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意象·塗山氏

——易經心理學互聯網交流群微課第十三次2017.8.23主 講:顏 浩(西山)錄音整理:劉辰悅今天咱們講塗山氏。塗山氏可能大家都知道,也就是指狐狸。但塗山氏最初是指生活在塗山地區的一個氏族。大禹的妻子就是在這個氏族裡面選出的一位美女,我們稱之為塗山氏。傳說是大禹遇到了一隻九尾白狐,然後追蹤這隻九尾白狐到了塗山氏部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邊或者在我們的印象裡邊,狐狸給人的印象是什麼呢?很多童話故事都會談到狐狸,狐狸通常給人的印象是狡猾的。當狐狸作為沙具,我們要怎麼來解讀呢?當狐狸沙具用來形容一個女性的自我的時候,其實不會像我們平常所了解或者所說的那樣簡單,說狐狸代表狡猾,或者像「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個典故一樣,說狐狸代表自欺欺人。實際上在《聊齋志異》裡面,狐狸卻有了很多新的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樣子。有一次我的一個來訪者製作沙盤,當然這是一位女性了。她想要一隻狐狸。可惜了我的沙盤架上沒有狐狸,當時我剛剛開始做沙盤治療。沒有狐狸怎麼辦?我當時沒有吭聲,心想我這裡沒狐狸,下次給你買一個吧。然後她就想那用什麼來代表狐狸呢,結果她選了一隻貓。她用貓代表狐狸,然後對我說,這隻代表狐狸。當然了,我們知道沙具明明是貓,然後她用貓來代表狐狸。我們梅花沙盤在這種情況下不會僅僅把這個貓作為狐狸來理解。當用貓代表狐狸的時候,其實已經在說明我們的當事人在自我的評估和認識方面有偏差了,偏差在什麼地方呢?我們講的是現象層面啊,如果有人要跟我爭辯說「她明明是用來代表狐狸,你應該當狐狸來解」,那麼這等於說是順從她的主觀意識。而實際上無意識的表達從來不會順從一個人的主觀意識,祂總是在借用這個意識表達的過程來表達自己。所以,實際上應該是「以貓代狐」這整個動作是具有象徵意義的,而不能說僅把貓作為狐狸來解。我們知道貓性通常是比較自由的,獨立的,跟主人之間的關係或者跟人之間的關係是比較疏離的。但是貓又有溫柔和依戀的一面。所以貓性是很獨特的。假如說一個女人像貓,當然了,貓性確實是很多女人的一個象徵,就像狗性是男人的象徵一樣。當以貓代表女性的時候,代表了女性的神秘,代表了女性的溫柔,同時也代表女性的獨立性。因為貓是家宅之神。在古埃及貓神是掌管家宅的,就是管家的事。女性通常也是家庭的主持者,母親是家庭的一個精神支柱。貓的家宅的一面,就是顧家,此外還有獨立、神秘、溫柔、野性等一系列的貓性。貓和當事人之間的關係有一種疏離感,一種遊離在外的獨立感,但是呢,在肢體上或者說在相處方面,它又是很親近溫柔的。這是貓的特點,而狐狸不一樣,狐狸給人的感覺是熱情的、自由的、魅人的、糾纏的,但它可不是家宅的,它是野性的,它比貓還要野。關於狐,它到底有些什麼樣的特徵呢?我們要從古代的文獻,或者從故事裡邊,從傳說中去尋找和歸納。而《聊齋志異》這個文本出現了,也就是說蒲松齡對於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有了一個挖掘。他們挖掘到這種狐性是我們阿尼瑪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今天我們就重點講一講狐性在阿尼瑪裡面的一些表現,一些現象。以貓代狐意味著這個人偏離了她的本性。她本來應該是狐的,但卻以貓的這樣一個形象在表達,在生活。所以,這可能是一個問題,也可能是一個資源。那麼在我的當事人這裡,以貓代狐恰恰說明了在當時的那段生活狀態裡面的一種表現以及一種現實需要所驅使的這樣一種對於本性的偏離。有的時候我們偏離自己的本性是為了獲得或者贏取一個發展的空間,或者產生某種變化的動力,這是有它的特殊的需求的。