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鼎國畫作品選刊
石鼎
石鼎,號冥子,別署抱一居士。受教於山東藝術學院、北京畫院高級研修班。現為中國國家畫院范揚工作室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翰墨藏真》雜誌編委。
作品曾參加首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全國第二屆篆刻藝術展、第五屆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展、首屆國際書法篆刻藝術展、首屆國際篆刻交流展、第四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等,曾獲第三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銅獎、第二屆「楓葉獎」國際水墨畫大展銅獎、跨世紀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大展優秀獎、中國畫三百家展銅獎、新世紀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第十六屆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美術特展優秀獎等。
地址:山東省平原縣新世紀商城四樓龍門畫苑
質樸若拙 中得心源
——有感於石鼎的山水畫
文|曹秋香
中國山水畫自董其昌「南北宗」說問世以來,便在一種偏頗的斷語中「揚南抑北」。然「北宗」山水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日益顯示出其不容置疑的獨特境界與渾然氣象,且漸以樸拙、厚重、雄健、壯偉之風形成蒼茫的美學風範,成為不容忽視的山水畫流派,洋溢著一種凜然之氣。
畫家石鼎的山水畫,在很大程度上接續並傳承著「北宗」山水畫的精神脈絡。他的畫在結構上追求巍然挺立與幾何圖形般的多層疊加,形成重巒疊嶂、蒼茫渾然的效果,顯示出畫家大氣雄偉的藝術取向、樸拙厚重的審美選擇以及凝重率意的藝術表現。
從石鼎作品的筆墨語言特徵來看,基本面目還是來自於傳統。他曾花較長時間臨習古人的東西,從中吸取了很多營養和筆墨技巧,使他的筆墨得到了錘鍊。宋韓拙曾說:「夫畫者筆也,斯乃心遠也,索之於未狀之前,得之於儀則之後,默契造化,與道同機。」清石濤也說:「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此乃繪畫的全部技巧。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載:「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與心合。」看來所謂的筆墨技法,並非只是眼睛看得見的皴、擦、點、染的幾招幾式,還包含畫家的心性作用。任何一位畫家,只要用筆用墨去作畫,就必須賦予其一定層面的筆墨內涵。筆墨雖然看起來虛無縹緲,但其實是非常實在的,具有實在的可比性,它顯示出一位畫家及其作品的藝術層次。可以說正是這種虛無和繪畫無限的空間給繪畫評判提供了無限機會。
最深的記憶也不如最淺的墨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大都寄寓在一片片墨色中,這是一代代藝術文人思想的結晶。一位藝術家應該有思想。只有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作品中,才能達到與眾不同的高度。
對於優秀文化,石鼎一直遵從著、追尋著。他紮根傳統,用心體會古人用筆用墨的真諦。「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石鼎內心的堅守。他筆下那些畫面似乎全是來自遠古時代,表現的是真正的宇宙洪荒、天地玄黃。石鼎尋找大氣象,更注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意蘊。天地間的渾然氣魄在其畫中盡顯精神,廣大而川流不息。
天地間的蒼莽,有一種浩渺之美,可以激蕩心靈,可以滋生夢想,可以讓人變得偉岸。石鼎正是在這樣的心靈圖景中向人們講述一座座山、一道道水的故事,訴說著他筆墨中美好山水、崇高人格的心聲。石鼎的山水畫不是要將人帶入到「可居」「可游」的境界,而是讓人們從他那滿滿當當、深邃抽象的點線交響中去感受一種蒼茫之中的崇高內美,去對人類精神家園進行深層次的自省和觀照。
生活的積累給石鼎的回報是豐厚和持久的,他各個階段的作品都透發著對生活實感的深度熟悉和準確把握。所以,既有民族畫學的文化積澱,又有深厚的生活積累,更具藝術本體內質之美和自我情感表述的石鼎的繪畫,愈加顯現其歷史性的藝術價值。
- 作品欣賞 -
「靈山氤氳」系列之一
「靈山氤氳」系列之二
「靈山氤氳」系列之三
「靈山氤氳」系列之四
空山雨後
溪山積翠圖(左右滑動看全圖)
山水清音(左右滑動看全圖)
推薦閱讀:
※古風創意花鳥圓形扇面繪畫作品欣賞
※美籍華裔畫家An.He油畫作品欣賞(1)
※海派名家 張大壯 極品畫作欣賞 一次愛個夠!
※周國耀繪畫作品欣賞
※18世紀法國經典美女寫實油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