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痛風與類風濕的鑒別《類風濕關節炎預防與治療》(1)
圖1 晚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天鵝頸」畸形
圖2 晚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鈕扣花」畸形關節外表現1.類風濕結節:多見於關節突起部及經常受壓處,無明顯壓痛,不易活動。類風濕結節也可發生在內臟,心包表面、心內膜、中樞神經系統、肺組織及鞏膜等。2.血管炎:可影響各類血管,以中、小動脈受累多見。可表現為指端壞疽、皮膚潰瘍、外周神經病變、鞏膜炎等。3.心臟:心包炎、非特異性心瓣膜炎、心肌炎。4.胸膜和肺:胸膜炎、肺間質纖維化、肺類風濕結節、肺動脈高壓。5.腎:膜性及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間質性腎炎、局灶性腎小球硬化、增殖性腎炎、IgA腎病及澱粉樣變性等。6.神經系統:感覺型周圍神經病、混合型周圍神經病,多發性單神經炎及嵌壓性周圍神經病。7.造血系統: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出現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疾病活動期血小板升高。特殊類型的類風濕關節炎1.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指在60歲以後發病的類風濕關節炎。與年輕發病的類風濕關節炎相比,老年類風濕關節炎多為急性發病,常伴全身癥狀如發熱、體重下降和乏力等。部分患者可出現類似風濕性多肌痛樣的臨床表現。近端肢體關節,尤其是肩關節受累較突出,類風濕結節少見。病情活動度往往較高,晨僵更明顯,類風濕因子(RF)多為陰性。2. 血清陰性類風濕關節炎:血清陰性類風濕關節炎指類風濕因子及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ACPA)均為陰性的類風濕關節炎。骨侵蝕及關節外表現輕於血清陽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對治療反應好,預後良好。3. 回紋型風濕症:又稱反覆型風濕症,該病多見於30至60歲之間,以關節紅、腫、熱、痛間歇發作為特徵。間歇期無任何癥狀,發作無明確規律。該病反覆發作,但不會發生明顯關節損害,一部分病人可發展為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3. 緩解性血清陰性對稱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腫綜合症:亦稱RS3PE,主要表現為對稱性腕關節、屈肌腱鞘及手小關節的急性炎症,伴手背部可凹性水腫。類風濕因子呈持續陰性,且有發生腫瘤疾病的風險,對多種非甾體類抗炎葯反應差,短期應用激素可迅速改善癥狀,但仍可留有後遺症,包括腕和手指的屈曲攣縮等。4.Felty綜合征:為血清陽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系統併發症之一,病程多在10年以上,女性佔2/3,常伴有高效價的類風濕因子。臨床主要表現為類風濕關節炎、白細胞減少、貧血、血小板減少、淋巴結腫大、脾腫大,也會伴有發熱、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等全身表現。5.成人斯蒂爾病:該病特點是以高熱、一過性皮疹、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有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白細胞明顯增高。實驗室檢查提示血清鐵蛋白明顯升高,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常陰性,若類風濕因子陽性,則提示可能發展為類風濕關節炎。7診斷鑒別輔助檢查1.常規檢查:(1)血常規:約30%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合併貧血,多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病情活動期血小板升高。少數情況下有白細胞降低,如Felty綜合征。(2)急性時相反應物: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活動期血沉增快及C-反應蛋白升高,病情緩解時可恢復正常。2.自身抗體:(1)類風濕因子(RF):75%~85%的患者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並與病情和關節外表現相關。(2)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ACPA):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是一類針對含有瓜氨酸化表位的自身抗體的總稱,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並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情和預後密切相關。各種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見表1。表1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的種類及診斷價值抗體敏感性(%)特異性(%)抗核周因子(APF)49~9173~99抗角蛋白抗體(AKA)36~5988~99抗聚絲蛋白抗體(ACA)4199抗環瓜氨酸肽抗體(CCP)6898抗突變型波形蛋白抗體(MCV)7091抗瓜氨酸化纖維蛋白原抗體(ACF)61~7585~98抗病毒瓜氨酸化多肽抗體(VCP)45953.滑液檢查: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液一般呈炎性特點,白細胞總數可達(10~10000)×10/L,細胞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4.影像學檢查:(1)X線檢查:早期X線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及關節附近骨質疏鬆;隨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面破壞、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融合或脫位。