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文明丨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我曾經讓一個外國朋友選出

他最喜歡的三個中國朝代

他的回答是:秦、漢、唐

說實話,這個答案我一點也不驚訝

因為他曾經和我一塊去過「兵馬俑」

參加「漢服趴」

他的老家還有「China Town」

同樣的問題拋給我的中國朋友

不出所料,她的回答仍是如此

因為我知道小姑娘最近正沉浸在

《大秦帝國》《漢武大帝》《大明宮詞》

等一眾懷舊歷史劇中

令我真正覺得有意思的是

從古至今,人們對秦漢王朝的嚮往

似乎出奇地一致,包括唐朝人

據統計,《全唐詩》中

「漢」字出現的次數大約是2944次

而「唐」字出現的次數僅為410次

排除干擾項,仍然有4倍左右的差距

而引領這股「膜漢之風」的前三名

「杜甫」「李白」「白居易」

個個都是唐詩界的超級大V

資料來源:知乎「Patchouli Exarch」

遺憾地是,唐朝人大多只能通過

那些精緻的文字描述

猜想那波瀾壯闊又觸不可及的秦漢畫卷

而我們卻能幸運去到博物館展館中

以物為媒,追尋曾經的

秦漢文明

▲展廳入口處

充斥著展廳的是熱烈的紅色,莊重而肅穆,

偌大的空間被巨型人造牆分割成若干部分,

牆頂精心裝飾著黑色雲氣紋。

雲者,天地之本也。

——《太平御覽》

▲展廳

這種在漢代極為盛行的紋飾

象徵高升、旺和

他們流動於展廳的每個角路

隱約勾勒出帝國時代過去的模樣

▲展廳

秦始皇的兵馬俑大軍佇立在展廳進門處

他們曾經隨著秦王橫掃六國

又伴其沉睡於地下

千年過去

這些兵佣依舊保持著原初的姿勢

姿態優美,英俊瀟洒

神態莊嚴,目光炯炯有神

似乎無論環境如何改變都絲毫不會影響

那位沉睡於地下的王朝之主的絕對權威

以及士兵們的赤誠衷心

▲兵馬俑

秦國無疑是一個好戰的國家

縱橫家張衡曾經這樣描述秦軍:

「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

顯然,這樣的姿勢看起來霸氣卻極不實用

在戰場上明顯有誇大之嫌

不過秦軍的戰鬥力卻是公認的剽悍

商鞅變法時,為秦軍量身打造一套軍功爵制

從「公士」到「徹侯」

級別越高,地位和待遇就越高

爵位甚至還可以用來贖罪和減刑

但同時,秦國盛行連坐和輕罪重罰

深陷殘酷法網的人們

上陣殺敵從某種程度上

也成為自己「自保」的唯一出路

我還記得《見字如面》閱讀的第一封信件,

那封可抵上萬金的家信

正來自2249年前的秦國

哥哥叫「黑夫」,弟弟叫「驚」

華陽前線作戰的兄弟倆

再一次重逢後向大哥寫下這封家書

▲《見字如面》:林更新讀公元前距今最早的家信

信件是嘮叨瑣碎的:

對比價格,縫製夏衣,寄錢還債

問候家人,囑託妻子....

信中,兄弟二人還特別提到

讓家人留意官府送的爵位文書

勇敢的兄弟倆一面上陣殺敵

儘力讓家中衣食無憂

他們也有著尋常人的害怕和無奈,

也見識過戰爭的殘酷

「黑夫」委婉告訴自己的母親對未來的擔憂:

攻城已經很久了,什麼時候結束還不清楚

母親給我們的錢還是不要太節省了吧

「攻反城久,傷未可智也,願母遺黑夫勿用少」

愛默生對現代文明有這樣的一段描述:

