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努力練背,卻依然不夠寬 為什麼不嘗試這些訓練?

你會很費解,明明都那麼努力訓練了,但背部還是不夠寬,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嗎?也許不是,因為一個部位的訓練,真的有很多細節。你真的都做到位了嗎?比如針對寬度,針對厚度,這些訓練的安排都會有不一樣。

許多人的背闊肌訓練量是遠遠不夠的。然而,在現實中,這些肌肉負責著大量的工作,了解背闊肌的結構並且充分發揮其潛力是很重要的。

背闊肌負責著肩膀的內收和外展同時穩定腰椎和向後拉伸肩胛骨。背闊肌負責將你的手臂從中性位置拉到背後,從過頭位置回到中性位置。此外,背闊肌可以穩定肩關節。

半程訓練會削弱長期的進步。因此,如果你很難完成全程動作,那麼就降低負重,從長遠來看,你的肩膀會感謝你的。

這裡有4種訓練方式,你可以結合在一起,充分轟炸你的背闊肌。

自重訓練

引體向上不是唯一有效的自重練背動作。不妨嘗試一些體操的動作,增加你的背闊肌寬度和核心力量。

直臂引體向上——從充分伸展開始,手臂伸直,把你的胸骨拉向桿,運動的過程中拱起你的背。當你可以標準做10-15次動作,伸展你的手臂並且下拉肩胛骨,過渡到前面的槓桿。

前杠——這個動作和直臂引體向上類似,但是需要鎖定你的核心、臀部和腿部,使你整個身體旋轉到一個水平位置,平行於地面。當然這整個動作難度比較高,你可以先試著把腳抬到槓桿的高度,保持這個動作,然後伸展一條腿。

在其他動作的組間歇期間練習前杠引體向上,然後在背部訓練中放在第一個動作作為神經刺激的動作,這會增加你的精神肌肉的連接,引體向上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預疲勞訓練

如果你開始熟悉訓練了,你可以增加預疲勞訓練。

通過以輕重量高次數完成一個動作,會使肌肉纖維有預熱的效果。接下來的訓練中負重會降低,但是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集中刺激肌肉。

舉個例子,啞鈴屈臂上提和直臂下壓是兩個非常理想的動作。使用較高的次數,練3-5組,每組25-50次,然後再開始背部其他的複合動作。

在以前杠熱身之後,開始3x30的直臂下壓進行預疲勞,其中每組休息45-60秒。

完成預疲勞之後,在開始背闊肌專項的複合動作,如自重反握引體向上,練4組,每組8次。

因為預疲勞訓練會產生大量的乳酸,所以心臟不好的人要注意咯。

把動作慢下來

高效的訓練技巧是讓增加肌肉處於收縮狀態下的時間。

通過增加每組動作的持續時間,可以更集中刺激慢肌肌纖維。這種肌纖維經常在爆發力訓練中被忽視,所以讓這種肌纖維發展的空間相當大。

按照節拍來練,分為四段,第一段是離心或下降的階段;第二段是停息時間;第三段是向心或上升階段;第四段是指在完成向心階段停留的時間。

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背部肌肉收縮時間,4秒離心,1秒向心的節奏適合做複合動作,如引體向上、杠鈴划船和屈臂上提。3秒離心,3秒向心則適合做孤立動作,比如直臂下壓和單臂啞鈴划船。

伸展訓練

眾所周知,伸展肌肉周圍的表面組織好處多多。關於伸展,DC訓練模式和FST-7訓練模式都有提到。

DC訓練建議在每次訓練的最後,以自重或負重來拉伸,拉伸可增加的肌肉組織生長能力。

以背闊肌訓練為例,30-120秒寬握懸掛是挺不錯的。在背部訓練的第二天,如果雙手沒力的話,可以使用助力帶。

FST-7訓練模式則不同,它主張筋膜拉伸。

它訓練的最後會以做7組孤立動作結束,並帶來強烈的泵感。在這7組中,組間30秒休息,這段時間內,必須喝水,這有助於讓皮膚都感受到泵感。

以上兩種模式的訓練可以這樣安排,在完成高強度超級組之後,立即跳轉到一個窄握杠鈴划船。以7組,每組8-12次來練,每次動作都擠壓肩胛骨,組間休息30秒,並確保每組之間都喝水。

在完成第七組後,立即將助力帶以寬握的形式纏繞在引體向上的桿上,並儘可能長時間地保持完全靜止狀態。

訓練計劃

試著把上述的方法放在一個常規訓練中。

動作 組數 次數 休息時間

前杠/直臂引體向上 3 4-12 90秒

啞鈴屈臂上拉 3 30 60秒

負重反握引體向上 4 8 90秒

超級組:

超級組a.直臂下拉 3 10

(3秒離心3秒向心)

超級組b.繩索下拉 3 10

(3秒離心3秒向心)

超級組組間休息60秒

杠鈴划船 7 12 30秒

寬握懸掛 1 力竭


推薦閱讀:

體能訓練,柔韌、敏捷、速度、力量、耐力
關於業餘選手800-3000米中長跑訓練的建議
高質量的腿部訓練:無與倫比的8個腿部動作!擁有金剛一樣的下半身!
印度式計算訓練
最火馬甲線訓練,只需8分鐘!

TAG:努力 | 訓練 | 嘗試 |