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觀:內心的良藥
一、煩惱毒與法葯
(一)、煩惱毒
煩惱又名為「惑」,有情不斷地輪迴生死於六道的主要原因,無非是由於煩惱的牽扯而不斷地造作惡業。由於不斷地造業,便招感了無量的生死苦果。所以經論中每每提到「惑」(煩惱)之時,一定將「業」與「苦」相提並論。因此說:「苦生由業集,業集復由惑,發業與潤生,緣會感苦果」。[1]這有如一位身患病毒的人,繼續地備嘗苦受一樣。
普遍而言,煩惱毒可分為以下的三大類:
1、貪──貪戀自我、他人與一切外在的事物。
2、嗔──不滿於一切的境界及不能容忍一切的事物。
3、痴──不知善惡、因果、業報,不知事理:無常計常、非樂計樂、無我計我、不凈計凈。
由此可知,有情煩惱雖說無量無盡,但總不離開以上的三大類──根本煩惱。所以才說:「煩惱貪嗔痴,不善之根本」。[2]因此煩惱如毒,能斷行者之善根,若不善加對治,亦能使有情在生死輪轉中出沒無期。
(二)、法葯
既知煩惱能斷行者之善根,為避免此種惡性循環,尋求對治自然是行者的當務之急。
佛陀猶如大醫王,開顯之無量法門猶如法葯。這些法葯若行者能善加應用,定能令諸有情得以對治及消除煩惱而獲得清涼。因為無量法門無非為對治眾生之貪、嗔、痴煩惱而開顯的。如《雜阿含》815經中有云:
有比丘修不凈觀,斷貪慾。修慈心,斷嗔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大正2,209c28~210a1)
由此可見,在佛世時期,佛陀已經是為不同根性的煩惱眾生開示了種種不同的修持法門,為令眾生能斷煩惱、能不墮惡趣。
如《雜阿含經》中所云:「修習慈心觀能對治嗔恚」,而本篇探討的主題為嗔恚心的對治,因此選擇從《清凈道論》的慈心觀作粗略的探討,以期對修慈心的法門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與掌握,並與學佛之人共勉增上。
二、慈心戰勝嗔恚
(一)、了解嗔恚
1、嗔恚的類別
在《成佛之道》,印順法師將「嗔恚」分為二大類別來敘述。[3]筆者將其歸納
如下:
a、已發作出來的──如:忿、諍、害、惱怒等。
b、藏在內心裡的──如:怨、恨、嫉妒等。
由此可見,嗔恚並非只是指展現在身、口二業的才屬於嗔恚。其實,潛藏在內心的意業,已有嗔恚的成份在內了。所以行者若要真實的消除由嗔恚引發的煩惱,自然不可忽略內心才是最根本的下手處。行者應從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善加維護、善加攝受,如此才能真正的根治煩惱。
2、嗔恚能解決問題嗎?
嗔是正確的行為嗎?忿怒是正常的生活習慣嗎?惱怒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是否定而無須置疑的。每一天,無時無刻,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忿怒和仇恨,不斷地發動戰爭,人類更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斷的互相殘害……。這一味的殘害、忿恨,能解決人與人或國土與國土之間的問題嗎?其實,千百年來無數的戰爭與殘殺,不是已經告訴了我們:最終的受害者仍然是人類自己。然而,人類是健忘的,只要心被煩惱魔軍佔據,過去的慘痛教訓就又置之於腦後了。
3、嗔恚有害身心
忿、怒等的嗔恚煩惱與慈愛,都是發起於內心的。然而,它卻與慈愛相互對立。它有一股使人不斷造作罪業、使人不斷痛苦的力量。它是一種含有破壞性的情感,將給人類與社會帶來不幸和災難。除此之外,更間接的影響了我們的健康。在醫學界的諸多報告中,已經證實了忿怒的情緒及負面的心理反應將引來種種奇難雜症,使我們陷入病痛的折磨當中。相對地,一個人的身心若是平靜、祥和而穩定的,無可否認,他將擁有愉快的心情及健康的身體。
(二)、戰勝嗔恚
1、以佛陀為榜樣
身為一個佛弟子,除了聽取佛陀的教誨以外,更應該以佛陀的身、口、意行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盡量將善行實踐於生活之中。
佛陀教導我們:「放棄仇恨、爭執和憤怒;學習友善、諒解和不計前仇,如此才能平息一切的仇恨、才能停止一切的罪惡。」就如《金剛經》中所記載佛陀曾是忍辱仙人及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典故(大正8,750b14~22):