我們優雅的享用我們的正餐

血腥的屠宰場被精心的隱藏起來

對自然的掠奪,我們稱之為「開拓」

對人的掠奪,我們稱之為「戰爭」

文明的背後其實都是

一段段血淚交織的掠奪史

因而戰爭和死亡似乎成為那些

看上去越燦爛輝煌的文明中

越不能逃避的話題

自古以來

中國人似乎對「死亡」有一種天生的糾結感

一方面,我們對「死亡」諱而不言

另一方面,我們又會在無形之間中

透露出自己對死後命運格外的關注

某種程度而言

這種對「死亡」的態度通過流淌的血液

傳承於古今之間

▲彩繪畫像石墓門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漢室王朝苦心經營

經歷了4個多世紀的沉澱

此時國家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社會「厚葬之風」盛行

上至王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

都秉持著「事死如事生」的喪葬理念

人們急迫地把自己的財富帶到地下

不死不滅,與之長眠

▲長信宮燈

西漢

1968年滿城漢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金縷玉衣

西漢

1968年河北滿城漢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彩繪多枝陶燈

東漢

1991年河南濟源市桐花溝10號漢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鎏金青銅鹿燈

西漢

江蘇大雲山江都王陵M1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鎏金銀青銅蟠龍紋壺

西漢

1968年河北滿城漢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比起這些精巧絕倫的鎏金青銅,漆案漆鼎

我似乎更偏愛那些隱藏在角落的畫像磚石

▲收穫戈射畫像磚圖

他們暗淡無光,材料質樸

笨拙簡陋卻充斥著最原始的生命力

展示著一幅幅田野風光,市井勞作,宴飲樂舞的生活實錄圖

可以說,在當今的考古發現中

有相當大比重珍貴精美的文物

來源於墓葬的發掘

正多虧了這些「靈魂居所」的「財富象徵物」

才讓我們得以最大限度地接近

那個沸騰而喧囂的時代

最真實地還原

過去的燈光搖曳,美酒飄香的奢華生活

▲舞蹈俑

9月17日,正值開展的第一天

觀展人出奇地很多

依舊延續著國博的人潮傳奇

眾眾眾眾眾眾眾眾展品眾眾眾眾眾眾眾

「皇后之璽」玉印、海昏侯馬蹄金、西漢紙地圖.....

來自各大博物館的名聲赫赫鎮館之寶

展廳中高達半數一級文物

囊括轟動一時的大都會同名展精選展品

以及全國考古發掘的新增傑作

▲皇后之璽

以上任何一點

都有足夠的理由吸引全國各地的人

為此專程北上,一睹真容

觀展的時候,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

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一年前,他在首博看過海昏侯墓的馬蹄金

一年後,他又專程來到「秦漢展」

「好東西,看不夠,不嫌多!」

▲左:青銅騎獸人物博山爐(西漢)

右:雲紋玉高足杯(秦)

漫行展廳,我時常回想起一句話:

古今興衰事,成敗皆成空

秦朝和漢朝,帝王和平民

此時,代表他們各自文化的巔峰之作

在同樣的一方天地並排而立

竟然有一種別緻的和諧

▲銅鏡和兵馬俑

展覽的尾聲

刻有「中國大寧」的鎏金銅鏡

和兵馬俑遙相對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中國;

尚武的秦軍,金戈鐵馬

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公元前138年

西漢張謇出使西域

開放的漢人,精工巧物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是繁華之地,也是虎狼之國。

是禁錮,又是開放,

千年絲路的駝鈴聲已遠去,長安咸陽的月色也被掩埋。

但有一點亘古不變,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

這裡生活的人們同任何時候一樣,

深愛著這片腳下的熱土,

祝願並期盼著

盛世安康

中國大寧

展覽信息


推薦閱讀:

從伊戰看西方文明的偉大與局限
ISIS有可能摧毀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嗎?
Issue 19 世界末日圖書館
伊斯蘭化及伊斯蘭國問題是否在重演野蠻征服文明的過程?
為什麼台灣,香港,新加坡的華人更懂禮貌,守秩序?

TAG:文明 | 時代 | 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