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視頻教學|太極拳入門系列文字講解(六)
06-08
【中國國際太極拳網 太極拳教學頻道】很多剛練太極拳的學員跟我提出,太極拳怎麼有十三勢,十三勢是怎麼來的,不是說老架是七十五勢,新架是八十三勢嗎?為什麼有十三勢?下面我給大家講十三勢。 十三勢是明代陳王廷創編太極拳,根據黃帝內經,天有八紀、地有五理。八紀也就是太極拳中的掤、捋、擠、按,這為四正,還有餘角,叫采、挒、肘、靠。這叫八紀。地有五理在太極拳中叫前、後、左、右、中定。也就是八卦、五行,太極拳組合起來叫十三勢。十三個方位,移動的方位,前後左右,左顧右盼,我們打的對方的八個方位,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這加起來叫十三勢。 下面我分別給大家講講十三勢。 掤,手一抬起來為掤勁,雲手的時候一抬手叫掤。捋,一旋腕,就叫捋,上捋、下捋、左捋、右捋,都可以叫捋勁。擠,是用腰胯擠過來,撐圓身體,叫擠。按,比如六封四閉啊,往前,往下;雙推手,這都是按勁,用掌根往前推叫按。采,是往下纏絲螺旋。一個采勁,往下采,采對方。一般采會配合靠。採過以後,一個靠勁。挒,橫向發勁是挒,挒勁。肘,川西肘,順攔肘,肘勁。靠勁,用肩,這叫迎門靠,背折靠。 下面我給大家講前、後、左、右、中定。 現在講往前上步太極拳,氣往下沉,出步是虛步,腳跟著地,過重心,往前45度,開步,過重心,開步,過重心,這是上步。 往後是倒步,倒步是腳前掌著地,畫弧45度,過重心,腳前掌著地,畫弧45度,過重心,畫弧45度,過重心。 下面講左,左邊,雲手,往左開,很多;另外,比如單鞭,步子往左開,由右出手,單鞭,合,翻手,往左開步,開,開手。 往右邊,比如懶扎衣,開步,過重心,翻手,開,合,往右,中定,大家知道什麼叫中定,就是從左到右過程中,兩條腿力量各佔50%,這叫中定步。我給大家演示一下,過重心,這時就這一點兩腿各佔50%,這叫中定,繼續往前走,就叫太極,開步。兩腿在過渡當中,正好過在中間,這叫中定,繼續走,這叫太極。 詳解:太極拳也稱十三勢,因為它掌運八法,即:棚、捋、擠、按、采、挒、肘、靠;足行五步,即進、退、顧、盼、定。十三勢也就是太極拳術在技擊中的基本方法。其中前進、後退、左顧、右盼和中定是步法,步隨身換,步法要與身法協調一致,靈活穩重。而手法也稱為推手八法。 (一)八法 1、掤:在太極拳法中,將向上向外之力稱為掤。雙方搭手,對方進身做攻勢,以手前進;我則逆敵方向,承其勁力而含有向上向外的勁力,使對方的勁力既不能到達我的胸部;掤勁如圍牆,意禦敵於門外。用於攻防和走化。是太極拳中的主勁,有人稱太極拳為掤拳,也就是說太極拳處處要有掤意,要求兩臂具有一種圓撐力,這種圓撐力是由內向外的膨脹力,在任何情況下均有一定的彈性,故曰:「掤在雙臂」。也正如拳訣所說:「掤手兩臂要圓撐,動靜虛實任意攻。」即謂掤勁。 掤勁在太極拳法中極為重要,無論前進後退,左旋右轉,掤勁都不可丟失。這裡應注意之處有三:第一,掤勁使沾住對方,而不是與對方向對抗;第二,掤勁要保持自己臂肘有一定的弧度,而不使自己的小臂靠近腹部;第三,掤勁要貫徹敵進我退的原則,而此處的進退都是腰腿的運動。這樣,使對方直來的勁力成為我動作弧線上的切線,如果對方繼續加力,其力將失去著力點,影響身體的平衡與穩定,並將受到我的支配。概括來說也就是在應用掤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沾住對方而不是對抗對方。 (2).掤勁之手臂與自己身體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3).掤勁在使用中應貫徹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原則並要粘著對方。 2、捋:在太極拳法中為化勁。根據對方的來勁,進行走化。也就是將對方的來力,用向旁側的橫力進行化解稱為捋。