「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雖然這對於凡夫俗子的我們是難如登天的事,但是話說回來,既然已經發願皈依三寶,就務必以佛陀的種種身教與言教為榜樣,學習作一個人天師範。
2、人難免會死
「死」是一個必然的法則。一期的生命,就是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剎那開始,最後則在呼吸不再來的那一剎那划上句點。每一個人、每一個有情都有著同等的待遇:一旦出生就必須朝向死亡走去,不論你是富翁、窮人、聰明的或愚昧,都是難逃一死。因此我們應該時常以「人命無常,死亡將至」來反省我們的行為和言語,如此一來我們將會更珍惜每一個生命體(包括了自己與他人的),同時也會珍惜這一期短暫的生命,好好的利用這一期生命貢獻社會與人群。
3、莫自我傷害
《清凈道論》中有這麼一句話:
要你生嗔,別人對你作諸不快的事情,難道你偏要生嗔而滿足他人的快意?你忿怒別個(有情),不知道他有苦沒有苦,但你自己此刻已受忿怒苦惱的滋味。 [4]
所以,對他人發怒,你不一定會讓他人受到傷害,但是非常肯定的,你將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苦惱和傷害。何以見得呢?當你發怒之時,心已經被三毒之一的嗔恚所染污了。心一旦被嗔毒染污,一切邪惡的意念將隨之開展。這將促使我們通過行為和言語來造作種種惡業──殺、盜、淫、妄等的惡行。造作了惡業,惡因將招感惡果,而且這些惡果惡報都是我們必須自己承擔的,這是因果的必然定律。所以才說:「未害及他人,反而先害了自己」。
4、用鏡子自我反省
一個忿怒的人,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是奇醜無比的。當發怒之時,不妨照照鏡子,你會發現原來鏡中扭曲臉孔的自己是那麼地難看且令人厭惡的。即使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女人,若沒有棄除內心的嗔恨,在任何人眼中她都是丑怪的。因為存有嗔心的人,臉上時常顯現厭煩、浮躁的表情。這些臉部表情使周遭的人都不敢恭維。因此,為了保持我們的形象和帶給群眾良好的印象,我們應該克制自己的情緒,友善的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所以對於易怒的人,筆者建議在出門之際,不妨帶著一面小鏡子。當自己要發怒或發怒之時,馬上照照鏡子,看看鏡中自己發怒時的真面目,相信很快地,怒氣將會隨之而消失。
5、世上沒有不受毀謗的人
佛陀曾經開示:「從古至今,那些多話者、少話者和沉默者,一概都免不了受到毀謗。包括佛陀,雖然有人稱讚,可是也免不了會被一些愚昧者毀謗。」[5]其實,這些毀謗和稱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被智者批評和稱讚,唯有智者的批評和稱讚才是有價值的。
了解了這個事實,當自己面對任何毀謗或批評之時,根本無需忿怒。倘若這些批評是真實的,我們應坦然接受並改過自新;若毀謗或批評是虛無的,我們大可不必去理會它。
6、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學佛之人應當學習諒解別人、體諒對方的立場、寬恕他人。徹底地將沉底和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不悅往事及忿忿不平丟棄,如此才能不計前仇並能寬大為懷的原諒曾經對不起我們的人。
另外,學佛之人也應學習寬恕自己。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有云:「懺悔,意義是乞求容忍,再將自己所有的過失發露出來。依佛法來說,誰沒有過失?或輕或重,大家都是不免違犯的。只要能生慚愧心,肯懺悔就好了。」[6]對於自己過去所作的過錯、所犯的過失,無須一味的懊悔和悲傷,重要的乃是勇於面對過失,知錯能改。
三、慈心觀的修習
(一)、初學者修習時應注意之事項
「慈心觀」的修習法,在《清凈道論》〈說梵住品〉中有詳盡的說明。在此先探討初學慈心觀的行者應注意哪些事項。論中明顯的表示,初學者應避免六個對象而修習慈心觀,簡述如下:
