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佛法能運用到生活工作中去呢?
正 知 見
佛法中的正知見,就是佛陀為我們指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生命無限、業果不虛、緣起性空等。
網友問:佛教的價值觀是什麼?
學誠法師答:宇宙萬物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所有事物或現象雖然表面上看來表現為個體各自獨立,但內在卻依賴豐富而複雜的聯繫而存在。作為個體的人,自身行為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他人,同時各種複雜的因緣關係也影響著自身。所以我們必須關注自己與他人、與社會以及與自然萬物的相互關係和影響,約束自己的行為,朝著良善的方向去努力。這就是佛教性空緣起、萬物一體、和合共生的世界觀,身心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以慈悲和智慧為核心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求法
網友問:師父,什麼樣的內心才能對外在的傷害另眼相看呢?
學誠法師答:無限生命的人生觀,業感緣起的價值觀,自他不二的世界觀。
網友問:師父,一生中放不下的太多:情感、名譽等等,執著使得心很累。該怎麼做呢?
學誠法師答:放不下該放下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拿起該拿起的——長遠的人生觀、高廣的價值觀、深刻的生命觀,慈悲、智慧、願力。
網友問:師父,怎麼拔去心中的刀呢?
學誠法師答:要有更長遠的生命觀、更寬廣的世界觀、更超越的價值觀。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任何衝突與化解,都在於「小」與「大」的差別,看到更大的意義,才能放下小處的對立;看到更長遠的利益,才能放下一時的憤怒。
網友問:師父,面對三觀不同的人,如何包容?
學誠法師答:大的能包容小的,高的能包容低的,反過來就不行。人生的價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這歸根到底是個價值觀的問題,而不是其他。隨緣、理解、包容,不要反感、埋怨,因為雙方都是一樣的:想堅持自己的觀念,改變對方的意願。
網友問:法師,實踐什麼樣的佛法?很多人都搞不懂,一提佛法就想起念經念佛。請問,啥佛法能運用到生活工作中去呢?
學誠法師答:佛法的時空觀能夠給絕望的人帶來希望,佛法的生命觀能夠給迷茫的人指出方向;佛法的世界觀能夠讓狹窄的心變得寬廣……這些都是現在人最需要的力量。學習佛法要跟人學,而不是跟書本學,更不是用自己的偏見來想像。佛法不是供在殿堂之上的高深哲學,而是生活中活潑潑的用心。
推薦閱讀:
※夢境會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有預見性嗎?
※我的測試——「這輩子你註定過哪種生活」
※人類的終極嚮往
※《變形金剛5》為什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