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在世界最大工業展遇冷?
回復:「社群」加入工業社群,與千位「工業大咖」共同成長
4月25日,始創於1947年、當今世界最大的工業展——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在德國開幕。今年的主題是「工業融合——發現解決方案」,分為工業自動化、數字工廠、能源、工業供應商、研究與技術五個板塊。
今年工業展共有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52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中國參展商超過600家,其人數僅次於德國本土參展商。
美國是今年漢諾威工博會的「主賓國」,在德美兩家全球工業技術領跑者的聯手下,今年的工博會有望成為工業4.0發展進程中一個標誌性時刻。
德國專家Gorge,為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勾畫出全景式的圖景:
數字化工廠是一切魔力的源頭:跨學科的產品開發、生產計劃、控制的解決方案以及「工業4.0」,形成了創新產品背後的重大推動力。
能源出現新面孔:發電不再局限於傳統發電廠,而是存在於工業過程和私人家庭中——消費者正在成為能源供應商。能源從不是孤立的,與工業4.0有密切的交集。
工廠自動化光彩飛揚:工廠自動化領域往往會產生出許多創新成果。除了ABB、西門子等大公司,小型企業也展示出令人振奮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默克爾與奧巴馬關注哪個展區?
作為德國工業4.0的典型,西門子(SIEMENS)展位不僅佔地最大,也是德、美兩國領導人參觀的最主要部分。在這個佔地3500平方米的展區,西門子推出一系列產品組合,包括配電、自動化、驅動技術、工業軟體等領域的成果。
西門子重點展示了「數字化企業」軟體套件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對企業的產品生產流程進行數字化,從設計、工程,到測試和生產,均通過數字化企業平台(包含NX、PLM、MES等軟體套件)實施高效管理。西門子技術人員稱,通過數字化企業平台進行虛擬設計,不僅無需生產樣品、節省大筆資金,還能夠實現更快的產品上市速度、定製化產品設計,提升生產效率。
另一個是最近火爆的VR技術。不知是否為了商業目的,這隻萌萌的VR眼鏡成功從兩位領導人試玩的各種產品中脫穎而出,成功搶佔了各大媒體版面。
這隻得到了奧巴馬及默克爾青睞的VR眼鏡由易福門電子(IFM Electronic)生產,採用了和Cardboard一樣的光學系統,以手機屏幕作為顯示屏展示3D視圖,但多一個內置sensor。內置的「世界上最小的3D相機」可以收錄用戶的手部熱度信息並投在屏幕。該VR設備準備在2016年的下半年推出,可以連接到智能手機。
華為、富士康展示了什麼
此次的漢諾威博覽會,吸引了數百家中國企業漂洋過海前來布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華為和富士康。
華為主要展示其IoT(Internet of Things)聯接管理平台。與西門子工業雲的工作流程類似,各終端通過OBD盒子等標準介面,將運行數據實時傳輸至IoT平台,平台內置軟體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得出相應結果和指令。該平台可支持測繪、汽車、智慧城市等多個垂直行業的物聯網應用。
4月26日,與會者在中國華為公司展台體驗虛擬現實設備
在另一個展館,富士康(FOXCONN)的展台亦吸引了不少人駐足。這家從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等6C產業的「明星公司」,此次主要展示的是伺服電機和伺服驅動的成套系統(eDFX+BPT AC Servo Driver System)。
除了華為和富士康等少數幾家知名大企業外,中國還有一大批各類機電及工程機械零部件生產廠商集中參展,展位多為幾平方米的格子間,各自有一兩位工作人員閑坐其中,等待有人前來詢訪,但大多門庭冷清。
多位中國參展人員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稱,「不遠萬里前來參展,除了藉機向國際頂尖企業交流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在海外混個臉熟。」
雖然中國企業「很難在這裡有存在感」,但開拓海外市場依然是大部分企業的目標。儘管是自費參展,每年的展位卻非常緊俏。
漢諾威展會的美德蜜月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另一個推動力,來自於合作夥伴美國。業內領先的美國企業,諸如通用電氣、霍尼韋爾、伊頓、莫仕、微軟、AT&T和IBM,都將會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展出網路化工業解決方案。
德國和美國有著密切的貿易關係。2015年,德國向美國的機械出口量增長了11.2%,達到168億歐元,這使美國再次成為德國工業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國。在此之前,這一位置曾被中國佔據了多年。
推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也成為奧巴馬來訪的重要議程。這一協議被認為通過減免關稅以及其他貿易壁壘,推動了歐盟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合作。例如,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期望通過該協議能夠減少5%-20%的貿易成本。
在多種因素的驅動下,兩國製造業界的互補合作愈加頻繁。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德國工業4.0平台、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和德國電子電器製造商協會(ZVEI)共同舉辦了為期一周的「工業4.0與工業互聯網論壇」。
而早在上個月,IIC和德國工業4.0平台宣布了一項聯合協定,承認了兩個模式(工業互聯網和工業4.0)的互補性,並就定期技術交流及進一步合作達成了一致。
在一年前,德國提出「工業4.0」、美國提出「工業互聯網」後,中國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即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也是在去年的漢諾威工博會上,中國與會者提出「中國製造正在被邊緣化」——
中國製造在工業4.0的高科技展館裡找不到。許多客戶對中國製造不信任、不屑和發怵,很遠看到中國的參展專區就止步了。好一點的是走馬觀花、匆匆走過,問他們是否有興趣,他們只是笑而不答。
本文來源:JIC投資觀察
推薦閱讀:
※廣東,富可敵國的「中國製造」
※鳳凰中心圖紙全揭秘 | 一座完全中國製造的龐然大物如何誕生
※造「中國芯」有多難?製造一顆晶元就需要5000道工序
※耐克敗了!做了20年高仿之後,莆田終於讓正品都開始懷疑自己了
※3D列印從業者,全都是顛覆者?——讀《大顛覆 從3D列印到3D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