a、不愛的人──對於自己不喜愛的人是不可能馬上生起慈心而對待之,所以論中說:「把不愛者置於愛處是會疲倦的。」因此,初學者不適合對「不愛的人」修慈,因為給予快樂的慈心不易生起。
b、極愛的人──對於自己極喜愛的人也不容易令慈心生起,因為只要一想到或看到自己極愛的人受苦,就會馬上生起悲傷的心情而障礙了慈心的生起。所以論中說:「對彼(極愛者)甚至現起少許的痛苦,也會使(修習者)呈現悲泣的狀態。」
c、無關係者──對一個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人修習慈心觀亦是一件令人疲憊的事情。因為毫無關係,因此慈心不易生起。
d、怨敵──行者在剛剛開始培育慈心的時候,是不宜以怨敵為所緣的,因為此時對於怨敵還是較容易生起憤怒的心。所以論中說:「若對敵人隨念則起忿怒。」
e、異性──初學者在選擇修習慈心的所緣之時,也不應選擇異性為所緣,是為了避免生起對欲色的染著。如論中所云:「如果專對異性(修習),則修習者未免生貪慾。」換言之,男性的初學者應以男眾為所緣,女性行者則以女眾為所緣。
f、 亡者──行者若對已死亡的人修習慈心是不會得到禪定的。所以論中說:「對死者修慈,絕不能得證安止定與近行定。」
以上六個所緣境[7]乃是初學慈心觀的行者應當避免的。
(二)、正確的修習法
修行是有一個必然的次第的,唯有通過修習的次第循序漸進,如此才能達成修學的成果。修習慈心觀也不例外,《清凈道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修學方法導引初學者入於培育慈心的大門。這套修學的方法包涵了四大步驟,如下所示:
a、對自己修慈──唯有讓自己處於無有危險及無有痛苦的狀態下,慈心定才能產生。所以論中指示初學者先以「我欲樂、不苦」或「願我自己無怨、無害、無惱、而有樂」的思惟屢屢修習。
b、對可愛者修慈──完成了第一步驟,行者便可以進一步對自己喜愛的人修習慈心觀。所謂可愛者乃是指可尊重恭敬的長老,通過隨念他的戒行及功德等等,而非如上所說的「極愛的人」。因此論中要行者經常隨念這句話:「願此善人有樂無苦。」
c、對一切人修慈──在行者的慈心已逐步的培育起來之際,行者更應進階的對一切的人修慈。如論中所說:「比丘並不以此為滿足,猶欲破除(自己、愛的人、極愛的人、無關係者、怨敵等的)界限,以後便對極愛的朋友(修慈),自極愛的朋友而對無關係者(修慈),自無關係者而對怨敵修慈。」如此即以一切人為所緣而修慈。
d、對怨敵修慈──對於一個沒有怨敵的行者而言,這一個步驟是可以省略的;若有怨敵,行者應將之前培育的慈心定,不斷地向敵人散發慈愛以息滅嗔恚。如論中所云:「隨念曾受敵人之害而生嗔恨之時,則他應該對以前的(愛者、極愛者、無關者)任何的人數數而入慈定,出定之後,再屢屢對敵人行慈,除去嗔恨。」
以上為初學者進階修習的步驟[8],通過有次第的修習,行者則能培育慈心定來消除嗔恚引起的煩惱。
(三)、平等慈的修習
顧名思義,「平等」乃是沒有差別對立的意思,也就是指行者對於所緣之對象(不論是自己、可愛可敬的長者、無關係者或是怨敵)都應該生起平等對待的心態。這有如論中所云:
數數行慈,對於自己、(所)愛的人、非憎非愛的中立者、敵人這四種人中,當以平等之心破除界限。[9]
論中也舉了非常貼切的譬喻來敘述「平等(破除界限)」的特相:譬如有四人(自己,所愛的人,非憎非愛的中立者,敵人)同時遇上了盜賊,而此盜賊卻要殺害其中的一人。若是行者提出:「殺某某人吧!」或說:「殺我吧!」這即表示此人尚未「破除界限」,仍有人我間不平等的對待。換言之,如果這位行者在修習「慈心觀」時,能夠於諸有情中無分別心的給予快樂,則能成就平等慈。
以平等心破除界限[10],行者因此便能進入近行定[11],乃至於五禪支[12]穩固之時,更不難證得安止定[13] 。
(四)、證安止定者的修習法
所謂安止即是根本的禪定,換言之,「證安止者」即指已入根本定的行者。《清凈道論》中有明顯的表示:證得安止定的行者是可以將慈心遍佈於十方法界,憶持十方法界有情眾生都「無怨、無害、無惱、而有樂」。所以論中如是形容以慈心觀證得安止定的行者:
彼以初禪等的任何一種,與慈俱心,對一方遍滿而住,同樣的第二、第三、第四。如是上、下、橫、一切處,一切看作自己,具一切(有情)、世間,廣大無量,無怨,無憎,與慈俱心遍滿而住。[14]
