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論佛哲學與康德哲學
西方古典哲學包括本體論、人生論(倫理學及價值學)以及認知論(認識論與工具論,包括邏輯、辯證法)三部。中國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經學發達,一枝獨秀而壓倒其它。先秦諸子曾頗感興趣的哲學三部討論,均大為退化。蓋以其非仕進之途也。
因此,魏晉隋唐以後,哲學問題特別是本體論以及認知論問題,主要是在佛學及佛教中被深邃地討論。?但是,由於佛教哲學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形式和體系,因此頗難被理解。
1
《法華經·譬喻品》:「佛昔于波羅柰,初轉四諦輪。」佛初轉輪,就是講論「三說四諦」。
諦,拉丁字母梵文satya,巴利語sacca,本為審實、不虛之義。苦、集、滅、道,佛稱四諦、四真諦。四諦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乃釋尊最初說法之教義。四諦也稱為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
佛學據《中阿含經》卷七分別聖諦經、《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七、《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七等所說四諦之義,總括即:
(一)苦諦,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
審實世間事物,不論有情、非情悉皆為苦;亦即對人生及環境所作之價值判斷,認為世俗之一切,本質皆苦。
苦諦即關於生死實是苦之真諦。
(二)集諦,集,聚合之義。審實一切煩惱惑業,實能集合三界生死苦果。集諦即關於世間人生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諦。
(三)滅諦(梵nirodha -satya),滅,即寂滅;審實斷除苦之根本——欲愛,則得苦滅,可入於涅槃之境界。滅諦即關於滅盡苦、集之真諦。
(四)道諦,道,能通之義。審實滅苦之道,乃正見、正思惟、正論道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則可超脫苦、集二諦,達到寂靜涅槃之境。故道諦,即關於八正道之真諦。
[八正道::(一)正見,又作諦見。即真見、實見。(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五)正命,又作諦受。(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七)正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八)正定,又作諦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成就禪定。]?
傳說佛陀成道之後,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之說,就是四諦,故此為佛教中之基本教義,並為生死解脫之唯一方法。
小乘、大乘經典中皆有此四諦之說,如《勝鬘經》、北本《大般涅槃經》等,不僅附有大乘之解釋,並對四諦之深義有所發揮。
2
佛陀「三說四諦」,即講論四諦有三種境界:
第一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諦之四相。
第二說: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此是教示修行跨度四諦。
第三說: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斷,滅者我已證,道者我已修,此是佛所教示自己親證之四諦。
3
佛教認為,人生生死輪迴之迷界,計分為二十五種。由因必得果,因果均不亡,稱為三界,二十五有。
何謂三界?佛教認為人類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界:
一、欲界,人慾橫流之世界。所謂人慾,西哲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根本即二欲,食慾與性色之欲,基於人類生存及繁殖所必須解決的基本需要。佛教認為,此二欲也是人生一切苦諦之總根源。
二、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也。色界即現象世界。千奇百怪五顏六色,故名色界。相當於黑格爾《邏輯學》中的「存有」世界。
三、無色界,本體、實體之界,相當於黑格爾《邏輯學》中的「本質」所居之界。
此界無色無形無物。唯以心識可以往入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無色之界,也稱空界。(據《出俱舍論》世間品,三界義。)
人生而入欲界,由欲界而入花花之色界,死而入空界;故謂之三道輪迴,三界輪迴。
4
佛學認為,三界又有二十五存有,以及二十八層天。
二十五存有,在佛經中蓋有不同說法。
第一系說法,二十五有,計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無色界四有:
(一)欲界四有:
1地獄有,2畜生有,3餓鬼有,4阿修羅有。
地獄至阿修羅乃六趣中之四趣,各一有。此為慾望界四有。
(二)色界十七有:
5弗婆提有,6瞿耶尼有, 7郁單越有,8閻浮提有。
9四天處有,10三十三天處有,11炎摩天有,12兜率天有,13化樂天有,14他化自在天有,15初禪有,16大梵天有,17二禪有,18三禪有,19四禪有,20無想有,21凈居阿那含有,
此為色界十七有。
(三)無色界四有:
22空處有,23識處有,24 不用處有,25非想非非想處有。
第二系說法:
四惡趣(為四),四天下天(並前為八),六欲天(並前為十四),梵天(並前為十五),無想天(並前十六),五凈居天(並前十七),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並前合二十一),無色界四天。是名二十五有。(《法門名義集》唐·李師政 撰)