對方向我進攻時,我沾住其腕肘,順其前進之勢而領向我身體的左側或右側,即在對方勁力之上在略加向旁側的小力,使對方身體受到更大的旁側方向的合力。 「捋在掌中」是指捋時前面一個手,勁點在近腕部的尺骨處,輕貼在對方的肘部,後面一個手勁點在掌心或掌背,接觸在對方的腕部處,兩手相距對方一小臂間距離。它可以根據對方外力的變化情況,向自身側面斜線走化。因勢利導,化開對方之勁。然後可變著進擊。 捋勁首先要順對方的勁力而動,略微改變其感想;其次,要轉腰坐胯,含胸拔背而不得僵滯;再次,須連著對方腕肘,並防止對方受捋肩擊胯打。這樣,只要將自己先安排好,對敵人的勁力採取順應而施力的原則,就能使對方失去平衡陷入被動。 應用捋勁時注意以下幾點: (1).順對方的勁而動,略改變其方向。 (2).要轉腰、坐胯、圓襠、含胸拔背而不僵滯。 (3).需沾粘著對方腕肘,防止對方受捋而採取攻勢。 (4).捋時一定要輕,起牽引作用,改變其方向時,不易使敵方發覺。 3、擠:擠是壓迫,有向外之意,擠為進攻勁。在太極拳法中,將擠住對方,使其失去運化的外推之力稱為擠,也就是以手、臂、肩、背粘住對方,從而向前推擲。在捋開對方來勁之後,可隨時以擠手進而攻之,把對方擊出。正如拳論所說:「捋擠二法趁機使。」我們一般在推手時,常用捋擠勁。「擠在手背」,是用合勁或長勁使之。合勁是兩手合成一勁施於對方身上,長勁是全身之勁串成一線,伸腰長往而發之。擠勁是進攻;其目的在於排擠對方失去平衡而離開原來的位置。因此,在擠法中,手臂要用力,而更重要的勁力卻要來自腰腿,腳趾抓地,前腿弓,後腳蹬,腰部發力,直向對方中心,威力很大。 應用擠勁時注意以下幾點: (1).用擠時一定要封閉對方勁路,加強粘逼到死角後方可擠出。 (2).擠時一定要取橫向。 4、按:將勁力向下稱為按。在太極拳法中,用手下按,以抑制對方前進的攻擊。其實,按勁表現形式是以手向下,但是仍要貫以全身的勁力。這樣就必須沉肩墜肘、松腰坐胯而氣往下沉;使用按勁時,先用提勁向上向左或向右化對方來力,兩手按在對方腕、肘處用長勁發之。按手的關鍵在腰部,發按勁靠腰的長往進攻,不能單靠手的力量,所以說:「按在腰攻」。所有這些都為向前發放創造條件。應用按勁時注意以下幾點: (1).用按勁前有一個向內、向下沉化的動作,然後轉腕向外,向前上按出。按前有一化,是按的組成部分,即「意欲向外,向上,必先向里、向下」之意。 (2).按時需沉肩垂肘,不用拙力,輕輕向前按去,兩手要輕靈兼備方可有效。 5、採:在太極拳法中,將採制敵人的勁力稱為採。按照一般的理解,採勁應是一松即緊,或一落即拔,先沉後提,或先順後逆,和採花摘果勁力相同。雙方手肘相持,或腕腕相接時,下沉使對方反抗而上托,我則順勢提帶使其足跟離地,採勁應用時一松一緊或一落即發,先沉後提或先順後逆,在運用短促抓拿時,迅速一閃,使對方來勁突然落空,就是採勁的應用。 應用採勁時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使用此法時先捋後采,諺稱捋采勁。捋要輕,采要實。故一般捋引時捋到對方將出重心時再順勢采發。 (2).採在十指,勁點在手指上。 6、挒:在太極拳法中,將轉移敵方勁力還制其身稱為挒。也就是是一種向外橫推或橫采之力。可使對方身體扭轉而失重。順對方出力的方向循弧線用力,使對方旋轉而不能自主,只得被提空而拋出。應用挒手時,既要承受又要轉移對方的勁力。前者是從人,後者是從己。從人要順遂,要順應對方勁力的方向;由己應改變其方向,使動作成弧線形式。彎弓射虎的螺旋勁就是典型的挒手。對方向我進擊,無論是單手或雙手,我都可以用挒勁化界,但必須使動作與身體協調一致。此外,在太極拳法中,也將撲面掌稱為挒手,在四隅推手中用作換手的方法。 應用挒勁時注意如下幾點: (1).發勁時要上下相隨,手到步到並以腰為軸,使全身勁力完整一氣。 (2).動作要敏捷,挒要驚,即「挒驚務相稱」。 (3).勁需發在對方的底盤窄面處,當跌出時,要預防其抓住不放。 7、肘:在太極拳法中,以肘擊人稱為肘。「肘在屈使」,肘是臂中間彎曲處的股尖,擊人十分銳利,而且容易擊中對方心窩、肋部或其他重要部位,使人受傷。