(2)磁共振成像檢查(MRI):磁共振成像在顯示關節病變方面優於X線片,近年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中。磁共振成像可顯示關節炎性反應初期出現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腫和輕度關節面侵蝕,有益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診斷。(3)超聲:高頻超聲能清晰顯示關節腔、關節滑膜、滑囊、關節腔積液、關節軟骨厚度及形態等,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圖(CDE)能直觀地檢測關節組織內血流的分布,反映滑膜增生的情況,並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超聲檢查還可以動態判斷關節積液量的多少和距體表的距離,用以指導關節穿刺及治療。疾病診斷迄今為止[2-4],國際上已經先後制定了多個類風濕關節炎診斷和分類標準。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是198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制定的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為了更早期的診斷類風濕關節炎,2010年美國風濕病協會/歐洲抗風濕聯盟制定了新的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2012年國內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牽頭全國12家醫院共同參與提出了早期類風濕關節炎(ERA)的分類標準,較2010年美國風濕病協會/歐洲抗風濕聯盟標準更簡便實用。(1)198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修訂的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1、 晨僵:關節及其周圍的僵硬感,在獲得最大改善前至少持續1小時(病程≥6周)2、 至少3個以上關節部位的關節炎:醫生觀察到至少3個以上關節區(有14個關節區可能累及:雙側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腕、肘、膝、踝及跖趾關節)同時有軟組織腫脹或積液(不是單純骨性肥大)(病程≥6周);3、 手部關節的關節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間關節至少1處關節腫脹(病程≥6周);4、 對稱性關節炎:身體雙側相同關節區同時受累(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跖趾關節受累時,不一定完全對稱)(病程≥6周);5、類風濕結節:醫生觀察到在關節伸側、關節周圍或骨突出部位的皮下結節;6、 類風濕因子(RF)陽性:所用方法檢測血清類風濕因子在正常人群中的陽性率小於5%;7、放射學改變:在手和腕的後前位相有典型的類風濕關節炎放射學改變,須包括骨質侵蝕或受累關節及其鄰近部位有明確的骨質疏鬆。符合以上7項中4項或4項以上者可分類為類風濕關節炎。(2)2010年美國風濕病協會/歐洲抗風濕聯盟分類標準:有至少一個關節具有明確的臨床滑膜炎(腫脹),用其他疾病不能得到更好解釋的,可應用下列評分系統,評分在6分或以上者可以分類為類風濕關節炎。A:受累關節:查體時發現的任何腫脹或觸痛的關節,可通過滑膜炎的影像學證據證實。—1個大關節(0分):大關節指的是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2~10大關節(1分)—1~3小關節(有或沒有大關節)(2分):小關節指的是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2~5跖趾關節,拇指指間關節和腕關節—4~10小關節(有或沒有大關節)(3分)—超過10個關節(至少一個小關節)(5分):在這一條中,至少一個受累關節必須是小關節;其他關節可以包括任何大的或額外的小關節的組合,如其他別處未特別列出的關節(顳頜關節,肩峰鎖骨關節,胸鎖關節)B:血清學(至少需要1項結果):—類風濕因子和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陰性(0分)—類風濕因子和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至少有一項是低滴度陽性。(2分)—類風濕因子和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至少有一項高滴度陽性(3分)C:急性期反應物(至少需要1項結果):—CRP和ESR均正常(0分)— CRP或ESR異常(1分)D:癥狀持續時間:—<6周(0分)—≥6周(1分)註:在A~D內,取病人符合條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個小關節和4個大關節受累,評分為3分。(3)2012年國內推出的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1、晨僵≥30分鐘2、多關節炎(14個關節區中至少3個以上部位關節炎)3、手關節炎(腕或掌指或近端指間關節至少1處關節炎)4、抗CCP抗體陽性5、類風濕因子陽性符合以上5項中3項或3項以上者可分類為類風濕關節炎。敏感性84.4%,特異性87.4%鑒別診斷在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過程中,應注意與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和其他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硬皮病等)所致的關節炎相鑒別。(1)骨關節炎: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負重關節。活動時關節痛加重,可有關節腫脹、積液。手指骨關節炎常被誤診為類風濕關節炎,尤其在遠端指間關節出現赫伯登(Heberden)結節和近端指關節出現布夏爾(Bouchard)結節時易被視為滑膜炎。骨關節炎患者血沉、C-反應蛋白多正常,類風濕因子陰性或低滴度陽性。X線示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呈唇樣增生或骨疣形成。