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慧:時空一體思想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震古爍今。「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四大發明影響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中國傳統文化的「時空統一觀」充滿了科學與智慧,它把「時間和空間」這個四維世界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進行了科學的表述。這和愛因斯坦的「時間就是空間、空間就是時間」的「時空論思想」,在理解上沒有什麼分別。 中國古人創立了用「天干地支」紀時的方法,而「天干地支」紀時法,又是建立在「太陽、月亮、地球、木星、土星」等天體的運行規律之上,是一種科學的方法。 在中國,新一年的起始點和新一年第一個月的起始點(寅月)都是從公曆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的「立春」開始,依次「驚蟄(卯月)、清明(辰月)、立夏(巳月)、芒種(午月)、小暑(未月)、立秋(申月)、白露(酉月)、寒露(戌月)、立冬(亥月)、大雪(子月)、小寒(丑月)」。「立春」為一年12個月的起始點。每一個月的交替都和太陽在天球上的位置一一對應,這就形成了「時間和空間方位統一」的思想觀點。 在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中木星的體積最大(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最大(是其它七個行星總質量的2.5倍多),在天空中是除「太陽、月亮、金星」以外第4顆亮度最大的星星(有時比金星還亮),它自轉速度最快(赤道自轉周期9小時50分38秒,兩極稍慢)。科學觀察表明,木星正向宇宙空間釋放巨大能量。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費倫茨·瓦拉迪和布魯斯·郎內加研究表明:在太陽系中,木星和土星是驅動太陽系九大行星進入混沌無序「發瘋」的驅動者,木星和土星對地球的影響是除太陽和月亮以外的第3(木星)和第4(土星)因素。地球上發生的物種大滅絕都有可能是由於「木——土」引發。木星每圍繞太陽公轉大約5圈,土星則圍繞太陽公轉大約2圈,其公轉比約為5:2,即這兩顆行星的重力對太陽系中其它天體(包括地球)的共同作用將每10年達到最大值。但由於這種5:2的「共振」並不精確,因此這兩顆行星實際上每過1000年至2000年才會在太陽的同一側真正排成一條直線。 科學的結論,證明了中國古人根據木星在天球上的公轉周期來確定12年為一個紀年循環的科學性(在八大行星中,因為木星對地球影響最大,所以古人以木星為參照物來確定時間紀年和空間方位的關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地支分別對應著木星在天球上的空間位置)。 科學的結論,證明了中國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來配合「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科學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分別表示木星和土星相對位置不同時對地球的不同影響力。在以5:2公轉比運行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在紀時間的同時又標誌著「木星——土星」每大約10年就和太陽連成一線的空間位置變化軌跡。這正是中國古人「時空統一觀」思想的科學基礎。 中國古人創立的「天干、地支」記錄時間的方法,同時也在記錄著以「地球和太陽『木星——土星』為主的太陽系天體運行軌跡(年開始和月開始時它們位置關係的確定)、地球和木星(年的相對循環位置)、太陽和『木星——土星』(10年為周期)的相對位置」。 中國古人創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來反映地球上人類生存所受到的以「太陽、月亮、木星、木——土關係」等系統為主的太陽系天體運行規律的主要影響的變化規律,是完全符合現代科學研究結果的。利用中國傳統「干支」的紀時方法,只要我們看到「壬辰」這個紀時標誌,我們就完全可以在天球上精確的標示出壬辰年「木星、木——土系」等太陽系天體的相對位置,也可以在天球上精確標示出壬辰月「太陽、木——土系」等太陽系天體的相對位置,同理也可以在天球上標示出「壬辰日」時「月亮、地球、土——木系」的相對位置,標示出「壬辰時」月亮在天球上的精確位置。 中國古人創立的「天干地支」紀時系統,既可以標示時間,又可以精確的標誌「太陽、地球、月亮、木星、土星」等天體的相對運行位置,「干支」紀時紀方位系統,是中國古代科學的「時空統一觀」。 在太陽系內,對地球人類生存生活影響最大最頻繁的天體,就是「太陽、月亮、木星、土星」。太陽光線的直射和斜射,形成了地球上的熱帶、溫帶、寒帶;月亮的引潮力作用引起地球上海洋和大氣的潮汐變化(月球與太陽引潮力之比為11:5,即月球引潮力對地球的影響是太陽引潮力的2倍多。);木星吸引了大約99%對地球有威脅的行星間碎片和彗星,避免了這些碎片和彗星撞擊地球,為地球生命創造了一個安全的基本保障;木星的引力因與地球距離和位置的不同變化而直接導致地球大氣層的移動變化,會給地球帶來氣候的劇烈變化;土星是太陽系內第二大行星,其對太陽系內其它天體的運行具有強大的作用力,其約每10年與木星聯合出現在太陽同一側的運行規律對地球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據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瓦拉迪和朗內研究,地球上65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就是「土——木系」作用的結果。 當我們把「干支紀時系統」所對應的「天象」映射到地平面上,紀時的「干支」就在地面上具有了方位性,每一個干支都有一個對應的方位。 這張圖反映的是:根據實用原則組合的10天干12地支方位。其中又把這24個小方位統一到「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大方位中。 東方統轄:甲卯乙三個小方位的全部範圍45度 東南統轄:辰巽巳三個小方位的全部範圍45度 南方統轄:丙午丁三個小方位的全部範圍45度 西南統轄:未坤申三個小方位的全部範圍45度 西方統轄:庚酉辛三個小方位的全部範圍45度 西北統轄:戌乾亥三個小方位的全部範圍45度 北方統轄:壬子癸三個小方位的全部範圍45度 東北統轄:丑艮寅三個小方位的全部範圍45度 子方為正北方,卯方為正東方,午方為正南方,酉方為正西方。 借鑒中國傳統文化「時空統一觀」科學思想,利用「干支——時空系統」,結合「系統論、控制論、行為學、統計學……」等現代科學理論,我們創建了「時空掌控學」理論技術模型,以此為基礎進行科學實驗和研究,創立了「隱形談判」的理論技術體系。
推薦閱讀:
※時空中點盤與組合中點盤的區別
※《聖經》-- 超越時空的神的言語
※馬克思社會時空觀研究綜述(一)
※《奇門時空測彩法》部分內容
※干支符號所代表的時空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