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製作教程,漢服製作圖紙

  漢服是又稱之為華服,是中國最早的傳統服飾演變過來的,漢服在漢代之前並不叫漢服而叫衣冠。漢服文化是和漢服有關的傳統文化,也是中國禮儀之邦的代表性文化。那麼,這麼一件件漢服是怎麼製成的呢?不妨隨小編一起到漢服文化去看看吧。

  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民族服飾。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韓國、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曲裾是華夏衣冠體系中深衣的一種。深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這一狀況可能就是古籍資料提到的「續衽鉤邊」。「衽」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應該是形容繞襟的樣式。

  曲裾出現,與漢族衣冠最初沒有連襠的罩褲有關,下擺有了這樣幾重保護就符合理併合禮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發明袴的先秦至漢代較為流行。開始男女均可穿著。男子曲裾的下擺比較寬大,以便於行走;而女子的則稍顯緊窄,從出土的戰國、漢代壁畫和俑人來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擺都呈現出「喇叭花」的樣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來越少,曲裾作為女子衣裝保留的時間相對長一些。直到東漢末至魏晉,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興,曲裾深衣自然也幾乎銷聲匿跡。後來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大行其道的漢服女服則是襦裙。

  襦裙由短上衣加長裙組成,即上襦下裙式,套裝。

  襦裙從有實物考證的戰國時期開始,終於明末清初的「剃髮易服」,是漢族傳統服裝最基本的形式。其間2000多年,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襦裙是是我國服飾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漢服服裝形制之一。

  但今天看來,曲裾深衣有著別樣的風韻,是漢服中最能體現女子婀娜優雅的裝束——不論是下擺寬敞的曲裾,還是楚風濃郁的漢代魚尾式「三繞膝」。

  愛上漢服網給各位同袍介紹兩種曲裾漢服圖紙的設計方法以及裁剪注意。

  這種方法是比較符合古制的裁剪方式,就是上衣與繞曲分開裁剪的分體裁剪方式。此種裁剪方式要求面料幅寬夠寬。

  曲裾漢服基本無須系帶固定,因為曲裾外面都要扎腰帶,腰帶系的略微緊一點,就可很好的固定曲裾。但是,有些面料軟滑的很,隨著身體的運動,會出現衣服走樣的情況,特別是繞曲部分會鬆散。這個時候,可以在穿好曲裾未系腰帶前,以小別針固定繞曲部分的尖頭位置,再扎腰帶以遮擋別針,就可以保證穿多久怎麼動都不會散了……

  倘若追求漢服「天衣無縫」的效果,儘可能的減少縫的存在,可以採用背縫式裁剪,此種成衣效果,僅後背正中有一條明顯的縫。此種裁剪方式的缺點是要求面料幅寬較寬,裁剪時需要的操作空間較大,若面料分里外面,需要仔細考慮左右後再下剪刀,否則容易左衽。優點是需要縫紉的接頭較少,對於手工縫合來說最為省時省事。


推薦閱讀:

麻花套頭上衣 文字翻譯教程
笨辦法學像素畫第十課:抖動實例分析
圍巾披肩兩用,你不來一件嗎! 附教程
魔術濾鏡!用PS轉攝影為水彩畫效果圖~
星空攝影(上) 前期策劃是拍攝成功的保證

TAG:漢服 | 教程 | 圖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