從語義上來理解,即是以「慈心定」廣大無量的遍滿十方[15],於具有有情的世間,將一切有情看作是自己「無怨、無憎」而住。
除此之外,論中也引《無礙解道》而說明證安止者的修習法,筆者略述如下:
a、以五種行相無限制[16]的遍滿慈心而解脫
此中五種行相,乃是指「一切有情、一切有息者、一切生物、一切人(補特伽羅)、一切身軀所有者。」其實這五類行相乃是「有情」的異名,只是在認知假名(概念)上有其微妙的差別。如論中所說:「由於對五蘊以欲貪而執著故稱『有情』;由於擁有入出息的作用故稱之為『有息者』;由於生起與存在所以稱為『生物』;由於數數輪迴而未能脫離三界故稱『補特伽羅』;由於具有軀體所以稱為『身軀所有者』。」[17]
b、 以七種行相有限制[18]的遍滿慈心而解脫
此七種行相是指「女人、男子、聖者、非聖者、天人、人類、墮惡道者。」
c、以十種行相十方遍滿慈心而解脫
這裡的十種行相即是上面所提到的十方法界。
以上所談即為「證安止定者」為了培育堅固的禪定力而提出的修習法,下一節更將從《清凈道論》中一探修習慈心觀的功德。
四、修慈心觀的功德
《清凈道論》中說明修習慈心觀的行者能獲得十一種利益:
1. 安眠──除了不會失眠,更會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
2. 安寤──睡醒之時是感到精力充沛的。
3. 無有惡夢──不受惡夢的干擾;即使作夢,也是吉祥的美夢。
4. 為人愛敬──由於慈愛不斷的從內心散發出來,因此表露在他的身、口行為的自然也是為他人所喜愛的。換言之,修習慈心觀之人將會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5. 為非人愛敬──同樣地,非人(如天神、護法神、鬼魅精靈)也會恭敬、愛戴修習慈心的人。
6. 諸天守護──修習慈心觀者的周遭都會有許多善神常在身旁攝受護持。
7. 遠離災害──修習慈心觀的行者能避免火燒、刀害和中毒的傷害。
8. 心識集中──能夠很快的獲得禪定。
9. 顏色光彩──由於善良的心,而使行者擁有明皙的膚色。
10.臨終不昏迷──修習慈心觀的行者不會畏懼死亡,因為在他臨終的那一刻,他不會愧疚和懊悔,且能保持正念。
11.得生梵天──若此行者沒有解脫,來生他將往生梵天界。 以上即為論中提到的十一種修習慈心觀的利益。[19]
另方面,論中也提到:「修習四梵住(慈、悲、喜、舍觀)[20]的行者,能圓滿十波羅蜜的菩薩行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一論點,是南傳佛教菩薩行的重要線索。茲將十波羅蜜的內容列出如下:
(一)不作「此人應施,此人不應施」的分別而行為一切有情的快樂之因的「布施」,(二)為避免加害彼等(一切有情)而「持戒」,(三)為圓滿戒律而行「出離」,(四)為了不愚痴於有情的有益無益而凈其「慧」,(五)為了有情的利益安樂而常勤「精進」,(六)以獲得最上的精進與勇猛而對有情的違犯行「忍」,(七)對於「我要給你這些,我要替你做」的允許決不破約(即「諦」=真實),(八)為彼等(有情)的利益安樂而作不變動的「決意」,(九)對諸有情以不變動之「慈」而施以恩惠,(十)由於「舍」而不希望酬報。他(菩薩)如是完成了十波羅蜜乃至十力[21]、四無畏[22]、六不共智[23]、十八不共法[24]等一切善法亦得圓滿。所以此等(四梵住)是布施等一切善法的圓滿者。[25]
由上可知,除了十一種功德以外,菩薩行者亦可藉由慈心觀等的修行來圓滿菩薩道而成佛。其實,通過理解修習慈心觀的功德,讓行者能藉以鞭策自己修慈,以此法葯對治無始以來的根本煩惱毒,也以此法葯來圓成無上菩提。
五、結 論
「貪嗔痴」三毒是有情不斷輪迴生死於六道的主要原因,而「戒定慧」三學卻是佛陀慈悲開顯之法葯。本篇以心得分享的撰寫方式,一探慈心觀的修習以對治我人的嗔恚。從「了解嗔恚」到「戰勝嗔恚」,學佛之人要從自利與利他的角度,在生活中不斷覺照自己以降伏煩惱。
除此之外,筆者也從《清凈道論》〈說梵住品〉中節錄並略述「慈心觀」的修習,以便學佛之人可以通過佛教的行持法門達成降伏煩惱的功效。所以有關「慈心觀」的修習法,筆者分為四個階段來論述:1、初學者修習時應注意之事項;2、初學者的修習法;3、平等慈的修習;4、證安止定者的修習法。在此附帶一提:佛教中,不論解門上的探討或行門上的修持,都應該「親近善知識」而學習,以避免因知見不正確或盲修瞎練而誤入歧途。最後,筆者以修慈心觀的功德來結束本篇的撰述,以鼓勵大家自我鞭策而修慈心觀。