第三系說法,眾生流轉輪迴之生死世界,分二十五種:即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無色界四有。
第一、欲界的十四有是:
1、四惡趣——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2、四大洲所有——南贍部洲(南亞及南太平洋中大洋洲)、東勝神洲(亞洲)、西牛貨洲(歐洲)、北俱盧洲[在須彌山的鹹水海中(似為北冰洋以及美洲)]
3、六欲天所有——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5
佛經又言慾望六趣:眾生由業因之差別而趣向之處,有六所,謂之六趣,亦曰六道:
一地獄趣Naraka-gati,八寒八熱等之苦處也,此在地下,故曰地獄。
二餓鬼趣Preta-gati,常求飯食之鬼類生處也。與人趣雜處而不可見。
三畜生趣Tiryagyoni-gati,新譯曰旁生趣,即禽獸之生所也。
四阿修羅趣Asura-gati,鬥爭趣(魔鬼趣),常懷嗔心而好戰鬥,大力神之生所也。
五人趣Manus!ya-gati,人類之地理生所也,分閻浮提(即南贍部洲)等四大州,但四大洲隔離,不得通力者不能到。
六天趣Deva-gati,身有光明,受眾生之快樂,名為天趣,或曰天王趣。
[《大乘義章》曰:「此六種,經名為趣,亦名為道。所言趣者,蓋乃對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為因趣,故名為趣。所言道者,從因名也。善惡兩業通人至果,名之為道。地獄等報為道所詣,故名為道。」《法華經》序品曰:「盡見彼土六趣眾生。」《涅槃經》:「以心因緣故,輪迴六趣具受生死。」]】
第二、色界七有是: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大梵天、凈空天、無想天。
第三、無色界四有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
耐人尋味的是,佛學中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重世界,約略相當於康德劃分的人類理識三大部,即康德哲學所言的人性三識:
1、感性認識,感知世界;智(知)性認識,智知世界?;理性認識,論知世界。
佛學所言的無色界四有,相當於康德的先驗理性,即想入非非,妄想之世界。康德認為,先驗理性必然導向空論空想以及悖論。
6
佛教又認為,三界,分層次共有二十八層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
欲界六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地居天)
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空居天)
色界十八天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無色界四天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欲界的四王天與忉利天,依須彌山的地界而居,故稱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是凌空而處,故名空居天。)
7
佛家認為,所謂「有」,是指人生現實之生存執情及思念執迷所在。「天」是修行上升的境界。修行目的就是超越三界破二十五有——跳出三界外,不入有無中。
破三界二十五有,須以二十五種三昧正定(禪定)之心。
——破了二十五有的煩惱,名為凈。
——破了二十五有的業,名為我。
——破了二十五有的報,名為樂。
——無二十五有的生死,名為常。
這常、樂、我、凈,就是涅槃四德。
佛說世間法,是無常、苦、無我、不凈,這是方便法。佛說出世法,是常、樂、我、凈,這是真實法。
世人人人言我,其實所言非真我,所以世人無我。修行方知何謂真我,方找到自我。
無常是眾生,常是法身。苦是外道,樂是涅槃。無我是生死,我是如來(真如)。
不凈是有為,凈是無為。
【附註:黑格爾《精神現象學》有關於我的妙言,約略謂:人人自稱曰我。但是殊不知,「我」這個詞乃是不可思議(也不可定義)的。究竟誰是我?每一個人。我是一個抽象物,所以,人人都是我。但是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我」,所以此我並非真我。當嬰孩能說我,表明他的慾望、自我意識已經得到最初覺醒。】
8
苦為生老病死二十五有。集為集聚骨肉財貨,二十五有苦之因。
道為解脫二十五苦因,實現涅盤的正道,滅為涅槃,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
集諦,謂積聚二十五有,即苦果之總因,由苦諦入集諦。
滅諦,又名盡諦,滅謂死滅,滅二十五有,寂滅涅盤,消盡三界煩惱,超越生死患苦。
道締,謂修戒定慧通向涅盤之道。由集諦入道諦,由道諦而達到滅諦。
苦、集二諦為世間生死因果。滅、道二諦為出世因果。以集去苦,以道入滅,而達到涅槃。
《涅盤經》卷十二說:「有漏果者則名苦,有漏因者則名為集,無漏果者名為滅,無漏因者則名為道。」此四諦唯聖者所知,非世人能知。
《涅盤經》卷十四:「昔我與汝愚無智慧,不能如實見四真諦,是故流轉,久處生死,沒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聖者所證,稱四聖諦,或四真諦。
四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佛說四諦,是要眾生了知四諦的真理,斷煩惱證涅盤。專修四諦以求涅盤者,為行菩薩道。
但是《心經》則說:出離四諦仍不夠,要超越而徹無苦集滅道,才能達到最終彼岸——波羅蜜多。
佛教哲學深妙無比,深不可測。以上討論,實為初步,但也多存古今人所未發?之義。必多荒謬,謹發表於此,願求教於海內外高僧大德。推薦閱讀:
※區分萬物的界限:無
※《西方哲學史》要點(5)— 歐洲中世紀哲學
※順應自然的生存哲學
※透過儒家思想的傳承脈絡看信息的衰減和質變(二)孔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