但是要是長期偏離本性,那麼當事人肯定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違和感。以貓代狐,她可能是收起了那種狐的熱情和魅力,以及對於自由的嚮往,而以一種戀家、顧家的姿態出現,但又很喜歡串門,或出門做點什麼而不是宅著。港台地區有報道,說有很多藝人,演藝明星,他們會去拜一個神,狐仙。拜狐仙會帶來更多的兩性關係裡面的吸引和魅力等等。拜狐仙還有一個神秘儀式,據說這些演藝明星需要把自己脫光了,然後跟這個狐仙有一個神秘的交接儀式,以此來換取更多的更好的演藝方面的訂單、桃花運等等。也就是說狐仙能夠帶來很好的桃花運,而桃花運恰恰是演藝者最需要的。這個傳說也從側面說明了在人們的印象中狐仙能夠帶來桃花。很久以前,大禹治水的時候,大禹途經一個在今天大概安徽江西一帶的地方,是東夷族塗山氏的聚居地。大禹當時已經三十歲了,但他還沒有娶妻,所以呢,他就想為自己在這娶一門親事。這個時候呢,出現了一個徵兆。他看到了一隻白色的九尾狐狸。他追逐這隻九尾狐狸的時候就來到塗山氏部落。於是塗山氏部落的首領就接待了大禹,並且在自己的部落裡面挑選了一位美女和大禹成親。這位塗山氏就是夏人的始祖,他們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叫啟。啟發的啟啊,你們把它拆開,它其實就叫戶口,所以你可以知道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如此的重視戶口,到今天我們還有戶口簿的制度。在過去,專門有戶部是管戶口人丁的。因為我們是華夏子孫,夏人重視吃和繁衍,所以這個啟隱含的無意識意義就是,從夏人開始,我們重視吃和繁衍。那當然這麼說呢,有點像開玩笑啊,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在無意識層面上表達了我們這個種族的特點。塗山氏,這個九尾狐,也就是今天的這個狐仙的形象。很多地方有過狐仙的廟,在安徽還有塗山氏的祠堂。關於這個狐,又有了很多的演繹,直到清朝的時候,蒲松齡先生作《聊齋志異》,收集了很多民間的故事,我不知道有沒有他自己的創作,說不定有呢。《聊齋志異》總共有五百多篇,其中涉及狐狸的就有八十多篇,專門寫狐狸女性的佔了一半,有四十多篇,兩性比例差不多。在他筆下的這些狐狸精呢,往往是自然美麗的,喜歡情慾,但也有情有義,對人特別的好,肝膽相照,但同時又愛憎分明,就是愛誰恨誰也是很清晰的。對相愛的人,他們具有奉獻精神,但同時她們又是追求自由的,蔑視社會法則的,常常最終的結果是飄然而去,緣分盡了飄然而去。於是呢,給當事人留下很多的念想和懷念等等。這裡面很多故事都大概能夠分析出這麼一個脈絡來,這就具有一定的共性,而這個共性恰恰跟我們上次所說的那個《白蛇傳》的阿尼瑪,有頗多相似的地方,當然也有細微的區別。也就是說以白蛇作為原型基礎的阿尼瑪和以狐狸作為原型基礎的阿尼瑪,是有些不同的,但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是作為阿尼瑪本身的特徵,祂們是很明顯的。今天我就想重點地說兩個故事,《辛十四娘》和《狐女》。當然,其他的狐狸的故事還有很多,在《聊齋》裡面,大家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去翻一翻,基本上都能夠看到一些相似的東西。比如說,跟狐仙相對應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比較好色的。那好色是普通人的特點,普通人慾望滿滿,這個我們上次說許宣就說到了。普通人慾望很強,特別需要把自己的阿尼瑪投射出去。廣平的馮生在《辛十四娘》裡邊也是一個很普通的讀書人,他可能跟許宣相比,唯一的不同就是文化水平高一點。然後人就會比較猖狂一點,好色狂生。喜歡喝酒,經常喝得爛醉,頭腦簡單,人際關係也不怎麼樣,其實人際關係是不佳的,經常交一些虛偽的朋友。