(2)痛風: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時與類風濕關節炎相似,痛風性關節炎多見於中老年男性,常呈反覆發作,好發部位為單側第一跖趾關節或跗關節,也可侵犯膝、踝、肘、腕及手關節,急性發作時通常血尿酸水平增高,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可在關節和耳廓等部位出現痛風石。(3)銀屑病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以手指或足趾遠端關節受累為主,也可出現關節畸形,但類風濕因子陰性,且伴有銀屑病的皮膚或指甲病變。(4)強直性脊柱炎:本病主要侵犯脊柱,但周圍關節也可受累,特別是以膝、踝、髖關節為首發癥狀者,需與類風濕關節炎相鑒別。該病有以下特點:青年男性多見;主要侵犯骶髂關節及脊柱,外周關節受累多以下肢不對稱關節受累為主,常有肌腱端炎;90%~95%患者HLA-B27陽性;類風濕因子陰性;骶髂關節及脊柱的X線改變有助於診斷。(5)結締組織病所致的關節炎:乾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均可有關節癥狀,且部分患者類風濕因子陽性,但它們都有相應的特徵性臨床表現和自身抗體。(6)其他對不典型的以單個或少關節起病的類風濕關節炎要與感染性關節炎(包括結核感染)、反應性關節炎和風濕熱相鑒別。8疾病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目的在於控制病情,改善關節功能和預後。應強調早期治療、聯合用藥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和其他治療等[5]。一般治療強調患者教育及整體和規範治療的理念。適當的休息、理療、體療、外用藥、正確的關節活動和肌肉鍛煉等對於緩解癥狀、改善關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藥物治療1.非甾類抗炎葯(NSAIDs):這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環氧合酶(COX)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熱及減輕關節腫脹的作用,是臨床最常用的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非甾類抗炎葯對緩解患者的關節腫痛,改善全身癥狀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癥狀、肝和腎功能損害以及可能增加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根據現有的循證醫學證據和專家共識,非甾類抗炎葯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注重非甾類抗炎葯的種類、劑量和劑型的個體化;②儘可能用最低有效量、短療程;③一般先選用一種非甾類抗炎葯。應用數日至1周無明顯療效時應加到足量。如仍然無效則再換用另一種製劑,避免同時服用2種或2種以上非甾類抗炎葯;④對有消化性潰瘍病史者,宜用選擇性環氧合酶-2抑製劑或其他非甾類抗炎葯加質子泵抑製劑;⑤老年人可選用半衰期短或較小劑量的非甾類抗炎葯;⑥心血管高危人群應謹慎選用非甾類抗炎葯,如需使用,可選擇非選擇性環氧化酶抑製劑類非甾類抗炎葯;⑦注意定期監測血常規和肝腎功能。2.改善病情抗風濕葯(DMARDs):該類藥物較非甾類抗炎葯發揮作用慢,大約需1~6個月,故又稱慢作用抗風濕葯(SAARDs)這些藥物可延緩或控制病情的進展。常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包括如下幾種。(1)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口服、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均有效,每周給葯1次。必要時可與其他改善病情抗風濕葯聯用。常用劑量為7.5~20 mg/周。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噁心、口腔炎、腹瀉、脫髮、皮疹及肝損害,少數出現骨髓抑制。偶見肺間質病變。服藥期間應適當補充葉酸,定期查血常規和肝功能。(2)來氟米特(Leflunomide,LEF):劑量為10~20 mg/d,口服。主要用於病情重及有預後不良因素的患者。主要不良反應有腹瀉、瘙癢、高血壓、肝酶增高、皮疹、脫髮和白細胞下降等。因有致畸作用,故孕婦禁服。服藥期間應定期查血常規和肝功能。(3)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g,SASP):可單用於病程較短及輕症類風濕關節炎,或與其他改善病情抗風濕葯聯合治療病程較長和中度及重症患者。一般服用4~8周後起效。從小劑量逐漸加量有助於減少不良反應。可每次口服250~500 mg開始,每日3次,之後漸增至750 mg,每日3次。如療效不明顯可增至每日3 g。主要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轉氨酶增高,偶有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對磺胺過敏者慎用。服藥期間應定期查血常規和肝功能、腎功能。(4)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可單用於病程較短、病情較輕的患者。對於重症或有預後不良因素者應與其他改善病情抗風濕葯合用。該葯起效緩慢,服用後2~3個月見效。用法為羥氯喹200mg,每天2次。用藥前和治療期間應每年檢查1次眼底,以監測該葯可能導致的視網膜損害。臨床上對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強調早期應用改善病情抗風濕葯。病情較重、有多關節受累、伴有關節外表現或早期出現關節破壞等預後不良因素者應考慮2種或2種以上改善病情抗風濕葯的聯合應用。主要聯合用藥方法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羥氯喹及柳氮磺吡啶中任意2種或3種聯合。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個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聯合用藥方法。3.生物製劑:是目前積極有效控制炎症的主要藥物,減少骨破壞,減少激素的用量和骨質疏鬆。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主要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 -α拮抗劑、白細胞介素(IL)-l和IL-6拮抗劑、抗CD20單抗以及T細胞共刺激信號抑製劑等。