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文化自信,何懼「洋節」來襲?

特約評論員鄧海建2014年的平安夜和聖誕節,在中國輿論場引發了不小的「地震」。這倒不是說洋節裝高冷,而是坊間或官方,憂心傳統節日在洋節狂歡中式微。於是,12月24日晚,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封校禁止學生過平安夜;溫州的校長們均收到了一條來自溫州市教育局通知,通知要求「不在校園內舉行任何與聖誕有關的活動」;湖南一高校學生身著漢服來到長沙太平街的聖誕活動現場,手舉「抵制聖誕節」等標語,呼籲市民回歸中國傳統節日,理性過節……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節日當然是自己的好。何況,中國傳統節日,上可追溯至《夏小正》、《尚書》。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春社秋社、寒食清明、端午七夕,宜俗宜雅,萬種風情,既有助於價值與情感的凝結,也裨益於文化與歷史的承續。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18377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1%的受訪者認為應重拾傳統節日文化內涵。不過有一點也是肯定的,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並不是魚和熊掌的關係。中國人為什麼愛過洋節?這個問題應該有兩個層面的考量:一是商家趨利造勢。很多洋節,不過就是「消費節」。英國《金融時報》12月24日(平安夜)刊發文章,稱聖誕節在中國從不涉及靈魂。「即使聖誕節不是公眾假期,中國人也並不介意多一個狂歡與消費的日子。」這其實也不僅是中國如此,洋節「本土化」是個世界性現象。比如在日本,聖誕節直接被標榜為「戀愛的節日」,情人旅館城市搞促銷。日本人還相信70年代肯德基造出來的「美國人聖誕節吃火雞,日本人就應該吃炸雞」的營銷文案,留下了「聖誕節要吃炸雞」的習俗。二是洋節來襲,這是國家開放、文化互融的必然結果。正如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教授楊利慧所言,全球化背景下,大家過節的形式越來越豐富,可選擇的資源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好現象。我們的傳統節日注重傳統文化,講究家庭、自然節氣,西方節日有很多戲謔的成分,給個體的空間比較大,可以互相取長補短。當然,這些年的節日文化市場,呈現出「洋節太生猛、土節太清淡」的格局。但是,有幾個邏輯必須釐清:第一,中國傳統節日與洋節不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簡言之,就算洋節死光了,要弘揚傳統節日文化,也不是「立等可取」的事。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不能將節日文化傳承中的智慧與責任,一股腦推卸到「洋節太火爆」的身上。第二,所謂文化,「以文化人」,最忌簡單粗暴,更不可能通過「封閉院校、看宣傳片、加大罰單」等方式來實現。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兼容並蓄,講求溫文儒雅——因此,「禁止大學生過平安夜」這種餿主意,不僅給傳統節日抹黑,無法增加傳統節日文化的「粉絲量」,更涉嫌悖逆基本的開放與法治原則。宗教信仰自由都是法定權利,哪條法律規定了「過洋節有罪」呢?中國軟實力中的文化自信,表現在節日文化中,起碼應該懂得兩點:一是延續中華文明中「海納百川、化人為我」的氣度與操守,積極借鑒外來文化充實自己,而不是粗暴地將之拒之門外;二是審時度勢、取長補短,在節日文化的傳承中,多一些務實而貼心的舉措,少一些抽象的宏大敘事。傳統節日文化有底氣、有分量,怕什麼洋節「亂花迷眼」?傳統節日文化是中國的根、中國人的靈魂,這些年,之所以看起來不如洋節「霸氣」,不在於節日本身魅力多寡,而是傳承與沿襲中缺少配套的舉措:比如節日休息休假權要得以保障,比如不能等商家、職能部門也要想辦法營造過節氛圍,比如思考怎樣讓中國年輕人更愛過「土節」……儘力讓傳統節日文化美好起來,那麼,洋節就算熱鬧一些,也不會有文化層面的憂思了。
推薦閱讀:

劍網三同人文化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漢字書寫受追捧,「字體手護計劃」首屆年度分享交流會舉行
最近有什麼新聞你認為會影響自己國家的未來發展? 希望其它國家朋友也可以發表一下自己見解
現代法國人可不可以認為是主要日耳曼人 但有相當一部分的凱爾特和拉丁血統?
史上第一位女將軍

TAG:文化 | 自信 | 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