如果你設身處地想像一下馮生的狀態,可能會體會到一種處世艱難。說實在的,古代讀書人過的日子其實是挺鬱悶的,真的期盼有一些奇蹟發生。因為他們每天就幹些什麼呢?既不能生產勞動,就天天在那裡讀書,讀來讀去無非就是四書五經,無非就是孔孟之道,然後作文章要作成八股文。尤其是在清代,蒲松齡自己都不願意去考那個八股文。而當時書生們可能一心一意弄的就是八股文,必須把八股文弄好了,才能夠取得很好的功名。所以那種生活其實夠沉悶夠無聊,那麼有些書生可能會選擇狂放不羈,有些書生選擇粗俗無禮。而馮生可能就是一個無禮粗俗的人。但是他和其他的書生一樣恐懼權威,一樣對人際關係有一種需求,或者說被人際關係網路抓住,沒有辦法真正獲得自由。那麼誰能給他帶來自由的感覺呢?他只能通過幻想投射,去發現這種自由。在《聊齋志異》裡面就給廣平馮生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我說的並不是真正的廣平馮生,而是指故事裡面的廣平馮生啊,他就有了一個機會去遇到狐仙。那我們看狐仙是怎麼出現,狐仙在《聊齋志異里》裡面通常出現的方式都是來歷不明。荒墳野地,來歷不明,也就是說她來自於大自然,來自於被社會邊緣化的大自然。她出現的方式的往往是閃現,一個倩影閃現,一個美麗的女人在眼前一晃而過,勾魂攝魄,然後引起一種追尋。所以廣平馮生被這個辛十四娘閃了一下,魂就給勾走了,他就去追尋。等他追尋到了以後呢,又發現其實狐仙也沒那麼好得手,狐狸精也沒那麼好得手,是不可輕侮的,不可輕薄的。狐狸精也有尊嚴,不能亂來。在其他狐仙的故事裡面,可以發現狐狸精可能會投懷送抱,會更主動一點兒,而辛十四娘是比較被動的,她就像一個真正的阿尼瑪,她不是那麼主動,她是比較被動的,但同樣,她像真正的阿尼瑪那樣,會有令人陶醉的性愛。但是這種令人陶醉的性愛,有一個被禁止的背景,也就說社會法則、社會世俗是禁止這種令人陶醉的性愛的,因為人妖有別。馮生的家庭,馮生的家人其實很害怕,不願馮生跟這個狐狸精交往。馮生和狐狸精辛十四娘最終能結為夫妻,靠鬼姑姑的幫助。死去的姑姑在陰間正好很有權威,基本上在當地一帶的狐鬼都要聽從於這個權威。所以在鬼權威的作用下,馮生得以和狐仙結為夫婦。當他們真的結為夫婦以後,我們會看到這個狐狸精也會努力地去成為一個家庭婦女,成為一個妻子。她是有情有義的。她並不會嫌棄馮生,比如說不會嫌棄這個男主人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是一個好色和猖狂的人等等,她不會嫌棄這個,就像白蛇也不會嫌棄許宣多麼的普通一樣。這個說明她們是很恪守婦道的,這可能也是中國人對於阿尼瑪的一個期待吧,就是要恪守婦道。那麼阿尼瑪一開始的時候也會努力地按照這個規範去做。但是阿尼瑪的靈性肯定是超越了這個規範的。所以呢,對於馮生生活的點點滴滴,辛十四娘的心中有一本賬,倍兒清楚,什麼都知道,所以經常能夠去指點他,指導他應該怎麼樣跟人打交道,該怎樣生活。她是知人識人,而不像馮生這麼頭腦簡單。他對馮生的社會交際,也是不以為然,不太讚賞的。就像白娘子不太欣賞許宣的社會交際一樣,這也是阿尼瑪的特點,確實不太重視社會法則,不太注重社會交際,但是阿尼瑪有很好的直覺,知人識人。如果當事人不去聽從阿尼瑪的建言,那有可能會遇到麻煩。許宣遇到了麻煩,同樣馮生也遇到了麻煩,他遇到的麻煩非常的大。他的那個朋友殺死了自己的婢女,然後灌醉了馮生,嫁禍於人,結果讓馮生吃官司。所以在這個地方也突現了阿尼瑪是害人精這一層意義。怎樣害人呢?就是誰要是真的跟自己內心的阿尼瑪在一起了,那可能會受害。並不是阿尼瑪要害你,未必是阿尼瑪要害你的。有時候阿尼瑪在做一些事兒時,因為不在意這個社會法則,所以客觀上傷害了你,這個說的是白娘子。那麼辛十四娘其實並沒有想要害馮生,恰恰是要保護馮生。但是我們通常會說,紅顏禍水啊,紅顏禍水其實就是講阿尼瑪害人的一面。紅顏禍水,這個是中國男人的一個偏見,一個誤讀。那麼在這兒呢,這個害人精的意義的就呈現出來了。