學佛之人倘若只憑皈依三寶和信仰佛教,是不足以達成凈化的。只有通過深入經藏,實踐教義,並自我凈化,如此才能自我解脫。佛陀所為我們開顯的種種法葯,都有凈化自身及凈化社會的作用,當然慈心觀也不例外。所以,身為佛弟子,不妨學習慈心觀,除了息滅自己的嗔恚,也讓社會遍滿慈愛。
【注 釋】
[1]印順法師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154。
[2]印順法師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158。
[3]印順法師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158。
[4]《清凈道論》(簡體版),p.273。
[5]維拉哥.薩拉達法師著《真理的寶藏》,p.488。
[6]印順法師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183。
[7]《清凈道論》(簡體版),p269。
[8]《清凈道論》(簡體版),p269~271。
[9]《清凈道論》(簡體版),p279。
[10]《清凈道論》(簡體版),p279對「破除界限」有如此的定義:「若於自己、愛者、中立者、不愛者的四人中,而對他們的生命利益之心有差別的時候,不能說他是希求得慈及於慈善巧的人。若破除四者的界限,則大勝於前者而為不見有界限的比丘。」
[11]近行定又稱近分定或未至定,是根本定的方便加行定。約色界禪定而後言,從初禪定至第四禪定之前各有方便加行定稱為「近行定」。
[12]初禪五禪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13]安止定又稱根本定,約色界禪定而說,初禪至四禪就稱為「安止定」。
[14]《清凈道論》(簡體版),p279。
[15]十方:東、西、南、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上方及下方。
[16]「無限制」泛指一切有生命者,並沒有依種類而區分。
[17]《清凈道論》(簡體版),p282。
[18]「有限制」則將一切有生命者分為七類:女人、男子、聖者、非聖者、天人、人類及墮惡道者。
[19]《清凈道論》(簡體版),p283~284。
[20]四梵住:慈,即友愛之心。悲,即同情他人的受苦。喜,即喜悅他人之享有幸福。舍,即捨棄一切冤親之差別相,而平等親之。《中華百科全書》p.1642b。
[21] 十力:如來的十力為:一處非處智力、二業異熟智力、三遍趣行智力、四種種界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根上下智力、七禪解脫定等至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清凈道論》(簡體版)p.298。)
[22]四無畏:一正等覺無畏,二漏永盡無畏,三說障法無畏,四說出道無畏。(《清凈道論》(簡體版)p.298。)
[23]六不共智:不與聲聞弟子所共,是南傳佛教所說,北傳佛教無此名稱。一、根上下智,二、眾生意樂隨眠智,三、雙示導智,四、大悲定智,五、一切知智,六、無障智。《解脫道論》卷六譯為諸根智、眾生欲樂煩惱使智、雙變智、大慈悲定智、一切智、不障礙智。(《清凈道論》(簡體版)p.298。)
[24]《清凈道論》〈說梵住品〉注72作「十八佛法」:在巴利文獻中很少說十八佛法,茲據《解脫道論》卷六所述:一於過去佛智不障礙、二未來佛智不障礙、三現在佛智不障礙、四隨於佛智遍起身業、五隨於佛智遍起口業、六隨於佛智遍起意業、七欲無退、八精進無退、九念無退、十定無退、十一慧無退、十二解脫無退、十三無可疑事、十四無誣師事、十五無不分明、十六無有急事、十七無隱覆處、十八無不觀舍。(《清凈道論》(簡體版)p.298。)
[25]《清凈道論》(簡體版),p295。
推薦閱讀:
※發自內心的禮貌
※改變自己,獲得救贖
※善良無期,好心有報;世態雖涼,做人須善;世界猶亂,內心不臟!
※內心若是篤定,何懼未知風雨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TAG: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