因此,在應用中要慎重。太極拳術中,肘法極多,應用也極為靈活多變。用肘尖沉帶對方,形成牽引的勁力,也是肘法。 應用肘勁時注意如下幾點: (1).拳為長手,肘為短手「肘在屈使」,用肘極易傷人,所以說:「肘屈勿輕使」。 (2).用肘勁使要突出一個「沖」字,迅速把勁放出去。 8、靠:在太極拳法中,用肩背胯的外側擊稱為靠。本來靠的意思是依靠,或依附,此處肩擊胯打,必須是雙方貼近時才能使用,也稱為靠。靠勁多在貼身之後,發出的外擠推力。一般在對方用蠻力向後牽拉時,趁機取巧而用,用之得當,能顯出八面威風。 但是,用靠法必須謹慎,如果不是在得勢得機時用靠法擊人,則往往容易受到對方的轉化,反而遭受對方的打擊,因為應用靠勁將使自己身體的重心偏移過去,以致一擊不中,自己反而失去平衡。 應用靠勁時注意以下幾點: (1).靠勁,是以肩部靠人胸部為主,所以稱「靠在肩胸」。 (2).用靠勁要突出一個「崩」字,應發靠勁大多貼身,所以發勁要脆,用崩炸之勁靠出去。 (二)五步 太極五步是:進、退、顧、盼、定,即: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一般人認為是步法,實際上它超越了步法。有人認為,前進、後退為步法,左顧、右盼是腿法,中定是身法。對於盤拳架來說,可以這樣認為。對於推手來說,進、退、顧、盼、定都要在技擊中配合八法使用,所以它應納入技法範圍。在技擊中,進、退不僅包括步子的進退,而包括身體與手肘的進退,顧、盼不僅包括眼神,還包括腰腿手肘之顧盼。中定是所有技法之核心。 1、進法:用於拳架,要求邁步似貓行,輕靈沉穩。用於推手,一是移動重心;二是配合八法協助發勁。 2、退法:包括防禦和進攻兩個方面。防禦用於引進落空,如用捋式時,是積極的防禦。進攻用在邊退邊攻,退中求打,如倒攆猴。 3、左顧右盼:用在拳上,眼神主要是注視拳的運動方向,並還須顧及身體的兩側。所謂「以眼領手」、「以眼領身」。推手時更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注視對方的眼神,由對方的眼神來判斷其動作的方向;二是要注視自身的兩側。 4、中定:是太極推手的核心。在推手中要保持自己的中定,去破壞對方的中定。失去「中」,就失去穩定性,也稱為「背」。站樁是靜態的平衡,盤拳架子是自身的動態平衡,推手是在雙方相互作用下的動態平衡,它比自身的動態平衡難度大。中定的方法,一是要氣沉丹田,下盤穩健;二是要以腰為軸,靈活轉變,要讓對方找不到我的「中」,「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上述給大家介紹了太極十三勢,在練拳中要把八法五步弄清楚。走架時,一定要按楊澄甫先生的「十要」為準則。練到定勢時,檢查一下是否做到「一身備五弓」,是否八面支撐。拳架練熟後,自己對拳的每著每勢是什麼勁組成的一定要弄明白,在盤架子中練出整勁來,完全知道了自己的勁向,接下來就可練習推手了。 練習太極推手,一定要按古人留下的指導性的打手歌訣來練。 歌訣云: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 從歌訣上先人已指出,想練好推手應以四正入手,練習時應注意上下相隨,因勢利導,要順人之勢以小力化去大力,用借力打力之法,要引進落空,反對丟、匾、頂、抗。逐步深入,功夫不斷上升。由招熟而漸至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文字改革不宜嘎然而止
※有沒有哪種語言只要稍微改動一下寫法就能讓翻譯引擎無法識別但是掌握該門語言的人閱讀起來還是沒有太多障礙?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一九二集(國語)視頻、文字
※文字
※原來《夏至未至》原小說裡面的句子這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