廣平馮生吃官司了。阿尼瑪有情有義的一面也在這個時候更為凸顯出來啦,辛十四娘就想盡了辦法用智謀來營救自己的老公。她讓自己的婢女,一個小狐狸,作為一個妓女去魅惑了當時的皇上。魅惑了皇帝以後呢,就在皇帝面前哭訴,說自己的父親——指廣平馮生了,因為通常婢女是稱主人為父親的——是怎麼蒙冤受屈的。然後在皇帝的干預下,這個馮生得救了,而真正的罪人被抓了起來。同時,辛十四娘還預先做安排畜養的一個婢女叫露兒。其實是為自己的老公準備的將來的妻子。她要告別這個世界了,因為她覺得緣分夠了,要離開馮生了。馮生因為被辛十四娘營救而非常地感恩戴德,特別想挽留辛十四娘。但是辛十四娘就凝縮人生的真相,把歲月是如何催人老的過程在短短的一年之內顯示給自己的老公看,把一個如花美貌的姑娘如何變成一個成年婦女,如何衰敗,如何枯萎,如何變成一個老太婆,然後如何病死,整個過程在一年中展示給馮生。最後,馮生不得不灑淚埋葬了自己的愛妻辛十四娘。然後,按照辛十四娘的安排,續娶了婢女露兒。這樣馮生就擁有了一個人間的溫馨的夫妻生活。過了若干年,有客商在洛陽,碰到了辛十四娘,騎在一匹驢上,然後問這個客商:馮生現在的情況怎麼樣?安好嗎?客商就把這個信息帶回去。然後馮生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辛十四娘,當時真的是要走,是挽留不了的。所以呢益發增加了很多懷念之情。辛十四娘並轉告馮生,自己已經登仙,也就是說成為仙人了,飄然而去。很多狐狸精最終都是以這種方式來與當事人分離的,飄然而去離開了這份情感。這樣寫其實這也是很吻合阿尼瑪的特點,阿尼瑪重視一段有質量的情感生活,然後當這段情感生活出現了一些問題,自己的意中人出現了問題,她們會善後,並選擇離開,不會無限制地把自己毀折到一段關係裡面。馮生對自己的錯誤是要付出代價的。另外一個故事是《狐女》,《狐女》裡面的主人公叫伊袞,是九江人。這裡面的狐女是比較主動的。「夜有女來相與寢處。」就是說夜裡有女人來和他同床,那麼心裡知道是狐,但是愛其美,所以不告人,父母也不知道。時間久了,因為被狐狸魅惑,夜夜歡愉,開始出現精神恍惚,形體消瘦。這是跟狐狸精的傳說有關,狐狸精魅惑人,吸人精魂,這個是指狐狸精害人精的一面。這個傳說,其實民間一直流傳著。我小的時候在我們村裡邊,就有個婦女據說被狐狸精魅惑了……這個狐狸魅惑他以後呢,他本身也就成了一個狐狸精,所以周圍的人都害怕不敢接近這個女人。這個女人就很少參加生產勞動,很少出門活動,總是顯得病懨懨的,白天沒有精神,無精打采,夜裡則很亢奮。他丈夫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是一個傳說,狐狸精會魅惑人,吸人精魄,所以讓人比較懈怠,比較疲憊。他的父母發現伊袞這個問題以後呢,就拚命追問,然後他不得不告訴父母。父母非常憂心,就找人夜裡陪伴這個男青年。但是仍然沒有辦法禁止,狐狸精還是過來,而陪伴的人根本就看不見也發現不了狐狸精,只發現這個男的又不行了,又遺精了。最後沒有辦法,伊袞的父親親自出面,跟兒子睡同一個被窩。這時候狐狸就不來了,只要陪睡的人不是父親,狐狸就來。於是,伊袞就問狐狸為什麼這樣。狐狸就說:一般來講世俗的符咒怎麼能夠治得住我,但是倫理有限,如果你父親和你睡在一個被窩,我再來就不合適了。兒子就把這個情況告訴父親,父親就天天陪著兒子睡覺,於是狐狸就絕跡不再來了。所以,這裡邊就有一段蹊蹺,難道阿尼瑪會在意倫理道德嗎?其實對於靈體阿尼瑪來講,倫理道德是無效的,祂根本就不會在意倫理道德。但是由於中國人特別重視倫理,中國是全世界倫理最發達的一個國家,所以在這個故事裡面,就把重視倫理道德投射到阿尼瑪身上,就說狐狸精因為她喜歡的男青年的父親也在被窩裡,所以就不去了,這算是塞了一點私貨在裡面。但父親原型與阿尼瑪原型之間確實有衝突排斥的一面,當阿尼瑪以母親面貌出現取代純正的母親(或者阿尼瑪攝取母親作為內容),被母親阿尼瑪附體的男人很難成為一個社會化的負責任的父親。