(1)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該類製劑主要包括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西單抗(infliximab)和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與傳統的改善病情抗風濕葯相比,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的主要特點是起效快、抑制骨破壞的作用明顯、患者總體耐受性好。這類製劑可有注射部位反應或輸液反應,可能有增加感染和腫瘤的風險,偶有藥物誘導的狼瘡樣綜合征以及脫髓鞘病變等。用藥前應進行結核篩查,除外活動性感染和腫瘤。(2)白介素-6拮抗劑(tocilizumab):主要用於中重度類風濕關節炎,對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反應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感染、胃腸道癥狀、皮疹和頭痛等。(3)白介素-1拮抗劑:阿那白滯素(anakinra)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IL-1拮抗劑。其主要不良反應是與劑量相關的注射部位反應及可能增加感染概率等。(4)抗CD20單抗:利妥昔單抗(rituximab)主要用於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療效欠佳的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輸液反應,靜脈給予糖皮質激素可將輸液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度降低。其他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皮疹、瘙癢、發熱、噁心、關節痛等,可能增加感染概率。(5)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阿巴西普(abatacept)用於治療病情較重或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反應欠佳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應是頭痛和噁心,可能增加感染和腫瘤的發生率。4.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能迅速改善關節腫痛和全身癥狀。在重症類風濕關節炎伴有心、肺或神經系統等受累的患者,可給予短效激素,其劑量依病情嚴重程度而定。針對關節病變,如需使用,通常為小劑量激素(潑尼松≤7.5mg/d)僅適用於少數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激素可用於以下幾種情況:①伴有血管炎等關節外表現的重症類風濕關節炎。②不能耐受非甾類抗炎葯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作為「橋樑」治療。③其他治療方法效果不佳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④伴局部激素治療指征(如關節腔內注射)。激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原則是小劑量、短療程。使用激素必須同時應用改善病情抗風濕葯。在激素治療過程中,應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關節腔注射激素有利於減輕關節炎癥狀,但過頻的關節腔穿刺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並可發生類固醇晶體性關節炎。5. 植物葯製劑(1)雷公藤:對緩解關節腫痛有效,是否減緩關節破壞尚乏研究。一般給予雷公藤多苷30~60 mg/d,分3次飯後服用。主要不良反應是性腺抑制,一般不用於生育期患者。其他不良反應包括皮疹、色素沉著、指甲變軟、脫髮、頭痛、納差、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骨髓抑制、肝酶升高和血肌酐升高等。(2)白芍總苷:常用劑量為600mg,每日2~3次。其不良反應較少,主要有腹痛、腹瀉、納差等。6.外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經過積極內科正規治療,病情仍不能控制,為糾正畸形,改善生活質量可考慮手術治療。但手術並不能根治類風濕關節炎,故術後仍需藥物治療。常用的手術主要有滑膜切除術、人工關節置換術、關節融合術以及軟組織修復術。7. 其他治療:對於少數經規範用藥療效欠佳,血清中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免疫球蛋白明顯增高者可考慮免疫凈化,如血漿置換或免疫吸附等治療。但臨床上應強調嚴格掌握適應證以及聯用改善病情抗風濕葯等治療原則。9疾病預後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預後與病程長短、病情程度及治療有關。對具有多關節受累、關節外表現重、血清中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和HLA-DRI/DR4陽性,以及早期出現骨破壞的患者應給予積極的治療。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經規範內科治療可以臨床緩解。10疾病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無有效的預防方法,重在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免延誤病情。一旦診斷了類風濕關節炎,應減少或避免加重因素。11疾病護理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戒煙、避免受涼,要適當的鍛煉,最大程度的改善和保存受累關節的功能,降低殘疾的發生。用藥過程中要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定期複查血常規、肝腎功能。
推薦閱讀:
※多出汗能不能治痛風?
※痛風患者需要做的檢查小貼士
※第六課:痛風患者應該做哪些體檢項目?如何避免誤診?
※飲酒引起痛風怎麼辦?
※痛風急性發作期,如何快速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