子的女人 我依然愛你
哪些生肖不宜在龍年生子
驚呆了!父母財產的繼承者竟然不只是獨生子女?!

TAG:觀後感 | 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