反之,一個社會化程度極高到失去自我的,負責任有權威的僵化的父親角色(父親原型附體)的男人會壓抑阿尼瑪的影響力,專註地守護並受困於現實生活和人際關係。如果一個人能將此兩原型整合好,也許是他堅持住以人原型作為人格系統的平台了——用精神分析的說法就是維持了俄狄浦斯三角的穩定性。而狐女夜奔則象徵普通男人對戀母取向的沉溺,所以需要以父親陪伴作為葯。夢境中的母親肢體或面目模糊的成年裸體女人常常是造成少年男子早期頻繁夢遺的誘因。如果少年郎頻繁夢遺萎靡不振,我們要用英雄的故事來影響和治療他,當他接受英雄的影響越多,就越能把他自己逐漸帶離母親阿尼瑪的懷抱,轉向美人阿尼瑪,尋求現實的愛情和性交,而非夢遺。這個故事的結局是這樣的,後來呢,「叛寇橫恣,村人盡竄」,就是出現了叛亂,有人造反,所以一家人就顛沛流離,相互間失去了聯繫。伊兗獨自逃進昆崙山,呵,真夠遠的,荒無人煙,天色將晚,正彷徨無措間,突然就碰到了當年魅惑自己的狐女。兩人相見,相擁而泣。伊兗訴說自己的困境,狐女安慰他,然後走向灌木叢,蹲下不知道做了什麼,站起來,拉住伊兗向南走十幾步,然後再往北看,就看到一個巨大的銅牆鐵壁的房子。於是他就進去住了,然後狐女要走了。但是他就不答應,央求她說「你千萬別走」,求她別走。狐女就嘆了一口氣說:「看來,我還不得不再陪你一宿。」等到早晨的時候,她就飄然而去。你們看這狐女此時是不是很像一個媽,至少也是一個保姆吧。然後天亮了,這個人醒過來,發現狐女已經不知去向了。他自己翻牆出來,再看自己的住的那個屋子,已經什麼都沒有了,只看到四根針插著一個指環,上面覆蓋的是一些樹枝。而大樹完全不存在,就是一個灌木叢而已。這個結局是在說,阿尼瑪是給我們營造家園的靈體,當我們流浪的時候,最困難的時候才會出現。《狐女》的故事是比較野狐禪的,在蒲松齡的故事裡面是一個情節相對比較平淡普通的,而且不那麼重要的一個故事。但是我為什麼要選這個?而《辛十四娘》是一個特別經典的,特別重要的一個故事。這就相當於是狐故事的兩極。從這兩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阿尼瑪共同的特點,第一個就是愛戀性歡,有著愛戀性歡的那種自然本性上的需求。然後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就是被人類所禁止,就是普通人是禁止這種愛戀性歡的。為什麼呢?因為這裡邊有恐懼和分別心,叫人妖兩別。第二個共同點是有情有意,阿尼瑪會關愛自己所愛的人,對他好,愛憎分明。然後最終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飄然而去。緣分盡了飄然而去。緣分盡了往往都跟當事人太普通有關,伊袞的普通在於扛不住父母的追究,把實情告訴了父母,不能夠繼續跟這個狐女相伴,而狐女其實是感激伊袞的,也是希望能夠跟他長久下去的。當然了,狐女畢竟有魅惑人,有害人的一面,所以,人們會禁止這種人狐之戀。也就是說,實際上伊袞太普通了,他根本扛不住跟狐狸的一份愛情。所以呢,最終這個狐女會選擇飄然而去。還有一些著名的和狐狸精相愛的故事,比如說《阿秀》、《嬌娜》、《小梅》等等,這裡面都是一些跟狐女相愛的故事。這裡面大致來說都有一些相同的東西可以從中抽象出來。那麼今天我們講的是狐狸精,還有以狐狸精作為阿尼瑪輔助原型所帶來的阿尼瑪的特點。大家聽了三次關於阿尼瑪的網課了,心裡邊會不會反而增加了很多的困惑——阿尼瑪究竟是怎樣的靈體呢?且待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那些文學作品中的稻草人,都在象徵著什麼?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即視微症,是怎麼回事?
八字十神意象秘鑰【轉】
古代詩歌常見的意象有哪些
試論中國古典審美意象論的歷史嬗變

TAG: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